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趾的词语
- 1、足趾:脚指头。亦借指脚。
- 2、斮趾: 1.砍断脚趾。谓暴虐滥刑。
- 3、玉趾:对人脚步的敬称。 白嫩如玉的脚。
- 4、余趾:犹遗址。
- 5、游趾:犹游踪。
- 6、遗趾: 1.犹遗迹。 2.同"遗址"。
- 7、玄趾: 传说中山名。
- 8、下趾:指物体的根底部分。
- 9、疏趾:古代祭祀用的肥雉。
- 10、山趾: 1.亦作"山址"。 2.山脚。
- 11、三趾: 1.指三足乌。 2.指天﹑地﹑人鬼之礼。
- 12、命趾: 1.谓步行。
- 13、林趾:林木的根。
- 14、利趾:善走。一说,与"利跂"同。出众。
- 15、脚趾: 脚趾jiǎozhǐ (1) 脚前端的分支 英 toe
- 16、系趾: 1.以铁镣锁足的刑罚。
- 17、行趾: 1.犹行迹。足迹。 2.指行动的踪迹。
- 18、方趾: 1.方形的脚。多与"圆颅"﹑"圆顶"对举或连用﹐表示人的特征。亦借指人。
- 19、石趾:石砌的基址。趾,通"址"。
- 20、跰趾:足大拇指与第二指相连为一指。跰,通'骈'。
- 21、足趾高: 从第一跖趾关节上缘至地面的垂距。
- 22、五趾骨: 五趾骨为骨名,与跖骨构成跖趾关节,针灸学中经外奇穴八风穴位于趾骨间,可治疗趾痛、足跗肿痛等病症。
- 23、趾气高扬: ]语本《左传·桓公十三年》。春秋时,楚国的屈瑕带兵讨伐罗国,大夫斗伯比前往送行,返回时对车夫说∶“莫敖(屈瑕字)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意思是屈瑕一定会打败仗,因为他走路脚抬得很高,说明他骄傲轻敌,意志也不坚定。结果楚军果然大败。成语即由此而来。清代孔尚任《桃花扇·设朝》∶“旧黄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气扬,廿四考中书模样。”
- 24、趾趾: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
- 25、趾业:基业。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11
- 繁体趾
- 五笔KHHG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2) 同本义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豳风·七月》贲其趾。——《易·贲卦》屦校灭趾。——《易·噬嗑卦》麟之趾。——《诗·周南·麟之趾》今君若步玉趾。——《左传·昭公七年》足趾之所不蹈。——左思《吴都赋》。 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3) 又如:趾股(腿脚);趾踵(脚);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趾爪(脚爪)(4) 脚指头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5) 又如:脚趾(脚前端的分支);鹅鸭之类趾间有蹼;趾绊(本屐上的趾袢儿);趾趾(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6) 支撑器物的脚鼎颠趾。——《易·鼎》(7) 通“址”。基址略基趾。——《左传·宣公十一年》亭亭峻趾。——左思《魏都赋》去上西山趾。——阮籍《咏怀》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