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闾的词语

  • 1、闾闬: 词语解释闾闬[ lǘ hàn ]⒈  古代里巷的门。⒉  借指街坊,里巷。引证解释⒈  古代里巷的门。引《管子·八观》:“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閭閈不可以毋闔。”⒉  借指街坊,里巷。引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閭閈有盈,歌吹无絶。”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清》:“因指前后閭閈:‘此皆我祖先之故业。’”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世庙时有 吕四官,以力闻,为暴于乡,不容于閭閈,走海上。”
  • 2、拿闾: 词语解释⒈  传说中的古国名。
  • 3、庵闾: 词语解释庵闾[ ān lǘ ]⒈  草名。即青蒿。
  • 4、石闾:山名。即石闾山。
  • 5、棕闾:棕榈。闾,同'榈'。
  • 6、椶闾:棕榈。 閭,同“ 櫚 ”。
  • 7、州闾: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州和闾的连称。 泛指乡里。
  • 8、于微闾:神话中的山名。
  • 9、邑闾: 1.里巷的门。 2.指里巷。
  • 10、倚闾: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殷切。 即倚庐。
  • 11、倚门倚闾: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 12、医无闾:即医巫闾山。
  • 13、医闾: 山名。在辽宁省·北镇县西,人呼为广宁山,主峰名望海山。为阴山山脉分支。
  • 14、爻闾:周时,诸侯朝会歇息的帐幕。
  • 15、阎闾: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借指平民。
  • 16、乡闾:1.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閭”泛指民众聚居之处。 2.家乡;故里。 3.乡亲;同乡。
  • 17、仙闾:指泰山南麓的石闾。方士指为仙人聚居处,汉武帝曾为立祠,故称。
  • 18、尾闾: 古代传说中泄海水之处。 泛指事物趋归或倾泄之所。
  • 19、委闾: 犹委巷。
  • 20、微母闾:即医无闾。山名。母,又作"毋"。
  • 21、外闾:指里巷的大门。
  • 22、田闾:犹田间,乡间。
  • 23、轼闾:后因以'轼闾'谓向有德者致敬。
  • 24、式闾: 1.车过里门﹐人立车中﹐俯凭车轼﹐表示敬意。式﹐通"轼"。《书.武成》:"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孔颖达疏:"式者﹐车上之横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后以"式闾"为敬贤之词。 2.引申指登门拜谒。
  • 25、室闾: 1.房舍。 2.犹乡里。
  • 拼音
  • 注音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kkd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门,吕声。本义:里巷的大门)(2) 同本义闾,里门也。——《说文》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公羊传》便旋闾阎。——张衡《西京赋》门闾无关。——《吕氏春秋·仲夏》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汉书·陈胜传》(3) 又如:倚闾而望;闾阋(指内部斗争);闾墓(里巷和墓道的大门);闾闬(里巷的门)(4) 里巷闾,里也。——《广雅·释宫》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吕氏春秋·期贤》违郢都之旧闾兮。——《楚辞·刘向·九叹·思古》(5) 又如:闾吏(里巷小吏);闾陌(里巷);闾社(闾里乡社);闾肆(街市)(6) 泛指门户;人家 。如:闾井(房屋、水井等);闾舍(房舍);闾居(屋门所在)(7) 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周礼·大司徒》(8) 泛指乡里 。如:陋闾;闾部(泛指地方);闾落(村庄);闾亭(乡里);闾户(村户);闾伍(乡里,民间)(9)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