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开头的词语
更多- 1、兽补:明清时武官服饰。在官服的前胸及后背绣有豹﹑狮﹑麒麟等兽形图案的补子。"兽补"是武官品级的标志。
- 2、兽材: 雕绘兽形的柱子。
- 3、兽潮:指某种或多种动物繁殖速度过快而引起来的灾难。
- 4、兽臣: 古代掌山泽、主田猎的官。
- 5、兽盾: 虎盾。绘饰虎形的盾牌。因避讳而改。
- 6、兽符: 虎符。因避讳而改。
- 7、兽藁:指动物食用的禾秆、谷秸等枯干的草本植物。
- 8、兽槁:兽食的稿草﹑谷秸之类。藁,通"稿"。
- 9、兽罟: 捕兽的网。
- 10、兽骇: 野兽惊窜。亦以形容慌乱状。
- 11、兽害:野兽对人畜﹑庄稼等造成的祸害。
- 12、兽侯: 画有兽形的射靶。
- 13、兽环: 兽环shòuhuán (1) 旧式大门上的金属门环,衔在兽头形装饰的口中 英 knocker
- 14、兽镮: 同“兽环”。
- 15、兽迹: 兽的足印
- 16、兽脊: 饰有兽形的屋脊。
- 17、兽舰: 船体雕饰兽形的战舰。
- 18、兽铠: 饰有兽首之形的铠甲。
- 19、兽类:脊椎动物亚门中的哺乳纲,都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 20、兽炉: 兽形的香炉。
- 21、兽扰: 兽变驯良。
- 22、兽烟: 兽形香炉中冒出的香烟。
- 23、兽香: 见“兽烟 ”。
- 24、兽炭:做成兽形的炭。亦泛指炭或炭火。《晋书.外戚传.羊琇》:"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
- 25、兽头: 服饰上所织的兽头花纹。 指龙舟之首。 指兽瓦。
- 26、兽糖: 制成狮、象等兽形的糖果。一名享糖。
- 27、兽医: 兽医shòuyī (1) 专治家畜家禽疾病的医生 英 veterinarian; veterinary
- 28、兽伏: 1.谓兽类因恐惧而俯伏。 2.指如兽之蛰伏。 3.喻人因害怕等原因而降伏,顺服。
- 29、兽人: 《周礼》官名。掌管有关狩猎和供献兽物的官。
- 30、兽工: 六工之一。即制革工。
- 31、兽锦:织有兽形图案的锦绣。
- 32、兽君:虎的别称。语出《说文.虎部》:"虎,山兽之君。"
- 33、兽心: 野兽之心。谓人居心极坏。 指有兽心者。
- 34、兽物: 泛指兽类动物。
- 35、兽鼓: 兽皮蒙制的鼓。
- 36、兽居: 谓穴居。
- 37、兽火: 兽炭之火。指炉火。
- 38、兽暴: 谓野兽之害。
- 39、兽睡: 比喻暗中蓄谋,待机而动。
- 40、兽碣: 饰有兽形的碑碣。
- 41、兽虞: 掌管有关捕猎鸟兽禁令的官员。
- 42、兽灾: 犹兽害。
- 43、兽子: 1.虎子。因避讳而改。便壶。 2.虎子。因避讳而改。乳虎。
- 44、兽炎: 见“兽燄 ”。
- 45、兽兕: 泛指猛兽。
- 46、兽吻:虎口。喻危境。因避讳而改。 门环饰。
- 47、兽瓦: 兽形之瓦。
- 48、兽穴: 野兽的洞穴。 虎穴。因避讳而改。
- 49、兽欲: 兽欲shòu yù 1. 指用强暴的方式发泄的性欲。 英 brutish; 2. 指野兽般的欲望。 例 别让这个残忍的恶魔逞他杀人的兽欲。——《威尼斯商人》
- 50、兽行: 兽行shòuxíng (1) 非常野蛮、残暴的行为 例 可是老洪不肯,因为他听到芳林嫂谈到冈村在临城的兽行,同时想到这几个月铁道游击队在湖边受到冈村特务队的苦处。——知侠《铁道游击队》 英 bestiality;brutality;brutal act (2) 特指发泄兽欲行为 英 brutish
- 51、兽焰: 亦作“兽炎”。 指兽形香炉中燃香而生的火焰。 兽炭燃烧发生的火焰。
- 52、兽圈: 苑囿内圈养野兽之处。 比喻四面受困。
- 53、兽挺: 见“兽铤 ”。
- 54、兽铤: 亦作“兽挺”。 谓兽疾走。 泛指急迫行动。
- 55、兽面: 兽形的面具。 指野兽头面的图像。 指如野兽的面孔。
- 56、兽目: 野兽的眼睛。 茶的一种名品。
- 57、兽口: 虎口。喻危境。因避讳而改。 兽形香炉出烟之口。
- 58、兽角: 《吕氏春秋•行论》:“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后以“兽角”指城郭。
- 59、兽樽: 盖上雕绘兽形的酒樽。古多为朝廷宴饮用具。
- 60、兽性: 兽性shòuxìng (1) 指非常野蛮、残暴的性情 例 无法抑制其兽性的发作 英 animal;barbarity;brutal nature
- 61、兽肉:野兽的肉。
- 62、兽槛:指古代押送犯人的囚车
- 63、兽王: 兽王shòuwáng (1) 兽中之王——指“狮子” 英 the king of beasts—the lion
- 64、兽咬剑: 原主人:贡多林涌泉领主Ecthelion。后归索林所有,索林于五军之战去世后,兽咬剑被瑟兰迪尔王安放在索林墓前。
- 65、兽力车: 用牛、马、驴、骡等牲口拉的车。
- 66、兽迒鸟迹: 鸟兽之迹。
- 67、兽聚鸟散: 兽聚鸟散shòujù-niǎosàn (1) 像鸟兽般时聚时散。形容组织性极差 英 bad discipline;how assemble as beasts and now scatter as birds
- 68、兽困则噬: 兽陷困境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
- 69、兽穷则啮:谓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 70、兽穷则齧:谓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 71、兽文彩衫: 兽文彩衫唐初皇帝田猎时侍卫所穿的一种服装。
- 72、兽心人面: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 73、兽面人心: 讽刺以貌取人的人,也在于说明人不一定外表丑,心里也丑。
- 74、兽铤亡群:在古战场因为气氛太萧森野兽急速快跑以至于失掉了自己的群落。
兽中间的词语
更多>>- 1、白兽樽:即白虎樽。唐避太祖讳﹐改虎为"兽"。
- 2、三兽渡: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 3、白兽幡: 1.见"白虎幡"。
- 4、金兽符:古代封王侯时所赐的符。
- 5、铜兽符:即铜虎符。唐人避唐高祖之祖李虎讳﹐改"虎"为"兽"。
- 6、困兽斗: 解 释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作最后挣扎。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
- 7、白兽门: 1.亦称"白兽门"。 2.即白虎门。
- 8、鸟兽散: 鸟兽散niǎoshòusàn (1) 指一群人像鸟兽一样突然四处散去(贬义) 英 (of human beings) scatter like birds and animals
- 9、鸟兽行:比喻乱伦的秽行。
- 10、鸟兽心: 1.比喻恶念。
- 11、野兽派:也称“野兽主义”。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画派。1905年马蒂斯等画家在巴黎举行画展,因绘画技法超越常轨,被评论家认为“野兽群”而得名。该派强调根据画家的个性和主观感受,自由地运用色彩。作品常夸张物体形态,强化色彩对比。代表人物还有杜飞、特朗等。
- 12、禽兽行:古代特指乱伦的行为。
- 13、白兽闼: 1.亦称"白兽门"。 2.即白虎门。
- 14、百兽王:指狮子。
- 15、百兽长:指狮子。
- 16、神兽门: 1.即神虎门。南朝宋建康都城宫门名。唐避高祖之祖父李虎讳改作神武门。
- 17、踏兽车: 1.亦作"蹋兽车"。 2.见"踏虎车"。
- 18、操兽师: 是何马小说《藏地密码》提及的一种古西藏职业,三大密传师之一。
- 19、百兽率舞:谓音乐和谐之声感动群兽相率起舞。
- 20、禽奔兽遁:禽兽奔逃躲避,比喻人奔波追逐。
- 21、笨脚兽科: 笨脚兽科bènjiǎoshòukē (1) 晚古新世和早始新世水生哺乳动物的一个科,归类于全齿目(Pantodonta) 英 Barylambdidae
- 22、困兽犹鬭:作困兽斗 zuòkùnshòudòu 虽受困顿,亦要奋力相拼,抗挣不休。
- 23、三兽渡河: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
- 24、凤仪兽舞: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
- 25、鸟惊兽骇: 如同鸟兽受惊的样子。
- 26、魔兽词汇: FH:..................First Hero,第一英雄,也叫F1。SH:..................Second Hero,第二英雄,也叫F2。
- 27、刳兽食胎:谓剖兽腹而食其胎。
- 28、困兽犹斗: 困兽犹斗kùnshòu-yóudòu (1) 虽然陷于困顿,亦争斗抵抗不休 例 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左传》 英 a cornered beast will still fight;even a trapped beast struggles
- 29、作困兽斗: 作困兽斗zuòkùnshòudòu (1) 虽受困顿,亦要奋力相拼,抗挣不休 英 put up a desperate fight like cornered beasts
- 30、狼子兽心: 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 31、儿怜兽扰:象小孩一样加以抚爱,象野兽一样加以驯化。
- 32、鸟声兽心: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
- 33、鸟伏兽穷:如飞鸟栖伏,野兽奔走无路。形容势竭力穷,处境困难。
- 34、蛇回兽怕: 1.极言山势峻险。
- 35、禽兽不如:意为连禽兽不如。
- 36、禽兽不若: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五回:“海青乃能尽忠如此,彼张均、张洎辈,真禽兽不若矣!” 【词目】禽兽不若【读音】qín shòu bù ruò【释义】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五回:“海青乃能尽忠如此,彼张均、张洎辈,真禽兽不若矣!”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丑恶
- 37、异兽珍禽: 珍:珍贵的;禽:鸟的总称。指贵重奇异的动物。
- 38、瑞兽珍禽:珍:贵重的;奇:特殊的。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
- 39、如鸟兽散: 如鸟兽散rúniǎoshòusàn (1) 像受惊的鸟兽四处逃散。形容打败仗后四处逃散的情景 英 flee helter-skelter;be utterly routed
- 40、豕交兽畜:比喻待人没有礼貌。
- 41、率兽食人:率:带领。本指统治者为政失职,只图享乐,不关心百姓疾苦。后比喻实施暴政虐害百姓。
- 42、人面兽心: 人面兽心rénmiàn-shòuxīn (1) 本为古代鄙视匈奴的词 例 夷狄之人,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史记·匈奴传》 英 have the face of a man but the heart of a beast (2) 后指人的面孔,野兽心肠
- 43、作鸟兽散: 1.一群鸟一群虎各跑一边(打一成语) 2.五只鸟四只虎(打一成语)
- 44、奇兽虚明: 在距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城沱江镇东南两公里的喜鹊塘村,与寒亭暖谷一路之隔的田野上,有一座高不过五十米的石山。
- 45、做鸟兽散: 意为聚集着的一群人慌张而狼狈地四散逃开,像丛林中的鸟群或兽群,受到惊吓后散开了。
- 46、鸟兽率舞:谓音乐和谐之声感动群兽相率起舞。
- 47、虐老兽心:比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 48、得兽失人: 词语解释⒈ 得到了野兽却丧失了人的性命。比喻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 49、禽兽葡萄镜:古代铜镜。又名海马葡萄镜,背纹系高浮雕,纹饰以葡萄纹和各种鸟兽虫蝶为主,造型生动,装饰趣味极浓。流行于唐代。
- 50、鸟兽不可与同群:〔人〕与鸟兽是不可同群的。
- 51、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词语解释⒈ 不进野兽窝,怎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成语解释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 52、不入兽穴,不得兽子: 词语解释⒈ 不进野兽窝,不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成语解释不入兽穴,不得兽子
兽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宝兽:兽形香炉。
- 2、碑兽:墓碑及墓前石兽。
- 3、赤兽:指兽炭,一种兽形的炭。
- 4、讹兽:传说中的兽名。以其能言﹐常欺人﹐故称。
- 5、封兽: 古指大象。 泛指大兽。
- 6、孤兽: 1.孤单的野兽。
- 7、犷兽: 凶猛的野兽。喻凶恶之敌。
- 8、害兽: 害兽hàishòu (1) 对人类有害的各种兽类,如獾、狼、野猎等 英 harmful animal
- 9、皓兽:白色的兽。古代以为瑞物。
- 10、祭兽:豺杀兽而陈之若祭。
- 11、狡兽:矫健凶猛的野兽。
- 12、阱兽:掉入陷阱中的野兽。比喻陷入困境之敌。
- 13、困兽:被围困的野兽。比喻处绝境中的人。
- 14、雷兽:古代传说中的雷神。
- 15、猎兽: 猎兽liè shòu 1. 中世纪英国在狩猎地饲养作为打猎对象的动物(如獐、狐、貂) 英 beast of chase; 2. 可作狩猎猎物的哺乳动物。
- 16、鳞兽: 指东方青龙。
- 17、六兽:谓麋﹑鹿﹑熊﹑麕﹑野豕﹑兔。或谓'熊'当为'狼'。 指皇后发簪上的熊﹑虎﹑赤熊﹑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等六种饰物。
- 18、倮兽:短毛的野兽,如虎豹之类。一说身无毛羽鳞甲的动物。
- 19、猛兽: 猛兽měngshòu (1) 指体大而凶猛的兽类 英 beast of prey
- 20、男兽:部分野蛮未开化雄性名称
- 21、鸟兽: 鸟兽niǎoshòu (1) 飞禽和走兽的统称 例 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明·魏学洢《核舟记》 英 birds and beasts
- 22、寝兽:卧兽。
- 23、禽兽: 禽兽qínshòu (1) 鸟类和兽类的统称,古代也专指兽类。 英 birds and beasts (2) 泛指飞禽走兽 例 人民少而禽兽众。——《韩非子·五蠹》 例 禽兽虫蛇。 (3) 偏义复词,指走兽 例 禽兽之皮。——《韩非子·五蠹》 例 君子之于禽兽。——《孟子·梁惠王上》 例 恩足以及禽兽。 例 禽兽之变。——《聊斋志异·狼三则》 英 beasts (4) 比喻行为卑鄙恶劣、卑劣无耻的人 例 衣冠禽兽 例 禽兽不如 英 impudent and wicked people
- 24、虬兽: 1.亦作"虬兽"。 2.即虬虎。唐人修史避唐高祖讳而改。
- 25、仁兽:麒麟的别名。古代传说麒麟口不食生物,足不践生草,有王者则至,为仁德之兽。
- 26、乳兽: 乳兽rǔshòu (1) 没有断奶的家畜 英 sucker (2) 断奶以前的小动物 英 suckling
- 27、瑞兽:象征吉祥之兽,如麒麟之类。 指兽形香炉。
- 28、白兽:即白虎。西方七宿。
- 29、百兽:众兽。
- 30、畜兽:指家畜。
- 31、毒兽: 1.恶兽,猛兽。
- 32、石兽: 1.古代帝王官僚墓前的兽形石雕。其种类和多寡依墓主的身份而分不同的等级。
- 33、二兽: 指麒麟与凤凰。
- 34、红兽:指烧红的兽炭。晋羊琇性豪侈,用炭屑和作兽形,用以温酒,当时豪贵,竞相仿效。见《晋书.外戚传.羊琇》。亦指火炉。
- 35、归兽:将战备用的牛马放回山野。谓解除军备,恢复和平。
- 36、家兽: 即家畜。 狗的异名。
- 37、槛兽: 笼中之兽。喻失去自由者。
- 38、金兽:指金色虎首形铺首。指兽形的香炉。 铜镜上兽形花纹。 古台名。汉建安十八年﹐曹操建于邺城西北。
- 39、灵兽:祥瑞之兽。
- 40、毛兽: 1.指四象中的白虎。古代二十八宿体系中﹐西方七宿为虎象﹐因用以借指西方。
- 41、木兽: 1.木制的兽。 2.谓林中野兽。
- 42、青兽: 1.传说中的兽名。也称双双。 2.礼服上的蜼兽形的纹饰。 3.喻苍翠奇异的山岭。
- 43、轻兽:奔走迅捷的野兽。
- 44、神兽: 神异之兽。
- 45、庶兽:传说中的异兽名。
- 46、四兽: 1.古人以龙﹑虎﹑凤﹑龟四兽为动物之首,阴阳家则附会成天上苍龙﹑白虎﹑朱鸟﹑玄武四星宿。 2.指虎﹑豹﹑熊﹑罴。
- 47、庭兽:即獬豸。传说中的神兽,有一角,人君刑罚得中,则生于朝廷。庭,通"廷"。
- 48、铜兽: 1.指铜制的兽头形铺首。 2.铜制的兽形酒具。 3.见"铜兽符"。
- 49、瓦兽: 陶制的兽形物。常用为屋饰。
- 50、畏兽: 1.传说可以避凶邪的猛兽。
- 51、文兽: 1.传说中的兽名。 2.有文彩之兽。
- 52、吻兽:兽头﹐屋脊上的一种装饰物。
- 53、屋兽:我国古建筑屋脊上的一种兽形装饰物。
- 54、五兽: 五类动物。
- 55、舞兽:《书.舜典》:"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谓百兽随乐起舞。后用于歌颂君王圣明。
- 56、狎兽: 驯顺之兽。
- 57、仙兽:《埤雅.释兽》:"旧说鹿者仙兽,常自能乐,性从其云泉。"后因称鹿为仙兽。
- 58、香兽:指用炭屑匀和香料制成的兽形的炭。 兽形的香炉。
- 59、嚣兽:兽名。猴属。
- 60、驯兽: 1.驯服之兽。 2.训练马﹑狗﹑象﹑狮子﹑老虎等兽,使听指挥,表演各种技巧动作。
- 61、牙兽: 传说中的兽名。即驺虞。亦名驺牙。 指像。
- 62、药兽:传说能采药治病之兽。
- 63、野兽: 野兽yěshòu (1) 家畜以外的兽类,天性凶猛,尤指食肉的野生哺乳动物 英 wild beast;wild animal
- 64、馌兽: 1.田猎时以猎获之兽祭四郊之神。
- 65、逸兽: 1.奔跑的猛兽。 2.灵异之兽。
- 66、寅兽:亦称'寅客'。 虎的别名。寅于十二生肖中配虎,故有此称。
- 67、娱兽:如犬马等供人玩乐之兽。
- 68、鱼兽:指海豚一类的海中哺乳动物。
- 69、羽兽:南方朱鸟。
- 70、原兽:野兽。
- 71、灾兽:犹恶兽。
- 72、仔兽: 野兽的幼仔。如:动物园安装了保暖设施,保护仔兽过冬。
- 73、蛰兽:藏在洞中过冬的兽类。
- 74、珍兽: 1.瑞兽。 2.珍异的野兽。
- 75、侄兽:兽名。虎之一种。又称酋耳。
- 76、鸷兽:猛兽。
- 77、走兽: 走兽zǒushòu (1) 泛指兽类 例 飞禽走兽 英 beast;quadruped;four-footed animal
- 78、驮兽:驮兽,其原意为训练用来背负物品或供人骑乘搭载的动物(见动物运输)。而在现今好人文化的薰陶之下,却也发展出另一个沿伸的意义。
- 79、教兽:用来形容道德败坏、师德败坏、人面兽心、禽兽不如的教书育人者。
- 80、海兽: 词语解释⒈ 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如海豚、鲸等。
- 81、比肩兽:即蟨。传说中的一种动物。
- 82、九绝兽: 传说中的神禽。
- 83、九絶兽:传说中的神禽。
- 84、开明兽: 1.传说中的神兽名。
- 85、两脚兽:象野兽一样的人。
- 86、鬣齿兽: “鬣狗的牙齿”。
- 87、腽肭兽:即海狗。哺乳动物。生活在海洋中﹐也能在陆地上爬行。参见"海狗"。
- 88、喷香兽:外形作兽状,香气从口中散出。
- 89、任法兽: 兽名。獬豸的别称。
- 90、风生兽:传说中的神兽名。
- 91、十二兽: 1.指由人扮饰的十二种兽像。古代用以驱疫避邪。 2.即十二虫。
- 92、火光兽: 古代传说中夜间能发光的异兽。
- 93、三角兽: 古代传说中祥瑞之兽。
- 94、一角兽: 兽名。相传属麒麟类,被视为祥瑞。
- 95、食蚁兽:食蚁兽(学名:Vermilingua;英文名称:Anteater):是哺乳纲、贫齿目、蠕舌亚目下的2科3属4种食虫哺乳动物的通称。包括侏食蚁兽、大食蚁兽、小食蚁兽和墨西哥小食蚁兽。吻部尖长,嘴管形;舌可伸缩,并富有粘液,适于舐食昆虫;耳小而圆;前肢力强,第三指具特别发达并呈镰刀状的钩爪,后肢4-5趾亦具爪。头骨细长而脆弱,无齿。吃蚂蚁、白蚁及其他昆虫。
- 96、鸭嘴兽: 哺乳动物。体肥而扁;嘴扁平而突出,状似鸭嘴。毛细密,深褐色,有光泽。前、后肢有蹼,适于游泳。又有尖锐的爪,适于掘土。穴居水边,以昆虫和贝类为食。卵生,由雌兽伏卵孵化。无乳头,乳汁由腹部的几个乳腺流出,哺乳时仰卧。产于澳大利亚南部及塔斯马尼亚。
- 97、隐形兽: 隐形兽在远东地区可以见到,只是十分难得,因为它受到威胁的时候,能够变得让人看不见,只有那些擅长捕捉它的巫师才能看见它。
- 98、太虚兽: 守护西门家的神兵兽,管理着西门域的水,变身后为神兵太虚,其力量如同台风,但保存实力刮龙卷风。
- 99、目灵兽: 目灵兽They reveal,约瑟传说草系氏族守护兽精灵。
- 100、肉齿兽: “鬣狗的牙齿”。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笔划11
- 繁体獸
- 五笔ULGK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小篆字形。上象耳,中象头,下象足踩地。兽本是禽兽的总称。古另有“獸”字,指捕捉禽兽的活动。二字通用。本义:禽兽的总称)(2) 四足的哺乳动物,多指野兽兽,守备者。——《说文》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兽毛虫总号。——《释兽释文》。按,兽中可畜养者则曰兽。兽,狐狼之属。——《周礼·庭氏》注大兽公之。——《周礼·兽人》搏兽于敖。——《诗·小雅·车攻》猛兽步高岗。——曹操《却东西门行》兽同足者而俱行。——《战国策·齐策》山有猛兽。——《淮南子·说山训》山深而兽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3) 又如:兽目(野兽的眼睛);兽工(殷制天子六工之一。即治皮革的工匠);兽人(居心险恶、有如禽兽之人);兽骇(兽类受惊时狂奔乱窜);兽吻(门环上的装饰物;虎口);兽臣(古官名。掌管山泽、田猎之事);兽头大门(豪门显贵、宫殿寺观之正门上的门环,一般用铜制或鎏金的兽头铺首,故称);兽铤(兽疾走)(4) 干肉实兽于其上,东首。——《仪礼》(5) 唐人因避唐高祖李渊祖李虎讳,往往把虎字改作“兽” 。如:兽口(虎口);兽吻(虎口);兽君(虎的别称)形容词(1) 比喻野蛮、残忍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周礼·夏官·大司马》(2) 又如:兽心;兽欲;兽行(比喻极端野蛮残忍、丧失人性的行为)(3) 兽形的 。如:兽材(雕绘兽形的柱子);兽面(兽形的面具);兽侯(画有兽形的射靶);兽铠(饰有兽首之形的铠甲);兽舰(船体雕饰兽形的战舰);兽炉(兽形的香炉)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