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鲁的词语
- 1、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 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得不到安宁。
- 2、盎格鲁撒克逊人: 公元5世纪时,迁居英国不列颠的以盎格鲁和撒克逊为主的日耳曼人。这两个部落最早住在北欧日德兰半岛南部。[盎格鲁撒克逊,英Anglo-Saxon]
- 3、鲁彦: 词语解释⒈ 小说家,翻译家。原名王衡,又名王返我,浙江镇海人。曾参加文学研究会、世界语协会。抗战期间主编《文艺杂志》,宣传抗日。著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长篇小说《苦海》、《野火》等。被鲁迅称为“乡土文学”作家。
- 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词语解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yǎ lǔ cáng bù jiāng dà xiá gǔ ]⒈ 又称“雅鲁藏布峡”。世界第一大峡谷。在中国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至国境段。长494千米,围绕南迦巴瓦峰的核心段长240余千米。平均深度5000米以上,最深处达5382米。谷底河床宽7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200米。峡谷长度和深度均为世界之最。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 5、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词语解释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qìng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⒈ 庆父: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晋书·李密传》英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over—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he who stirs it up is removed;引证解释⒈ 庆父,春秋 鲁庄公 弟。 庄公 去世, 子般 即位。引庆父 使圉人杀 子般 立 闵公,后又杀 闵公 而奔 莒。时 齐 大夫 仲孙湫 吊 鲁 回来,对人说:“不去 庆父,鲁 难未已。”事见《左传·闵公元年》、《史记·鲁周公世家》。后常以 庆父 喻祸根,以“庆父 不死, 鲁 难未已”喻祸根不除,不得安宁。 《晋书·孝友传·李密》:“出为 温 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庆父 不死, 鲁 难未已。’”国语辞典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qìng fǔ bù sǐ lǔ nàn wèi yǐ ]⒈ 春秋鲁国人庆父,于庄公死后,欲篡位而两弑嗣君,致使鲁国动荡不安,齐大夫仲孙湫乃有「不去庆父,鲁难未已」之语。见《左传·庄公三十二年、闵公元年》。后以喻首恶不除,则祸乱不能平息。引《晋书·卷八十八·孝友传·李密传》:「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6、鲁尔: 词语解释⒈ 德国最大工业区。面积4600多平方千米。区内富煤炭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形成了采煤、炼焦、发电、炼钢、机械制造和煤化学工业系列。煤矿遍布,工厂林立,人口稠密,是欧洲著名的城市集聚区。
- 7、鲁酒薄而邯郸围: 语出《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
- 8、晋冀鲁豫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冀鲁豫地区领导创建的重要军事组织。
- 9、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词语解释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jìn jì lǔ yù kàng rì gēn jù dì ]⒈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太行、太岳、冀鲁豫、冀南四个区。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进入太岳和太行山区,创立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一二九师主力进入冀南,建立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进入冀鲁豫地区,与地方党组织建立冀鲁豫、鲁西、湖(微山湖)西三个抗日根据地。1941年7月,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
- 10、博斯普鲁斯海峡:见“黑海海峡”(1260页)。
- 11、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词语解释⒈ 比利时的私立大学。1834年创建于布鲁塞尔。设有哲学和文学、法律、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医学、应用科学等学院。
- 12、瑙鲁: 词语解释⒈ 大洋洲岛国。位于太平洋中西部赤道南侧。面积22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人口06万(1994年)。行政管理中心为亚伦。珊瑚岛。热带雨林气候。磷酸盐工业为经济命脉,是世界磷酸盐主要产区之一。
- 13、高鲁:春秋时郑人弦高﹑战国时齐人鲁仲连的并称。弦高犒秦师以解郑危;鲁仲连义却秦兵﹐解赵之急。
- 14、齐鲁:齐鲁,是中国区域范围名称,指今山东,该名始于先秦齐、鲁两国。
- 15、拉普耶鲁:《冰之魔物语》中的人物之一,外形是一个像女孩一样温柔漂亮的美少年。
- 16、不若朴鲁: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
- 17、漆女忧鲁: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出处《列女传·仁智传》。
- 18、掷布鲁: 布鲁是蒙古族狩猎和放牧的工具。
- 19、邹鲁:1.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2.借指孔孟。 3.邹国、鲁国的并称。
- 20、酌鲁:谓饮薄酒。
- 21、卓鲁:汉卓茂﹑鲁恭的并称。均以循吏见称,后因以指贤能的官吏。
- 22、专鲁:固执迟钝。
- 23、质鲁:质朴鲁钝。
- 24、鱼鲁:谓将鱼误写成鲁。泛指文字错讹。
- 25、愚鲁: 愚鲁yúlǔ (1) 愚笨粗鲁 英 be simple and uninformed
L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