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鼻的词语

  • 76、瓮鼻: 谓鼻腔不畅,发声多带鼻音。
  • 77、嗡鼻: 亦称“嗡鼻头”。
  • 78、听人穿鼻:让人牵着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无主见。
  • 79、缩鼻:嗤视貌;厌恶貌。
  • 80、十里鼻: 犹言奴婢。古代契丹的詈词。
  • 81、晒犊鼻: 指晋·阮咸于阴历七月七日挂晒犊鼻裈事。
  • 82、鼽鼻:鼻塞不通。
  • 83、扑鼻: 扑鼻pūbí (1) 气味冲鼻而来 例 鱼香扑鼻 英 assail the nostrils
  • 84、破鼻:犹扑鼻。
  • 85、喷鼻:(动)①气味钻入鼻孔:一股香味~而来。②畜类由鼻孔喷气发出声音:只见那匹白马不住地~。
  • 86、歕鼻: 1.使鼻通气。 2.喷出鼻涕。
  • 87、囔鼻:鼻塞而发音含糊。
  • 88、磨盾鼻: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草檄。典出《北史.荀济传》。后因以称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为"磨盾鼻"。
  • 89、裂鼻:使鼻欲裂。形容气味浓烈。
  • 90、蜡鼻:鹞鹰的一种。鼻根色黄﹐故名。
  • 91、决鼻: 缺鼻。指兔。传说月中有兔,因又借指月亮。
  • 92、屩鼻:草鞋上系绳的前纽。
  • 93、酒糟鼻:又称玫瑰痤疮。
  • 94、酒渣鼻: 发生在鼻部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参见“酒糟鼻 ”。
  • 95、酒皶鼻:即酒糟鼻。
  • 96、镜鼻:镜子上面能够穿绳悬挂的突起物。
  • 97、回回鼻: 一种假面具。面具上画有一个很大的鼻子。
  • 98、荷鼻:荷叶的蒂。
  • 99、曷鼻:谓鼻如蝎虫。曷,通"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曷鼻﹐巨肩。"司马贞索隐:"曷鼻﹐谓鼻如蝎虫也。"一说为仰鼻﹐鼻子掀仰。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四》:"曷读为'遏'……遏鼻者﹐偃鼻也;偃鼻者﹐仰鼻也。《广雅》:偃﹐仰也。故徐广曰﹐曷一作仰。"
  • 100、寒心酸鼻: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 拼音
  • 注音ㄅㄧ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THL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自,从畀(bì),“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鼻,主臭者也。——《说文》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4) 初始,发端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