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圣杯: 圣杯,圣盘shèngbēi,shèngpán (1) 据中世纪传说为基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那个杯或盘子,它被带到英国,然后就成为骑土们追求的目标,而只有思想、言辞和行为纯洁高尚的人才能获得 英 Holy grail
  • 2、圣裁: 1.犹圣断。皇上的裁断。
  • 3、圣餐: 圣餐shèngcān (1) 传说耶稣受难前夕与门徒聚餐,以饼和酒象征自己的身体和血,分给他们吃。以后基督教新教的大多数教派都举行仪式,由教徒领食少量的饼和酒,以纪念耶稣。这种饼和酒叫做“圣餐” 英 Holy Communion;Lord's Supper
  • 4、圣策:对皇帝谋略或策书的尊称。
  • 5、圣谗:指《谗鼎》之铭。谗﹐鲁鼎名﹐传为夏禹所铸。
  • 6、圣宸: 1.对皇帝的尊称。宸﹐帝王所居之处。引申为帝王的代称。
  • 7、圣臣: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
  • 8、圣辰:犹圣时。
  • 9、圣慈:圣明慈祥。旧时对皇帝或皇太后的谀称。
  • 10、圣聪:旧称帝王明察之辞。
  • 11、圣代:旧时对于当代的谀称。
  • 12、圣诞: 圣诞shèngdàn (1) 皇帝或皇太后的生日 英 emperor's birthday (2) 旧时称孔子的生日 英 Confucius' birthday (3) 基督教徒称耶稣的生日 英 Jesus' birthday
  • 13、圣旦:指天子的诞辰。
  • 14、圣惪:犹言至高无上的道德。
  • 15、圣灯:上谷间因光线通过云雾经衍射作用而产生的光环。古人以为神异﹐谓之圣灯。
  • 16、圣谛: 1.梵文的意译﹐即神圣的真理。佛教基本教义之一。
  • 17、圣帝:犹圣主﹐圣君。
  • 18、圣殿: 圣殿shèngdiàn (1) 锡克教的礼拜场所 英 gurdwara
  • 19、圣恩:帝王的恩宠。 用于神佛之类。
  • 20、圣范:圣人和帝王的仪范或画像。
  • 21、圣父: 1.对太上皇的尊称。 2."上帝圣父"(GodtheFather)的简称。基督教基本信条三位一体中的第一位。
  • 22、圣躬: 圣躬shènggōng (1)圣体 例 圣躬不康 英 emperor’s body (2) 代指皇帝 例 不欲屡劳圣躬 英 emperor
  • 23、圣姑: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
  • 24、圣轨:圣人的规范。多指儒家之教。
  • 25、圣规:圣人的规范和法度。
  • 26、圣果:佛教语。犹正果。佛教修行所达到的圆满境界。
  • 27、圣湖:玛旁雍措、纳木措和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圣湖。“措”在藏语里就是“湖”的意思。
  • 28、圣讳:旧指圣人或帝后的名字。
  • 29、圣诲:犹圣训。
  • 30、圣辉:圣德的光辉。多为称颂帝王之词。
  • 31、圣迹: 圣迹shèngjì (1) 圣人的遗迹 英 miracle
  • 32、圣祭:弥撒,是天主教会最高的崇拜仪式,是纪念主耶稣为救人类,并以司祭的身份,把自己作为祭品奉献给天主。弥撒圣祭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其中最正式的名称是「感恩祭」。初期教会称弥撒为「擘饼」、或「礼仪」;从早期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下列的名称:「主的晚餐」、「祭献」、「聚会」、「奥迹」。
  • 33、圣齑:牛肠胃中已化之草。
  • 34、圣籍:圣人的述作。
  • 35、圣驾: 1.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亦借指皇帝或皇后。今多用于讽刺或比喻。
  • 36、圣蠒:野蚕的茧子。古人以为天神所生﹐故称。
  • 37、圣鉴: 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
  • 38、圣珓:指吉兆。珓﹐杯珓﹐占卜之具﹐多以蚌壳或形似蚌壳的竹木为之﹐共两片。占卜时﹐投空掷于地﹐视其俯仰﹐以定吉凶。
  • 39、圣筊:吉兆。出自《石林燕语》。
  • 40、圣诫:圣人或帝王的诫谕。亦指上帝的警诫。
  • 41、圣洁: 圣洁shèngjié (1) 神圣而纯真洁净 例 圣洁的心灵 英 holy and pure
  • 42、圣境: 1.宗教信徒所向往的超凡入圣的境界。 2.指传道的境域。有时用于比喻或讽刺。 3.比喻艺术作品或自然景物中出神入化的境界。
  • 43、圣矩:犹圣规。
  • 44、圣眷:帝王的宠眷。
  • 45、圣君: 圣君shèng jūn 1.  对德才高超者的尊称。 例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荀子》 英 sage; 2.  中国史前的虚构的理想的统治者。
  • 46、圣考:谓往昔的圣人。多指已故的帝王。
  • 47、圣库:太平天国实行生活必需品平均分配的制度﹐称其所建立的国库为"圣库"。规定全体衣食俱由圣库开支。但至后期﹐圣库制度虽仍在天京施行﹐但高级官员已先蓄私产﹐缴获归公的原则亦已无形破坏。
  • 48、圣览:犹御览。
  • 49、圣历:亦作“圣歷”。 谓帝王的历数,国运。 借称皇帝
  • 50、圣良:犹圣明和英明。
  • 51、圣录:“圣录”。
  • 52、圣畧:指帝王的谋略。
  • 53、圣虑: 1.帝王的思虑或忧念。
  • 54、圣米:古代对荒年可以疗饥活命的粮食的敬称。常指野生稻米。
  • 55、圣庙: 圣庙shèngmiào (1) 旧时祭祀孔子的庙 英 Confucius temple
  • 56、圣谟: 1.语出《书.伊训》:"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本谓圣人治天下的宏图大略。后亦为称颂帝王谋略之词。 2.犹圣训。 3.犹圣旨。
  • 57、圣谋:犹圣略。
  • 58、圣母: 圣母Shèngmǔ (1) 旧时迷信的人称某些女神 英 a female deity (2) 天主教徒称耶稣的母亲玛利亚 英 the (Blessed)Virgin Mary
  • 59、圣男: 1.德才超群的男子。 2.传说中有道之士。
  • 60、圣尼:对孔子的尊称。孔子字仲尼﹐被尊为圣人﹐故称。
  • 61、圣牌: 1.太平天国称腰牌为"圣牌"。
  • 62、圣去:谓成圣成神而去。犹仙逝。常为死去的婉辞。
  • 63、圣泉: 1.泉名。孔子泉的别称。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北。 2.泉名。在今四川省中江县东南。
  • 64、圣儒: 1.慕圣人之道﹐有儒者之德。
  • 65、圣瑞:古谓开国之君诞生时的祥瑞。
  • 66、圣僧:佛教称已证正果的高僧。 白杨梅的别称。
  • 67、圣人: 圣人shèngrén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例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韩愈《师说》 例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英 sage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例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英 emperor
  • 68、圣地: 圣地shèngdì (1) 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基督教徒称“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徒称“麦加” 英 the Holy Land (City) (2) 指在某方面有特殊意义和作用的地方 例 革命圣地 英 shrine (3) 被当作或引人感兴趣的中心或一项活动的目标地 英 Mecca
  • 69、圣经: 圣经Shèngjīng (1) 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组成的基督教的经典 英 the Bible (2) 指儒家的经书 例 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西游记》 英 Confusian classics
  • 70、圣哲: 圣哲shèngzhé (1) 具有超凡品德、才智的人;圣人和哲人 英 sage
  • 71、圣贤: 圣贤shèngxián (1)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例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英 sage
  • 72、圣明: 圣明shèngmíng (1) 英明圣哲,无所不晓。旧时称颂皇帝的一种谀辞 例 这真是“曲终奏雅”,令人如释重负,觉得天皇毕竟圣明,好人也终于得救。——鲁迅《病后杂谈》 英 brilliant understanding
  • 73、圣德:犹言至高无上的道德。
  • 74、圣火:古时民间称以炙灼治病时所燃之火。因偶有验﹐故称。亦有巫人﹑术士借此托神佛之名者。指神佛像前所置的油灯。
  • 75、圣喆:1.指具有超凡品德、才智的人;亦指圣人和哲人。2.贤明的帝王。
  • 76、圣智: 1.亦作"圣知"。 2.谓聪明睿智﹐无所不通。亦指具有非凡的道德智慧者。
  • 77、圣心: 1.圣人的心怀。亦专用于孔子。 2.帝王的心意。
  • 78、圣奥:圣人经典的精深含义。
  • 79、圣译: 1.谓说释圣人经义者。汉王符《潜夫论.考绩》:"夫圣人为天口,贤人为圣译。是故圣人之言,天之心也;贤者之所说,圣人之意也。"一说,译,当作铎。汪继培笺:"译,疑当作'铎'。《法言.学行篇》云:'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金口木舌,铎也。"
  • 80、圣相:谓德行才智卓越的辅佐大臣。后专指贤能的宰相。
  • 81、圣雄: 圣雄shèngxióng (1) 由于品格高尚、富有智慧和无私而受人尊敬的人 英 mahatma
  • 82、圣林:即孔林。指孔子及其后裔的陵园。
  • 83、圣上: 圣上shèngshàng (1) 封建时代臣民对在位的皇帝的尊称 例 圣上有旨 英 emperor
  • 84、圣语: 1.皇帝或圣人的言语。
  • 85、圣泽:帝王的恩泽。
  • 86、圣胎: 1.圣人之胎。 2.道教金丹的别名。内丹家以母体结胎比喻凝聚精﹑气﹑神三者所炼成之丹﹐故名。
  • 87、圣女:有圣德的女子。常指将为后妃者,亦指女神。
  • 88、圣域: 1.犹言圣人的境界。
  • 89、圣姿:称天子的仪容。
  • 90、圣祖: 1.帝王的先祖。多特指开国的高祖。 2.对老子的尊称。道教本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唐高宗时追尊为太上玄元皇帝﹐至玄宗时又加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宋真宗时﹐因唐故事﹐上徽号为九天司命天尊﹐后又追尊为圣祖天尊大帝。世因简称"圣祖"。
  • 91、圣善:聪明贤良。 专用以称颂母德。父母的代称。
  • 92、圣训: 圣训shèngxùn (1) 旧指圣人的训诫告谕或皇帝的诏令等 例 先遣内侍持历朝圣训授君。——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英 a sage's instruction; imperial edict (2) 中国伊斯兰教徒指伊斯兰教奠基者穆罕默德的思想和行为记录 英 (of Chinese Moslem) a memorandum of Mohammed
  • 93、圣道:圣人之道。也特指孔子之道。 佛教谓出离生死烦恼之道。即'四圣谛'与'八正道'的合称。
  • 94、圣灵:指古代圣人之灵。 指已故帝王。 对帝王或神圣的威灵之尊称。犹神灵。 '上帝圣灵' GodtheHolyGhost 的简称。基督教基本信条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
  • 95、圣觉:犹灵感。
  • 96、圣怀: 1.皇上的心意。
  • 97、圣者: 圣者shèngzhě (1) 比一般人更为慈善、耐心、自我克制或有德行的人 英 saint
  • 98、圣颜:犹圣容。
  • 99、圣王:古指德才超群达于至境之帝王。 为对皇帝的谀称。
  • 100、圣童:犹神童。

圣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保圣寺:在江苏吴县甪直镇。寺创建于梁天监二年,唐至清均修建。寺内天王殿为宋代遗物,木构虽大部分为明代遗物,但还保存宋代建筑传统的制作手法。寺内原有十八尊罗汉塑像,相传为唐杨惠之所作,1927年寺遭大火,现仅存九尊。罗汉形态逼真,形体比例适度,刀法浑厚有力,能显示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为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塑像之一。
  • 2、襃圣侯: 1.亦作"褒圣侯"。 2.唐武德九年封赠孔子后代的爵号。
  • 3、崇圣寺:寺名。在云南省大理西北点苍山东麓。
  • 4、诞圣节: 1.帝王诞生的日子。
  • 5、四圣谛:佛教以苦、集、灭、道为四圣谛。又称四谛。为 释迦牟尼 最初说教的内容,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苦为生老病死等;集为妄心能生起种种惑业,感招苦果;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八正道等,以能通于涅槃。
  • 6、二圣环: 亦作“二胜环”。
  • 7、护圣瓜:木瓜的别名。
  • 8、关圣贤: 1.指三国蜀关羽。
  • 9、宗圣侯:三国魏对孔子后代孔羡的封号,后衍袭。
  • 10、明圣湖:即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11、怀圣寺: 1.中国最早的清真寺之一。相传始建于唐代,以教徒怀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而得名。寺内有一古塔,系唐代所建,故又称光塔寺。殿宇均后代重建。寺在今广州市光塔路。
  • 12、均圣论: 南朝佛教文献。
  • 13、孔圣人:非常圣明﹑英明。 对孔子的尊称。 指孔子的学说﹑思想。
  • 14、瑞圣奴:唐明皇给柑取的别名。
  • 15、七圣刀: 宋时百戏中的一个节目。
  • 16、任圣童: 汉·任延的别号。
  • 17、瑞圣花: 花名。也叫丰瑞花。
  • 18、金圣人:指释迦牟尼。
  • 19、金圣叹: 金圣叹Jīn Shèngtàn (1) (1608—1661) 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为人瑞,号圣叹。一说本姓张。为明、清之际文学评论家。明诸生。入清后,以“哭庙案”被杀。少有才名,喜批书。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为各书进行批点。他所批改的《水浒》颇有独到见解,也表达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又能诗,著有《沉吟楼诗选》 英 Jin Shengtan
  • 20、真圣丸: 一种药名,主治九种心痛。
  • 21、先圣王:古代的贤明君主。
  • 22、宗圣姓: 居羽山,娶金阳氏女,生鹿黎,鹿黎生青蛰,青蛰在夏后氏时,居住在鬼方妙乐之丘,建立了妙乐国,传十五世至净德,因慕祖先之德,自称宗贤祖圣,以宗圣为号,后世子孙便以宗圣为姓。
  • 23、衍圣公:孔子后代的封号。汉称褒成侯,魏称宗圣,晋称奉圣,北魏称崇圣,北齐称恭王,均为侯爵。北周及隋封邹国公。唐初封褒圣侯。开元中,追谥孔子为文宣王,称其后裔为文宣公。宋仁宗至和二年年 ,因后裔不宜用祖谥为号,改封衍圣公。后相沿不改,到 年,才废止不用。参阅《宋史.礼志二二》。
  • 24、顺圣紫:紫色牡丹花的一种。
  • 25、宗圣公:元至顺元年对曾子追加的封号。
  • 26、八圣道: 佛教徒修习解脱境界的八种法门。见“八正道”。
  • 27、马圣兵: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语出] 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当唯义是务,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
  • 28、智圣仙: 自盘古开天辟地,天分三界,地分四洲,各族共生在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和北俱芦洲之中,就这样确定下了天地的格局。
  • 29、中圣人: 酒醉的隐语。
  • 30、武圣人: 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
  • 31、朝圣者:参加朝圣的人们
  • 32、五圣佛: 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
  • 33、真圣主:太平天国后期﹐臣下称洪秀全为真圣主。
  • 34、入圣超凡: 谓修养超越常人,达到圣人的境界。
  • 35、君圣臣贤: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 36、关圣帝君: 1.见"关圣"。
  • 37、凡圣不二:指凡人与圣人虽然有所区别,但本性是一样的。
  • 38、东方圣人:古代对中国德才最高人物的誉称。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所指对象各异。
  • 39、珠峰圣茶:珠峰圣茶主要产于西藏察隅县察隅乡易贡茶场,分为极品、特级和精选一级、二级,属毛峰型绿茶名茶。
  • 40、伏地圣人:方言。指在本地略有知识,但自夸博学多才的人。
  • 41、豆腐圣手:豆腐圣手本意是形容一个人做豆腐的能力很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 42、断钢圣剑: 出现在刀剑神域第二季15集,封印在精灵国度(ALO)中的下层迷宫中,桐人受下层湖之女王委托拔出圣剑并杀死巨人之王,最终得以成功。
  • 43、万圣南瓜: 万圣节就是"圣夜"的意思。
  • 44、假传圣旨:假传皇帝的旨意。 指伪传上级的命令。
  • 45、绝圣弃智: 谓摒弃聪明智巧。 亦作:绝圣弃知
  • 46、绝圣弃知: 1.见"絶圣弃智"。
  • 47、絶圣弃知: 1.见"絶圣弃智"。
  • 48、絶圣弃智:指把头脑中的权威概念消灭掉,让自己不迷信任何人的观点,抛弃自作聪明自以为正确的主观性见解。
  • 49、历朝圣训: 历朝圣训lìcháo-shèngxùn (1) 前几代皇帝的遗训 例 先遣内侍持历代圣训授君,传上言。——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英 adjuration of the deceased of the emperor throngh ages
  • 50、灵丹圣药: 灵丹圣药líng dān shèng yào (1) 灵:灵验。指灵验有效的奇药。也比喻能解决一切疑难问题的好办法 英 panacea;miraculous cure; instant elixir; miracle worker; sovereign remedy
  • 51、柳圣花神:喻指风流女子。
  • 52、神圣同盟: 1815年拿破仑一世的帝国崩溃后,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君主在巴黎订约结成的反动同盟。它的目的是为了镇压欧洲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现也用来指反动势力之间的同盟或合作。
  • 53、魔圣铜器: 其封印于九华山,专门用于发制加速,将鲍鱼、干贝等干货放入,将立即发好。
  • 54、菩提圣果: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 55、铺马圣旨: 1.元时由驿站快马急递的皇帝玺书。
  • 56、神圣工巧: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语出《难经.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 57、出圣入神:谓神奇高妙。
  • 58、绍休圣绪:指继承前人的事业。
  • 59、古圣先贤:圣:品德智慧极高。贤:有才能有道德。古代的圣人贤者。
  • 60、齐圣广渊: 四种美好的德性。
  • 61、万寿圣节:即万寿节。
  • 62、内圣外王: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 63、青面圣者: 1.指狱神。
  • 64、清圣浊贤: 汉末因饥荒禁酿酒。饮酒者讳言酒,谓酒清为圣人,酒浊为贤人。见《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后遂以“清圣浊贤”为酒之别称。
  • 65、神功圣化:指帝王的功绩和教化。旧时对人君的颂扬之辞。
  • 66、非圣诬法:非圣诬法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ēi shèng wū fǎ,意思是讥议圣人,诽谤法度。
  • 67、刑经圣制:北周宣帝制订的法律。
  • 68、玄元圣祖: 指老子。
  • 69、岩间圣母:此画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应一宗教团体之请而为米兰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间礼拜堂作的祭坛画。
  • 70、神圣法杖: Eul的神圣法杖(Eul’s Scepter of Divinity引)又叫风杖,是基于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的多人实时对战自定义地图DotA里的一个装备物品。
  • 71、贞模圣表: 1.对皇帝仪容的敬称。
  • 72、白话圣旨:皇帝的圣旨采用以宋元流行的汉语口语书述。1口语进入汉语书面语的表达方式,自元朝开始,就已经在宫廷圣旨、政府公文中出现了。2。
  • 73、至圣先师:至圣道德最高尚的意思。
  • 74、至圣至明:至:极。最神圣最贤明。旧时用以称颂帝王。
  • 75、转轮圣王:即转轮王。
  • 76、佛口圣心:蛇蝎心﹐菩萨嘴。形容内心恶毒﹐口头仁慈﹐心口不一。
  • 77、先圣先师: 古代本指圣贤和可以师法的前辈。 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历代王朝均庙祀孔子。
  • 78、西方圣人: 指佛陀。语出《列子•仲尼》:“孔子动容有闲,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清·唐甄《潜书•有归》:“甄也,生为东方圣人之徒,死从西方圣人之后矣。”
  • 79、主圣臣良: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 80、至圣圣训:至圣圣训:原意为“升高的”。划分圣训类别的专用术语之一。意指穆罕默德的圣训。
  • 81、主圣臣直: 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 82、人非圣贤: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 83、四圣真君: 四圣真君中国神话中的四位神仙,分别为天蓬元帅,天猷副元帅,真武将军,黑煞将军。
  • 84、指圣先师: 大成至圣先师。
  • 85、主保圣人: 守护圣人。
  • 86、五圣师藏: 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
  • 87、独孤圣文:本名刘圣文,字独孤,号中山,江西会昌人,90后1诗人,编辑。
  • 88、和南圣众: 就是向佛菩萨众及诸贤圣僧行五体投地礼的意思。
  • 89、开张圣听:指要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 90、神圣人鱼:洛克王国宠物,2012年7月13日开放后获得,是怨念魔鱼的超进化形态。
  • 91、旧约圣经:圣经第一部分的称呼,是对应新约圣经而言的。
  • 92、巴黎圣母院:①法国的天主教堂。位于巴黎市中心区域中岛上。 年动工, 年建成西部钟楼,后屡经扩建,整座教堂于 年竣工。由石块堆砌而成。教堂东端是圣坛,中部的尖塔高达 米,西端大门为一对高 多米的方塔楼,是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院内殿堂深约 米,宽约米,可容纳近万人。是欧洲早期哥特建筑和雕刻的代表。殿内藏有- 世纪的许多艺术珍品。②长篇小说。法国雨果作于 年。巴黎圣母院教堂的副主教克洛德因占有吉卜赛少女爱斯梅哈尔德不成,便刺杀她的情人并嫁祸于她,少女被判死刑。圣母院丑陋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将她从刑场救出,藏在圣母院。克洛德又将少女劫出圣母院,逼其就范,遭拒绝后便将她交给官兵。行刑之日,加西莫多将克洛德从楼顶推下摔死,自己则自尽在少女的遗体旁。
  • 93、西斯廷圣母:《西斯廷圣母》(Sistine Madonna)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于1513年到1514年间为纪念教皇西克斯特二世而重建的罗马西斯廷教堂内的礼拜堂而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博物馆古代艺术大师馆。
  • 94、雁塔圣教序: 全称《雁塔三藏圣教序记》,又称《慈恩寺圣教序记》。唐代碑刻。正书。褚遂良书。公元652年镌立。因所刻为唐太宗所撰《三藏圣教序》与唐高宗为太子时所撰[kg*4]《述三藏圣教序记》,又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故名。书法雅丽遒逸,为褚书代表作。
  • 95、至圣文宣王:孔子的谥号。详"至圣先师"。
  • 96、洞天圣酒将军:洞天瓶的别称。详"洞天缾"。
  • 97、大成至圣先师:清 代所定 孔子 尊号。
  • 98、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德语: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拉丁语:Sacrum Romanum Imperium),962年到1157年的官方名称为罗马帝国(拉丁语:Imperium Romanum),在1157年到1512年改称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于1512年到1806年因帝国主体民族德意志人意识抬头而定名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德语: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拉丁语: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
  • 99、保圣寺罗汉塑像: 宋代泥塑。在今江苏吴县fef1直镇保圣寺内。旧传唐人所塑。原有塑像十八尊,现存九尊。像为彩塑,精美古雅,生动传神。
  • 10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圣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笔圣:对善书法者的美称。
  • 2、表圣:赞美圣人。
  • 3、禀圣: 1.亦作"禀圣"。 2.旧谓天赋圣明。
  • 4、仓圣: 1.对传说中汉字创造者仓颉的尊称。
  • 5、草圣:对在草书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称。如汉代张芝﹑唐代张旭等。
  • 6、冲圣:年幼的君主。
  • 7、次圣:德才次于上圣的人。
  • 8、诞圣: 1.诞生圣哲﹔圣哲出生。
  • 9、笃圣:非凡的圣明。
  • 10、凡圣: 佛教语。谓凡夫与圣者。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为圣者;自此而下,未断惑证理之人,皆是凡夫。
  • 11、非圣: 1.诋毁圣人之道。非﹐通"诽"。
  • 12、复圣:元文宗封颜回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时罢封爵,止称复圣。
  • 13、辅圣: 1.辅佐皇帝的人。
  • 14、拱圣:宋代禁军之一。
  • 15、孤圣:指孤立的圣明之人。
  • 16、汉圣:指精通《汉书》的南朝梁刘显。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沛国刘显﹐博览经籍﹐偏精班《汉》﹐梁代谓之《汉》圣。"一说为显子臻。
  • 17、豪圣:大圣人。
  • 18、洪圣:大圣。古人认为天是主宰万物的神灵,因用以指天。
  • 19、后圣:后世圣人。
  • 20、扈圣: 1.跟随皇帝出行。
  • 21、皇圣:大圣人。谓皇帝。
  • 22、慧圣:聪颖精明。
  • 23、九圣: 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文王、周公、孔子。 指道教崇奉的九位真人。 九个皇帝。
  • 24、剧圣:在戏剧创作上有特殊成就的人。
  • 25、孔圣:非常圣明﹑英明。 对孔子的尊称。 指孔子的学说﹑思想。
  • 26、累圣: 1.称历代君主。
  • 27、列圣:指历代帝王;诸皇帝。谓历代圣人。
  • 28、鲁圣: 1.指孔子。 2.指鲁班。
  • 29、盲圣:指双目失明的唐代圣僧鉴真和尚。
  • 30、尼圣:对孔子的尊称。
  • 31、拟圣: 1.比拟圣人。 2.仿效圣人。
  • 32、七圣:指传说中的黄帝﹑方明﹑昌寓﹑张若﹑謵朋﹑昆阍﹑滑稽七人。 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 指唐代的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七位君主。道家指高圣玉帝君等七位上仙。 佛教以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七品修行阶次为七圣。乃见道后的修行阶次。见《俱舍论.分别贤圣品》。
  • 33、棋圣: 棋圣qíshèng (1) 尊称棋技卓绝无比的棋手 英 greatest Grandmaster
  • 34、碁圣: 尊称棋艺卓绝的棋手。
  • 35、秦圣:对秦始皇的尊称。
  • 36、仁圣: 1.仁德圣明。亦指仁德圣明者。古代多用作称颂帝王的套词。 2.对皇帝的尊称。
  • 37、叡圣:明智通达,德才超凡。古代多用作对帝王的颂词。
  • 38、瑞圣: 指有为王、为圣之瑞应。
  • 39、睿圣:明智通达,德才超凡。古代多用作对帝王的颂词。
  • 40、散圣: 犹散仙。
  • 41、参圣:位跻圣人之列。
  • 42、朝圣: 朝圣cháoshèng (1) 教徒朝拜宗教圣地 英 pilgrimage (2) 作为穆斯林宗教义务到麦加去朝觐 英 hadj
  • 43、大圣:古谓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 称帝王。 佛教称佛﹑菩萨。 谓极有神通。 指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 44、关圣: 1.指三国蜀关羽。明万历四十二年,追尊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省称关圣。
  • 45、画圣:称画艺卓绝的画家。
  • 46、会圣:有超人的本领;有神通。
  • 47、齐圣:聪明睿智;聪明圣哲。齐,通"齌"。
  • 48、降圣:谓帝王诞生。
  • 49、酒圣:《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后指清酒为'酒圣'。谓豪饮的人。
  • 50、乐圣: 《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因以“乐圣”谓嗜酒。 乐于圣道。 谓乐逢圣世。
  • 51、灵圣:佛教﹑道教对佛祖﹑上仙的尊称。神异的灵应。 灵验。
  • 52、面圣:朝见皇帝。
  • 53、明圣:明达圣哲。
  • 54、木圣:古代指刻削技艺超群者。后泛指精通木工或机械制造者。
  • 55、起圣: 1.指登基作皇帝。
  • 56、前圣:古代圣贤。
  • 57、清圣: 清酒。 纯洁的圣人。语本《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
  • 58、曲圣: 擅长歌唱的人。 指唱曲。
  • 59、入圣:谓达到高超玄妙的境界。
  • 60、三圣:1.三个圣人。指尧、舜、禹。2.三个圣人。指夏禹、周公、孔子。 3.三个圣人。指伏羲、文王、孔子。 4.三个圣人。指文王、武王、周公。
  • 61、上圣: 1.犹至圣。指德智超群的人。 2.称天神。 3.犹前圣。指前代的帝王与圣贤。
  • 62、逝圣:相传麒麟为仁兽,雄者鸣叫为圣人逝去的征兆。
  • 63、述圣:称述古圣先王之盛德。 子思之封号。元文宗至顺二年加封子思为沂国述圣公。明嘉靖时罢其封爵,但称述圣。参阅《元史.文宗纪三》﹑《续通典.礼十》。
  • 64、淑圣:犹言圣明贤达。
  • 65、嗣圣:称新继位的皇帝。
  • 66、四圣: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尧﹑舜﹑禹﹑汤。 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伏羲﹑轩辕 黄帝 ﹑高辛 帝喾 ﹑禹。 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周公﹑太公﹑召公﹑史佚。《大戴礼记.保傅》载,成王中立而听朝,周公常立于前,太公常立于左,召公常立于右,史佚常立于后。'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而举无过事。'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唐代肃宗﹑代宗﹑德宗﹑顺宗。 医家称黄帝﹑岐伯﹑秦越人 扁鹊 ﹑张机为'四圣'。清黄元御着医书有《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等,见《清史稿.艺文志三》。 佛教语。十界中,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界称'四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称'六凡'。 佛教语。禅林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海众菩萨为'四圣'。
  • 67、武圣:旧时对关羽﹑岳飞的尊称。
  • 68、希圣:效法圣人;仰慕圣人。
  • 69、晞圣: 仰慕圣人。晞,通“睎 ”。
  • 70、先圣:先世圣人。 专指孔子。
  • 71、贤圣:道德才智极高。 道德才智极高的人。佛;菩萨。贤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称。
  • 72、显圣: 显圣xiǎnshèng (1) 指神圣的人死后显灵(迷信说法) 例 赖。上帝显圣。——唐·李朝威《柳毅传》 英 (of the ghost of a saintly person) make its presence or power felt
  • 73、宣圣:汉平帝元始元年谥孔子为褒成宣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孔子为圣人,诗文中多称为'宣圣'。
  • 74、玄圣: 指有大德而无爵位的圣人。 特指孔子。 称仙人。
  • 75、亚圣:1.谓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 2.指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的人。 3.指某一技艺仅次于前代圣手的人。 4.对孟子的尊称。5.对东汉张昶的美称。 6.对东汉张机的敬称。
  • 76、彦圣:善美明达。亦指善美明达之士。
  • 77、谒圣: 1.拜谒孔圣。
  • 78、医圣: 医圣yīshèng (1) 古代对医学上有极高成就的人的美称 英 medical sage
  • 79、翊圣:辅佐天子。
  • 80、由圣:谓效法圣贤。
  • 81、予圣:自以为圣人,谓自夸高明。
  • 82、毓圣:旧谓皇帝诞生。
  • 83、渊圣:精深广博,才智超凡。对皇帝的尊称。 宋钦宗的尊号。
  • 84、杖圣: 1.依靠圣人。
  • 85、哲圣:才德超群之人。对帝王的谀称。
  • 86、证圣:佛教语。谓证入圣果。
  • 87、征圣:谓验证于前圣的遗教。
  • 88、至圣:1.指道德智能最高的人。《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墨子·辞过》:“天壤之情,阴阳之和,莫不有也,虽至圣不能更也。”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一》:“夫 大舜 生於东,文王 生於西,其实天下至圣,非东西可得而限也。” 2.旧时亦以专指 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论》:“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六》:“宋 祥符 元年,幸 曲阜,謁 文宣王 庙,諡 玄圣文宣王;五年,改諡 至圣。”翁元圻 注引 明世宗 时礼部议曰:“人以圣人为至,圣人以 孔子 为至。宋真宗 称 孔子 为 至圣,其意已备。”参见“至圣先师”。3.谓极圣明;超脱凡俗。汉 扬雄《剧秦美新》:“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钦明尚古,作民父母,为天下主。”晋 潘岳《闲居赋》:“顾常以为士之生也,非至圣无轨,微妙玄通者,则必立功立事,効当年之用。”
  • 89、众圣:诸圣人。
  • 90、忠圣: 1.指忠臣中品德最高的人。
  • 91、髭圣: 唐太宗的别称。
  • 92、宗圣:元至顺元年对曾子追加的封号。
  • 93、醉圣: 1.唐人对李白的敬称。
  • 94、顺圣:紫色牡丹花的一种。
  • 95、神圣: 神圣shénshèng (1) 指天圣;神灵 例 岂有神圣之前鬼怪公然出现者! 例 “龙王”在中国的旧传说中是会降雨的神圣之一。——《求雨》 英 gods (2) 极为崇高、庄严 例 神圣事业 英 holy;sacred (3) 帝王的尊称 例 丽哉神圣,处于玄宫。——《文选·羽猎赋》 英 emperor
  • 96、俗圣:凡庸之人和圣人。
  • 97、书圣:指造诣最高的书法家。
  • 98、诗圣: 诗圣shīshèng (1) 造诣极高的诗人。如杜甫 英 be poet of high attainments
  • 99、天圣: 天圣Tiānshèng (1) 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公元1023—1032年) 英 the title of the Emperor Song Rengzong's reign
  • 100、通圣: 1.通达圣明。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圣组词,圣的组词,圣字怎么组词,圣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圣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圣字在开头的组词有249个,圣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01个,圣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31个。
  • 拼音shèng
  • 注音ㄕ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F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2) 同本义圣,通也。——《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听信之谓圣。——《管子·四时》睿作圣。——《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 又如:圣功(神灵的功力);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圣意(神灵的旨意);圣明(英明)(4) 聪明;才智胜人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是故圣愈圣,愚益愚。——韩愈《师说》(5) 又如:圣相(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圣童(智力特优的儿童);圣通(圣明通达);圣智(亦作“圣知”。聪明睿智,无所不通);圣善(聪明贤良);圣时(圣明之时);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6) 神圣的。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7) 又如:圣虑(帝王的思虑);圣裁(皇上的决定;皇帝的裁决);圣治(皇帝的治理);圣眷(皇帝的爱护);圣聪(帝王的听闻);圣朝无阙事(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圣寿节(皇帝诞辰纪念日);圣眷隆重(皇帝的深切关怀);圣驾(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圣鉴(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圣子神孙(称皇帝的子孙)(8) 刁钻;精灵、乖觉或敏锐、迅速之意 。如:圣觉(犹灵感);圣得知(谓迅速灵敏地知道)名词(1) 精通一事,对某门学问、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 。如:棋圣;诗圣(2) 圣人。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或圣或否。——《诗·小雅·小宛》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唐· 韩愈《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3) 又如:圣曹(神圣之辈);圣贤(指神佛);圣讳(圣人的名讳);圣经(圣人的经典);圣文(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圣心(圣人的心怀);圣臣(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圣法、圣制(古代圣人的法则);圣则(圣人所定的法则);圣轨(圣人的规范);圣神(泛称古代的圣人)(4) 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如:圣诞(泛指神、仙、佛、菩萨的生日);圣贤爷(天上的神灵);圣姑(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圣女(贤慧而有德行的女子;女神)(5) 神通 。如:斗圣;显圣(6) 清酒的代称。亦泛指酒 古时称清酒为圣人,简称“圣”。如:圣贤(7) 古之王天下者。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吕氏春秋·察今》(8) 又如:圣父(对太上皇的尊称指上帝);圣主(对当代皇帝的尊称);圣帝(犹圣主、圣君);圣皇(对皇帝的尊称);圣国(称皇帝)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