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钓的词语

  • 1、太公钓鱼,愿者上鈎: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2、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词语解释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⒈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后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引证解释⒈  示例:这有何妨,~。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示例:这有何妨,~。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引《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 因命守时,直钩钓 渭水 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 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后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毛泽东 《别了,司徒雷登》:“美国 人在 北平,在 天津,在 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 太公 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解释: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出处:《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负命者上钩来!’”
  • 3、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词语解释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rèn có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 ]⒈  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引证解释⒈  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引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九:“中国 有两句谚语:‘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世界上完全不被别人误会的人是没有的,而误会迟早都是可以弄清楚的。”
  • 4、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词语解释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tái ]⒈  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引证解释⒈  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5、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词语解释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 ]⒈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引证解释⒈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引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四:“我们有在不同革命时期经过考验的这样一套干部,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要有这个信心。”亦作“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人民文学》1976年第6期:“他如今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单等撒网下钩了。”
  • 6、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词语解释⒈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7、赌钓:老板放鱼在水里,规定时间缴纳一定的费用去钓,钓获归钓者,输赢就看钓者渔获多少了。
  • 8、板钓:传统钓法的一种,多半用于江南地带的渔村,渔民的一种自创钓法,由生活中的捕鼠方法演化而来,具体发明人不详。
  • 9、羊裘垂钓:东汉严光少时与光武帝同学,当光武即位后,光乃变换姓名,身披羊裘垂钓隐居。后借指隐者或隐居生活。
  • 10、浮钓:就是漂浮在水面上,用于标记来钓鱼的垂钓技法之一。
  • 11、野钓:在野外的天然沟渠、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进行钓鱼。
  • 12、鲁人好钓:寓言故事。说鲁国有个人喜欢钓鱼。
  • 13、药缶钓: 日本妖怪,深夜行走山林,有时会从树上掉下个药缶。
  • 14、三千六百钓:指吕尚钓于渭滨遇文王事。相传吕尚(俗称姜太公)年七十钓于渭水之滨,八十岁遇文王,举而用之,其间共十年,故称"三千六百钓"。事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 15、渔钓: 钓鱼。
  • 16、鱼钓:钓鱼。
  • 17、引钓:犹垂钓。
  • 18、弋钓: 1.射鸟钓鱼。
  • 19、曳绳钓:钓渔具的一种。由钓线﹑钓钩﹑沉子等部分组成。
  • 20、屠钓:宰牲和钓鱼。旧指操贱业者。
  • 21、投钓:垂钓。喻隐居。
  • 22、筒钓:一种捕鱼的用具。
  • 23、释钓:放下钓竿。谓由隐入仕。相传吕尚垂钓渭水,遇周西伯(文王),载与俱归,立为师,后辅武王兴周灭殷。
  • 24、上钓:犹上钩。喻受骗上当。
  • 25、商钓:谓隐居不仕。商谓隐于市,钓谓隐于江湖。
  • 拼音diào
  • 注音ㄉㄧㄠ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Y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金,勺声。本义:以钩饵取鱼)(2) 同本义钓,钩鱼也。——《说文》以钓于淇。——《诗·卫风·竹竿》子钓而不纲。——《论语》闲来垂钓碧溪上。——唐· 李白《行路难》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 柳宗元《江雪》(3) 又如:钓蛤蟆(4) 引申为诱取而晋献以璧马钓之。——《淮南子·主术》。注:“取也。”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汉书·公孙宏传》隐匿谋诈,所以钓战也。——《银雀山汉墓竹简》(5) 又如:钓名(作伪以求取名誉);钓奇(以奇货谋取大利);钓誉(求取名声。钓名沽誉的省称)名词钓钩 。如:起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