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责的词语
- 26、文责自负:作者对其发表的文章所产生的影响和问题负全责
- 27、正名责实:正:端正。辨正名称以符合实际
- 28、训责: 训责xùnzé (1) 训诫和斥责 英 instruct and denounce
- 2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词语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⒈ 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引证解释⒈ 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引语本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孙中山 《孙文学说--行易知难》第七章:“吾国人果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人人当自奋矣。”国语辞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tiān xià xīng wáng pǐ fū yǒu zé ]⒈ 语本清·顾炎武指国家的盛衰是全国人民的责任。引《日知录·卷一七·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30、求名责实:责: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 31、民事责任:法律上指损害赔偿的责任。分为侵权行为责任与债务不履行责任。
- 32、刻己自责:刻己自责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kè jǐ zì zé。
- 3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词语解释⒈ 俗称“包产到户”。中国农村1978年以来集体经济的基本经营方式。即在一定年限内将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户经营,由集体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规定农户应完成的纳税和提留任务,所余产品均归农户所有。适宜于统一经营的项目仍由集体统一经营。
- 34、借词卸责: 词语解释⒈ 借词:找借口;卸:推卸。寻找借口推卸责任。
- 35、军人违反职责罪: 词语解释⒈ 在我国,指现役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 36、横加指责:横加 héngjiā 蛮不讲理,强行施加横加指责横加阻挠。
- 3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词语解释⒈ 躬自:自己;薄:少。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他人不苛刻要求。
- 38、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词语解释⒈ 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 39、责无旁货:责:责任;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 40、职责: 职责zhízé (1) 职务上应尽的责任;职务和责任 例 办事员的职责 英 duty;obligation;responsibility
- 41、訾责:评议责备。
- 42、转责: 1.谓委托他人讨债。
- 43、质责: 1.质问﹑责备。 2.谓责备而指正之。
- 44、余责:未尽偿的罪责。
- 45、引过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 46、阴责: 1.旧谓损阴德者于冥冥中受谴责。
- 47、言责: 言责yánzé (1) 指君主时代臣下对君主进谏的责任 英 responsibility (2) 指对自己的言论所负的责任 英 responsible for one’s words
- 48、雅责: 1.深深责备。 2.谓隐含责备之义。
- 49、悬责: 1.拖欠的租税。责,"债"的本字。
- 50、谢责: 1.卸去责任。
- 拼音zé,zhài
- 注音ㄗㄜˊ,ㄓㄞˋ
- 笔划8
- 繁体責
- 五笔GMU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zé动词(1)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朿(cì)声。(zhài)本义:债款,债务)(2) 索取(财物)责,求也。——《说文》往责于东邑。——《吕氏春秋·慎行论》责之里正。——《聊斋志异·促织》责一头。以塞官责。(3) 又如:责偿(索取赔偿);责货(索贿);责诺(求取他人的许诺);责义(以合乎礼义要求别人);责债(索债);责赂(索求财物)(4) 责备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书·泰誓》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史记·项羽本纪》无责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5) 又如:叱责(大声呵叱责备);呵责(呵斥);苛责(过严地责备);责嚷(责备;训斥);责劝(责备并规劝);责黜(责备和贬黜);谴责(严加申斥);责让(责备、谴责);贬责(指出过失,加以批评;责备)(6) 惩罚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崇患太祖慵惰不作业,数加笞责。——《新五代史·梁家人传》(7) 又如:笞责;责惩(责罚惩处);责知(责罚包庇罪人、知情不言者);责杖(以杖刑责罚)(8) 诘问收奴婢十余人去,责以杀婢事。——《汉书·赵严韩张两王传》(9) 又如:责诘(责问);责究(责问追究)(10) 责令;要求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盐铁论·本议》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赦罪责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责己也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史记·李将军列传》责成人之道。——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11) 又如:责报(让人报答;图报);责办(责成办理);责买(责成购买)名词(1) 责任,差使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史记·项羽本纪》主道者,使人臣有必言之责,又有不言之责。——《韩非子》救护之责。——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2) 又如:专责(专门担负的某项责任);权责(权力和责任);负责(担负责任);卸责(推卸责任);职责(职务和责任);罪责(罪行的责任)(3) 另见zhàizhài名词(1) 欠别人的财物。后作“债”听称责以傅别。——《周礼·小宰》。司农注:“称责,谓贷子。”薄敛已责。——《左传·昭公二十年》使无券契之责。——《管子·轻重乙》博言负责数百万。——《汉书·淮阳宪王钦传》。注:“假贷人财物未偿者。”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书·金滕》宋多责赂于 郑。——《左传·桓公十三年》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汉书·高帝纪上》(2) 另见zé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