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踬的词语

  • 26、寒踬:贫穷困顿。
  • 27、伏踬: 趴下:伏踬就地,匍匐以进。
  • 28、踬垤:语本古逸《尧戒》诗:"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比喻稍不经意,便遭蹉跌。
  • 29、踬颠: 1.绊倒。 2.引申为障碍。
  • 30、颠踬: 倒仆;下跌。 败亡;倾覆。 跌跌撞撞地行进、奔跑。 困顿;挫折。
  • 31、傎踬:颠仆,跌倒。
  • 32、倒踬:犹困顿。
  • 33、蹉踬: 1.挫折;困顿。
  • 34、踬踣:遇阻碍而跌倒,引申为失败。
  • 35、踣踬:犹倾跌。
  • 36、跛踬:犹跛蹶。
  • 37、踬弊:颠沛困顿。
  • 38、跋踬:亦作“跋疐”。挫折;进退不得。
  • 39、跋前踬后:《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后以'跋前踬后'喻进退两难。
  • 40、踬碍: 1.亦作"踬碍"。 2.使人绊跌的障碍。
  • 41、踬硋: 1.亦作"踬碍"。 2.使人绊跌的障碍。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KHRM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足,质声。绊倒与足有关,故从足。本义:被绊倒)(2) 同本义踬,蛤也。——《说文》驰趣期而赴踬。——马融《长笛赋》杜回踬而颠。——《左传·宣公十五年》不踬于山,而踬于垤。——《韩非子·六反》(3) 跌倒,摔倒举之过一钧,则踬仆矣。——《论衡·命禄》踬踣者屡。——孙文《序》(4) 又如:踬朴(跌倒);踬踣(跌倒);踬顿(失足跌倒);踬蹶(踬踣。踬颠。绊倒)(5) 遭受挫折僧孺硕学,而中年遭踬。——《南史·王僧孺传》(6) 碍,阻碍踬于中道。——《清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李公墓志铭》(7) 又如:踬顿(受到阻碍而停顿不前);踬阂(颠踬阻碍而进退不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