僞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僞蔽:谓偏蔽而不正。
  • 2、僞谬:亦作“偽繆”。 讹错;错误。 宋孙奭 《孟子正义序》:“ 丁氏 则稍识指归,伪谬时有。” 宋曾公亮 《进新唐书表》:“补缉闕亡,黜正伪繆,克备一家之史,以为万世之传。”
  • 3、僞方:1. 骗人的方术。《六韬·上贤》:“伪方异伎,巫蛊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者,必止之。” 2. 指不合法的政权的一方。如:伪方人员。
  • 4、僞凤:假凤凰。典出《尹文子·大道上》:“ 楚 人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曰:‘然!’则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 楚王 ,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 楚王 。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贵欲以献之,遂闻 楚王 。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宋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伪凤易悦 楚 ,真龙反惊 叶 。”
  • 5、僞论:犹谬论,邪说。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酌三五以鎔世,而非迂缓之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之伪论。”
  • 6、僞体:1. 指违背《风》《雅》规范的诗歌或风格不纯正的文章。唐杜甫 《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 指专事摹拟而无真实内容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清方苞 《古文约选序例》:“始学而求古求典,必流为 明 七子之伪体。” 清龚自珍 《歌筵有乞书扇者》诗:“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 章炳麟 《校文士》:“ 魏源龚自珍 ,则所谓伪体者也。”
  • 7、僞服:谓骗居尊位。
  • 8、僞定:犹言表面平定。
  • 9、僞情:虚假的情意。
  • 10、僞臣: 1.诈伪之臣。 2.非法政权的臣子。
  • 11、僞作: 1.假造。 2.指托名假造的作品。
  • 12、僞化:谓为敌伪势力所控制。刘笃庆 《把敌人挤出蒲阁寨》:“ 蒲阁寨 是敌人一个中心据点,周围三十里以内的村庄,都被伪化了。”
  • 13、僞史:指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史书。南朝梁阮孝绪《七录.纪传录》列有"伪史"一类。
  • 14、僞名: 1.犹恶名。 2.假名;化名。
  • 15、僞薄: 1.诈伪浇薄。 2.浮华轻巧。
  • 16、僞撰: 1.伪造杜撰。 2.指伪造的作品。
  • 17、僞俗:诈伪的风气。
  • 18、僞辞:虚假的言辞。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又使 徐福 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三国志·魏志·卫臻传》:“ 权 恃 长江 ,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 章炳麟 《序种姓下》:“至 唐 则有赐姓蛮夷降虏……故 乌石兰氏 自更曰乌,以援枝鸣,虽 韩愈 依违其间,夷汉互贸,伪辞兹沓,昭穆无质,官氏自此而庙濯自彼,其不蘖芽于 豪州 受命之世灼灼也。”
  • 19、僞媮:诈伪苟且。 明方孝孺 《赠河南王佥事序》:“擢僉 河南 按蔡司事,行部於外,劝学礼士,搏姦击强,擿发伪媮,威而不苛,宽而不弛,吏民咸大畏服。”
  • 20、僞师:1. 指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军队。《文选·潘岳<杨荆州诔>》:“ 吴 夷凶侈,伪师畏逼,将乘讎衅,席捲南极。” 张铣 注:“伪师畏逼,谓 吴 将 步阐 降 晋 , 陆抗 攻之甚急。” 2. 伪学之师。对 朱熹 的诬称。 宋樵川樵叟 《庆元党禁》:“臣闻伪师在东南,则 浙东 之徒盛;在 湖南 ,则 湖南 之徒盛。夜三鼓聚於一室,伪师身据高座,口出异言。”参见“伪学 ”。
  • 21、僞冒:假冒;冒充。
  • 22、僞道:邪伪不正之道。
  • 23、僞言: 1.假话。亦谓说假话。 2.人为之言,造作之言。
  • 24、僞书:1. 伪造的文书、信件。《史记·封禅书》:“﹝文成将军 少翁 ﹞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於是诛文成将军,隐之。” 明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赝书》:“ 钟会 作伪书以赚宝剑。” 2. 指伪造文书。《史记·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於赂遗也。”
  • 25、僞诈:欺诈。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以左右近习之臣,知伪诈之不可以得安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齐 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 鲁迅 《破恶声论》:“吾未絶大冀於方来,则思聆知者之心声,而相观其内曜。内曜者,破黮暗者也;心声者,离伪诈者也。”
  • 26、僞荆卿: 犹言假壮士。荆卿,即壮士 荆轲,战国 卫 人。为 燕 太子 丹 客,受命往刺 秦 王。
  • 27、僞孔传:《古文尚书》 东汉 时已亡佚,至 东晋元帝 时, 梅赜 献 孔安国 作传的《古文尚书》五十九篇。 唐孔颖达 作《尚书注疏》即以此为底本。自 宋吴棫朱熹 以来已怀疑其为伪造,至 清阎若璩惠栋 更详予考订,遂成定论。后即称此伪造的 孔安国 《尚书传》为“伪 孔 传”,以明非真出于 孔安国 之手。亦省称“ 伪孔 ”、“ 伪传 ”。 清陈澧 《东塾读书记·尚书》:“ 郑 义与伪 孔 不同,有伪 孔 胜於 郑 者。” 清皮锡瑞 《经学历史》七:“《书》主伪 孔 ,亦多空谈。 孔 传 河 北不行,正义专取二 刘 ,序又各言其失,由伪传本无足徵也。”

僞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去僞存真: 去伪存真qùwěi-cúnzhēn (1) 除掉虚假留存真实 例 权衡在手,明镜当台,可以摧邪辅正,可以去伪存真。——明·圆极居顶《续传灯录》 英 eliminate the false and retain the true
  • 2、弃僞从真:丢弃虚伪而追从真理。太平天囯洪仁玕 《军次实录》:“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诚恐其诱惑人心,紊乱真道,故不得不亟於弃伪从真,去浮存实,使人人共知虚文之不足尚,而真理自在人心也。”

僞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闇僞: 1.昏昧诈伪。
  • 2、谄僞:谄媚诈伪。 《后汉书·李固传》:“虽外託谦默,不干州郡,而諂伪之徒,望风进举。”《旧唐书·良吏传上·冯元常》:“ 元常 奏言‘状涉諂伪,不可诬罔士庶’, 则天 不悦,出为 陇州 刺史。” 宋陆游 《南唐书·潘佑传》:“陛下力蔽姦邪,曲容諂伪。”
  • 3、篡僞:犹篡夺。
  • 4、讹僞:亦作“譌偽”。诈伪。 唐白居易 《策林一·风行浇朴由教不由时策》:“刑政偷薄,则讹伪起而奸宄臻。”亦作“譌偽”。讹错;错误。《旧唐书·吕才传》:“太宗以阴阳书近代以来渐致讹伪,穿凿既甚,拘忌亦多,遂命 才 与学者十餘人共加刊正,削其浅俗,存其可用者。” 明瞿式耜 《<牧斋先生初学集目录>后序》:“扬扢今古,别裁譌伪,讨论先正之绪言,追考六经 班马 之谱谍,其在兹乎?其在兹乎?” 清程石邻 《鹌鹑谱》:“兹因精为裁订,广为稽求,文以青黄,正其讹伪,俾好事者暇时繙閲。”
  • 5、诖僞:谬误不实。《晋书·刘聪载记》:“臣诚负死罪,然仰维主上圣性宽慈,殿下篤於骨肉,恐言成詿伪故也。”
  • 6、幻僞:虚假,不诚实。
  • 7、晦僞:隐晦与虚假。
  • 8、僭僞: 1.指越礼不轨之事。 2.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
  • 9、欺僞:欺骗虚伪。
  • 10、慝僞: 1.奸伪。
  • 11、敌僞:1. 敌方的虚实。《韩非子·内储说下》:“参伍既用於内,观听又行於外,则敌伪得。”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敌伪得’,得知敌之情伪也。” 2. 指我国抗 日 战争时期 日本 侵略者和汉奸。亦指 日本 侵略者和汉奸的政权。 陈毅 《泗宿道中》诗:“百里吠村犬,穿插敌伪惊。” 陈毅 《长相思·冀鲁豫道中》词:“昼趲行,夜趲行,敌伪关防穿插勤。”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二六:“希望他们出来之后,把工作改换方向,用来对付敌伪。”
  • 12、南僞: 1.亦作"南为"﹑"南伪"﹑"南僞"。指夏时耕作及劝农等事。 2.南方主夏属火,炎帝所司。因用以借称火神。
  • 13、诚僞:真诚与虚伪。三国魏何晏 《景福殿赋》:“观器械之良窳,察俗化之诚伪。” 清唐甄 《潜书·受任》:“君子之始得君也,观其聪明,观其用舍,观其诚伪,观其度量。” 清傅维鳞 《明书·乱贼传二·满四》:“贼虽降,诚伪叵测。”
  • 14、隐僞:不为人知的奸伪之事。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北齐书·冯翊王润传》:“及长,廉慎方雅,习於吏职,至摘发隐伪,姦吏无所匿其情。”
  • 15、烦僞:杂乱虚假。《北史·程骏传》:“夫 老子 著抱一之言, 庄生 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人若乖一,则烦伪生;爽性,则冲真丧。”
  • 16、酢僞:欺诈。酢,通"诈"。
  • 17、假僞:虚假。
  • 18、奸僞:1. 诡诈虚假。 《管子·君臣上》:“是故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则又有符节、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此明公道而灭姦伪之术也。”《韩非子·六反》:“姦伪无益之民六,而世誉之如彼;耕战有益之民六,而世毁之如此。” 汉桓宽 《盐铁论·错弊》:“禁御之法立而姧伪息,姧伪息则民不期於妄得而各务其职,不反本何为?” 汉王充 《论衡·答佞》:“考乡里之迹,证朝廷之行,察共亲之节,明事君之操,外内不相称,名实不相副,际会发见,姧为觉露也。”姧为,一本作“奸伪”。《水浒传》第二四回:“且説那妇人做出许多姦伪张致,那 武大武松 弟兄两个吃了几杯, 武松 拜辞哥哥。” 明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今百姓十九在官,十一在家,身无完衣,腹无饱食,贫困日甚,奸伪日滋。”
  • 19、虚僞:不真实;虚假。 《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汉书·师丹传》:“朕疾夫比周之徒,虚伪坏化,寖以成俗。”《朱子语类》卷九七:“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十分真实,恁地便是诚;若有八九分恁地,有一分不恁地,便是夹杂些虚伪在内,便是不诚。” 鲁迅 《彷徨·伤逝》:“她从此又开始了往事的温习和新的考验,逼我做出许多虚伪的温存的答案来,将温存示给她,虚伪的草稿便写在自己的心上。”
  • 20、智僞:智巧伪行。
  • 21、杂僞:驳杂不纯。 亦指伪造之物。《宋书·颜竣传》:“愚谓宜听民铸钱,郡县开置钱署,乐铸之家,皆居署内,平其准式,去其杂伪。”《新唐书·礼乐志三》:“自 周 衰,礼乐坏于 战国 而废絶于 秦 。 汉 兴,《六经》在者,皆错乱、散亡、杂伪,而诸儒方共补缉,以意解詁,未得其真,而讖纬之书出以乱经矣。”
  • 22、空僞: 1.谓徒有虚名。
  • 23、番僞: 1.外族与依附外族的汉人。
  • 24、化性起僞: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僞组词,僞的组词,僞字怎么组词,僞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僞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僞字在开头的组词有27个,僞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个,僞字在结尾的组词有24个。
  • 拼音wěi
  • 注音ㄨㄟ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WETO

基本释义

W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