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革的词语
- 1、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是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组织,中国国民党的前身。
- 2、石头皮革: 石头皮革主要是用采自深山的大石,经过加工工艺处理而做成的仿真皮皮革,其表面制有自然的纹路,纹路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修改,手感舒适,其制成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如皮沙发、皮椅、皮床、皮包、皮鞭、皮手套等仿真皮革制品。
- 3、检察官工资改革:9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改革试点方案》等,强调开展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和工资制度改革试点,促进法官、检察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 4、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16、17世纪前后兴起的一场基督教社会改革运动,以反对教会的极端统治、宗教教义的异化和教会组织对民众的压迫而闻名,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组织对社会发展的阻碍而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政治文化运动。
- 5、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
- 6、科学革命: 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它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革命,也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提出种种新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原则。
- 7、文学革命:指我国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展开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运动。文学革命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起点,进而反对以封建主义为内容的旧文学,提倡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
- 8、革委会: 暂无解释。
- 9、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 10、环保皮革:当真皮皮革中容易存在的、与生态密切相关的4项化学品的指标低于限量要求时,这样的皮革才能被欧盟国家所接受,也被誉为真正的“生态皮革”。这4项化学指标就是:六价铬、禁用偶氮染料、五氯苯酚和游离甲醛。
- 11、磨革: 对革的表面用砂纸进行摩擦的操作,包括磨面、磨里及磨绒。
- 12、变革者: 打破了某一个领域内固有格局,并推动社会前进的人。
- 13、革命化: 主要是指干部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品德和思想作风。
- 14、革新图强:改革创新,发愤图强
- 15、革旧立新:指革除旧的创建新的。
- 16、鼎故革新: 变革老做法,创造新思路。
- 17、登革热: 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登革热病毒,由蚊子传播。症状是头痛、背痛、肌肉和关节痛,高热,恶心,呕吐,腹泻,皮肤出现红疹等。也叫骨痛热。[登革,英dengue]
- 18、夏革:革,通“棘 ”。
- 19、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1936年12月在陕北的红军大学所作的演讲。2011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
- 20、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收藏、研究和展览中国人民革命武装斗争文物、史料及中国历代军事历史的机构。1959年建成于北京。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设有陈列馆、陈列广场和电影馆等。
- 2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The Revolutionary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Kuomintang)简称民革,成立于194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的民主党派之一,由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创建,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
- 22、中央文化革命小组:1966~1969年中共中央设置的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机构。
- 2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参与者可以包括农民、知识分子、手工业者,甚至包括产业工人这个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 24、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地跨赣闽粤三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创建,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
- 25、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年7月和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发出了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2月起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击的重点是:土匪、特务、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门头子等五个方面的反革命分子。到1953年运动取得全面的胜利。经过这次运动,基本上肃清了大陆上残余的反革命势力,维护了社会的安定。
- 拼音gé,jí
- 注音ㄍㄜˊ
- 笔划9
- 繁体革
- 五笔AFJ
基本释义
gé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中间的圆形物,是被剥下的兽身皮,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身和尾。“革”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革”的字多与皮革有关。本义:去毛的兽皮)(2) 同本义。皮的总称革,兽皮治去其毛。——《说文》齿革羽毛。——《书·禹贡》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卦》掌秋敛皮,冬敛革。——《周礼·天官》江南出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史记·货殖列传序》(3) 又如:人造革;革带(皮带);革笥(用皮作的甲胄);革船(用皮革缝制的船)(4) 用革制成的甲胄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5) 车前的饰物革车千乘。——《礼记·明堂位》(6) 又如:革车(战车)(7) 通“勒”(lè)。马络头。有嚼口的叫勒,没有的叫羁故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 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 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故共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8) 姓动词(1) 变革,更改革,改也。——《玉篇》鸟兽希革。——《书·尧典》故因秦时,本十月为岁首,不革。——《汉书·任敖传》愿革心易行。——《汉书·严助传》天地阴阳不革而成。——《吕氏春秋·执一》厉治革典。——《国语·周语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盐铁论·非鞅》革故鼎新。——李德裕《次柳氏旧闻》瑞锐意兴革,清浚 吴淞、 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流。——《明史·海瑞传》(2) 又如:革心(改变心意,不再为非作歹);革面(改变旧面貌,转变立场);革正(改正)(3) 免除或丢掉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魏书·食货志》(4) 又如:革旧从新(指除去旧的章法,遵从新的制度);革去(除去)(5) 另见jíjí形容词(1) 通“亟”。 危急成子高寝疾, 庆遗人请,曰:“子之病革矣。——《礼记·檀弓上》(2) 又如:病革(病重)(3) 另见gé [查看更多]
G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