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饧的词语
- 1、粥饧:甜粥;糖粥。旧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
- 2、眼饧: 1.形容眼似蜜糖般地黏涩。
- 3、沙饧:麦芽糖。
- 4、雀饧: 1.凝结在树木上的一种露水。古人迷信﹐认为不祥之兆。宋王陶《谈渊》﹕"翰林侍讲学士杜镐﹐博学有识。都城外有坟庄﹐一日若有甘露降布林木。子侄辈惊喜﹐白于镐。镐味之﹐惨然不怿。子侄启请﹐镐曰﹕'此非甘露﹐乃雀饧。大非佳兆﹐吾门其衰矣。'"一说﹐即甘露﹐祥瑞之兆。
- 5、木饧:枳椇子的别名。
- 6、花饧: 1.花糖。用麦芽糖做的一种花式糖果。
- 7、春饧: 食品名。春饴糖。多用麦芽或谷芽熬成。
- 8、白饧:用米或杂粮加麦芽或谷芽熬成的一种糖。
- 9、眼饧耳热:两眼半睁半闭,朦胧而视,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 10、饧粥:甜粥。
- 11、饧枝:一种油煎食品。
- 12、饧桃:甜桃。
- 13、饧眼:目光凝滞﹑蒙眬,半睁半闭的样子。
- 14、餦饧:干的饴糖。
- 15、饧糟:做麦芽糖剩下的渣子。
- 16、饴饧:饴和饧。亦泛指饴糖。
- 17、咬牙饧:即胶牙饧。一种用麦芽或谷芽熬制而成,黏性很强的糖。古人常于元日食之。
- 18、杏饧:甜杏粥。
- 19、饧箫:卖饴糖人所吹的箫。
- 20、饧糖:麦芽糖,糖稀。
- 21、眼饧口涩:两眼半睁半闭,朦胧而视,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 22、饧涩:形容眼睛半睁半闭,眼光黏滞。
- 23、乳饧:乳酪制成的糖。
- 24、饧蜜:蜜糖。
- 25、麦饧: 饴糖。
- 拼音táng,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餳
- 五笔QNNR
基本释义
táng名词(1) 用麦芽或谷芽熬成的饴糖泼火雨初晴。草色青青。傍檐垂柳卖春饧。——宋· 李彭老《浪淘沙》湖鱼香胜肉,官酒重于饧。——唐· 刘禹锡《历阳书事》(2) 又如:饧糟(熬麦芽糖剩下的渣子);饧饼(一种糖饼);饧粥(甜粥);饧蜜(糖蜜);饧糖(麦芽糖);饧桃(甜桃)动词(1) 糖块、面剂子等变软 。如:糖饧了(2) 形容眼色朦胧八戒饧眼偷看,你道他怎生打扮。——《西游记》只觉口齿缠绵,眉眼愈加饧涩,忙伏侍他睡下。——《红楼梦》(3) 又如:饧涩(精神涣散,眼色朦胧);饧眼(脒着眼睛,朦胧而视)|xíng名词(1) 用麦芽或谷芽熬成的饴糖泼火雨初晴。草色青青。傍檐垂柳卖春饧。——宋· 李彭老《浪淘沙》湖鱼香胜肉,官酒重于饧。——唐· 刘禹锡《历阳书事》(2) 又如:饧糟(熬麦芽糖剩下的渣子);饧饼(一种糖饼);饧粥(甜粥);饧蜜(糖蜜);饧糖(麦芽糖);饧桃(甜桃)动词(1) 糖块、面剂子等变软 。如:糖饧了(2) 形容眼色朦胧八戒饧眼偷看,你道他怎生打扮。——《西游记》只觉口齿缠绵,眉眼愈加饧涩,忙伏侍他睡下。——《红楼梦》(3) 又如:饧涩(精神涣散,眼色朦胧);饧眼(脒着眼睛,朦胧而视)|名词(1) 用麦芽或谷芽熬成的饴糖泼火雨初晴。草色青青。傍檐垂柳卖春饧。——宋· 李彭老《浪淘沙》湖鱼香胜肉,官酒重于饧。——唐· 刘禹锡《历阳书事》(2) 又如:饧糟(熬麦芽糖剩下的渣子);饧饼(一种糖饼);饧粥(甜粥);饧蜜(糖蜜);饧糖(麦芽糖);饧桃(甜桃)动词(1) 糖块、面剂子等变软 。如:糖饧了(2) 形容眼色朦胧八戒饧眼偷看,你道他怎生打扮。——《西游记》只觉口齿缠绵,眉眼愈加饧涩,忙伏侍他睡下。——《红楼梦》(3) 又如:饧涩(精神涣散,眼色朦胧);饧眼(脒着眼睛,朦胧而视)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