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赵的词语

  • 1、赵高: 词语解释⒈  秦朝宦官。原为赵国人。进入秦宫后任中车府令兼掌皇帝的符玺(大印)。亲近秦始皇少子胡亥。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伪造遗诏,逼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任郎中令,控制朝政,掌握大权。后杀李斯,任中丞相。不久又杀二世,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秦王。终被子婴设计杀死。
  • 2、赵普: 词语解释⒈  北宋政治家。字则平,幽州蓟(今北京西南)人,后迁洛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宋初任枢密使、宰相,太祖采纳其建议,选拔各地精兵充禁军,实行更戍法,解除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太宗时因病辞职。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 3、赵声: 词语解释⒈  近代民主革命者。江苏丹徒人。曾游历日本。回国后任新军标统,后加入同盟会。曾赴南洋各地筹措军费,并任香港同盟会会长。1911年4月与黄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后在香港病死。
  • 4、赵丹: 词语解释⒈  电影演员。原名赵凤翔,山东肥城人。曾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33年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参加抗敌演剧三队,后赴新疆从事戏剧工作。建国后曾任中国影协常务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主演影片有《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聂耳》、《林则徐》等。论著有《银幕形象塑造》和《地狱之门》。
  • 5、赵壹: 词语解释⒈  东汉辞赋家。字元叔,汉阳郡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人。汉灵帝时入京,享有盛名。后回家乡,十次拒绝出仕,卒于家。有揭露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的名篇《刺世疾邪赋》。
  • 6、赵青: 词语解释⒈  舞蹈家。山东肥城人。女。1951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学员班学习。1956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校。历任中央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演员。曾主演舞剧《宝莲灯》、《小刀会》、《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 7、张赵: 1.汉游侠张回﹑赵放的并称。一云汉游侠张子罗﹑赵君都的合称。 2.汉张敞﹑赵广汉的并称。二人为地方官,均有治绩。
  • 8、马赵:三国时蜀国大将马超﹑赵云的并称。
  • 9、罗赵: 1.晋罗晖和赵袭的并称。二人均为当时书法名家。
  • 10、龙赵:乐书《雅琴龙氏》九十九篇和《雅琴赵氏》七篇的并称。
  • 11、老赵: 1.方言。衔食哺雏的母鸟。
  • 12、归赵: 归赵guīzhào (1) 把原物还给本人,语出“完璧归赵” 例 臣果住监司,牧守邻道謉遗不下数十万,恶以归赵,未敢分毫指染。——宋·郑兴裔《请禁传謉疏》 英 return sth. to its rightful owner
  • 13、二赵:指十六国的前赵与后赵。指西汉赵飞燕﹑赵昭仪姊妹。
  • 14、伯赵:伯劳的别名。
  • 15、燕赵人: 1.《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后以"燕赵人"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 16、伯赵氏: 古官名。
  • 17、赵氏: 赵氏Zhàoshì (1) 指赵国 英 Zhao state
  • 18、赵复:至德二年为永乐尉。
  • 19、赵歌燕舞: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
  • 20、赵飞燕:孝成赵皇后(?—公元前1年),名不详(野史记载为宜主),号飞燕, 舞蹈艺术家(但正史并未记载赵飞燕善舞)。
  • 21、赵树理:《赵树理》是一部由韦廉执导,潘保安、于淑莲等编剧,李雪健、赵二湖等主演的传纪类电视连续剧。
  • 22、赵九章: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出生于河南开封,籍贯浙江吴兴,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 23、赵元任:赵元任(1892年11月3日—1982年2月24日), 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
  • 24、赵万里:赵万里(1905—1980),字斐云,别号芸盦、舜盦,浙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文献学家、图书馆学家、版本目录学家、敦煌学家,中国古籍保护事业先驱。
  • 25、赵师秀:赵师秀(1170~1219年),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人称“鬼才”。
  • 拼音zhào
  • 注音ㄓㄠ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HQI

基本释义

副词(1) (形声。从走,肖声。本义:快走) 同本义趙,趋趙也。——《说文》趙,及也。——《广雅》天子北征,赵行囗舍。——《穆天子传》。郭璞注:“赵,犹超腾。”(2) 字亦作“踃”简惰跳踃般纷絮兮。——傅毅《舞赋》踃,跳也。字之作逍。——《埤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