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开头的词语
更多- 1、锡饼:病证名。指痘疮不依次起长,而一齐起发,遍身白色如锡饼形,头面浮肿的症状。
- 2、锡箔: 锡箔xībó (1) 涂着一层薄锡的纸,做成元宝形,迷信的人用来给鬼神焚化 英 tinfoil
- 3、锡赐: 1.赏赐。
- 4、锡锭: 锡锭xīdìng (1) 浇铸成锭块的商品锡,经过部分精炼,但还含有少量不同杂质(如铜、铅、铁或砷);块锡;与锡板不同的固态锡 英 block tin
- 5、锡福: 1.赐福。
- 6、锡贡: 1.谓待天子有令而后进贡。有别于常贡。《书.禹贡》﹕"厥包橘柚锡贡。"孔颖达疏﹕"此物……须之有时﹐故待锡命乃贡﹐言不常也。"蔡沈集传引张氏曰﹕"必锡命乃贡者﹐供祭祀﹐燕宾客则诏之。"宋曾巩《福州拟贡荔枝状》﹕"臣窃以《禹贡》扬州'厥包橘柚锡贡'﹐则百果之实﹐列于土贡﹐所从来已久。"一说为常贡。
- 7、锡圭: 1.见"锡珪"。
- 8、锡珪: 1.亦作"钖圭"。 2.珪﹐古代诸侯朝聘时所执的玉制礼器。帝王封爵授土时﹐赐珪以为信物。后泛指授以高官重爵。
- 9、锡焊:镴的通称。是在焊接线路中连接电子元器件的重要工业原材料。
- 10、锡环: 1.锡杖杖首的圆环。摇杖可振环发声。
- 11、锡婚: 锡婚xīhūn (1) 结婚满十年称“锡婚” 英 tin marriage
- 12、锡监: 1.青铜镜。
- 13、锡匠: 锡匠xījiang (1) 从事马口铁加工的工人 英 tinman (2) 制造锡的器皿或容器的工人 英 pewterer
- 14、锡剧: 锡剧xījù (1) 起源于无锡、常州的江苏地方剧种之一,原名常锡文戏,流行于江苏南部及上海 英 Wuxi opera
- 15、锡爵: 1.赐酒。 2.赐予爵位。
- 16、锡镴:锡。方言。即焊锡。
- 17、锡赉:赏赐。 指赏赐之物。
- 18、锡类:谓以善施及众人。同僚,朋辈。
- 19、锡奴: 1.即锡夫人。
- 20、锡壤: 1.分封土地。 2.指分封的土地。
- 21、锡社: 1.犹锡土。
- 22、锡儛: 1.即干舞。武舞的一种。舞者手执朱干﹐干背饰锡﹐故称。
- 23、锡土:赐土封国。
- 24、锡命:天子有所赐予的诏命。
- 25、锡飞: 1.飞锡。谓僧人出行。
- 26、锡杖: 锡杖xīzhàng (1) 佛家语。僧人所持的手杖。杖头有锡环,振时作锡锡声。也称“禅杖”、“声杖”、“鸣杖” 例 芒鞋腾雾出,锡杖拨云归。——《梼杌闲评——明珠缘》 英 a monk's cane
- 27、锡卓:植立锡杖。传说古代高僧法力神奇﹐禅杖下端触地﹐有泉水涌出。谓佛教徒居停。
- 28、锡予: 1.亦作"锡与"。 2.赐给。 3.指赐给的财物。
- 29、锡人:用锡铸造的人像。古代用以殉葬。
- 30、锡锡:象声词。形容金属碰撞或拨弦乐器演奏时的声响。
- 31、锡石: 1.锡矿和石料。 2.泛指矿石。 3.矿石名。是提炼纯锡的主要原料。
- 32、锡燕: 1.赐宴。
- 33、锡与: 1.见"锡予"。
- 34、锡年:谓上天赐予的年祚。
- 35、锡引: 1.古代发给商人贩卖锡的凭证。
- 36、锡佑: 1.赐福。
- 37、锡响: 1.锡环振动作响。谓僧人出行。
- 38、锡品: 1.用作赏赐的物品。
- 39、锡羡: 1.谓神明多多赐福。常用于祈求子嗣。
- 40、锡胤: 1.赐姓。
- 41、锡砚: 1.锡制的砚台。
- 42、锡蛇: 1.银蛇的别名。中医用为解毒药。
- 43、锡钱: 1.一种劣质钱币。用锡铸成。
- 44、锡服: 1.赐予紫服。
- 45、锡号: 1.赐予封号。
- 46、锡衰: 1.细麻布所制的丧服。锡﹐通"緆"。
- 47、锡封: 1.赐封﹐分封。
- 48、锡麻: 1.即锡衰。
- 49、锡纸: 锡纸xīzhǐ (1) 一种涂上或贴以像银的膜状金属纸 英 silver paper, tinfail
- 50、锡金: 锡金(藏文:huerder,威利:Bras Ljongs,意为“米之谷”;尼泊尔语:सिक्किम,拉丁字母转写:Sikkim),又称锡金邦(Sikkim),古称“哲孟雄”,原为世袭君主国。 1975年在印度的主导下,锡金举行全民投票,废除锡金王国,并且加入印度,成为印度锡金邦。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后,锡金王室不被任何国家政府承认。
- 51、锡荡锣: 1.一种刑具。
- 52、锡夫人: 1.汤婆子。铜锡制的用以暖足的扁圆形壶。
- 53、锡伯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席伯”、“西伯”、“席北”。主要分布在新疆和辽宁。人口十七万余。
- 54、锡克教:“学生”、“弟子”、“信徒”。
- 55、锡克人:旁遮普人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约1500万人(1985年)。讲旁遮普语。信锡克教。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从事放牧业。
- 56、锡衮封圭:锡:赐;衮:衮服;圭:玉器。古代帝王诸侯所执的礼器
- 57、锡矿山锑矿:锡矿山锑矿在湖南省冷水江市。
- 58、锡铁山铅锌矿:中国目前储量最大的铅锌矿。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1986年建成。为多金属矿床。铅、锌矿品位高,并伴生金、银、铜、锡等。建有选矿厂,并有专线连接青藏铁路。
- 59、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词语解释⒈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沙地疏地草原为主要保护对象,在温带草原区中有较强典型性和代表性。
锡中间的词语
更多>>- 1、镀锡铁:表面镀锡的铁皮,不易生锈,多用于罐头工业上。也叫马口铁。
- 2、九锡文: 古代帝王赐九锡予权臣时的诏书。内容皆谀颂权臣功德之词。
- 3、徐锡麟:徐锡麟(1873年12月17日—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府山阴东浦镇人。
- 4、夹锡钱:宋徽宗时蔡京奏请铸造的一种铜锡合金的货币。因铜的成色低﹐百姓常常拒用。
- 5、杖锡僧:游方僧。
- 6、九锡花: 受九种优遇的花。因亦泛指名贵的花。
- 7、杖锡客:外地来的游方僧。
- 8、无锡市:在江苏省南部、太湖北岸、京沪铁路线上,京杭运河经此。1949年设市。人口107.48万(1995年)。是太湖地区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和工业城市,工商业发达,有“小上海”之称。旧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纺织、缫丝工业历史悠久。特产肉骨头、油面筋、惠山泥人。名胜古迹有惠山、鼋头渚、蠡园、梅园等。
- 9、无锡景:无锡景是江南地区的民间小调之一。
- 10、阎锡山: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人,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首领。
- 11、九锡宠臣:九锡:古代帝王赐给重臣的车马、虎贲等九种器物。形容位高权重,深受皇帝宠信的大臣。
- 12、大厂锡矿: 中国储量最丰富的锡矿。在广西南丹境内。1986年建成。以锡为主,伴生铅、锌、金、银等多种有色金属。为国内采、选、冶结合的以锡金属为主的综合性生产基地。
- 13、分茅锡土: 1.亦作"分茅锡土"。 2.分茅列土。
- 14、永锡不匮:锡:通“赐”;匮:匮乏。永远赐给,不使缺乏
- 15、道口锡器:道口锡器河南名贵特产。
锡结尾的词语
更多- 1、班锡:班赐。
- 2、颁锡: 颁锡bān xī (1) 赏赐;分赏 例 颁锡匾额 例 颁锡勋章 英 confer upon by authority
- 3、襃锡: 1.亦作"褒锡"。同"褒赐"。
- 4、陈锡:布施﹐施予赐给。
- 5、宠锡:帝皇的恩赐。
- 6、毳锡: 1.毳衲和锡杖。借指僧人。
- 7、担锡: 1.锡杖横担在肩上。锡﹐锡杖﹐僧人的法器。 2.借指僧人出行。
- 8、锻锡: 1.古时锻炼金属时掺锡。 2.指冶炼锡。
- 9、恩锡:犹恩赐。锡,通"赐"。
- 10、飞锡: 1.佛教语。谓僧人等执锡杖飞空。据《释氏要览》卷下:"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此因高僧隐峰游五台,出淮西,掷锡飞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来多是飞锡。" 2.佛教语。指僧人游方。 3.佛教语。指游方僧。
- 11、封锡:封赐。
- 12、敷锡: 施赐。
- 13、顾锡:眷顾﹑赐命。
- 14、挂锡:亦作'挂锡'。 游方僧投宿寺院。因投宿时把衣钵锡杖挂在僧堂钩上,故称。
- 15、焊锡: 焊锡hànxī (1) 用于焊接铜、铁等的低熔点锡铅合金。亦称“锡鑞” 英 tin solder (2) 作焊料用的铅和锡的合金 英 soldering tin
- 16、黑锡:铅的别名。
- 17、寄锡:僧人在某处居留。锡,僧人出外所用的锡杖。
- 18、嘉锡: 1.亦作"嘉锡"。 2.谓朝廷的赏赐。
- 19、警锡:犹振锡。谓僧人出行。警﹐通"惊"﹔锡﹐锡杖。
- 20、犒锡:犒赐。锡,通"赐"。
- 21、赉锡:赉赐,赏赐。锡,通"赐"。
- 22、类锡:《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朱熹集传:"类,善也……孝子之孝诚而不竭,则宜永锡尔以善矣。",后因以"类锡"谓以善施及众人。
- 23、廪锡:廪赐。
- 24、令锡:指皇帝对臣属的封赠赏赐。
- 25、弭锡:驻锡。谓云游的僧人住止于某地。锡,僧人所用之锡杖。
- 26、纳锡:入贡。
- 27、朋锡:谓赏赐重厚。
- 28、瓶锡: 僧人所用的瓶钵和锡杖。亦借指僧侣或僧侣生涯。
- 29、缾锡: 僧侣所用的钵盂和锡杖。
- 30、赏锡:赏赐。
- 31、申锡:厚赐。
- 32、殊锡: 特别的封赐。
- 33、阿锡: 1.亦作"阿緆"。 2.精致的丝织品和细布。《汉书.礼乐志》﹕"被华文﹐厕雾縠﹐曳阿锡﹐佩珠玉。"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阿﹐细缯。锡﹐细布也。"《文选.司马相如》﹕"于是郑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缟。"李善注﹕"緆与锡古字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阿锡"。一说为齐东阿出产的细布。见明杨慎《艺林伐山.阿锡》。参见"阿缟"。
- 34、被锡: 1.古代妇女的假发。被,"髲"的古字;锡,通"鬄"。
- 35、禅锡:即佛教法器锡杖,杖头有锡环,故名。
- 36、传锡:谓佛门师徒相传授。锡,指锡杖。
- 37、斗锡:天然锡块。
- 38、追锡: 1.犹追赐。
- 39、顿锡:谓僧人住止。锡﹐锡杖。
- 40、放锡: 放下锡杖。谓僧人止息。
- 41、负锡: 1.手持禅杖。
- 42、寒锡:指锡杖。
- 43、行锡:僧人出行时率以锡杖自随,因称僧人行走为行锡。
- 44、降锡:赐予。
- 45、解锡:铅粉。
- 46、金锡:指锡杖。
- 47、铅锡:即铅。
- 48、青锡: 1.即锡。锡色青灰﹐故称。
- 49、曲锡:曲赐。
- 50、三锡: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三种器物。
- 51、师锡:谓众人献言,同辞以对。《书.尧典》:"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孔传:"师,众;锡,与也。"后以"师锡"指众人举荐推许。
- 52、缩锡:古代的一种炼金术,烧炼锡一类金属。
- 53、天锡:上天赐予。
- 54、铁锡: 1.铁和锡。 2.唐代一种劣质钱币。以铁和锡熔铸而成。 3.指锡杖。
- 55、宣锡:宣赐。指皇帝赏赐。
- 56、巡锡:指僧人云游。锡,指僧人的锡杖。
- 57、移锡: 1.谓僧人移换寺庙。锡﹐锡杖﹐僧人所持。
- 58、优锡:优厚的赏赐。锡,赐给。
- 59、寓锡:取僧侣寄放锡杖之意。谓僧侣寄居。
- 60、赠锡:赠赐。锡,通'赐'。
- 61、沾锡:赏赐。
- 62、杖锡:拄着锡杖。谓僧人出行。锡,锡杖,云游僧所持法器。
- 63、仗锡:指僧人手持锡杖。
- 64、珍锡:珍贵的赏赐。
- 65、真锡:指僧人所用的锡杖。
- 66、振锡:谓僧人持锡出行。锡,锡杖。杖头饰环,拄杖行则振动有声。
- 67、赈锡: 1.亦作"赈锡"。 2.赈救赐与。
- 68、植锡: 1.立禅杖于地。谓僧人留止。
- 69、掷锡:南朝梁高僧宝志和白鹤道人都想住到景色特别奇丽的潜山山麓去。梁武帝要他们把一样东西放往山麓﹐谁先放到就给谁住。道人飞去一只鹤﹐宝志投去手中的锡杖。在鹤将至时﹐忽听到空中飞声﹐只见宝志的锡杖已经植立在山麓。事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宝志》。后用以为典。
- 70、驻锡: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故称僧人住止为驻锡。
- 71、伫锡:谓僧人留居某地或某寺。锡指锡杖。
- 72、住锡:谓僧人在某地居留。锡,锡杖。
- 73、卓锡: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
- 74、缁锡: 1.缁衣锡杖。僧人所用。 2.借指僧人。
- 75、郑锡:[唐]郑锡,登宝应进士第。
- 76、九锡:
- 77、道口锡:锡和铜的合金。
- 78、卢嘉锡:卢嘉锡(1915.10.26—2001.6.4),台湾省台南市人,祖籍福建省永定县坎市镇浮山村,物理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
- 79、花九锡:谓赠给名花的九种事物。
- 80、莱比锡: 德国重要城市。人口555万(1984年)。全国印刷出版业中心。市内书店林立,素以“书城”著称。有各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和博物馆。每年春、秋举行莱比锡博览会。
- 81、刘禹锡: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 (一说是匈奴后裔)。
- 82、马中锡:马中锡(1446~1512)明代官员、文学家。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锡组词,锡的组词,锡字怎么组词,锡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锡字组词的组词,其中锡字在开头的组词有59个,锡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5个,锡字在结尾的组词有82个。
- 拼音xī
- 注音ㄒㄧ
- 笔划13
- 繁体錫
- 五笔QJQR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元素符号Sn金锡连丹。——《史记·货殖列传》(2) 又如:锡古子(形如鼓的有盖锡锅)(3) 通“緆”。细麻布用锡若絺。——《仪礼·大射仪》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史记·司马相如传》(4) 又如:锡衣(细布所制的衣服);锡衰(由平滑的细麻所制成的衣服)(5) 和尚所用锡杖的简称 。如:锡杖动词(1) 通“赐”。给予;赐给申锡无疆,及尔斯所。——《诗·商颂·烈祖》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庄子·列御寇》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左传·隐公元年》老亲母若肯见教,胜予锡我百朋矣。——《宛如约》(2) 又如:锡赉(赏赐);锡命(天子赐与诸侯爵位、服饰等诰命)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