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隶的词语

  • 1、隶絶: 词语解释⒈  谓隶书之绝佳者。
  • 2、皂隶: 皂隶zàolì (1) 旧时衙门里的差役 英 yamen runner
  • 3、鬼隶:背景:明崇祯十一年十二月,清军兵临济南城下,十万清军用炮火和云梯向城区猛攻。山东巡按宋学朱和历城知县韩承宣率领千余名守军和民众拼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孤立无援,在坚守了九个昼夜后,于第二年的正月初二日,济南城被攻陷并遭屠城,屠杀民众百万馀。
  • 4、衆隶:1.百官。 《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委之常秩,道之礼则,使毋失其土宜,众隶赖之,而后即命。”2.指下级官吏。《晋书·艺术传·佛图澄》:“今可断 赵 人悉不听诣寺烧香,以遵典制,其百辟卿士下逮众隶,例皆禁之;其有犯者,与淫祀同罪。”
  • 5、直隶:1.旧省名。相当于今河北省。明成祖迁都,以南京为南直隶,北平为北直隶。清初以南直隶为江南省,北直隶为直隶省。公元1928年改为河北省。2.所谓“直隶”地区,在封建时代往往特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直隶”二字最早见于宋朝,宋朝以州领县,其直属京师者被称为“直隶”。
  • 6、佐隶:即隶书。
  • 7、辠隶:罪人。
  • 8、罪隶: 1.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2.泛指罪人。
  • 9、走隶:差役。
  • 10、驺隶:驺仆。
  • 11、篆隶:篆书和隶书。
  • 12、众隶: 1.百官。 2.指下级官吏。
  • 13、钟隶:三国魏锺繇工隶书﹐世称"钟隶"。
  • 14、正隶: 谓符合标准写法的隶书。
  • 15、御隶: 皇帝的近侍。
  • 16、舆隶: 1.亦作"轝隶"。 2.古代十等人中两个低微等级的名称。因用以泛指操贱役者;奴隶。
  • 17、余隶:微贱隶卒。官宦子弟谦称其做官父亲之词。
  • 18、优隶:倡优和仆役。
  • 19、佣隶:仆役;奴隶。
  • 20、庸隶:泛指执贱役者。
  • 21、役隶: 1.服贱役的人。 2.谓服役。
  • 22、驿隶:驿站的仆役。
  • 23、胥隶:封建官府中的小吏和差役。
  • 24、刑隶:因犯罪被官府判作奴隶的人。亦特指阉人。
  • 25、小隶: 小奴。 小的隶书。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VII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隶:又樆尾会意。本义:逮、捕、追及)(2) 同本义隶,及也,从又从尾省,又持尾者从后及之也。——《说文》(3) 跟从;附属隶而从者。——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不隶于宫观之籍。——明· 顾炎武《复庵记》(4) 又如:隶事(以故事相互隶属)(5) 通“离”。流离饿馑流隶,饥寒道路。——《汉书·叙传·王命论》(6) 通“肄”(7) 检查关东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史记·酷吏列传》(8) 练习廼令群臣习隶。——《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名词(1) 中囯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輿臣隶,隶臣僚。——《左传》皆得以隶使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甿隶之人。——汉· 贾谊《过秦论》欲效野夫贱隶。——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出入必輿隶。(2) 又如:隶人(职位低微的吏役;因罪被罚为官奴而从事劳役的人);隶仆(仆役);隶户(被没入为奴隶的人家);隶农(农奴,佃户,代耕农)(3) 特指衙役 。如:皂隶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4) 即隶书(秦书八体之一。又名“八分体”。相传为秦人程邈所作,由小篆省简变化而成) 。如:隸絶(善于写隸书的高手);隸習(練習,演習);隸篆(隸書與小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