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髻的词语

  • 1、剪髻:喻贤母教子有方,或喻诚心待客
  • 2、小髻:古代汉族妇女的一种髻式,大抵不加髲梳成。
  • 3、广袖高髻:  汉时有民谣说:城里人喜欢梳高髻,城外四周围的人就梳一尺高;城里人喜欢画阔眉,城外四周围的人就画满半个额头;城里人喜欢穿宽大的袖子,城外四周围的人就用整匹布帛做成袖子。见《后汉书·马廖传》。后用以谓盛行奢靡之风。
  • 4、双蟠髻: 古代中国妇女发式之一,又名“龙蕊髻”,髻心特大,有双根扎以彩色之缯。
  • 5、双螺髻: 明代双螺髻,其状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螺髻。
  • 6、惊鹄髻: 古代中国妇女发式之一。
  • 7、总髻: 1.总角。指幼年。
  • 8、坠髻:坠马髻的省称。
  • 9、坠马髻:即堕马髻。
  • 10、抓髻:旧时指头发上拢,绾在头顶上或两旁的一种发式。形如握拳,表示未婚女子的身份。
  • 11、髽髻:梳在头顶两旁或脑后的发髻。古时男女皆有,近代常为中老年妇女发型。
  • 12、珠髻:饰以珠络的发髻。
  • 13、鬒髻: 美好的发髻。
  • 14、云髻:高耸的发髻。借指美女。 喻盘旋的山路。
  • 15、拥髻:谓捧持发髻﹐话旧生哀。
  • 16、慵妆髻:偏垂一边的蓬松发髻。
  • 17、义髻:旧时妇女作修饰用的假发髻。
  • 18、宜春髻: 旧时春日妇女所梳的髻。因将“宜春”字样贴在彩胜上,故名。
  • 19、鸦髻:古代妇女的发髻。
  • 20、丫髻: 丫髻yājì (1) 梳在头两边的发髻 英 the girl’s hair bun
  • 21、玄髻: 乌黑的发髻。
  • 22、新髻: 1.新式样的发髻。
  • 23、缬子髻:晋代妇女以花缯束发名缬子髻。
  • 24、撷子髻:晋时流行的妇女发髻名。
  • 25、项髻:谓挽发髻于颈后。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DEFK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髟(biāo),表示与毛发有关,吉声。本义:发髻) 同本义头上倭堕髻。——《乐府诗集·陌上桑》椎髻仰面。——明· 魏学洢《核舟记》汝梳双髻(髻,梳在头顶上的发结。)——清· 袁枚《祭妹文》(2) 又如:髻珠(髻上的明珠;比喻主旨、善谛);髻丫(盘在头顶左右两侧的发结);髻根(发髻盘结如盘根错结);髻子(即发髻,头发拖到后面结成一个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