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蹐的词语

  • 1、局高天,蹐厚地: 语出《诗·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陆德明 释文:“局本又作跼。”本谓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後汉书·仲长统传》:“當君子困賤之時,跼高天,蹐厚地,猶恐有鎮厭之禍也。”李贤 注引 毛萇 曰:“跼,曲也;蹐,累足也。”晋 葛洪《抱朴子·知止》:“或智小敗於謀大,或轅弱折於重載,或獨是陷於衆非,或盡忠訐於兼會,或倡高筭而受 鼂 錯 之禍,或竭心力而遭 吴起 之害;故有跼高蹐厚,猶不免焉。”
  • 2、跼高天,蹐厚地: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
  • 3、踡蹐: 1.弯着身体小步缓进貌。
  • 4、跼蹐: 局促不安。 谨慎小心貌。 狭仄;狭隘。 局限,受拘束。 滞留不进;徘徊不前。 困顿窘迫。
  • 5、躅蹐:小步行走。引申为戒慎小心。
  • 6、蜷蹐: 1.弯着身体小步缓进貌。
  • 7、局蹐: 跼蹐,局蹐jújí,jújí (1) 畏缩恐惧的样子 英 uneasy (2) 狭隘;不舒展;狭窄 英 narrow; limited
  • 8、局蹐不安:局蹐:畏缩不安的样子。形容恐惧不安
  • 9、跼蹐无地:形容惶恐不安、无地容身的样子。
  • 10、跼天蹐地:弯腰曲背。蹐:前脚接后脚地小步行走。形容因处境困窘而惶惧不安的样子。
  • 11、跼蹐不安:形容恐惧不安。
  • 12、局天蹐地: 跼天蹐地jútiān-jídì (1) 恐惧畏缩,无处容身的样子。“跼”也作“局” 英 be cramped for room
  • 13、蹐跼:局促;拘束。
  • 14、蹐地跼天: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后以"蹐地局天"形容戒慎小心。
  • 15、蹐门: 1.小步登门。形容谦恭而进。 2.指偷偷摸摸而进。
  • 16、蹐蹐: 1.谓行走不稳便。
  • 17、蹐地: 1.语本《诗.小雅.正月》:"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后以"蹐地"喻谨慎戒惧。
  • 18、蹐滞:犹言局促板滞。
  • 19、蹐地局天: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后以'蹐地局天'形容戒慎小心。
  • 20、蹐局: 1.局促;拘束。
  • 21、踖蹐: 1.局促,拘束。
  • 22、跼高蹐厚:慎戒貌。
  • 23、局高蹐厚:慎戒貌。
  • 24、跼高天蹐厚地: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陆德明释文:"局本又作局。"本谓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
  • 25、局高天蹐厚地: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陆德明释文:"局本又作局。"本谓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KHIE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足,脊声。从“足”,表示与行有关。本义:走小碎步,即后脚尖紧接着前脚跟)(2) 同本义谓地盖厚,不敢不蹐。——《诗·小雅·正月》(3) 又如:蹐蹐驰(小步急行);蹐地跼天(谨慎小心,颇为恐惧的样子);蹐步(小步);蹐蹐(行走不稳便)(4) 局促 。如:蹐滞(局促板滞);蹐跼(局促);蹐促(局促不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