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湘川:即湘江。
  • 2、湘簟:湘竹编的席子。
  • 3、湘娥:指湘妃。
  • 4、湘剧: 湘剧xiāngjù (1) 湖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分长沙湘剧,衡阳湘剧,常德湘剧等 英 Hunan opera
  • 5、湘累:亦作“湘累”。 指屈原。 借指因罪被贬黜的人。
  • 6、湘纍: 屈原投湘水而死
  • 7、湘漓:湘水与漓水的并称。旧误两者同源,实际湘水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阳山,漓水源于苗儿山。
  • 8、湘帘:用湘妃竹做的帘子。
  • 9、湘汨:湘江与汨罗江的并称。湘江为湖南省第一条大河。汨罗江为湘江支流。
  • 10、湘裙:湘地丝织品制成的女裙。
  • 11、湘瑟:湘妃所弹之瑟。
  • 12、湘吴:湘水与吴兴的并称。
  • 13、湘弦: 1.亦作"湘弦"。 2.即湘瑟。
  • 14、湘灵: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
  • 15、湘妃:舜二妃娥皇﹑女英。相传二妃没于湘水,遂为湘水之神。
  • 16、湘君: 尧二女,舜妃。 湘水本有水神,谓之湘君。 天帝女。 湘水男神。 舜正妃娥皇。
  • 17、湘芸:湘地所产的香草。芸,香草名,有强烈气味,可驱除书中蠧鱼。
  • 18、湘江: 湘江Xiāng Jiāng (1) 湖南省最大的河,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兴安,向东北流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 英 Xiangjiang River
  • 19、湘沅:湘江与沅江的并称。
  • 20、湘筠:湘竹。
  • 21、湘竹:即湘妃竹。 借指竹席。
  • 22、湘水:即湘江。
  • 23、湘罗:湘江与汨罗江的并称。借指湖南省。
  • 24、湘渊:指湘江支流汨罗江。
  • 25、湘月:词牌名。即《念奴娇》。宋姜夔有《湘月》词。自注:"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
  • 26、湘燕:湖南零陵山上燕状之石。相传遇风雨即上下群飞,如真燕。
  • 27、湘勇:即湘军。参见"湘军"。
  • 28、湘管:毛笔。以湘竹制作,故名。
  • 29、湘语:汉语方言之一。分布于湖南省。
  • 30、湘平:指清末湖南省湘潭所用之平色。平,平色,旧时的一种衡量标准。每两约合库平八钱一分一厘七毫,合市制九钱六分八厘九毫。
  • 31、湘军: 清末以曾国藩为首在湖南省编成的封建军阀武装。屠杀抢掠,凶恶残暴。1864年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
  • 32、湘汉:湘水与汉水的并称。
  • 33、湘神:湘水之神。
  • 34、湘文: 1.湘地丝织品的花纹。 2.湘竹的花纹。
  • 35、湘流:指湘江。
  • 36、湘鱼:烹鱼。后以'湘鱼'为孝妇事亲之典。
  • 37、湘山: 1.山名。即君山。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 2.山名。即黄陵山。在湖南省湘潭市北。
  • 38、湘绣: 湘绣xiāngxiù (1) 湖南省的刺绣。工细有特色,素来享有盛名 英 Hunan embroidery
  • 39、湘山祠: 供奉湘水神的庙宇。在洞庭湖·君山上。
  • 40、湘女祠:即湘山祠。
  • 41、湘女庙:即湘山祠。
  • 42、湘妃庙: 即湘山祠。
  • 43、湘妃墓:舜妃娥皇﹑女英之墓。在湖南省洞庭湖中的君山上。此为一种传说。今存之墓为石砌,前有石柱﹑墓碑等,乃清光绪年间所立。
  • 44、湘乡派:清曾国藩的文章自成一派,因曾是湖南省湘乡人,故称"湘乡派"。是桐城派的别支。
  • 45、湘竹榻: 汉族卧具,用潇湘竹或斑竹制成的榻。
  • 46、湘潭市:在湖南省东部、湘江中游、湘黔铁路线上。1950年设市。人口63.4万(1995年)。为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有著名的湘潭电机厂。名胜古迹有雨湖公园、关圣殿、鲁班殿、文庙、昭山寺等。
  • 47、湘夫人: 传说中的湘水神。
  • 48、湘妃竹: 湘妃竹xiāngfēizhú (1) 斑竹 英 mottled bamboo
  • 49、湘妃椅: 湘妃竹制的椅子。
  • 50、湘江竹:即湘妃竹。
  • 51、湘君竹:即湘妃竹。
  • 52、湘云鹤氅:道士的服装。
  • 53、湘桂铁路:湘桂铁路旧线建于1937-1939年、1950-1955年。
  • 54、湘潭街道: 湘潭街道面积3.7平方千米。
  • 55、湘江评论:《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湖南省学联刊物《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毛泽东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 56、湘黔铁路:湘黔铁路(Hunan-Guizhou Railway),即沪昆铁路湘黔段,起于湖南省株洲市,终到贵州省贵阳市,是连接湖南和贵州的重要干线铁路。
  • 57、湘灵鼓瑟: 谓湘水女神弹奏古瑟。 亦作:湘妃鼓瑟
  • 58、湘妃鼓瑟: 见“湘灵鼓瑟 ”。
  • 59、湘波仙子:即湘妃。
  • 60、湘东一目:湘东王萧绎初生时患眼疾,梁高祖自为医治,遂盲一目。后在江陵称帝,是为元帝。即位第三年,西魏攻陷江陵,被杀。见《梁书.元帝纪》。后人以"湘东一目"指棋眼。
  • 61、湘陵妃子:即湘妃。
  • 62、湘茶大厦: 湘茶大厦面对坡子街美食名食城,毗邻沃尔。
  • 63、湘行散记:《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
  • 64、湘赣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井冈山、赣西南、湘东南地区革命斗争基础上,于1930年2月至1934年8月建立发展起来的。
  • 65、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词语解释⒈  又称“湘鄂赣苏区”。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平江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31年成立中共湘鄂赣省委和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1932年,湘鄂赣军区成立,红军和地方部队发展到一万六千人。1933年9月起,根据地在国民党军的反覆围攻下遭受严重损失,至1934年8月,大部被占领。剩下的少数红军和游击队在当地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 66、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词语解释⒈  又称“湘鄂西苏区”。在湖南、湖北两省西部边界地区。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到湘鄂西,领导土地革命,先后开辟了湘鄂边和洪湖两个革命根据地。1930年,红二军团成立,湘鄂边和洪湖两个根据地联成一片,发展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不久,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联县政府。红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三万余人。1932年秋,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退出洪湖革命根据地。

湘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韩湘子: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为韩愈族侄,某年初冬时曾在几天内令牡丹花开数种颜色,每朵花上都有诗一联,韩愈大为惊异。又以法术点化韩愈,韩愈谪官潮阳,他冒雪前来相送,并告以花上之诗。告别时又告以未来之事,后皆应验。
  • 2、道湘莲: 湘莲是指产于中国湖南省的莲子,可食用也可药用,是中国三大莲子(湖南湘莲、福建建宁建莲、浙江武义宣莲)之一。
  • 3、楚云湘雨:比喻男女幽情。
  • 4、楚葛湘纱:湘楚产的精细纺织品。
  • 5、沅芷湘兰:指生于沅水和湘水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 6、潇湘妃子: 即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
  • 7、三湘父老:湖南位于洞庭湖之南,故称湖南。

湘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韩湘: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为韩愈族侄,某年初冬时曾在几天内令牡丹花开数种颜色,每朵花上都有诗一联,韩愈大为惊异。又以法术点化韩愈,韩愈谪官潮阳,他冒雪前来相送,并告以花上之诗。告别时又告以未来之事,后皆应验。
  • 2、衡湘:衡山和湘水的并称。
  • 3、湖湘:湖南省洞庭湖和湘江地带。常用来代指湖南。
  • 4、江湘: 长江和湘江。也指长江和湘江流域。
  • 5、漓湘: 1.漓江与湘江的并称。
  • 6、淌湘:意思是水流波纹貌。
  • 7、沈湘: 亦作“沉湘”。 指屈原沉入湘江支流汨罗江自尽。 指贤者不为浊世所容,愤而自戕。
  • 8、三湘: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 9、潇湘: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2.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 10、沅湘:沅水和湘水的并称。战国楚诗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长期流浪沅湘间。
  • 11、可湘:宋元时代临济宗杨岐派破庵派僧。
  • 12、白淑湘:白淑湘,女,汉族,辽宁新宾人。
  • 13、南极潇湘: 南极潇湘nánjí-xiāoxiāng (1) 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极,尽 例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英 southward to the Xiaojiang River and the Xiangjiang River
  • 14、夜雨潇湘: 潇湘八景之一,潇湘夜雨位于永州城东,潇水和湘水汇合后称潇湘,雨落潇湘的夜景,是旧时文人藉以寄情的著名景观。
  • 15、何处潇湘:犹哪里;什么地方。边,后缀。
  • 1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词语解释⒈  诗篇名。唐代韩愈作。公元819年,作者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途经蓝关(今陕西蓝田),侄孙韩湘来送行,于是作此诗赠之。诗中抒发了坚持正义、刚直不阿的情怀,也流露出英雄失意之悲。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尤为后人传诵。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湘组词,湘的组词,湘字怎么组词,湘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湘字组词的组词,其中湘字在开头的组词有66个,湘字在中间的组词有7个,湘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6个。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SHG
  • 五行

基本释义

(1) (形声。从水,相声。本义:湘江)(2) 同本义湘,湘水也。出 零陵阳海山北入 江。——《说文》。 朱骏声曰:“出今 广西桂林府兴安县海阳山,与 漓水同源,经 湖南长沙府湘阴县至 磊石山八为二派,又合入 洞庭湖曰 湘口, 许云入 江未详。”沈玉躬兮湘汨。——《楚辞·涉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楚辞·渔父》(3) 又如:湘灵(湘水之神);湘帘(用湘妃竹做的帘子);湘累(指屈原);湘妃之泪(形容悲愤的泪水);湘娥(指舜妃娥皇女英);湘江旧迹(指湘妃哭舜的传说)(4) 湘山(5) 即君山。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6) 即黄陵山。在湖南省湘潭市北(7) 湖南省的简称 。如:湘文(湘地丝织品的花纹);湘云(湘地所产的香草。芸,香草名);湘东一目(指棋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