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镇的词语

  • 51、坐镇雅俗:安坐而可以威服风雅之士。
  • 52、开镇猪: 1.旧俗。生女后,把名字写在红布上,挂在屋里西墙的锁神柜内,姑娘出嫁时由男方送猪来敬锁神,取出该红布。称这猪为"开锁猪"。
  • 53、故作镇定: 指故意装做心情安定。
  • 54、从容镇定: 从容:不紧不慢;镇定:稳定。表示面对任何事情能够做到淡定自若。比较冷静。
  • 55、故作镇静:故意装做心情安定。
  • 56、玉镇纸:玉制的压纸文具。
  • 57、镇楼:在帖子里不被别人比下去。
  • 58、镇远县:镇远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距离州府凯里市96公里,位于贵州省东部武陵山区,是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东界湖南新晃,南邻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市的石阡,是贵州省的东大门,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 59、镇远将军: 正六命军职。
  • 60、镇定自如: 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
  • 61、镇静药: 对大脑皮质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溴化钾、苯巴比妥等。
  • 62、镇门堡: 嘉靖二十六年筑,隆庆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当嘉靖二十三年,俺答犯铁裹门、鹁鸽峪,被宣大总督翁万达击退后,方筑此堡,所谓镇门,即镇守铁裹门的意思。
  • 63、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2日中国同盟会总理孙中山派遣黄明堂、关仁甫率四百多人,潜袭广西镇南关,起义军很快占领鸡金山的三座炮台。
  • 64、镇静: 镇静zhènjìng (1) 心情安定、平静 例 尽管人家挑衅,他仍保持镇静 英 compose
  • 65、镇守: 镇守zhènshǒu (1) 驻军防守 例 镇守边关 英 guard (a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place)
  • 66、镇止:抑止。
  • 67、镇家:使家宅安定。。
  • 68、镇笮:压住。
  • 69、镇臣:镇守地方的官员。
  • 70、镇浮:抑制轻浮。语出《国语.楚语上》﹕"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韦昭注﹕"浮﹐轻也。"
  • 71、镇日价: 1.亦作"镇日家"。 2.整天﹐从早到晩。价﹐助词。
  • 72、镇塞:堵塞。镇﹐通"填"。
  • 73、镇肉: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有饔人以一方石镇肉﹐视之﹐若有镌刻﹐试取石洗濯﹐乃宋海陵王墓铭﹐谢朓撰并书﹐其字如钟繇﹐极可爱。"后以"镇肉"借指未被人鉴识的珍宝奇物。
  • 74、镇常:经常。
  • 75、镇尺: 镇尺zhènchǐ (1) 用铜、铁、玉石等做成的条尺样压纸文具 英 paperweight in shape of ruler made of metal
  • 拼音zhèn
  • 注音ㄓㄣ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QFHW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金,真声。本义:对物体施加压力)(2) 同本义镇,博压也。——《说文》王执镇圭。——《周礼·大宗伯》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考工记·玉人》而镇其浮。——《国语·楚语》系方绝,又重镇之。——枚乘《上书谏吴王》为资币、瑞节以镇之。——《国语》。(3) 又如:镇在五台山下;镇笮(压住);镇迮(压榨);镇石(压物的石块);镇犀(用犀牛角制的用具);镇帷犀(挂在帷帐四角防止牵动的犀角)(4) 镇服子以君命镇抚敝邑。——《国语·鲁语》因请立张耳为 赵王,以镇抚其国。——《史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庄子·列御寇》。(5) 又如:镇魇法(害人的法术);镇宅(迷信者用某种法术符咒压邪,保家宅平安);镇唬(威吓);镇遏(镇压遏阻)(6) 压制,用武力限制 。治讼若此为务,助豪猾而镇贫弱也。——《潜夫论》(7) 又如:镇绥(镇压平定);镇讨(镇压讨伐)(8) 抑制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楚辞·九章·抽思》。(9) 又如:镇浮(抑制轻浮);镇止(抑止);镇神头势(即镇神头。下围棋的一种战术。乙方投三六路攻四四路时,甲方用五六路抑制它)(10) 安定;安抚镇,安也。——《广雅》镇定大事。——《国语·晋语》镇国家,抚百姓。——《史记》。(11) 又如:镇心(静心,安定心神);镇安(安定,镇定);镇宁(安定);镇靖(安定,安抚);镇国(使国家安定)(12) 镇守,驻守留五百人镇之。——《资治通鉴·唐纪》。(13) 又如:镇脊(镇守屋脊,以驱邪魔);镇边关;镇辑(镇守安抚)(14) 使冷 。如: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镇一镇。名词(1) 压东西的重物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楚辞·九歌·湘夫人》(2) 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宋初废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新唐书·兵志》。(3) 又如:镇军(古代将军名号;清代总兵的俗称);镇城(负责城防的军事长官);镇台(清代总兵)(4) 集镇,市镇 。宋以后称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现多为基层行政单位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宋· 高承《事物纪原》。(5) 又如:村镇(村庄和小市镇);镇集(镇市。都指集镇);镇店(方言。集镇)(6) 古称一方的主山为镇四镇五岳。——《周礼·大司乐》(7) 重要或险要的地方白帝高为 三峡镇, 瞿唐险过 百牢关。—— 杜甫诗(8) 明、清时军队的编制单位。清末编练新军,也称为镇 。一镇统步队两协,马炮队各一标,二辎队各一营,以及军乐队等(9) 根本;基础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魏· 高堂隆《切谏增崇宫室疏》(10) 姓形容词(1) 常;永久莫言春稍晚,自有镇开花。——唐· 褚亮《咏花烛》。(2) 又如:镇长(经常;常);镇常(经常);镇驻(长存)(3) 整,全青塚镇野,黑山驾空。——宋· 王元之《北狄来朝颂》。(4) 又如:镇日镇夜(整日整夜,日日夜夜);镇日(整天);镇日价(整天。价,助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