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贤的词语

  • 76、东阁待贤:东厢的居室或楼房。 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明清两代大学士殿阁之一。洪武十五年始置。清仍之。参阅《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阁名。指东亭。故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东。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仇兆鳌注:'东阁,指东亭。'一说谓款待宾客之所。参阅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
  • 77、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词语解释⒈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 78、大贤虎变: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 79、广开贤路:广泛地开拓。
  • 80、方正贤良: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81、残贤害善:残:残害;贤:有才德的人。残害有才德善良的人
  • 82、爱贤念旧:意思是爱慕贤者,思念旧谊。
  • 83、贤閤:亦作“贤阁 ”。 对人妻子的尊称。 唐牛僧孺 《玄怪录·齐饶州》:“贤閤只在门前,便可同去。” 宋何薳 《春渚纪闻·马武复得妻》:“贤阁县君於暌索中,适某过 澶州 得之逆旅间,了不言其所自也。”
  • 84、贤胜:指贤达名流。
  • 85、耆宿大贤:耆:老。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
  • 86、贤妃: 1.贤德的后妃。 2.唐宫中女官名。
  • 87、贤否不明:暧昧:含糊,不清楚。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形容态度不明朗,关系不鲜明。
  • 88、贤契: 贤契xiánqì (1) 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多用于书面) 例 因此欲烦贤契与我道达其意。——《玉娇梨》 英 a term of respect used for addressing one's student or friends of the lower generation
  • 89、野没遗贤:谓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古多以称颂圣明之世。
  • 90、遗贤: 1.指弃置未用的贤才。 2.谓弃置贤才。 3.犹先贤。
  • 91、平陆七贤八景: 中国古代平陆七位圣贤和八处景致。
  • 92、左贤: 匈奴贵族的高级封号。
  • 93、左贤王: 匈奴贵族的高级封号。
  • 94、尊贤使能: 尊贤使能zūnxián-shǐnéng (1) 尊崇贤才,使用能人 例 夫尊贤使能,国之令典。君如择帅,一如盾者。——《东周列国志》 英 respect and trust the talent
  • 95、尊贤爱物: 尊贤爱物zūnxián-àiwù (1) 尊敬贤才,爱护人民;尊重知识,爱护人才 例 蚕而后衣,耕而后食,先人后己,尊贤爱物,南土人士咸崇敬之。——《晋书·皇甫谧传》 英 honor the noble and wise and respect people
  • 96、尊贤: 1.尊敬贤者。 2.高贵贤能。
  • 97、贤姊:对他人姐姐的敬称。
  • 98、贤赘:贤良的赘婿。
  • 99、竹林七贤: 魏·晋之间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时人号为“竹林七贤”。见《三国志•魏志•嵇康传》“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崇奇任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
  • 100、贤胄:贤良的后代。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CMU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2) 有德行;多才能贤,多才也。——《说文》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4) 对人的敬称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6) 良,美善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8) 艰难;劳苦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名词(1) 有才德的人;人才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思贤如渴。——《三国志》(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3) 人的贤能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动词(1) 胜过,超过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2) 尊重;崇尚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