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寺庵:僧或尼所居的寺庙。
  • 2、寺壁:寺庙壁画。
  • 3、寺曹:九卿官署。
  • 4、寺臣:宦官的别称。
  • 5、寺丞:官署中的佐吏。
  • 6、寺棘: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法的最高机关,故名。
  • 7、寺监:古时太常寺﹑光禄寺﹑将作监﹑都水监等寺﹑监两级官署的并称。
  • 8、寺庙: 寺庙sìmiào (1) 供奉神佛或圣贤的处所 英 temple
  • 9、寺寝:祠庙的后殿。
  • 10、寺卿:九寺大卿的简称。汉称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的长官为九寺大卿,以后各朝名称略有不同。亦以泛指显宦。
  • 11、寺署:官署。
  • 12、寺人:古称宫内供使令的小臣。即后世所称的宦官、太监。
  • 13、寺院: 寺院sìyuàn (1) 指供奉神佛的庙宇,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 英 temple;monastery
  • 14、寺观: 寺观sìguàn (1) 寺和观的统称 英 Buddhist and Taoist temples
  • 15、寺主: 1.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东汉时立白马寺,有知事之名,东晋以后始称寺主。 2.宋政和三年,禁僧尼称寺主﹑院主,后遂多以"住持"为名。
  • 16、寺刹:指寺和塔。 指寺院。
  • 17、寺户:即佛图户。北魏时为佛寺服役的民户。
  • 18、寺宇:寺院。
  • 19、寺舍: 1.官舍。 2.僧舍。
  • 20、寺省: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
  • 21、寺印:寺院印章
  • 22、寺洼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晩期的一种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故名。主要分布在甘肃临洮以南至会川之间洮河两岸一带。以马鞍形侈口平底的陶器为基本特征,已出现铜器。年代约当于中原的周代,可能是氐﹑羌族的原始文化。

寺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北寺塔:原名报恩寺塔。在江苏苏州市旧城北部北寺内,为苏州名胜。相传为三国孙权之母吴夫人建造,现存建筑是南宋绍兴年间所重修。八面九层,可供登临。是一座高大完美的楼阁式砖木结构古塔。
  • 2、北寺狱: 东汉黄门署属下的监狱。主鞫禁将相大臣。因署在宫省北,故名。
  • 3、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唐李伯药撰,欧阳询书,贞观五年刻。原石宋已断缺,敦煌石室曾发现宋以前拓本。此碑书法醇古,丰腴悦泽,笔力雄浑,法度严整。清翁方纲对此碑评价极高,认为《化度寺碑》胜于《九成宫碑》,为欧阳询著名的代表作品。
  • 4、龙藏寺碑: 《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的简称。
  • 5、修定寺塔: 修定寺在安阳县城西北清凉山南麓。
  • 6、佑国寺塔:北宋时建筑。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塔底直径10.24米,高57.34米,全部用砖砌成,壁内外用铁色琉璃砖包砌,故又称铁塔,是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 7、古寺青灯:青灯: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形容修行者的孤独寂寞的生活
  • 8、金陵寺岗: 因此处古建有金陵寺而得名。
  • 9、南安寺塔: 南安寺塔位于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城南门内西侧,始建于北魏,后存为辽代重建物。
  • 10、许明寺镇:许明寺镇位于长江北岸,与垫江、忠县接壤,距县城64公里,有丰都“北大门”之称,是丰都目前踞重庆最近的乡镇。
  • 11、炳灵寺石窟: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炳灵为藏语译音,是“十万佛”之意。现存主要窟龛集中在下寺沟西岸南北长350米、高30米的峭壁上。附近的佛爷台、洞沟、上寺等处,也有零星的窟像和壁画。较完整的窟龛共有195个。遗存的彩塑和石雕造像776躯,壁画900余平方米,摩崖刻石4方,石碑1通,墨书或刻石纪年铭文6处。第169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造像题铭,是目前全国石窟中最早的题记。据文献和洞窟发愿文记载,开窟始于西秦,北魏、北周、隋、唐诸代续有建造。
  • 12、妙应寺白塔:妙应寺白塔,又称“释迦舍利灵通之塔”,也称“灵通万寿宝塔”、“释迦舍利灵通宝塔”,因通体白色,故俗称“白塔”,元时有“金城玉塔”之美誉。
  • 13、黄门北寺狱: 后汉狱名。
  • 14、保圣寺罗汉塑像: 宋代泥塑。在今江苏吴县fef1直镇保圣寺内。旧传唐人所塑。原有塑像十八尊,现存九尊。像为彩塑,精美古雅,生动传神。
  • 15、题破山寺后禅院: 诗篇名。唐代常建作。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写作者清晨游寺的见闻和感悟,“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四句,意境优美深邃,体现出作者的恬淡胸襟,为后人传诵。

寺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庵寺: 1.尼寺。2.尼寺、僧寺的通称。
  • 2、北寺: 1.监狱名。 2.大理寺的别称。 3.指寺院位置在北者。 4.寺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旧城北部。旧名报恩寺。寺内有北寺塔为游览名胜。
  • 3、城寺:官舍。
  • 4、祠寺: 1.祠堂,寺庙。
  • 5、邨寺:乡村寺庙。
  • 6、村寺: 1.乡村寺庙。
  • 7、邸寺: 1.邸舍与寺院。
  • 8、貂寺:太监的别称。因太监的帽子以貂尾为饰,故称。寺,寺人。
  • 9、坟寺:古代大臣墓地上的用以祭祀死者的建筑物。
  • 10、府寺:古代公卿的官舍。 泛指高级官员的府邸或官署。
  • 11、妇寺:宫中的妇女近侍。 指宦官。
  • 12、孤寺: 1.孤立无邻的寺庙。
  • 13、观寺:寺观。
  • 14、宦寺:即宦官。宦官古称寺人,故云宦寺。
  • 15、阍寺: 1.阍人和寺人。古代宫中掌管门禁的官。 2.指宦官。 3.豪贵之家的守门人。
  • 16、棘寺: 1.泛指九卿官署。 2.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狱的官署,故称。
  • 17、监寺: 1.佛寺中主持寺务之僧。地位次于方丈。 2.指封建朝廷监﹑寺等机构的长官。
  • 18、讲寺:佛教语。指讲经说法的寺院。 特指区别于禅寺和律寺的'教寺'。
  • 19、禁寺:犹省寺。公卿官署,如中书省﹑门下省﹑太常寺﹑鸿胪寺等。
  • 20、冏寺:指太仆寺。古代官署名。掌舆马及马政。
  • 21、麟寺:古代官署名。宗人府的别称。
  • 22、灵寺:对寺院的敬称。
  • 23、尼寺: 1.尼姑所住的寺院。 2.借指天主教修女院。
  • 24、卿寺:九卿的官署。
  • 25、僧寺:佛教寺院。
  • 26、百寺:各官署。
  • 27、佛寺: 佛寺fósì (1) 佛门的寺院 英 temples of Buddism
  • 28、刹寺:佛寺。
  • 29、禅寺:佛寺。
  • 30、朝寺: 1.朝廷的官署。
  • 31、东寺: 1.古代东宫官署率更寺的别称。掌宗族﹑礼乐﹑刑罚及漏刻。
  • 32、都寺: 1.太常寺的别称。 2.寺院中统管总务的执事僧。
  • 33、法寺:大理寺的别称。泛指掌管刑狱的官署。
  • 34、番寺: 1.喇嘛教的寺庙。
  • 35、宫寺:皇宫和官署。
  • 36、官寺: 1.官署;衙门。 2.官家建的寺庙。
  • 37、寒寺:寒天的寺院;寂寥冷落的寺院。
  • 38、九寺: 指九卿的官署。
  • 39、内寺: 1.设在宫中的寺院。 2.指宦官。
  • 40、山寺:山中寺院。
  • 41、省寺: 1.古代朝廷"省"﹑"寺"两类官署的并称。亦泛指中央政府官署。
  • 42、水寺:临水寺庙。
  • 43、亭寺:驿站。寺,办公的官署。
  • 44、乌寺:指御史台。
  • 45、乡寺: 1.乡村寺庙。 2.指乡学。
  • 46、萧寺: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 47、玄寺: 道场。
  • 48、奄寺:指宦官。古称阉人﹑寺人﹐后称宦官﹑太监。
  • 49、烟寺:烟雾缭绕的寺庙。
  • 50、阉寺: 阉寺yānsì (1) 指宦官 例 正是未到宫墙沾圣化,先从阉寺乞私恩。——《梼杌闲评——明珠缘》 英 palace eunuch
  • 51、野寺:野外庙宇。
  • 52、遗寺:废旧的佛寺。
  • 53、尹寺:指宦官。
  • 54、营寺: 1.指文武官署。
  • 55、云寺:指高山上的寺院。
  • 56、知寺:寺院中职事僧的一种职称。
  • 57、竹寺:竹林中的寺院。
  • 58、住寺:汉时禁卫军中,疲弱而不胜任军事者留驻官署,称为"住寺"。寺为古代官署名。
  • 59、驺寺:骑从侍役。
  • 60、祖寺:佛教语。指曾为祖师所居的佛寺。
  • 61、白马寺: 在河南省洛阳市东郊。建于公元68年。相传蔡b02a、秦景等在大月氏国求得佛法,并邀天竺(今印度)僧人同行,用白马驮经迎归洛阳,并建寺院,以白马命名。占地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等。大雄殿内三尊主佛和十八罗汉像闻名于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2、保圣寺:在江苏吴县甪直镇。寺创建于梁天监二年,唐至清均修建。寺内天王殿为宋代遗物,木构虽大部分为明代遗物,但还保存宋代建筑传统的制作手法。寺内原有十八尊罗汉塑像,相传为唐杨惠之所作,1927年寺遭大火,现仅存九尊。罗汉形态逼真,形体比例适度,刀法浑厚有力,能显示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为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塑像之一。
  • 63、保国寺:在浙江宁波市洪塘北面的灵山山岙。建筑依山而起,隐现于层峦迭嶂之间。寺内大雄宝殿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虽经历代重修,未失宋时原貌,为江南罕见的木构建筑遗物。保国寺四周涧流环绕,满山松竹参差掩映,风景秀丽,是江南名胜之一。
  • 64、报恩寺:古寺名。旧址在今苏州市。相传本为三国吴孙权母吴夫人所建之通玄寺。唐开元中改名开元寺。唐末毁于兵燹。后周显德中,吴越重建寺,移唐报恩山(支硎山)之报恩寺匾额于此,遂袭其名。寺有宝塔十一级,遭火后,南宋绍兴间重建,即现存之北寺塔。参阅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寺院》。
  • 65、鲁仓寺: 藏语称“鲁仓讲修兴善洲”,又因系尼尔仓活佛所建寺院,亦称“尼尔讲修兴善洲”。
  • 66、文昌寺: 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周礼镇,座东向西,距县城四十五公里,距内江四十公里,初名文昌宫,供奉文昌帝君,为学子祈祷膜拜之所。
  • 67、海潮寺: 海潮寺在今贵阳海关处,祭祀贵州巡抚王三善。
  • 68、崇圣寺:寺名。在云南省大理西北点苍山东麓。
  • 69、慈恩寺:唐代寺院名。旧寺在陕西长安东南曲江北,宋时已毁,仅存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隋无漏寺旧址为母文德皇后追福所建,故名慈恩寺。唐玄奘自印度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雁塔,用以收藏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神龙始,进士登科,皇帝均赐宴曲江上,题名雁塔。雁塔今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寺》。
  • 70、萧帝寺:萧寺。
  • 71、独乐寺:中国现存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在天津市蓟县城西部。相传始建于唐代,公元年重建。
  • 72、塔尔寺: 我国著名佛寺之一。藏语“公本”,意为“十万佛像”。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东北。为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共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经堂等十余个建筑物组成,雄伟壮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3、仙峰寺:寺名。在四川省峨眉县峨眉山。古名慈延寺,一名仙峰禅院。创建于明万历间,清代曾重修。背负危岩,面华严峰,林木葱茏,远离尘寰,深邃幽寂,盛夏如秋,有九老洞﹑三皇台等名胜。
  • 74、雁峰寺: 该寺开山祖师为宏宣法师,著名方丈有绍康和尚。
  • 75、鹫峰寺: 寺名。故址在北京西城内城隍庙南。 寺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郊。
  • 76、鹫峯寺:鹫峯寺寺名。
  • 77、独阜寺: 距离安徽省太湖县新城约50里的小池镇红旗村境内有一座名山,叫独阜山。
  • 78、甘露寺: 1.寺名。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相传三国吴甘露年间建。唐李德裕加以增辟。唐卢肇有《题甘露寺》诗。 2.在陕西省华县东南少华峰之西。唐郑谷有《少华山甘露寺》诗。
  • 79、吴哥寺:一称“吴哥窟”。印度教、佛教神庙。在柬埔寨暹粒省吴哥古城南郊。建于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时,后成为其陵寝。主体建筑为三层石砌台基上的五座尖塔。台基每层有饰浮雕的回廊围绕。其建筑和雕刻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 80、孤山寺: 1.古代杭州西湖孤山上的寺院。
  • 81、佛光寺: 佛光寺Fóguāng Sì (1) 中国现存最古的佛寺之一。在山西五台县佛光山。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大殿于唐大中11年修建,配殿建于金天会15年。大殿、配殿还有唐幢、唐塑、壁画、墨迹题字以及北魏、唐、金之基塔,都是世间的瑰宝 英 Foguang Temple
  • 82、寒山寺:寺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枫桥镇。相传唐诗僧寒山子曾居于此,故名。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宋嘉佑中曾改名普明禅院。
  • 83、韩英寺: 在东乡聚居区到处可以看到高高耸立的清真寺,它遍布各个山庄。
  • 84、弘恩寺: 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窦店镇望楚村西。
  • 85、鸿胪寺: 官署名。
  • 86、护国寺:北京旧寺庙名。
  • 87、怀圣寺: 1.中国最早的清真寺之一。相传始建于唐代,以教徒怀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而得名。寺内有一古塔,系唐代所建,故又称光塔寺。殿宇均后代重建。寺在今广州市光塔路。
  • 88、津良寺: “津良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史料记载:田野材料:长子境内有河曰“岚河”,浊漳支流也。《水经注·漳水》、《魏书·地形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均有记载。
  • 89、龙井寺: 寺庙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山地中。历史悠久。寺内有井,称为龙井,寺因以得名。
  • 90、静安寺: 1.在上海市内。原名"沪渎重玄寺"。相传三国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始建﹐在吴淞江滨﹐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静安寺﹐嘉定九年(1216年)移今址。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
  • 91、大理寺:大理寺丞,汉语词语,官名。
  • 92、柏林寺:1.古寺名。在 河北省 赵县 城内。始建于 汉 末。隋 唐 年间为 观音院,金 元 时期改为 柏林禅院。寺内原有大殿和彩色壁画,相传为 吴道子 真迹。清 梁清标《柏林寺观吴道子画水》诗:“柏林 画水已千秋,白日纵横沧海流。”2.北京 著名古寺之一。在 北京 东城区东北角。建于 元 至正 七年(公元1347年),明 清 两代均有修葺和增建,清 康熙帝 曾题额“万古柏林”。寺内保存的《龙藏》经版,是我国释藏中现存的唯一木刻经版。
  • 93、东林寺: 1.寺名。在今江西庐山。晋太元中,慧远法师在江州刺史桓伊资助下建成。唐会昌三年寺废,大中三年复修。宋改名太平兴国寺。解放以来,经过修葺,已成为庐山古迹之一。参阅《全唐文》卷二六四李邕《东林寺碑序》。
  • 94、鹤林寺: 寺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郊。始建于晋代,南朝·宋武帝·刘裕微时曾游于此。
  • 95、铁炉寺: 铁炉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捞刀河镇汉回村,距离长沙市十五华里,始建年代不详。
  • 96、茂松寺: 新佛教被广泛推广的镰仓时代,在西宫市有净土宗的净桥寺、净土真宗的教行寺。
  • 97、法门寺: 法门寺Fǎmén Sì (1) 古佛寺名,在今陕西省扶风县北,建于南北朝以前,唐、宋、金、明、清历代都进行过修整,唐代诸帝多次迎取佛骨于寺内。1987年5月,在重修砖塔时发现宝塔地宫所藏的4枚佛指舍利及大量珍贵文物,轰动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宗教界。现已正式对外开放 英 Famen Temple(an ancient buddhist temple)
  • 98、须弥寺: 在我国广柔的大地上,凡名山必建有佛寺禅院。
  • 99、南禅寺:在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李家庄西侧。寺坐北向南,有山门﹑龙王殿﹑菩萨殿和大佛殿等主要建筑。大佛殿内无柱,只用两根通长的四椽栿承载着上部屋架。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是我国现存已知最古的木构建筑物。殿中十七尊塑像﹑佛座以及石塔﹑石狮等都是我国唐塑中的佳作。1974年进行了维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00、破山寺:佛寺名。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南朝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唐常建有《破山寺后禅院》诗。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寺组词,寺的组词,寺字怎么组词,寺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寺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寺字在开头的组词有22个,寺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5个,寺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73个。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F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小篆字形,从寸,之声。寸,与法度有关。本义:古代官署的名称。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如:大理寺(职掌审核刑狱案件))(2) 同本义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说文》寺,治也,官舍也。——《一切经音义》寺,官舍也。——《三苍 》寺,官也。——《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令骑奴还至寺门。——《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城郭官寺。——《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列寺七里。——左思《吴都赋》(3) 又如:寺正(大理寺正卿的略称);寺舍(官舍。官署办公的房子;佛教僧侣的房舍);寺库(古时寺观里设的当铺);寺省(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寺曹(九卿官署);寺署(官署);寺卿(九寺大卿的简称);寺棘(大理寺的别称);寺丞(官署中的佐吏)(4) 佛教的庙宇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 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 白马寺。——《广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5) 又如:寺宇(寺院);寺刹(寺和塔);寺主(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寺庵(僧和尼所居的寺庙);寺寝(祠庙的后殿)(6) 某些宗教供礼拜、讲经的处所 。如:礼拜寺;摩尼寺;特指伊斯兰教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7) 奄人,内监。古代皇宫内供使令的小臣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诗·秦风·车邻》匪教匪诲,时维妇寺。——《诗·大雅·瞻卬》齐寺人 貂。——《左传·僖公二年》阍,门者也,寺人也。——《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8) 又如:寺人(太监,古代宫内供使的小臣,东汉后专指宦官)(9)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