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众谤:众人的毁谤。
  • 2、众帮:用户来提供网站内容,使内容更完善,更多人受益。 典型代表: 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维基百科。
  • 3、众宾: 1.古代乡饮酒礼中一般的宾客。 2.众多的客人。
  • 4、众雏: 1.亦作"众鶵"。 2.众多幼小的鸟。 3.借指诸稚子。
  • 5、众鶵: 1.亦作"众鶵"。 2.众多幼小的鸟。 3.借指诸稚子。
  • 6、众觌: 1.众人眼前。
  • 7、众垤: 1.一群小土堆。比喻平凡的事物。
  • 8、众芳: 1.草木的香气。 2.百花。 3.比喻各种贤能的人。 4.比喻一般的人。
  • 9、众费:诸项费用。
  • 10、众愤:犹公愤。
  • 11、众峰:许多山峰。
  • 12、众俯:周代诸侯朝见周王礼制的一种。周制﹐周王十二年一巡守﹐如因故不巡守﹐则六服诸侯往朝。朝毕﹐周王为坛合众诸侯以命政﹐称为"众俯"。
  • 13、众父:百姓之长。指国君。
  • 14、众辅:一般的大臣。
  • 15、众甫:万物的开始。同'众父'。
  • 16、众寡:多或少。
  • 17、众患:众多的迫害和困厄。
  • 18、众讙: 众人的议论或喧哗。
  • 19、众卉:百草。
  • 20、众喙:群鸟的嘴。借指各种议论。
  • 21、众毁:众多的诽谤。
  • 22、众伙:犹众多。
  • 23、众惑:众人的疑虑。
  • 24、众技:众人的技艺才能;各种技艺。
  • 25、众介:犹诸士。士﹐周官名﹐司马的属员。
  • 26、众剧:繁重。
  • 27、众狙: 1.群猿。
  • 28、众俊: 1.群英;众多才智过人之士。
  • 29、众隶: 1.百官。 2.指下级官吏。
  • 30、众僚:百官;群臣。
  • 31、众虑: 1.各方面的考虑。 2.各种杂念。
  • 32、众萌:各种草木的芽。亦指各种草木。 犹众民。萌﹐通'氓'。
  • 33、众妙: 1.一切深奥玄妙的道理。 2.众多的妙趣。 3.借指道教。
  • 34、众募:各种招募。
  • 35、众匿: 1.各种罪恶。匿﹐"慝"的古字。
  • 36、众念:万念;各种思虑感触。
  • 37、众奴: 1.供众人役使的奴仆。与专用奴仆相对。
  • 38、众怒: 众怒zhòngnù (1) 众人的愤怒 例 众怒难犯 英 public wrath
  • 39、众葩:百花。
  • 40、众匹:诸对手。
  • 41、众戚:亦作“眾戚”。谓诸贵戚近臣。一说,众忧之人。见《书·盘庚上》孔传。见“众慼”。
  • 42、众巧: 1.众多的巧匠。 2.指众人的智慧。
  • 43、众窍:众多的孔穴。
  • 44、众禽:诸鸟;普通的鸟。
  • 45、众卿:众卿,始于战国!卿”字的构造,《说文解字》说:“卿,章也。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 46、众戎:中草药。紫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二.紫参》。
  • 47、众辱: 1.谓当众侮辱。
  • 48、众弱:诸弱国。
  • 49、众豕: 1.见"众彘"。
  • 50、众庶:众民;百姓。
  • 51、众铄: 众铄zhòng shuò (1) 铄金:熔化金属。众口一词,足能熔化金属。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英 public clamour can confound right and wrong
  • 52、众眺:周代诸侯朝见周王礼制的一种。周制﹐周王十二年一巡守﹐如因故不巡守﹐则六服诸侯往朝。朝毕﹐周王为坛合众诸侯以命政﹐称为"众眺"。
  • 53、众枉: 1.群小;许多邪曲小人。
  • 54、众伪:种种假象。
  • 55、众务:各方面的事情。
  • 56、众祥:各种吉利的征象或预兆。
  • 57、众效:多种功效。
  • 58、众鞅:各种车辆。
  • 59、众医:一般医生;庸医。
  • 60、众艺: 1.特指其他乐器演奏的音乐。 2.各种技艺﹐艺术。
  • 61、众宜: 1.谓众人之所宜。
  • 62、众揖: 1.谓对同等爵位之多人总行一揖。
  • 63、众誉:众人的称赞。
  • 64、众院: 1.众议院的省称。
  • 65、众占:指各种占卜之法。
  • 66、众兆: 1.众人;一般人。
  • 67、众哲:众多的贤哲之士。出自《汉高祖功臣颂》。
  • 68、众珍: 1.各种美味。
  • 69、众彘:比喻众谗人。
  • 70、众智:众多有才智的人。
  • 71、众止: 1.一切求静止者。即所有向水中照影的人。
  • 72、众人: 众人zhòngrén (1) 大多数人 例 众人都感到惊奇 英 multitude (2) 大家 例 众人竭力。——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英 everybody (3) 一般人,普通人 例 今之众人。——唐·韩愈《师说》 例 为众人师。——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例 众人待其身。——唐·韩愈《原毁》 例 众人皆以奢靡。——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例 泯然众人。——宋·王安石《伤仲永》 英 common people
  • 73、众数: 众数zhòngshù (1) 统计分布中频率最大的变量的值;最频繁出现的值;最普通的值 英 mode
  • 74、众和:犹人和。
  • 75、众众:犹人人。
  • 76、众望: 众人的希望。
  • 77、众心:众人之心;民心。
  • 78、众胜:许多美景。
  • 79、众多: 众多zhòngduō (1) 为数很多 例 人口众多 英 multitudinous;many;nu merous
  • 80、众合:众合地狱的简称。佛教谓八大地狱之一。
  • 81、众情: 1.众人的情绪。
  • 82、众志:众人的意愿。
  • 83、众阳: 1.谓宇宙间各种使万物萌动生长的阳气。
  • 84、众治: 1.群治;不是一人专制的治国方式。
  • 85、众信:共为忠信。
  • 86、众香:多种香气。亦指各种名香。众香国的省称。
  • 87、众星:群星。
  • 88、众相: 1.古代为卿大夫赞礼的人。 2.佛教语。谓诸种形相。
  • 89、众谢:当众拜谢。
  • 90、众盛: 1.谓人物众多﹐气势盛大。
  • 91、众力: 1.众人之力。 2.特指兵力。
  • 92、众利: 1.指众多的利益。 2.汉代封国名。《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封国有"众利"。
  • 93、众非: 1.许多坏人坏事。
  • 94、众美: 1.众多美好的德行。 2.各种优点与好处。
  • 95、众善:谓各种善举。
  • 96、众有: 1.万物。
  • 97、众箸: 众所周知
  • 98、众明: 1.诸多贤明之人。
  • 99、众目: 1.众人的眼睛。 2.指众人的眼前。
  • 100、众工: 1.许多乐工。 2.许多能工巧匠。 3.泛指许多工匠。

众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梵众天:佛教语。色界初禅天之一。
  • 2、观众席: 观众席guānzhòngxí (1) 公用建筑(如剧院)中指定供观众用的部分;旁听席。指旁观者和旁听者集合的地方 英 auditorium (2) 建筑中划作观众坐位的部分 英 spectatory
  • 3、大众脸: 很一般的脸,只具有普遍特点的脸。
  • 4、与众殊: 与众殊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yǔ zhòng shū,意思是指人的性格、行为等不一般或事物很有特色。
  • 5、庸众人:常人。
  • 6、大众语:1934年上海展开语文如何接近民众的讨论﹐认为"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已与大众有隔阂﹐提出了"大众语"的口号﹐也就是说﹐要建设一种说得出﹑听得懂﹑写得来﹑看得下的适合大众需要的语文。大众语论战给当时废止白话﹑恢复文言﹑提倡尊孔读经的逆流以很大打击﹐对新文学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起了推进作用。
  • 7、合众国:合众国是指以团结民众,实现民主为主旨的联邦制国家,例如美利坚合众国和墨西哥合众国等,这些国家皆是实行民主制的联邦制国家。
  • 8、大众化: 人们中普遍的现象或事物称为大众化
  • 9、百鬼众魅:各种妖魔鬼怪。
  • 10、俾众周知:意为让大家都知道、了解。
  • 11、彼众我寡: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12、比众不同: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13、博釆众长:广泛搜集采纳,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14、博采众长:博:广泛。采:采取。长:优点。广泛采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 15、博采众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 16、大众传播:由专业人员透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对广大而无法预知的大众,传递消息、知识的过程。
  • 17、不负众望:负:辜负。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18、一唱众和:和:呼应,附和。一人念头唱,众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 19、超度众生: 超度众生chāodù-zhòngshēng (1) 从苦海中拯救人类 英 save mankind from the sea of miserable life
  • 20、出众超群:超出众人。
  • 21、哗众取宠: 哗众取宠huázhòng-qǔchǒng (1) 故意卖弄新奇的言论,以取悦大众 例 我厌恶哗众取宠的政客手腕 英 try to please the public with claptrap
  • 22、敌众我寡:双方人数不同,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形容双方阵营的悬殊。
  • 23、颠倒众生: 没有正确智能故无法正确判断事物的众生,在这句话中是指很漂亮的意思。
  • 24、普渡众生: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佛教语。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如:既然以苍生为念,那就应该普渡众生。
  • 25、蠹众木折: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 26、耳目众多: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 27、一傅众咻: 谓一人施教,众人喧扰。比喻事不专一,绝无效果。语本《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 28、不孚众望: 孚:信服,相信。望:期望,希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 29、深孚众望:  使大众非常信服,享有很高的威望。
  • 30、生众食寡:生产的多,消费的少。形容财富充足。
  • 31、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 32、大众文化:社会中大部分人群所欣赏、接受或消费的通俗文化。
  • 33、荟荟众生:泛指世间一切生灵或特指尘世凡人。
  • 34、魅惑众生:通俗地说就是不知六道轮回是自性所变现的大梦。
  • 35、普济众生: 同“普度众生”。
  • 36、为众忌疾: 为:介词,被。为众忌疾是指被众人所嫉妒。
  • 37、兼具众美:同时具备了多种事物的优点,或一种事物同时融汇、综合了多种事物的优美之处。
  • 38、截断众流: 喻识见玄远,超情越识。
  • 39、聚众滋事:聚集众人,滋生事端。
  • 40、广土众民: 广土众民guǎngtǔ-zhòngmín (1) 土地广大,人民众多 英 vast land and numerous people;be large and populous
  • 41、亲离众叛:大家反对,亲信背离。形容不得人心,极其孤立。
  • 42、普度众生: 佛教语。谓广济一切生死苦海中的众生。 亦作:普度群生
  • 43、群众团体: 群众团体qúnzhòng tuántǐ (1) 非国家政权性质的人民大众的各种组织、机构的总称 英 mass organization
  • 44、群众影响: 1.指人们的言论或行为在群众中所造成的影响。
  • 45、群众运动: 群众运动qúnzhòng yùndòng (1) 广大人民共同参加的活动 英 mass movement
  • 46、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路线,执法为民是政法机关的根本宗旨。
  • 47、大众社会: 也称“群众社会”。在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作用下形成的群众性的社会。其特征是:组织松散;成员之间缺少直接接触;人员流动频繁,不受团体力量的约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彼此之间的信息。
  • 48、万众睢睢:仰视貌。
  • 49、广众大庭: 明·屠隆《昙花记·冥词断案》:“世人造业,不论广众大庭,暗室屋漏。”
  • 50、大众语文: 见“大众语 ”。
  • 51、一齐众咻:一起;全部。
  • 52、大众哲学:艾思奇著。1934年至1935年在《读书生活》连载,1936年出版单行本。
  • 53、徇众要求:要求 yāoqiú 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做到或实现要求各有关方面的合作要求服从规则要求 yāoqiú 所提出的具体愿望或条件达到质量要求提出领土要求
  • 54、厌塞众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 55、公众演说:所谓公众演说,顾名思义,就是在公众的场合面对公众发表言论的一种演说形式。简单的说,就是当众讲话。 演说的其他相关词例如演讲、讲演等等和演说都是一样的意思。
  • 56、群众演员:替身演员 tìshēn yǎnyuán[stand-in] 外表与演员相似的人,被雇来代替演员的位置,直到灯光和摄影机准备好。
  • 57、悠悠众口: 指普天之下的众人之口。
  • 58、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yǔzhòng-bùtóng (1) 跟众人不一样 英 be out of the ordinary;be different from others
  • 59、芸芸众生: 芸芸众生yúnyún-zhòngshēng (1) 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英 all mortal beings
  • 60、群众组织: 群众组织qúnzhòng zǔzhī (1) 非国家政权性质的群众团体 英 mass organization
  • 61、植众德本: 积种种之功德也。
  • 62、万众一心: 万众一心wànzhòng-yīxīn (1) 大家抱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合作 例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 英 millions of people all of one mind
  • 63、人众胜天:聚集众人的力量,可以战胜大自然。
  • 64、一齐众楚: 一傅众咻。
  • 65、一切众生: 佛教谓人类和一切有情识的生物。
  • 66、有负众望: 1.辜负众人的期望。
  • 67、万众瞩目:解 释:大家十分关注,目不转睛地注视。
  • 68、七众溺水: 佛学术语,名数,第一人入水则溺。
  • 69、大众生活: 周刊。1935年11月创刊于上海。邹韬奋主编。宣传抗日救亡。1936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1941年5月在香港复刊,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停刊。
  • 70、力排众议: 力排众议lìpái-zhòngyì (1) 竭力排除各种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英 prevail over all dissenting views; stand one's ground
  • 71、名微众寡: 词语解释⒈  微、寡:小,少;众:人数。名声小,人数少。
  • 72、群众关系: 个人与群众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
  • 73、群众路线: 无产阶级政党同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关系和实现正确领导的路线。它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必须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具体运用。
  • 74、万众期待:万众一心 wànzhòng-yīxīn大家抱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合作。
  • 75、万众欢腾:欢腾 huānténg 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喜地奔跑、跳跃喜讯传来,人们立刻欢腾起来
  • 76、万众叶心:万众一心 wànzhòng-yīxīn大家抱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合作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
  • 77、广采众长:广:广泛;采:长:长处,优势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78、博彩众长: 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79、杂采众说:杂:多种多样地;采:采碑,采纳。广泛地采纳众家学说、说法。
  • 80、物众地大:意思是指物产丰富,土地广大。
  • 81、食指众多:食指:比喻家庭人口。家庭人口多。
  • 82、公众人物:  指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为社会大众所关注的人物,如政治、经济界要人,影视、体育明星等。
  • 83、莫众而迷:做事不与众人商量,就会迷惑
  • 84、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 85、小众文化: 相对于大众文化而言的,它是以个人为基础,并局限于邻人、同道或者朋友等小圈子里而形成的明显差别于大众文化的一种文化形式。
  • 86、从众效应: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 87、大众情人:指很受欢迎,理想的情人,大家都希望有这样的情人。可以泛指比较受人追捧的公众人物。
  • 88、大众文学: 现代文学中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或通俗性的文学的总称。
  • 89、鼓破众人捶: 鼓破众人捶gǔ pòzhòngrén chuí (1) 含义与“墙倒众人推”相似。指众人群起攻击落魄失势之人 例 这真是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捶,看见我脑袋软,好欺侮是不是? 英 everybody hits a man who is fallen
  • 90、墙倒众人推: 墙倒众人推qiáng dǎo zhòngrén tuī (1) 比喻人一旦失势或受挫,就会有许多人乘机打击他,使他彻底垮台 英 everybody hits a man who is down
  • 91、群众艺术馆:群众艺术馆是指国家设立的省、地、市一级的群众文化艺术事业机构。
  • 92、一虎难敌众犬: 一只凶猛的老虎也战胜不了众多只狗。比喻弱者只要团结起来就能战胜强者。
  • 93、公众投资基金: 由社会上众多投资者出资,交由基金管理部门统一经营的投资方式。这种基金有严格的管理办法,由专家进行投资决策,经过组合投资于债券、股票、房地产等,盈利按出资比例分配。因比较安全可靠,风险较小,适合于广大员工的小额投资。
  • 94、群众英雄主义: 词语解释⒈  即“革命英雄主义”。
  • 95、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自己高兴不如大家一起高兴。
  • 96、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词语解释⒈  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从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 97、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词语解释⒈  在中国,指城市中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中的村民委员会。按居民(村民)居住地区设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 98、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词语解释⒈  指力量强大的不欺侮弱小的,人数多的不欺负人数少的。
  • 99、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词语解释⒈  指力量强大的不欺侮弱小的,人数多的不欺负人数少的。
  • 100、生之者众,食之者寡: 词语解释⒈  众:多;寡:少。生产的多,消费的少。形容财富充足。

众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安众: 1.扇名。 2.安民。
  • 2、比众: 使众人亲附。
  • 3、兵众: 1.众兵;军队。
  • 4、部众:指部下兵众;部族兵众。指部族的人众。
  • 5、侪众: 1.指同辈的人。
  • 6、稠众: 1.众多。
  • 7、出众: 出众chūzhòng (1) 高出一般人 例 才华出众 英 outstanding;eminent;prominent
  • 8、从众:个人因受群体的压力,改变初衷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
  • 9、党众:犹党徒。
  • 10、当众: 当众dāngzhòng (1) 当着众人面 例 当众宣读的判决 英 in open court;in public;in the presence of all
  • 11、挡众:衙门前的栅栏。
  • 12、攩众:衙门前的栅栏
  • 13、动众: 劳动众人。 惊动众人。
  • 14、犯众: 1.触犯众人。 2.(人少的)侵犯人多的。
  • 15、梵众: 1.僧徒。
  • 16、附众:使众人归附。
  • 17、富众:富庶众多。
  • 18、负众: 1.凭恃人多势众。
  • 19、服众:使众人心服。
  • 20、概众:众;众人。
  • 21、公众: 公众gōngzhòng (1) 大众,大家 例 在公众面前 例 公众舆论 例 谋求公众福利 英 general public
  • 22、宫众:保卫王宫的官吏的子弟。
  • 23、故众:旧部。
  • 24、贯众:亦作'贯渠'。亦作'贯节'。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叶丛生。羽状复叶,小叶镰刀形。孢子囊群圆形,排列在叶子的背面。以根状茎及叶柄残基部入药,性寒,味苦,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止血﹑杀虫。可作止血剂和驱虫剂。
  • 25、韩众: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26、哗众:用浮夸的言行使众人兴奋激动。
  • 27、惑众: 1.迷惑众人。 2.受迷惑的众人。
  • 28、积众: 1.谓不遗细小﹐积少成多。
  • 29、济众:救助众人。
  • 30、极众:极其众多。
  • 31、讲众: 1.听闻讲义的大众﹔集于讲堂的人众。
  • 32、介众:大众。
  • 33、警众:警醒众人。
  • 34、静众:寺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
  • 35、纠众: 纠众jiūzhòng (1)聚众,纠集多人或其他势力 例 纠众捣乱 英 muster
  • 36、鸠众:纠集很多人。
  • 37、举众:率众。
  • 38、聚众: 聚众jùzhòng (1) 聚集群众;把许多人聚集在一起 例 聚众闹事 英 mob;gather a crowd
  • 39、绝众: 1.超群出众。
  • 40、絶众:1.超群出众。
  • 41、夸众:夸示于众人。
  • 42、黎众: 黎族群众。
  • 43、离众: 1.离开众人。 2.与众不同。
  • 44、敛众: 聚集众人。
  • 45、令众: 1.号令示众。
  • 46、迈众:超过众人。
  • 47、民众: 民众mínzhòng (1) 泛指人民大众 例 唤起民众 英 mass;common people;the populace
  • 48、七众: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
  • 49、驱众:谓使民众听从意旨。
  • 50、全众:保全众庶。
  • 51、群众: 群众qún zhòng 1.  泛指人民大众。 英 masses; 2.  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共青团的人。
  • 52、容众:谓心怀宽广,能与各种人交往。
  • 53、僧众: 僧众sēngzhòng (1) 众多僧人 英 Buddhist monks
  • 54、涉众:与业务系统相关的一切人和事
  • 55、社众:里社众人。
  • 56、恃众:依仗人多势众。
  • 57、示众: 示众shìzhòng (1) 展示在众人面前;特指当众惩治犯人 例 斩首示众 英 publicly expose
  • 58、誓众:誓师﹐告戒众人。
  • 59、殊众: 不同于众;出众。
  • 60、听众: 听众tīngzhòng (1) 听讲演、音乐或广播的人 英 audience;listeners
  • 61、徒众: 1.兵众。 2.指门徒。
  • 62、途众: 1.谓奴隶主镇压奴隶的暴动。
  • 63、违众: 1.违背多数。 2.与众不同,违反常规。
  • 64、猥众: 众多。
  • 65、选众:谓从许多人中选拔人才。语出《论语.颜渊》:"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 66、迅众:超群,出众。迅,通"迿"。
  • 67、亿众:亿万众庶。
  • 68、蚁众: 1.亦作"蚁众"。 2.蚁集之众。喻人数虽多而不足畏的军队。
  • 69、庸众: 常人;一般的人。
  • 70、拥众: 1.聚众;拥有众多兵员。
  • 71、愚众:愚昧的众人。
  • 72、贼众:众贼人,贼徒们。
  • 73、兆众:犹兆民。
  • 74、整众:犹整旅。
  • 75、阿众:迎合多数人。
  • 76、广众: 广众guǎngzhòng (1) 人数众多;许多人 例 在广众中传播 英 multitude
  • 77、百众: 1.百族;万姓。
  • 78、边众:犹边民。
  • 79、禅众:僧众。
  • 80、朝众:朝廷的众臣。
  • 81、种众: 1.同一种族的群众。
  • 82、大众: 大众dàzhòng (1) 众多的人 英 the crowd of people (2) 泛指民众,群众 例 大众歌曲 英 the masses
  • 83、道众: 1.僧道们。
  • 84、得众:谓得人心。
  • 85、读众:读者。
  • 86、法众:佛教信众。
  • 87、合众:聚合众人。 拒众,抵御强敌。 犹示众。 指合众国。具有相对独立的几个邦或州联合组成一中央政府的国家。
  • 88、鼓众: 1.击鼓聚集众人。 2.激励众人。
  • 89、官众: 1.犹官民。 2.方言。公共。
  • 90、国众:犹言本国民众。
  • 91、海众: 僧众。
  • 92、和众: 1.佛教语。僧众。 2.使百姓和顺。
  • 93、家众: 古代贵族的臣仆人等。
  • 94、进众: 1.激励群众。
  • 95、军众: 军众jūnzhòng (1) 军队的官兵总称。 例 操军众已有疾度。 英 soldiers ——《资治通鉴》
  • 96、万众: 万众wànzhòng (1) 广大人民;大众 例 万众一心 英 millions of people;the multitude
  • 97、亲众:爱护民众。
  • 98、清众: 僧徒。
  • 99、人众: 人众rénzhòng (1) 人员众多;众多的人 例 孤当续发人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例 人众之中把二目圆瞪 英 crowd
  • 100、入众:谓将私房财产﹑奴婢作为各房公产。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众组词,众的组词,众字怎么组词,众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众字组词的组词,其中众字在开头的组词有318个,众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09个,众字在结尾的组词有213个。
  • 拼音zhòng
  • 注音ㄓ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WWU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2) 同本义人三为众。——《国语·周语》坤为众。——《易·说卦》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周礼·大宗伯》安土重居,谓之众庶。——《后汉书·杨终传》庸众而野。——《荀子·脩身》。注:“众,众人也。”众恶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众怒难犯。——《左传·襄公十年》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此教我先威众耳。——《史记·陈涉世家》群疑满服,众难塞胸。——诸葛亮《后出师表》激众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吾村之众。——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3) 又众皆感奋。(4) 又率众袭之。(5) 又如:众喙(众人的闲言碎语);众口嚣嚣(众人吵吵嚷嚷);众怨之的(大家怨恨的目标);众力(众人之力);众口(众人的言论);众夫(众人;一般人);众兆(众人);众目(众人的眼睛);众心(众人之心);听众;观众;群众;会众(到会的人);当众(当着大家);民众(人民大众);公众(社会上大多数的人);万众(大众)(6) 指诸事,万事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礼记·仲尼燕居》(7) 又如:众名(万物之名);众有(万物);众念(万念);众物(万物;诸物);众圣(诸圣人)(8) 指百官;群臣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礼记》(9) 又如:众士(贵臣以外诸臣。古代泛指诸侯臣僚,各级官吏);众臣(贵臣身份以外之臣。即众士)(10) 兵;军队。亦指丁壮可为兵者率数万之众。(众指军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11) 又如:众力(特指兵力);众卒(一般兵士)(12) 殷、周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人格!尔众庶,悉听朕言。——《书·汤誓》(13) 佛家语。用以指教徒人数一行三众,辞别高老及众亲友,投西而去。——《西游记》(14) 又如:众性(佛教语。众生);众生(泛指人和一切动物;指人以外的各种动物)(15) 姓形容词(1) 众多,与“寡”、“少”相对今寇众我寡,难以持久。——《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师克在和,不在众。——《左传·桓公十一年》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劝学》贼能且众。——明· 魏禧《大铁椎传》(2) 又众贼环而进。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 又众妙毕备。(4) 又如:众峰(许多山峰);众工(许多工匠);众支(众多的支系);众小(众多小国);众卉(百草);众口纷纭(人多嘴杂,论论纷纷);众毛飞骨(众多的众物能掀起重物);众巧(众多的巧匠);众矢之的(许多箭射的靶子。比喻众人攻击的目标)(5) 各种 。如:众艺(各种技艺,艺术);众虑(各种杂念;各方面的考念);众管(各种管乐器);众伪(种种假象);众群(各种邪恶);众善(各种善举)(6) 广泛;普遍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议论之卑尔。——《荀子》。杨倞注:“闻见不广,议论不高。”(7) 又如:众妙(一切深奥玄妙的的道理);众医(一般医生;庸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