裾开头的词语
更多裾中间的词语
更多>>裾结尾的词语
更多- 1、襒裾: 1.谓用衣裾掸拂,以示恭敬。语出《后汉书.赵岐传》"岐常鄙之,不与融相亦作"李贤注引晋挚虞《三辅决录注》:"﹝赵岐﹞与其友书曰:'马季长虽有名当世,而不持士节,三辅高士未曾以衣裾襒其门也。'"
- 2、鹑裾:犹鹑衣。
- 3、翠裾:绿色的衣襟。
- 4、奋裾: 1.犹奋臂。
- 5、冠裾:犹衣冠。
- 6、浩裾: 见“浩居 ”。
- 7、华裾:犹美服。
- 8、衿裾: 1.青衿为儒者所服,因以借指文人学士。 2.像衿裾之于衣服一样地扼其要,概其全。
- 9、襟裾:1.詈词。谓禽兽而穿着人的衣服。 2.引申为胸前。 3.衣的前襟或后襟。亦借指衣裳。
- 10、裳裾: 衣襟。
- 11、长裾:指长衣。长袖。
- 12、朝裾: 1.朝服。借指朝廷官员。
- 13、分裾:分离。
- 14、行裾:出行时所穿的衣衫。
- 15、绝裾: 绝裾juéjū (1) 扯断衣裳,指去坚决 例 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世说新语·尤悔》 英 go ahead with determination in disregard of any obstruction
- 16、廉裾: 见“廉倨 ”。
- 17、联裾:犹联袂。
- 18、连裾:犹连袂。
- 19、袂裾:襟袖。
- 20、牵裾: 1.牵拉着衣襟。 2.三国魏文帝曹丕要从冀州迁十万户到河南去,群臣上谏,不听。辛毗再去谏,曹丕不答而入内,辛毗拉住他的衣裾。后来终于减去五万户。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牵裾"﹑"牵衣"﹑"牵裳"指直言极谏。
- 21、曲裾: 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见《礼记•深衣》“续衽钩边”唐·孔颖达疏。
- 22、缺裾: 1.犹缺衽。
- 23、裙裾:1.裙子;裙幅。 2.借指妇女。
- 24、霞裾: 1.犹霞衣。指仙人的衣裾。 2.借指隐逸出世之人。
- 25、仙裾:衣袖之美称。
- 26、燕裾:燕女的衣襟。借指舞衣。古燕赵女子善歌舞,故称。
- 27、曳裾: 拖着衣襟。裾,衣服的大襟。 “曳裾王门”之省称。
- 28、衣裾: 衣裾yījū (1) 衣服的前后襟 例 袅袅身轻约画图,轻风习习衣裾。——《梼杌闲评——明珠缘》 英 the front and the back of a Chinese robe or jacket
- 29、引裾: 1.拉住衣襟。指三国魏辛毗拉住文帝衣襟坚持诤谏的故事。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引裾"喻人臣能据理直谏。
- 30、云裾: 1.状如衣襟的云片。 2.轻柔飘动如云的衣襟。 3.借指美女或仙女。
- 31、簪裾: 1.古代显贵者的服饰。借指显贵。
- 32、赭裾:古代犯人所穿的赭色衣服。亦借指罪犯。
- 33、捉裾: 1.犹牵衣。三国魏许允妻为阮共女,有才德而貌丑。成婚交礼毕,桓范劝允入内,允一见即欲出,妇"捉裾停之",以理服允,遂相敬重。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2.提起袍子。谓动身,启行。
- 34、直裾:直裾,即襜褕,汉服的一种款式。
- 35、轻裾:意思是微薄的衣裙。轻:轻单[衣着]单薄 。微弱,淡薄。 裾:衣服的前后襟。
- 36、絶裾: 词语解释绝裾[ jué jū ]⒈ 扯断衣裳,指去坚决。例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世说新语·尤悔》英go ahead with determination in disregard of any obstruction;
- 37、九霞裾: 见“九霞裙 ”。
- 38、老莱裾:即老莱衣。
- 39、科头箕裾: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 40、马牛襟裾: 穿衣服的马牛。讥人不明道理、不识礼仪。
- 41、牛马襟裾:比喻人行事像禽兽一般。
- 42、前襟后裾: 形容年幼时兄弟间关系密切。
- 43、温生绝裾: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后用“温生绝裾”为去意坚决的典故。
- 44、辛毗引裾:辛毗引裾是一个历史故事,讲述了三国时期人物辛毗的故事。
- 45、温生絶裾: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 温公 初受, 劉司空 使勸進,母 崔氏 固駐之, 嶠 絶裾而去。”后用“温生絶裾”为去意坚决的典故。 清 虞名 《指南公·举义》:“悲 温生 絶裾不猶,慚 萊子 承歡弗久。”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裾组词,裾的组词,裾字怎么组词,裾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裾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裾字在开头的组词有6个,裾字在中间的组词有4个,裾字在结尾的组词有45个。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