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髻的词语

  • 51、鸾髻:鸾形发髻。
  • 52、灵蛇髻: 1.一种样式新颖﹑不断变化的发髻。
  • 53、凌云髻:唐代妇女的一种高耸的发髻。
  • 54、科髻: 1.犹科头。
  • 55、鬏髻:1.脑后头发盘成的髻。 2.明代已婚妇女的主要首服。
  • 56、解散髻: 1.古代的一种束发形式。
  • 57、角髻: 1.古代童稚的发髻。状如牛角。
  • 58、翦髻:指唐王珪母鬻发宴宾之事。事见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
  • 59、鬋髻:鬓髻。
  • 60、假髻: 1.亦作"假紒"。亦作"假结"。 2.假发所作之髻,供妇女装饰用。古称编,汉以后称假髻。髻﹑紒﹑结,古字通。
  • 61、丱髻:束成两角的发髻。
  • 62、合髻:唐宋婚俗之一。
  • 63、椎髻: 1.亦作"椎结"。 2.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史记.货殖列传》:"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汉书.李陵传》:"两人皆胡服椎结。"颜师古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或断发,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区。 3.汉梁鸿妻孟光"椎髻,着布衣",愿与"梁鸿"俱隐。后遂以"椎髻"形容为妻贤良,衣饰简朴,与夫共志。
  • 64、朝天髻:古代发髻名。
  • 65、长髻: 1.高的发髻。
  • 66、楂髻:女子发式的一种。将头发盘至额角两边,打成髻,似"丫"形。旧时丫环﹑婢女多用此发式。
  • 67、叉手髻:妇女发髻名。髻形如叉手状,故称。
  • 68、佛髻:呈盘曲状发髻的美称。相传佛发旋曲为螺形,故称。
  • 69、百叶髻:古代妇女重叠型的发髻。
  • 70、金髻尊者:五百罗汉中的第一百零六尊,金髻尊者即金髻菩萨。
  • 71、三髻丫: 古代汉族妇女发式之一。
  • 72、垂髻之年: 垂髻:指古代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头发,即头发下垂的意思,是古代儿童头发样式的一种。垂髻之年:代指儿童或童年。
  • 73、总髻交:童年结交的朋友。
  • 74、衣香髻影: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多样(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
  • 75、椎髻左言: 1.亦作"椎结左语"。 2.挽髻如椎,说外族话。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DEFK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髟(biāo),表示与毛发有关,吉声。本义:发髻) 同本义头上倭堕髻。——《乐府诗集·陌上桑》椎髻仰面。——明· 魏学洢《核舟记》汝梳双髻(髻,梳在头顶上的发结。)——清· 袁枚《祭妹文》(2) 又如:髻珠(髻上的明珠;比喻主旨、善谛);髻丫(盘在头顶左右两侧的发结);髻根(发髻盘结如盘根错结);髻子(即发髻,头发拖到后面结成一个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