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达的词语

  • 51、直达直: 1.亦作"直达直"。 2.犹直截了当;径直。
  • 52、志不强者智不达: 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 53、徐达: 词语解释⒈  明初大将。字天德,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农家出身。元末参加朱元璋军,有勇谋,与常遇春齐名。被朱元璋任为大将军,攻灭张士诚,又北伐灭元,并分兵平定北方各地。后又连年出击元将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任右丞相,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
  • 54、自达: 1.自己勉力以显达。 2.表达自己的意思。 3.自然显达。
  • 55、作达: 谓仿效放达行为。 指放达。
  • 56、知达: 1.明智通达。
  • 57、晩达: 词语解释⒈  晩年得官;迟显达。
  • 58、无不达: 1.传说中的异人。
  • 59、转达: 转达zhuǎndá (1) 作为中间人而进行传递或传达 英 pass on;convey;mediate
  • 60、知书达礼:达:通晓。指人有文化,懂礼仪。也作“知书识礼”。
  • 61、知情达理: 知情达理zhīqíng-dálǐ (1) 懂得人情,明达事理 英 reasonable;sensible
  • 62、知文达礼:因为有文化,懂礼仪。形容有教养。
  • 63、鋭达: 词语解释⒈  敏锐而通达。
  • 64、言不达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
  • 65、以权达变:用灵活的态度去适应变化发展的时势。
  • 66、一达: 道路的总称。 方言。一起;一处。秧歌剧《大家好》第一场:“我是说丑圪旦家婆姨奸的跟狐子似的,咱跟她伙到一达,还能有咱的好处哩?”欧阳山《三家巷》三七:“咱们跟观音山是长在一达里的!”
  • 67、夷达:旷达。
  • 68、远达:犹言飞黄腾达。 高远豁达。
  • 69、下情上达: 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语出《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 70、下学上达: 谓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 71、乡达:指同乡显达的官吏。
  • 72、乡先达:指同乡显达的前辈。
  • 73、修达:谓逐级上达,通于君主。修,循,依次。
  • 74、通情达理: 通情达理tōngqíng-dálǐ (1) 言行举止通彻人情,达于事理 例 通情达理地认为自己应该为说过的侮辱性的话表示道歉 英 in a reasonable way;be of enormous sense;be understanding and reasanable;show common sense
  • 75、头达: 古代官员出行时,走在前面的仪仗。
  • 拼音
  • 注音ㄉㄚ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PI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2) 同本义。泛指畅通达,行不相遇也。——《说文》达,通也。——《广雅》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礼记·内则》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国语·吴语》达四聪。——《虞书》达于河。——《书·禹贡》七曰达吏。——《周礼·大宰》下达。——《仪礼·士昏礼》天下达道。——《礼记·中庸》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唐· 李朝威《柳毅传》屋极有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3) 又如:四通八达;达越(疏通瑟底之孔使其声迟重);达乡(相对而畅达的窗户)(4) 到达,通到凉州之兵始达 咸阳。——《资治通鉴》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都护歌》指通豫南,达于 汉阴。——《列子·汤问》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自昏达曙,目不交睫。——《聊斋志异·促织》(5) 又如:小麦亩产达千斤;达济(渡水到达彼岸);达标(达到规定的标准)(6) 通达事理;通晓,见识高远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柳宗元《送薛存义序》都给事中舒化论 瑞迂滞不达政体。——《明史·海瑞传》(7) 又如:达者(通达事理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达臣(通达义理的臣子);达言(通达事理的言论);达见(洞晓事物的道理)(8) 通晓事理,理解,明白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王勃《滕王阁序》(9) 又如:达心(心里明白通达);达生(能参透人生,了解性命的本质);达权(明白权宜的道理,能临急应变)(10) 荐举在位多所荐达。——《后汉书·黄香传》(11) 又如:达能(举荐有才能的人);达吏(向上举荐官吏)(12) 将意思表达出来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13) 又如:转达(把一方的意思告诉另一方);达旨(表达思想);达诚(表达诚挚之情);达善(表达善意);达信(传达消息);达知(通知;告知)形容词(1) 通行的;共同的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中庸》(2) 又如:达尊(天下人公认的尊贵事物);达孝(天下共认的最大孝道);达制(通行的制度)(3)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看得开) 。如:达节(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4) 显达(地位高而有名声)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5) 又如:达遂(显达顺遂);达宦(职位显要的官吏);达官贵人(地位高的官吏和尊贵显赫的人物)名词(1) 〈方〉∶指父亲 。如:俺达(2) 地名 。今四川省达县(3) 各处 。如:达听(多方听闻)(4) 姓形容物体相碰时发出的声响达、达、达,泥浆直溅。——叶圣陶《寒假的一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