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陬的词语

  • 1、觜陬: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亥,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室﹑壁两宿。其位置相当于现代天文学上黄道十二宫中的双鱼宫。古代传说主管架屋的星宿。
  • 2、山陬: 山角落。借指山区偏僻处。
  • 3、穷陬: 1.偏远的角落。
  • 4、区陬: 亦作“区娵”。
  • 5、干陬: 见“干掫 ”。
  • 6、边陬: 1.边地。 2.边际。
  • 7、陬操:琴曲名
  • 8、陬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蛮名鱼为娵隅。"娵﹐同"陬"。后因以"陬喁"指鱼。
  • 9、陬见:浅陋之见﹐一孔之见。
  • 10、陬落: 1.村落﹐穷乡僻壤。 2.部落。
  • 11、陬觜:亦作'陬觜'。 星名。 古天文名词。十二次之一。古代以岁星在十二次的位置纪年。
  • 12、陬訾:亦作'陬觜'。星名。古天文名词。十二次之一。古代以岁星在十二次的位置纪年。
  • 13、陬月:农历正月的别称。
  • 14、山陬海隅: 山、海的角落。指偏僻边远的地方。
  • 15、陬隅:隩隅﹐室内西南角。僻远之地。
  • 16、陬隅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桓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桓公曰﹕'作诗何以作蛮语?'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娵﹐同"陬"。后以"陬隅句"借指蛮语。
  • 17、隅陬: 1.角落。
  • 18、陬邑:边远乡邑。
  • 19、夷陬:古代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之称。
  • 20、炎陬:指南方炎热边远地区。
  • 21、遐陬:边远一隅。
  • 22、区闻陬见: 谓见闻狭陋。
  • 23、陬维:边隅﹐角隅。
  • 24、陬隧:边邑的通道。
  • 25、陬澨:僻远处。犹言天涯海角。
  • 拼音zōu
  • 注音ㄗㄡ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BBC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阜(fù),取声。“阜”是土山,与区域有关。本义:山的角落)(2) 同本义陬,阪隅也。——《说文》陬,角也。——《广雅》在陵之诹。——《补亡诗》五岳之土…若在陬,陵之阳。——《管子》归路意昏,落日在岭陬。——杨万里《次日醉归》(3) 隅,各个角落(4) 又如:陬隅(室内西南角);陬维(边隅,角隅)(5)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孔子生 鲁昌平乡陬邑。——《史记》(6) 边远偏僻的地方其荒陬谲诡。——左思《吴都赋》监土木于僻陬,绝交通于首善。——《新罗马》(7) 又如:陬隧(边邑的通道);陬澨(僻远处);陬邑(边远乡邑);陬芒(边远偏僻之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