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开头的词语
更多- 1、党伴:同党;同伙。
- 2、党报: 党报dǎngbào (1) 政党的机关报,是宣传政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的机关报 英 party newspaper
- 3、党辈: 1.众多。 2.党与。
- 4、党碑:即党人碑。
- 5、党庇:结党庇护。
- 6、党比:结党朋比。
- 7、党部: 1.派别。 2.政党的领导组织或机构。
- 8、党羽: 党羽dǎngyǔ (1) 恶势力集团里首领以外的人,指那些追随一个领袖或一个政党的拥护者(含贬义) 英 adherents
- 9、党人:1.指政治上结成朋党的人。 2.同乡里的人。
- 10、党锢: 党锢dǎnggù (1) 古代禁止某些政治上的朋党参政的现象 英 autocratic rule;one-party dictatorship
- 11、党政:指国民党领导的政治。 党和政府。
- 12、党强:谓党羽强盛众多。
- 13、党禁: 1.谓禁止列名党籍者出任官职。 2.指执政当局不准其他党派存在或限制其政治活动的禁令。
- 14、党委: 党委dǎngwěi (1) 某些政党的各级委员会的简称,特指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委员会 英 Party commitee
- 15、党魁: 党魁dǎngkuí (1) 政党的首领 英 party boss
- 16、党语:犹群议。
- 17、党校: 党校dǎngxiào (1) 中国共产党培养、训练党的干部的学校 英 Party school
- 18、党信:亲近信任。
- 19、党务: 党务dǎngwù (1) 政党内部有关组织建设等的事务 英 party affairs;party activities
- 20、党庠:指古代乡学。
- 21、党项:也称“党项羌”。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在青海河曲、四川松潘等地。唐代时迁今甘肃、宁夏、陕北地区。 年,李元昊建西夏封建政权,号大夏。创制西夏文,制定官制、兵制等。年为蒙古所灭。以后渐与汉等民族融合。
- 22、党群:指党和群众。
- 23、党与:同党之人
- 24、党国: 党国dǎngguó (1) 国民党有“以党治国”的口号,因而把国说成“党国” 英 nation;country
- 25、党护:袒护。
- 26、党祸:指因党争而引起的祸难。
- 27、党费: 党费dǎngfèi (1) 党员依照党的章程,向党组织交纳的费用 英 membership dues
- 28、党骈:结党相连。
- 29、党课: 党课dǎngkè (1) 中国共产党组织为了对一般党员进行党纲、党章教育而开设的课,有时也吸收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参加听课 英 party lecture
- 30、党伐: 党伐dǎng fá (1) 拉帮结派,偏袒同党,攻击异己 例 原指学术上的派别之间的斗争,后泛指一切集团之间的斗争 例 党伐,此姘彼丑。——周邦彦《汴都赋》 英 defend those who being to one's own faction and attak those who don't;unite only with those of the same ideas and attack the others
- 31、党翼:庇护。
- 32、党义:指一个政党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
- 33、党正: 1.周时地方组织的长官。 2.言论正直。
- 34、党组:共产党在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中的领导组织。
- 35、党证: 党证dǎngzhèng (1) 政党组织部门发给其党员证明党员身分的凭证 英 party card;membership card
- 36、党狱: 1.古代指监禁﹑诛杀党人。 2.指逮捕﹑杀戮反对党成员。
- 37、党友:朋党。
- 38、党徒: 党徒dǎngtú (1) 属于某一集团或派别的人(含贬义) 英 member of a clique or a reactionary political party;adherent;followers
- 39、党阀: 党阀dǎngfá (1) 指政党内把持大权、独断专行的头目 英 party tyrant
- 40、党附: 1.结党阿附。 2.指党徒。
- 41、党固: 党固dǎng gù (1) 古代禁止某些政治上的朋党参政的现象 英 autocratic rule;one-party dictatorship
- 42、党票: 党票dǎngpiào (1) 对党籍的不严肃叫法 英 party membership
- 43、党派: 党派dǎngpài (1) 各个政党或政党内各个派别的统称 例 党派政治 例 党派关系 英 party;political parties and groups
- 44、党朋:犹朋党。
- 45、党亲:亲属。
- 46、党社:指结成党派的社会团体。
- 47、党甲:派系与门第。
- 48、党里:乡党邻里。
- 49、党进:谓由同党援引而进。
- 50、党纲: 党纲dǎnggāng (1) 党章的总纲,是一个政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纲领 英 party programme
- 51、党恶: 1.结党作恶。 2.指结党作恶之徒。
- 52、党然:阿附迎合貌。
- 53、党士: 1.指志同道合的人;。 2.正直的读书人。
- 54、党员: 党员dǎngyuán (1) 政党的成员。在中国特指中国共产党党员 英 party member
- 55、党援:结援相助的党与。 结党为援。
- 56、党战:连续战斗。
- 57、党约:党员应遵守的规约。
- 58、党誉:袒护称赞。
- 59、党事:党锢之事。
- 60、党首:政党的首领。
- 61、党塾:指乡学。
- 62、党言:直言;善言。
- 63、党阿:结党阿比。
- 64、党徽:1.政党的标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2.辽宁省辽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 65、党龄: 党龄dǎnglíng (1) 党员入党后所经过的年数,作党员的时间 英 party standing
- 66、党史: 党史dǎngshǐ (1) 政党的历史 英 history of a political party
- 67、党权: 1.结党专权。 2.政党的权力。
- 68、党旗: 党旗dǎngqí (1) 作为政党象征的旗帜 英 part flag
- 69、党难:指党锢的祸难。
- 70、党逆: 1.袒护邪逆。 2.结党为逆。
- 71、党莽:宽广貌。引申指文章恣肆汪洋,不拘一体。
- 72、党见: 1.党派门户之见。 2.某党之政治见解。
- 73、党纪: 党纪dǎngjì (1) 一个政党规定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纪律 英 party discipline
- 74、党类: 1.亲族。 2.犹党与。 3.同类。
- 75、党官:指国民党官员。
- 76、党歌:某一政党规定的表达该党宗旨的歌曲。
- 77、党团:1.党派和团体的简称。在中国特指共产党和共青团。 2.属于某一政党的一组议会代表。
- 78、党侠:与游侠结为朋党。
- 79、党伍:党徒;党羽。
- 80、党论: 1.正直之论。党,通"谠"。 2.朋党之间的争论。
- 81、党众:犹党徒。
- 82、党家:宋陶谷妾,本党进家姬,一日下雪,谷命取雪水煎茶,问之曰:"党家有此景?"对曰:"彼粗人,安识此景?但能知销金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见明陈继儒《辟寒部》卷一。后因以"党家"比喻粗俗的富豪人家。
- 83、党梅:用梅子制的一种小食。
- 84、党偏:结党偏私。
- 85、党戚:犹党亲。
- 86、党羌:党项羌。古代羌族的一支。
- 87、党旧:党与和故旧。
- 88、党助:同伙或亲族邻里的帮助。
- 89、党引:结党互为援引。
- 90、党议:聚众议论。 朋党之间的争论﹑非议。
- 91、党族: 1.党与和亲族。 2.古代居民的基层组织。
- 92、党仇:同类;同伙。
- 93、党棍: 党棍dǎnggùn (1) 指国民党内在某一地方或某一单位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头目 英 an evil KMT chieftain of a local districtor unit
- 94、党旅:谓朋党众多。
- 95、党偶:党徒;党羽。
- 96、党植:结党。
- 97、党序:古代指学校。
- 98、党贼:与贼为党。
- 99、党刊: 党刊dǎngkān (1) 政党的机关刊物 英 party magazine
- 100、党章: 党章dǎngzhāng (1) 一个政党的章程,一般规定该党的总纲,组织机构,组织制度,党员的条件、权利、义务和纪律等项 英 party constitution
党中间的词语
更多>>- 1、顿党黄: 1.亦作"顿■黄"。 2.谷的一种。因同时抽穗黄熟故称。
- 2、多党制: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由三个或更多政党互相竞争执政的制度。因为政党多,力量分散,一个政党往往难以单独执政,而以一个政党为主,联合其他政党共同执政。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实行这种制度。法国的政党主要有社会党、保卫共和联盟、共和党等。
- 3、两党制: 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由代表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交替组织政府的制度。
- 4、团党委: 暂无解释。
- 5、非党员: 暂无解释。
- 6、上党梆子: 亦称“上党宫调”。戏曲剧种。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古上党地区,所用腔调除梆子腔外,也包括罗罗腔、昆腔、皮黄、赚戏等,音调高亢。演出剧目以梆子戏最多。
- 7、阿党比周:意思是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 8、虎党狐侪: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 9、篡党夺权: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 10、达巷党人: 1.指七岁而为孔子师的项橐。
- 11、阿党相为:解释为为了谋求私利相互偏袒、包庇,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诸葛丰传》。
- 12、伐异党同:谓联合观点或利益相同的人以攻击异己。
- 13、狗党狐朋: 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 14、狗党狐群: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也说狐朋狗党。
- 15、结党营私: 结党营私jiédǎng-yíngsī (1) 结成一伙,营私舞弊 例 凡结党营私者一律严办 英 bandwagon;gang up for selfish interests
- 16、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mínzhǔ dǎngpài (1) 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统一战线的中国其他政党的统称 英 democratic parties
- 17、朋党比周:比周:勾结起来干坏事。指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牟取私利。
- 18、上党之国:指中原诸国。
- 19、无党无偏: 1.同"无偏无党"。
- 20、以党举官:按照朋党关系来选拔官吏。
- 21、植党自私:植:树立。营:谋求。树立党羽,图谋私利。
- 22、植党营私:植:树立。营:谋求。树立党羽,图谋私利。
- 23、狗党狐羣: 狗党狐羣gǒu dǎng hú qún (1) 骂人的话。指朋比为恶的一伙坏人 英 a pack of rogues;a gang of scoundrels 也说“狐朋狗友”
- 24、冠冕党皇:形容故意显得外表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性。就是做人做事表里不一的感觉。
- 25、朋党之争:指封建士大夫为争权夺利。
- 26、朋党相为:结党营私,胡作非为。
- 27、朋党执虎:朋党 péngdǎng 集团,派别,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
- 28、整党整风: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采取思想和组织整顿的方式,消除党内出现的错误倾向的行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党内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的现象。通过整党整风,就能端正思想,清除腐败分子,使党的肌体保持健康。1942年的延安整风,清算了王明的机会主义路线。1983年的整党,统一了思想,整顿了作风,加强了纪律。
- 29、结党连群:结合同党和众人。也作“结党聚群”。
- 30、牛李党争: 词语解释⒈ 唐代穆宗至宣宗年间(821-859)的朋党之争。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两个朋党,交替当朝,一方得势,必全力罢黜另一方,李宗闵、李德裕先后被贬死,牛僧孺病亡。
- 31、上党战役: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解放区部队在山西长治(古称上党郡)地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的战役。1945年8月中旬日本宣布投降,蒋介石为抢夺胜利果实,调集大军进犯解放区。8月下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率一万七千余人进占长治地区。晋冀鲁豫解放区部队于9月10日发起上党战役,集中三万一千余人对长治实施围攻。战至10月12日,歼灭长治守军及其增援之敌共三万五千余人,有力地配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
- 32、结党聚群:结:勾结,结交;党:朋辈,党羽;聚:聚合,纠集。勾结党羽和徒众。指聚众成势。
- 33、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的标准,从党的第一个纲领初步提出,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直到党的十五大党章达到完善,经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我们党的理论不断成熟和实践的不断丰富,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党员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和党建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党员标准的内容也不断进行调整和充实,直至形成一个科学而完整的体系。
- 3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 35、哲学的党性:也称“哲学的党派性”。指哲学中存在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在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基本派别与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
- 36、十二月党人起义: 词语解释⒈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反沙皇专制制度的起义。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成立革命组织,谋划起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或君主立宪政体。1825年12月14日,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起义,均遭失败。后五百多人受审,五位首领被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他们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 37、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词语解释⒈ 刘少奇作于1939年7月。编入《刘少奇选集》上卷。共九节。提出革命者要在实践中进行自我修养和学习。修养方法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同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共产党员思想意识上的修养,在根本上就是用共产主义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世界观进行斗争。分析了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及其产生的根源和正确处理的方法。
- 38、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是由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国共产党核心权力机构,简称中共中央。
- 39、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The Revolutionary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Kuomintang)简称民革,成立于194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的民主党派之一,由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创建,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
- 40、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平山西柏坡举行。会议讨论了夺取全国胜利,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到城市,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问题,研究和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这次会议为保证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作了充分准备。
- 4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 42、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国共合作抗日发表的宣言。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这个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4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即“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 44、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 4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 46、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指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制定了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为群众斗争的新高涨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 47、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和新党章。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次大会是党的七大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一次会议,它所制订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胜利奠定基础。
- 48、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和修正后的《党章》。指出,为了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党结尾的词语
更多- 1、伴党: 伴党bàn dǎng (1) 旧指陪同主人出门的仆从;后也泛指同伴 英 partner;servant
- 2、邦党: 1.犹乡党。
- 3、比党: 1.拉帮结派。 2.同党。
- 4、别党:犹党羽。
- 5、宾党:宾客僚属。
- 6、部党:朋党;徒党。
- 7、残党: 余党。
- 8、曹党: 犹朋党。
- 9、赤党:旧时对中国共产党的称呼。
- 10、丑党:对敌众的蔑称。
- 11、俦党: 1.同辈;众人。 2.指因乡里﹑亲族或其他关系结成的群体。
- 12、雠党:仇人和同党。
- 13、川党:宋哲宗时旧党三派之一。以苏轼为领袖。亦称蜀党。
- 14、篡党: 篡党cuàndǎng (1) 夺取党的最高权力 英 usurp the highest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 15、阿党:逢迎上意﹐徇私枉法﹔比附于下﹐结党营私。
- 16、八党: 即八虎。
- 17、不党: 不阿附,不偏私。
- 18、盗党: 1.亦作"盗党"。 2.盗贼党羽;盗徒。
- 19、敌党: 敌对的政党。
- 20、帝党:指支持皇帝的政治集团。
- 21、缔党:结党。
- 22、顿党: 1.方言。犹一道;一齐。
- 23、多党: 1.谓多所比附,结党营私。 2.并立的多种政党。
- 24、恶党:凶徒;坏蛋。
- 25、放党:犹结党。
- 26、匪党:盗匪党徒。
- 27、夫党:夫之亲族。
- 28、父党: 父党fùdǎng (1) 指父系的亲族。亦指父亲一辈的人 英 relatives on father's side
- 29、附党: 1.阿附﹐偏私。
- 30、妇党:妻子的亲族。
- 31、犵党: 宋时仡佬族称锋利的小刀为“犵党”。
- 32、合党:结成朋党。
- 33、工党: 工党gōng dǎng 1. 英联邦等国家的政党之一(如澳大利亚或新西兰) 例 工党在新南威尔士选举中赢得它第一次重大的政治胜利。 英 the Labour Party; 2. 二十世纪联合王国的一个大政党。此党赞成社会主义政策(如基础工业国有化)并以一个工会为主的组织为其特征。
- 34、钩党: 相互牵连的同党:钩党株连。
- 35、构党:结党。
- 36、锢党: 1.指遭禁锢之朋党中人。 2.指东汉党锢事。
- 37、寡党:缺少同道的人。
- 38、贵党:有权位的人们结合成的朋党。
- 39、果党: 1.犹灵验。党,通"谠"。
- 40、悍党:凶悍之徒;逆党。
- 41、巷党:犹乡里。《礼记·曾子问》:"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一说,巷党为鲁地名。参阅康有为《论语注》。
- 42、豪党:豪强之人所结成的朋党。
- 43、后党:皇后﹑太后的亲族或与皇后﹑太后利害关系一致的人所结成的政治集团。
- 44、伙党:聚伙为恶的党徒。犹团伙。
- 45、奸党: 奸党jiāndǎng (1) 指背叛国家或君主的人物或小集体 例 阴知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英 treacherous party;traitor party
- 46、僭党:僭越之党人。
- 47、交党: 1.同党;朋党。 2.指亲戚朋友。
- 48、结党:结成党羽。
- 49、近党:指关系密切的亲族。
- 50、酒党: 1.谓以酒食相结党。 2.酒伴。
- 51、聚党:聚集党众。
- 52、跨党:谓一人兼入两党。
- 53、魁党: 1.头目与党羽。
- 54、昆党:明末朝官党派之一。其首领顾天峻是昆山县人,故名。同时尚有浙党﹑宣党等。
- 55、里党:邻里;乡党。
- 56、连党:犹结党。
- 57、梁党:鬼神名。
- 58、僚党:朋辈。
- 59、辽党:犹同僚。
- 60、乱党:旧时当政者对叛逆集团或其成员的称谓。
- 61、伦党: 1.同辈,流辈。 2.拣选同类的人。伦,通"抡"。
- 62、洛党:宋哲宗元佑年间,反对王安石新法的朝臣三党之一,以程颐为首,主要成员有朱光庭﹑贾易等。因程颐是洛阳人,故称。
- 63、密党:关系密切的党羽﹑同伙。
- 64、母党: 1.母族。 2.指母族的人。
- 65、逆党: 1.结伙作恶的人;叛逆的党人。 2.指反动政党。
- 66、捻党:清方对捻军的称呼。
- 67、孽党: 1.亦作"孽党"。 2.邪党;奸党。
- 68、叛党: 叛党pàndǎng (1) 背叛自己的政党 例 叛党变节 英 betray the Party
- 69、朋党: 朋党péngdǎng (1)集团,派别,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 英 clique;cabal
- 70、偏党: 1.犹偏向。 2.指偏私。
- 71、仆党:谦词。同为仆隶的人。
- 72、枝党: 依附的党羽。
- 73、戚党: 亲族。
- 74、亲党:亲信党与。
- 75、清党: 清党qīngdǎng (1) 政党内部的清洗 英 purge within a political party
- 76、酋党: 1.指伙同反叛的部落首领。
- 77、拳党:指义和团。义和团又称义和拳。
- 78、权党: 有权势的党羽。
- 79、阙党:指阙里。
- 80、群党:结为朋党的人们。
- 81、儒党:指儒生之辈,读书人。
- 82、入党: 入党rùdǎng (1) 加入政党,特指加入中国共产党 例 入党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英 join the Party
- 83、三党:指父族﹑母族﹑妻族。见《尔雅.释亲》。
- 84、声党:唐宋时称擅长歌唱者。
- 85、市党:谓行贿结党。
- 86、属党:亲属。
- 87、鼠党:鼠类,鼠群。
- 88、蜀党:宋哲宗时,朝臣分洛、蜀、朔三党,皆反对王安石新法。以苏轼为首者称为「蜀党」。
- 89、树党: 建立私党。
- 90、朔党:宋元佑三朋党之一。主要人物有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等﹐皆北方人﹐故称。
- 91、私党:私自纠合的宗派集团,也指这种集团的成员。
- 92、死党: 死党sǐdǎng (1) 效死的党羽 例 网罗死党 英 sworn followers; diehard followers (2) 指顽固死硬一致对外的集团 例 公(刘安世)复言蔡确黄履邢恕章惇四人,在元丰之末,号为死党。——宋·马元卿《元城语录解》 英 the diehards (3) 为自己的朋党拼死竭力 例 案后将军朱博、钜鹿太守孙闳,故光禄大夫陈咸(王)立交通厚善,相与为腹心,有背心死党之信,欲相攀援,死而后已。——《汉书·瞿方进传》 英 pursue private ends
- 93、同党: 同党tóngdǎng (1) 党派或组织相同 英 be of the same party or organization (2) 指同一党派或组织里的人 例 他的同党给逃掉了 英 friend
- 94、徒党:门徒;党羽。
- 95、退党: 退党tuìdǎng (1) 从党派中退出 英 cave;withdraw (secede) from the party
- 96、脱党: 脱党tuōdǎng (1) 脱离开一个政党 英 quit(leave)a political party (2) 放弃党员的资格 英 give up party membership
- 97、外党:谓母族或妻族。
- 98、亡党:谓颠覆国家的乱党。
- 99、伪党: 1.犹逆党。 2.特指伪学之党。
- 100、魏党:指明魏忠贤的党羽。
- 拼音dǎng
- 注音ㄉㄤˇ
- 笔划10
- 繁体黨
- 五笔IPKQ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黑,尚声。“党”、“黨”在古代是两个字,现在“党”是“黨”的简化字。简化字“党”,从儿(人,尚声)本义:晦暗不明。“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2) 不鲜明黨,不鲜也。——《说文》嘉兴谓衣物敝垢不鲜曰烟党。—— 蒋礼鸿《义府续貂》(3) 美,善,正直。后作“谠”党,善也;美也。——《广雅》元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荀子》动词(1) 知晓,解悟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荀子》(2) 偏私,偏袒子党于师人。——《韩非子·外储》群而不党。——《论语》。孔注:“助也。”(3) 又吾闻君子不党。孔注:“相助匿曰党。”(4) 结伙性贪而狠,党豺为虐。——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名词(1) 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党五族为党。——《周礼·大司徒》。注:“百家,党正,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君实乡州藏焉。——《管子·山权数》。注:“三千五百家为党,此非周制。”操当以 肃还付乡党。——《资治通鉴》(2) 又如:党人(同一乡里的人);党正(周代所设地方组织的长官)(3) 朋辈。指意气相投的人辨说得其党。——《礼记·仲尼燕居》。注:“类也。”睦于父母之党。——《礼记·坊记》。注:“犹亲也。”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韩愈《山石》(4) 又如:党友(指志道相近、立场相似的人);党援(指与自己同道而给予援助的人)(5) 朋党;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小集团无偏无党。——《书·洪范》。注:“朋党。”各于其党。——《论语·里仁》惟党人之偷乐兮。——《楚辞·离骚》使其党入索财物。——清· 方苞《狱中杂记》(6) 又如:死党;余党(未消灭尽的党羽);党恶(结党作恶)(7) 政党 。如:共产党;共和党;国民党;工人党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