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鸣的词语
- 1、效鸣:效仿
- 2、心灵共鸣: 指在非现代科学技术前提下,两人或多人同时产生相同的意念或想法,达到心灵感应的目的。
- 3、血虚耳鸣:因血虚所致的耳鸣
- 4、不鸣不飞: 不鸣不飞指平常默默无闻,不大声鸣叫也不高飞,千里锋行,不飞不鸣。
- 5、百鸟争鸣: 百鸟争鸣,基本意思为千百种鸟一起鸣唱,比喻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鸟,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出自《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侯。”
- 6、百鸟齐鸣:金属制的乐器与鼓一齐鸣响。形容军威盛,声势大。也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 7、凤鸣关: 京剧传统剧目。
- 8、山谷鸣: 山谷鸣的英文名Hart’s Tongue,是赤鹿之舌的意思。
- 9、不平而鸣:平:公平;鸣:发出声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
- 10、自鸣钟: 1.一种能按时自击﹐以报告时刻的钟。有时亦泛指时钟。
- 11、钟鼓齐鸣:金属制的乐器与鼓一齐鸣响。形容军威盛,声势大。也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 12、火山鸣: 火山喷发前后或喷发时发出的音响。
- 13、钟鸣: 钟鸣鼎重。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 14、警钟长鸣:报告发生意外或遇到危险的钟,比喻持久的保持警惕性。
- 15、哀鸣不止:形容凄清尖锐的声音连续不断。
- 16、孤鸿哀鸣:表示夫妻一方死亡,另一个很悲哀的哭泣。
- 17、眼花耳鸣: 眼睛花了,看东西模糊不清,耳朵鸣了,预示着人已经衰老。
- 18、得意自鸣: 清·陈琅《玉狮堂传奇·回流记·罢宴》:“笑他井底响繁蛙,得意自鸣,甘居人下。” 常用:生僻成语, 年代:近代成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词性:贬义成语 名称:得意自鸣拼音:dé yì zì míng解释:鸣:表达。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出处:清·陈琅《玉狮堂传奇·回流记·罢宴》:“笑他井底响繁蛙,得意自鸣,甘居人下。”常用:生僻成语,年代:近代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词性:贬义成语
- 19、一鸣: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 20、鸡鸣其时: 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
- 21、鸡鸣三省:早晨一只雄鸡啼晓,三个省都可同时闻听。
- 2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提倡在党的领导下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 23、黄钟毁弃,瓦缶雷鸣:黄钟:大钟;瓦缶:瓦锅。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
- 24、中鸣: 1.一种较为低沉的声调。 2.吹奏乐器名。
- 25、自鸣:自我表白;自我显示。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鳴
- 五笔KQYG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2) 同本义鸣,鸟声也。——《说文》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鸣鹤在阴。——《易·中孚》凤皇鸣矣。——《诗·大雅·卷阿》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鸡鸣》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3) 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4) 泛指发声震为鸣。——《易·说卦传》萧萧马鸣。——《诗·小雅·车攻》鸣玉者,佩玉也。——《南子·贾经》驴一鸣。——唐· 柳宗元《三戒》虽大风不能鸣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5) 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6) 震惊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 越甲鸣吾君。—— 唐· 王维《老将行》(7) 申告重者鸣官究治。——明· 祁彪佳诗(8) 言说;称说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庄子》(9) 闻名,著称以其技鸣。——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以技鸣者。(10) 又如:以文鸣江东(11) 〈形〉 假借为“明”。光明,明亮里社鸣而圣人出。——李康《运命论》 [查看更多]
M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