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黍的词语

  • 51、杪黍:形容极其细微。
  • 52、黍苗:黍的幼苗。
  • 53、黍米:黍子碾成的米。 指糯米。
  • 54、黍米酒: 用黍米酿制的酒。
  • 55、鸡黍深盟:《文选·范云〈赠张徐州稷〉》诗“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李善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山阳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元伯(张劭)为友。春别京师,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期者。’言未绝而巨卿至。”参见:[[范张]]
  • 56、黍油麦秀:以之为亡国之痛的感叹。
  • 57、黍离麦秀: 相传西周亡后,“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见旧时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之地,触景伤怀,无限感慨,而作《黍离》之诗。又箕子朝周,过故殷墟,见宫室毁坏,尽生禾黍,哀伤不已,而作《麦秀》之歌。事见《诗•王风•黍离》、《史记•宋微子世家》。后遂用作典故,以“黍离麦秀”为感慨亡国之词。
  • 58、麦秀黍离:意思是哀伤亡国之辞。
  • 59、离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以'离黍'为慨叹亡国之典。
  • 60、黍醴:以黍米酿制的酒。
  • 61、黍絫:亦作'黍累'。古时极轻的重量单位。通常以十黍当一絫。 比喻极其细微之处。
  • 62、不失黍絫: 犹言丝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亦作:不爽累黍
  • 63、黍累:亦作'黍累'。 古时极轻的重量单位。通常以十黍当一絫。 比喻极其细微之处。
  • 64、不爽累黍: 见“不失黍絫 ”。
  • 65、累黍:古代以黍粒为计量基准。累黍,谓按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以定分﹑寸﹑尺及音律律管的长度;同时定合﹑升﹑斗﹑斛以计容量,定铢﹑两﹑斤﹑钧﹑石以计重量。三者互相参校。见《汉书.律历志上》。指极微小之量。 指累积微量。
  • 66、距黍:强弓名。
  • 67、钜黍:即距来。 良弓名。
  • 68、秬黍:即黑黍。 古时选其中形作为量度标准。
  • 69、巨黍: 古代良弓名。 参见:巨黍
  • 70、黍稭:黍的茎秆。
  • 71、黍秸:黍的茎秆。
  • 72、黍荐:用黍蓬(一种野草)编成的席子。
  • 73、齑黍:碎黍子。
  • 74、鸡黍期: 1.同"鸡黍约"。
  • 75、鸡黍约: 1.东汉范式在他乡与其至友张劭约定﹐两年后当赴劭家相会。劭归告其母﹐请届时设酒食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劭谓式信士﹐必不乖违。至其日﹐式果至。二人对饮﹐尽欢而别。事见《后汉书.独行传.范式》。后以"鸡黍约"为友谊深长﹑聚会守信之典。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WI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禾,雨省声。本义:植物名。亦称“稷”、“糜子”)(2) 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黍,禾属而黏者也。——《说文》。按,今北方谓之黄米。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月令》。注:“黍火谷。”黍白芗合。——《礼记·曲礼》无食我黍。——《诗·魏风·硕鼠》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论语·微子》(3) 又如:黍离(喻覆没;衰败。西周亡后,周大夫过故宗庙官室,只见满目黍离,十分荒凉);黍酒(用黍酿制的酒);黍醅(同黍酒);黍月霍(一种杂有黍米的肉羹);黍谷生春(比喻厄运有了好的转机)(4) 糜稷一类草本植物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宋· 王安石《后元丰行》(5) 古时建立度量衡的依据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6) 黄米做的饭其镶伊黍。——《诗·周颂·良耜》(7) 又如:杀鸡为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