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銮的词语

  • 1、啓銮:起驾。 旧指皇帝登舆出行。銮,銮舆。《清史稿·礼志四》:“帝临御园中,遇列圣诞辰,忌辰,令节,朔、望,并拈香行礼,謁陵,省方启鑾,回蹕,皆躬诣祇告焉。”
  • 2、装銮:谓在梁栋枓栱或什物塑像上施以彩绘。
  • 3、妆銮: 1.彩饰梁栋﹑斗栱﹑素象﹑什物之类,谓之妆銮。清孙星衍《》六有解泽民撰《南禅寺妆銮佛像记》。
  • 4、驻銮:犹驻跸。
  • 5、玉銮: 车铃的美称。 指仙佛或天子的车驾。
  • 6、游銮:特指皇帝出游的车驾。
  • 7、迎銮:迎接皇帝。銮,銮驾,皇帝的车驾。
  • 8、旋銮: 1.回驾。
  • 9、彤銮:指皇宫正殿。
  • 10、税銮: 1.解马停车。税﹐通"捝"﹑"脱"。
  • 11、清銮: 指皇帝的车驾。
  • 12、青銮: 1.见"青鸾"。
  • 13、启銮:起驾。旧指皇帝登舆出行。銮,銮舆。
  • 14、起銮: 1.帝﹑后的车驾起行。
  • 15、陪銮: 1.陪侍警卫皇帝。
  • 16、鸣銮: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
  • 17、龙銮:皇帝的车驾。
  • 18、金銮: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2.唐代宫内有金銮殿,后来旧小说戏曲中泛称皇帝上朝理政的殿。 3.翰林学士的美称。 4.白居易 女儿的名字。后借指幼女。
  • 19、和銮: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鸾"。
  • 20、风銮:即风铃。
  • 21、金銮视草:唐李阳冰《序》﹕"﹝帝﹞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后以"金銮视草"形容词臣受帝王宠幸。
  • 22、金銮坡: 1.山坡名。
  • 23、銮旂:銮旗。 《晋书·王鉴传》:“欲使鑾旂无野次之役,圣躬远风尘之劳,而大功坐就, 览 未见其易也。”
  • 24、銮音:銮铃声。
  • 25、銮斾: 1.銮旗。 2.借指天子。
  • 拼音luán
  • 注音ㄌㄨㄢ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OQF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金,羉(luán)声。本义:古时皇帝车驾所用的铃)(2) 古代皇帝车的仪铃,安装在轭首或车衡上方。上部一般为扁圆形的铃,铃内有弹丸,铃上有辐射状的镂孔。下部为长方形的座;座的两面常有钉孔。西周时开始流行人君乘车四马四镳八銮,铃象鸾,鸟声,和则敬也。——《说文》升车则有銮和之音。——《礼记·经解》銮声哕哕。——《东京赋》(3) 如:銮刀(系有响铃的刀子);銮辂(装饰有响铃的车子);銮音(响铃的声音);銮声(铃声)(4) 皇帝的车驾,因用作帝王的代称 。如:銮回(銮驾回转。銮驾,代称天子);銮驾(天子的车驾。也指天子);銮驾队子(指亲近天子的侍卫);銮驾提炉(帝、后出殡时的仪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