包含责的词语
- 1、社会责任: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
- 2、问责: 追究责任。
- 3、责任险: 指保险人承保被保险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险种,主要有公众责任保险、第三者责任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等险种。责任保险,适用于一切可能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与人身伤亡的各种单位、家庭或个人。
- 4、人生责任: 人生是指人们最原始的生存状态,而将责任赋予其中就构成了丰富炫彩的生活。
- 5、明德任责: 明德任责意思是完善思想品德,勇于担当重任。
- 6、负责制: 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并明确责任范围的管理制度。
- 7、负责任: 暂无解释。
- 8、责先利后:尽职责、尽义务在他人之前,分离利益在他人之后
- 9、责备贤者:责备:批评指摘;贤者:有才德的人。对好人的要求指摘。指出有才德有声望的人的缺点。
- 10、求全备责: 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齐全。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 11、国之存亡,匹夫有责: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 12、连带责任:多个当事人中的任何人依据法律或合同,有义务对权利人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的一种责任形式。但连带责任承担后,连带人有权利向其他当事人求偿,并不免除其他人应尽的责任。常见于合伙、保证。
- 13、责己以周,待人以约:责己:要求自己;周:完备;约:简单。严格地要求自己,宽厚地对待别人。
- 14、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 15、责任人: 责任人没有管理权限,只有责任。
- 16、法不责众: 法律不能惩处多人。意为执法者只能处罚少数人。
- 17、责难陈善: 责——问责,难——难度大的问题、事情。陈——陈述,善——好的建议。对难度大的事情仔细问责,然后再给出好的建议。
- 18、责之切: 如果出现错误或不足时,对他(她)的责怪就会越重。
- 19、自责: 自责zìzé (1) 自己谴责自己 例 沉痛自责 英 condemn oneself;reprove oneself
- 20、尽心尽责: 尽心尽力做好你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
- 21、人人有责: 某件事的发生,人人都有过错或责任。
- 22、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周:周到,引申为严格;约:简单,引申为不苛求。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 23、责人以详,待己以廉:详:周密;廉:低,少。对别人要求很多,对自己却要求很少。
- 24、责己重,待人轻: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 25、责打: 责打zédǎ (1) 旧时以鞭抽板打等惩处责罚犯过失的子女或臣民 英 punish by flogging
- 拼音zé,zhài
- 注音ㄗㄜˊ,ㄓㄞˋ
- 笔划8
- 繁体責
- 五笔GMU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zé动词(1)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朿(cì)声。(zhài)本义:债款,债务)(2) 索取(财物)责,求也。——《说文》往责于东邑。——《吕氏春秋·慎行论》责之里正。——《聊斋志异·促织》责一头。以塞官责。(3) 又如:责偿(索取赔偿);责货(索贿);责诺(求取他人的许诺);责义(以合乎礼义要求别人);责债(索债);责赂(索求财物)(4) 责备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书·泰誓》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史记·项羽本纪》无责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5) 又如:叱责(大声呵叱责备);呵责(呵斥);苛责(过严地责备);责嚷(责备;训斥);责劝(责备并规劝);责黜(责备和贬黜);谴责(严加申斥);责让(责备、谴责);贬责(指出过失,加以批评;责备)(6) 惩罚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崇患太祖慵惰不作业,数加笞责。——《新五代史·梁家人传》(7) 又如:笞责;责惩(责罚惩处);责知(责罚包庇罪人、知情不言者);责杖(以杖刑责罚)(8) 诘问收奴婢十余人去,责以杀婢事。——《汉书·赵严韩张两王传》(9) 又如:责诘(责问);责究(责问追究)(10) 责令;要求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盐铁论·本议》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赦罪责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责己也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史记·李将军列传》责成人之道。——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11) 又如:责报(让人报答;图报);责办(责成办理);责买(责成购买)名词(1) 责任,差使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史记·项羽本纪》主道者,使人臣有必言之责,又有不言之责。——《韩非子》救护之责。——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2) 又如:专责(专门担负的某项责任);权责(权力和责任);负责(担负责任);卸责(推卸责任);职责(职务和责任);罪责(罪行的责任)(3) 另见zhàizhài名词(1) 欠别人的财物。后作“债”听称责以傅别。——《周礼·小宰》。司农注:“称责,谓贷子。”薄敛已责。——《左传·昭公二十年》使无券契之责。——《管子·轻重乙》博言负责数百万。——《汉书·淮阳宪王钦传》。注:“假贷人财物未偿者。”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书·金滕》宋多责赂于 郑。——《左传·桓公十三年》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汉书·高帝纪上》(2) 另见zé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