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骑的词语
- 101、游骑无归:外出之马,无所归宿。比喻远离根本,不得归宿。
- 102、游侠骑士: 游侠骑士yóuxiáqíshì (1) 漫无目的浪游四方,寻求冒险,以显示武功、勇敢、宽仁侠义的人 英 knight-errant
- 103、驿骑梅: 同“驿使梅花”。
- 104、骁骑营: 古代禁军营名。始置于晋,历代因之。
- 105、握蛇骑虎:北魏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讣闻,诏征世宗会驾。灵柩至鲁阳,乃发丧行服。时咸阳王禧疑勰有异谋,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元勰恨之,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元勰的字)握蛇骑虎,不觉艰难。"见《魏书.彭城王勰传》。后以"握蛇骑虎"喻身处险境。
- 106、铁骑儿:宋话本故事分类之一﹐属短篇故事﹐专讲战争。
- 107、说铁骑儿: 1.宋代"说话"类别之一。大抵为讲说战争故事。
- 108、散骑常侍: 官名。
- 109、轻骑简从: 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 110、马骑镫: 见“马骑灯 ”。
- 111、骑君:汉时西域官名。
- 112、骑呢:个粤语形容词,有时用来形容别人衣着打扮突兀,有时指人举止笨拙失礼,有时指人性格古怪。
- 113、骑士庄园:游侠骑士 yóuxiáqíshì[knight-errant] 漫无目的浪游四方,寻求冒险,以显示武功、勇敢、宽仁侠义的人
- 114、骑牛揾马: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 115、骑都尉:古代官阶名称
- 116、骑龙步: 是南拳典型步行之一,也称跨虎步。
- 117、骑墙者: 一个词语,意为比喻立场不明确,站在中间,向两方面讨好的人。
- 118、骑牛儿: 骑牛儿指随性、随意、简单、有意境的态度。
- 119、骑士道: 最初所谓的骑士道,就是为了达成守护主君义务的事情以今天的标准。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这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
- 120、骑马顶包:包:包裹。骑着马顶着包。比喻分不清事物之间的关系
- 121、骑者善坠:比喻擅长某一技能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遭致意外的失败。语出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 122、骑马乘舟:形容生搬硬套,凭空想象的形而上学
- 123、骑兵: 骑兵qíbīng (1) 骑马作战的兵士 英 cavalry;cavalryman
- 124、骑士: 骑士qíshì (1) 欧洲封建时代为国王或其他长官服务的武士 例 传奇式骑士 英 knight (2)骑兵 英 cavalry (3) 对骑摩托车的人的戏称 例 一位老人被机车撞成重伤,肇事骑士加速逃逸 英 motorcyclist
- 125、骑马布: 月经带的俗称。 亦作:骑马带子
- 拼音qí
- 注音ㄑㄧ
- 笔划11
- 繁体騎
- 五笔CDSK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马,奇声。本义:跨马)(2) 同本义骑,跨马也。——《说文》步骑罗些。——《楚辞·招魂》脱身独骑。——《史记·项羽本纪》其子好骑。——《淮南子·人间训》骑大马。——明· 刘基《卖柑者言》骑马挟矢。——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3) 又如:骑射(骑马射箭);骑寇(骑马入侵的贼寇,也是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鄙称);骑猎(骑马打猎);骑战(骑马打仗)(4) 跨于物上或两边叫骑,跨坐不骑衡。——《史记·袁盎传》(5) 又如:骑两头马(比喻两头观望,看风向);骑鲸(乘鲸;借指死亡或隐遁);骑驴觅驴(是说忘记自己已有又向外追求);骑鹤上扬州(比喻妄想、奢望)(6) 跨越爽气收回骑月雨,快风散尽满天云。——宋· 陆游《村社祷晴有应》名词(1) 马前有车骑。——《礼记·曲礼》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乐府诗集·木兰诗》下骑搏战。——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2) 又如:坐骑(供人骑的马);车骑(车和马)(3) 骑兵;骑马的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 项王。——《史记·项羽本纪》宦骑与黄门附马。——《汉书·李广苏建传》(4) 又宦骑亡。骑乃得过。——《资治通鉴》谍报敌骑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5) 又如:骑邑(骑士的居邑);轻骑(轻装的骑兵);骁骑(勇猛的骑兵);骑军(骑兵部队);骑操(骑兵操练)(6) 侍从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量词(1) 用于马,相当于“匹”挣下一头牛儿,一骑马儿。——《醒世恒言》(2) &X({jì}) 一人一马的合称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东方千余骑。——《乐府诗集·陌上桑》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诗贼二十余骑。——明· 魏禧《大铁椎传》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