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陂的词语
- 1、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没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易·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孔颖达 疏:“是初始平者,必将有险陂也;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復也。无有平而不陂,无有往而不復者。”《洪秀全演义》第十回:“弟已为足下起得一课,乃《泰》之三爻:‘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足下尽可无事。”
- 2、富陂:阜南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上中游结合部北岸,土地面积平方公里,耕地 万公顷。
- 3、无平不陂: 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
- 4、月陂: 1.水泊名。隋唐时洛水自上阳宫南弥漫东流﹐宇文恺因筑斜堤束水令向东北流﹐为减杀水力﹐作堰九折﹐水泊形如偃月﹐故称。又唐玄宗时为御谷洛水患﹑诏李适之以禁钱作三大防﹐曰上阳﹑积翠﹑月陂。事见《新唐书.李适之传》。
- 5、遗陂: 1.指年久失修的堤岸。
- 6、阳陂: 1.山的南坡。
- 7、烟陂: 1.烟雾笼罩的山坡。
- 8、无陂:没有邪曲。
- 9、田陂:坡田。
- 10、芍陂: 芍陂Quèpí (1) 又名“期思陂”。古代淮水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相传系春秋楚相孙叔敖所凿,在今安徽寿县东。 英 Quepi lake
- 11、山陂: 山坡。 泛指山和水。 山间水池;水岸。
- 12、平陂: 1.亦作"平波"。亦作"平颇"。 2.平地与倾斜不平之地。语本《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后亦常指事物的变迁不定或世道的盛衰兴亡。
- 13、路陂:路旁。
- 14、鸿郄陂: 即鸿隙陂。
- 15、横陂:长坡。
- 16、险陂倾侧:陂:邪佞。心术邪僻,行为不端。
- 17、石陂头: 石陂头位于中国江西省南康市北部山区,石陂头面积3.6平方公里。
- 18、陂栅:用成排木桩打入溪流遏挡水流下泄﹐使水位渐高(其作用如今之水库)的水利工程。
- 19、陂寖:池塘﹐湖泽。
- 20、陂潢:蓄水的池塘。
- 21、陂畜:堤岸。
- 22、陂堨:蓄水塘。
- 23、邪陂:邪恶不正。
- 24、陂知:狡猾巧诈。
- 25、陂障: 1.亦作"陂鄣"。 2.堤岸。 3.阻遏﹐防护。
- 拼音bēi,pí,pō
- 注音ㄅㄟ,ㄆㄧˊ,ㄆㄛ
- 笔划7
- 繁体陂
- 五笔BHCY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bēi名词(1) (形声。从阜,皮声。字亦作坡。本义:山坡;斜坡)(2) 同本义陂,阪也。——《说文》百姓曼衍淫荒之陂。——《淮南子·俶真》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宋· 陆游《思故山》(3) 池塘毋漉陂池。——《礼记·月令》。注:“畜水曰陂。”陂唐污庳。——《国语·周语》夫寻常之污,不能溉陂泽。(小水坑里的水,不能灌满大的池泽。)——《盐铁论·贫富》(4) 又如:陂塘(水塘);陂池(5) 湖泊十顷之陂。——《淮南子·说林》后又穿长安城,引内 沣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汉书》(6) 边际;旁边彼泽(水聚集的地方)之陂,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故滨于东海之陂。——《国语·越语》。注:“崖也。”腾雨师,洒路陂(旁)。——《汉书·礼乐志》(7) 另见pí;pōpí(1) ——“黄陂”(Huángpí):县名,在湖北(2) 另见bēi;pōpō暂无详细释义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