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锐的词语
- 1、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词语解释⒈ 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
- 2、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词语解释⒈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国语辞典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bì qí ruì qì jí qí duò guī ]⒈ 避开敌军初征时的旺盛斗志,待其松懈返回时再予攻击。引《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成语解释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 3、颖锐:参见政事部·议政“毛遂请行。
- 4、手锐:手锐即手的锐骨部,今尺骨茎突所在部位,为骨性标志之一,该部发热可反应手太阴肺经络脉病情的虚实。
- 5、阻锐:高而危险。
- 6、躁锐: 1.急躁而好胜。
- 7、员锐:喻指圆滑钻营。
- 8、玉锐:尖形的玉粒。
- 9、勇锐:犹勇悍。
- 10、英锐:谓英明而勇于进取。
- 11、养威蓄锐: 培植威力,积蓄锐气。 亦作:养锐蓄威
- 12、养锐:保养锐气。
- 13、养精畜锐: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 14、养精蓄锐: 养精蓄锐yǎngjīng-xùruì (1) 养足精神,积蓄力量。也指保存部队的战斗力,准备新的战斗 英 get up steam;conserve strength and store up energy
- 15、杨锐: (1857-1898)清末维新派。四川绵竹人。曾任内阁中书。先后参加强学会、保国会,并倡立蜀学会,开展维新活动。戊戌变法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戊戌政变时被捕,与谭嗣同等同时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16、焱锐:犹剽悍。
- 17、蓄锐:蓄养锐气。
- 18、蓄精养锐: 犹言养精蓄锐。
- 19、凶锐:凶猛势盛。
- 20、新锐:1.新而锐利:~武器。~的言论。2.新出现而有锐气的(人):~诗人。~导演。3.指年轻气盛的年轻人:棋坛~。
- 21、枭锐: 1.勇猛精锐。 2.指勇猛精锐的士兵。
- 22、骁锐:勇猛敏锐。 勇猛精锐之士。古代军队组织名。
- 23、陷锐: 1.犹冲锋。
- 24、犀锐:1.形容武器坚固锐利。 2.借指精锐部队。
- 25、武锐: 勇猛精锐。
- 拼音ruì
- 注音ㄖㄨㄟˋ
- 笔划12
- 繁体銳
- 五笔QUKQ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金,兑声。本义:芒)(2) 同本义锐,芒也。——《说文》。段玉裁注:“芒者,草耑也。”(3) 精锐的军队或士卒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 秦数不利。——《战国策》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资治通鉴》(4) 锐气,勇往直前的气势武夫奋略,战士讲锐。——蔡邕《释诲》(5) 力量,劲 。如:养精蓄锐(6) 锐利的兵器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史记》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7) 姓形容词(1) 锋利锐,利也。——《广雅》锐喙决吻。——《周礼·考工记》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荀子·赋》柔而不刚,锐而不挫。——《淮南子·时则训》(2) 又如:锐兵(犀利的兵器);锐锋(利刃);锐居(锐利,锋利);锐喙(尖利的嘴巴)(3) 精明 。如:锐密(敏锐而周密);锐达(敏锐而通达)(4) 精锐秦特出锐师取地而 韩随之。——《韩非子·存韩》(5) 又如:锐旅(精锐部队);锐士(精锐的兵士);锐卒(精锐的士卒);锐师(精锐的军队);锐器(精良锐利的兵器);锐骑(精锐勇猛的骑兵)(6) 物体下大上小 。如:锐头(尖脑袋);锐标(尖端,尖顶);锐上(尖形的额头);锐顶(头额隆起。比喻才华出众)(7) 勇猛;急速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8) 又如:锐悍(勇猛强悍);锐将(勇猛善战的将领);锐景(迅疾的身影);锐进(迅速进军);锐很(猛烈而倔强);锐果(快速而果敢)(9) 急切夫进取之情锐,而安民之誉迟,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惮。——陆机《五等诸侯论》(10) 坚定,坚决是时,上方征讨四夷,锐志武功,不暇留意礼文之事。——《汉书·礼乐志》(11) 又如:锐意;锐志 [查看更多]
R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