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贷的词语

  • 101、贷救:赈济,救助。
  • 102、贷死:谓免于死罪。
  • 103、贷施:施舍。
  • 104、贷罪:免罪。
  • 105、贷貣:借贷。
  • 106、贷用:借贷使用。
  • 107、贷借: 1.借贷;借债。 2.宽恕。
  • 108、贷离:犹差别。贷,通"忒"。
  • 109、贷子:指借贷所生的利息。
  • 110、贷赊:借贷,赊欠。
  • 111、贷商:商业贷款是用于补充工业和商业企业的流动资金的贷款、商业贷款。
  • 112、贷全:谓宽免保全。
  • 113、贷放:金融机构把钱借给客户。
  • 114、贷券:债券。
  • 115、贷法:枉法宽免。
  • 116、贷帖:借债的字据凭证。
  • 117、贷负:借贷赊欠。
  • 118、贷方: 贷方dàifāng (1) 一个账户的右方,即付方,与借方相对 英 credit;credit side
  • 119、贷款: 贷款dàikuǎn (1) 指借贷的款项 英 provide a loan;grant a loan;extend credit
  • 120、严惩不贷: 严惩不贷yánchéng-bùdài (1) 贷:宽恕。严厉惩罚,决不宽恕 例 有违反本命令者,一律严惩不贷 英 will be mercilessly punished
  • 121、贷偿:借贷和偿还。
  • 122、谗贷: 1.犹谗慝。
  • 123、逋贷: 1.借贷官物,逃匿不还。 2.指借贷官物拖欠不还。
  • 124、拨贷比: 又名拨贷率,是指拨备占总贷款的比率。
  • 125、禀贷: 1.官家以粮食借给他人。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AMU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贝,代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施予;给予)(2) 同本义贷,施也。——《说文》贷,予也。——《广雅》以财投长曰贷。——《大戴礼记·千乘》凡民之货者。——《周礼·泉府》。司农注:“谓从官借本贾也。”又称贷而益之。——《孟子》不贷无出也。——《庄子·天运》贳贷卖买。——《汉书·食货志下》(3) 又如:贷施(施舍);贷恤(赈施抚恤)(4) 借出钱财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潜夫论·忠贵》(5) 又如:贷借(金钱物品的借出和借入);贷项(记入账户贷方的账项);贷卖(放贷或出卖)(6) 借入贷,借也。——《广雅》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 监河侯。——《庄子·外物》(7) 又如:向银行贷款;贷钱(借钱);贷赊(借贷,赊欠)(8) 推卸 。如:责无旁贷(9) 饶恕,宽恕每具狱上闻,辄贷其死。——《宋史·刑法志》有系狱者,皆挠法贷减。——《旧唐书·王世充传》今姑贷汝。——明· 高启《凫藻集》(10) 又如:严惩不贷;贷罪(免罪);贷减(宽宥减罪)名词要付利息的借款 。如:农贷;贷券(债券)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