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忽板:旧时对出入妓院的清客的别称。
  • 2、忽搭:[ hū dā ] :〈动〉纸、布等片状物飘动作响。 [ hū da ] :hū dā的又音。义同“忽搭hū dā”。
  • 3、忽怠:犹轻慢。
  • 4、忽尔:忽然;突然。假使;倘或。
  • 5、忽而: 忽而hū ér 1.  变化迅速,出乎意料。 例 昨天还很热,今天忽而冷起来了。 英 now…,now…; 2.  不断交替出现。 例 早晨天上的云霞彩色幻变,忽而红,忽而白,忽而橙或紫。
  • 6、忽悠: 忽悠hūyōu (1) 〈方〉晃悠 例 不怕秋千忽悠你就玩吧 英 flicker
  • 7、忽略: 忽略hūlüè (1) 疏忽,不在意;没注意到 例 一些很有意义的论点被忽略了 英 neglect;overlook
  • 8、忽然: 忽然hūrán (1) 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例 忽然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例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 英 suddenly
  • 9、忽视: 忽视hūshì (1) 不重视 例 忽视了学生们的真正需要 英 neglect;ignore;pay no regard to;fail to recognize
  • 10、忽忽: 忽忽hūhū (1) 失意貌 例 忽忽如狂。——《汉书·李广苏建传》 英 frustratedly;absent-minded (2) 时间快速飞逝的样子 例 离开杭州,忽忽又是一年 英 time,pass in a flash
  • 11、忽律: 即忽雷。鳄鱼的别称。
  • 12、忽雷: 响雷。 不怕雷。喻勇暴过人者。 琵琶名。 鳄鱼的别名。
  • 13、忽闪:[ hū shǎn ] :(动)闪动;闪耀:小姑娘~着大眼睛。 [ hū shan ] :闪耀;闪动:小姑娘~着大眼睛看着妈妈。
  • 14、忽地: 忽地hūde (1) 忽然;突然 例 灯忽地灭了 英 suddenly
  • 15、忽儿:犹一会儿。指很短的时间或在很短的时间内。 叠用于两个以上非同义词或谓语前面,表示短时间内不同情况的交替。突然;忽然。
  • 16、忽微: 忽微hūwēi (1) 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十的百万分之一 例 祸患常积于忽微。——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英 trifle;minor matter;petty thing;minimal;minuscule
  • 17、忽拉: 见“忽剌 ”。
  • 18、忽怳: 1.亦作"忽荒"﹑"忽恍"﹑"忽慌"。(1)谓似有似无,模糊不分明。《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汉贾谊《鵩鸟赋》:"释智遗形,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汉扬雄《序》:"神心忽恍,经纬万方。"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而其道密微,寂寥忽慌,无形可以见,无声可以闻。"章炳麟《征信论下》:"从是雠质自离者,诚有可知,亦或忽恍如不可知。"(2)指天空。《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霓之间。"《文选.班固》:"应龙潜于潢污,鱼鼋媟之,不睹其能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躆昊苍也。"李善注:"项岱曰:忽荒,天上也。"三国魏阮籍《答伏义书》:"跃踸踔,陵忽慌,从容与道化同逌,逍遥与日月并流。"(3)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唐孙樵《骂僮志》:"忽恍乎若病酲之未醒,茫洋若痴人之暝行。" 2.黄帝臣名。善忘之人。
  • 19、忽诸:一下子;忽然。诸,助词。指忽然而亡。
  • 20、忽若: 1.恍若,好像。 2.倘或,假使。
  • 21、忽隆:象声词。
  • 22、忽剌:亦作'忽拉'﹑'忽啦'。象声词。用作词尾,无义。
  • 23、忽睨:犹傲视。
  • 24、忽遗:遗忘。
  • 25、忽忘:忘记。
  • 26、忽骤:犹急速。
  • 27、忽扇: 1.晃动貌。 2.翅膀或片状物扇动貌。
  • 28、忽恍: 1.亦作"忽荒"﹑"忽恍"﹑"忽慌"。(1)谓似有似无,模糊不分明。《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汉贾谊《鵩鸟赋》:"释智遗形,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汉扬雄《序》:"神心忽恍,经纬万方。"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而其道密微,寂寥忽慌,无形可以见,无声可以闻。"章炳麟《征信论下》:"从是雠质自离者,诚有可知,亦或忽恍如不可知。"(2)指天空。《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霓之间。"《文选.班固》:"应龙潜于潢污,鱼鼋媟之,不睹其能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躆昊苍也。"李善注:"项岱曰:忽荒,天上也。"三国魏阮籍《答伏义书》:"跃踸踔,陵忽慌,从容与道化同逌,逍遥与日月并流。"(3)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唐孙樵《骂僮志》:"忽恍乎若病酲之未醒,茫洋若痴人之暝行。" 2.黄帝臣名。善忘之人。
  • 29、忽慌: 1.见"忽怳"。
  • 30、忽啦:亦作'忽拉'﹑'忽啦'。象声词。 用作词尾,无义。
  • 31、忽荒: 1.亦作"忽荒"﹑"忽恍"﹑"忽慌"。(1)谓似有似无,模糊不分明。《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汉贾谊《鵩鸟赋》:"释智遗形,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汉扬雄《序》:"神心忽恍,经纬万方。"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而其道密微,寂寥忽慌,无形可以见,无声可以闻。"章炳麟《征信论下》:"从是雠质自离者,诚有可知,亦或忽恍如不可知。"(2)指天空。《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霓之间。"《文选.班固》:"应龙潜于潢污,鱼鼋媟之,不睹其能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躆昊苍也。"李善注:"项岱曰:忽荒,天上也。"三国魏阮籍《答伏义书》:"跃踸踔,陵忽慌,从容与道化同逌,逍遥与日月并流。"(3)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唐孙樵《骂僮志》:"忽恍乎若病酲之未醒,茫洋若痴人之暝行。" 2.黄帝臣名。善忘之人。
  • 32、忽眨:眼睛不住地开闭。
  • 33、忽通:象声词。
  • 34、忽突:1.糊涂。2.豁脱;舍弃。 3.突然。
  • 35、忽速:急速。
  • 36、忽焉:快速貌。
  • 37、忽芒:天空。
  • 38、忽薄:犹轻视。
  • 39、忽流: 1.忽然。
  • 40、忽霍:短暂貌。
  • 41、忽漫:忽而;偶然。
  • 42、忽亲:亲丧期间进行婚娶之称。
  • 43、忽区: 1.犹忽荒,天空。
  • 44、忽似:恍若,好像。
  • 45、忽溜:转动貌。
  • 46、忽易:犹忽略,忽视。
  • 47、忽杪:极言细微。
  • 48、忽慢:犹轻慢。
  • 49、忽漭:空旷貌。
  • 50、忽期: 1.亦作"忽期"。 2.倘然。
  • 51、忽其: 1.亦作"忽期"。 2.倘然。
  • 52、忽的:突然的。
  • 53、忽哨: 忽哨hūshào (1) 即唿哨。撮口作声或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响 例 齐声打了一个忽哨 英 whistle
  • 54、忽喇叭:1.见“忽剌八”。2.突然、一下子,无端
  • 55、忽雷驳:唐初将领秦叔宝所乘马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秦叔寶所乘马号'忽雷驳',常饮以酒,每于月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及胡公卒,嘶鸣不食而死。"后用为骏马名。
  • 56、忽雷駮:唐初将领秦叔宝所乘马名。
  • 57、忽悠悠: 晃动不定的样子。
  • 58、忽喇喇:亦作'忽辣辣'。亦作'忽喇喇'。亦作'忽拉拉'。象声词。
  • 59、忽剌剌:亦作'忽辣辣'。亦作'忽喇喇'。亦作'忽拉拉'。象声词。
  • 60、忽剌八: 1.亦作"忽喇叭"。亦作"忽剌巴儿"。 2.突然;无端。
  • 61、忽腾腾:快速奔腾貌。
  • 62、忽拉拉:亦作'忽辣辣'。亦作'忽喇喇'。亦作'忽拉拉'。象声词。
  • 63、忽辣辣:犹言热辣辣。
  • 64、忽剌巴儿: 1.见"忽剌八"。
  • 65、忽高忽低:一下子高,一下子低。
  • 66、忽忽悠悠:形容神志恍惚。 形容悠闲。
  • 67、忽冷忽热:1.对人的态度时而冷淡,时而热络。#####2.温度忽高忽低。
  • 68、忽忽不乐:忽忽:失意的样子。失意而不愉快。
  • 69、忽隐忽现: 忽隐忽现hūyǐn-hūxiàn (1) 将灭的灯火的最后的闪烁,时而消失时而出现 例 影子在墙上忽隐忽现 英 flicker;suddenly it appeared and disappeared
  • 70、忽如一夜: 忽然一夜到来。
  • 71、忽明忽暗:一会暗一会明,表示闪烁不定的样子。
  • 72、忽忽如狂:忽忽:形容印象模糊或见不真切。恍恍忽忽,如同神经错乱似的。
  • 73、忽大忽小:疏忽大意 shūhu-dàyì 经常不集中注意力的,粗心的告诉护士,手术中万万不可疏忽大意
  • 74、忽忘心安:告诫人们不要忘了内心的坦然。
  • 75、忽尔今夏:指违背五伦、常规、自然规律的意思。
  • 76、忽闪忽闪:闪烁;闪亮,光亮闪烁的样子。
  • 77、忽如远行客:像出远门的旅人那样。

忽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潮忽忽:亦作'潮乎乎'。微湿的样子。
  • 2、等忽儿:亦作'等会儿'。谓过不久的时间。
  • 3、大忽雷:唐代弹拨乐器。其形制为龙首﹐长柄﹑无品﹐梨形音箱﹐蒙蟒皮﹐两轴﹐两弦﹐有马。
  • 4、干忽剌:干燥。忽剌,语助词。
  • 5、辣忽忽:犹言热辣辣。
  • 6、暖忽忽: 见“暖呼呼 ”。
  • 7、热忽辣:焦灼;发烫。
  • 8、热忽忽: 1.亦作"热乎乎"。亦作"热忽忽"。 2.形容热,温度比较高。 3.形容心情激动兴奋。
  • 9、热忽喇: 1.见"热忽剌"。
  • 10、热忽剌:匆急;急躁。
  • 11、小忽雷: 唐代乐器名,形似琵琶。 清·孔尚任、顾采合撰有《小忽雷》传奇二卷,以小忽雷为全剧线索,写唐·梁厚本同郑盈盈的婚姻遭盈盈之兄及仇士良破坏,几经周折,终于团圆的故事。
  • 12、一忽儿: 一忽儿yīhūr (1) 〈方〉一会儿 英 for a while
  • 13、一忽忽: 一忽,一会儿。
  • 14、一忽拉: 方言。形容迅速。
  • 15、一忽闪: 形容颤动摇晃。
  • 16、一忽溜: 方言。形容跑得快。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小通讯员一忽溜,向后边跑去了。”
  • 17、晕忽忽: 见"晕晕忽忽"。
  • 18、屎忽鬼: 在粤语中是指人的屁股,即臀部。粗口中借屎忽骂人,如:屎忽精、屎忽鬼。
  • 19、乾忽剌:干燥。忽剌,语助词。
  • 20、蹅蹅忽忽: 1.步履摇晃。形容恍恍惚惚。
  • 21、怠忽职守: 未尽职责,失职。
  • 22、二二忽忽: 同“二二乎乎”。
  • 23、阿木忽郎:古蒙古语。平安。
  • 24、恍恍忽忽: 恍恍忽忽huǎng huǎng hū hū (1) 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英 trance;dimly;faintly
  • 25、积于忽微:从细小的事情上累积发展起来。
  • 26、喇喇忽忽: 方言。对什么都不在意,马马虎虎。
  • 27、眇眇忽忽: 飘忽微茫貌。
  • 28、乞纽忽浓:泥泞貌。
  • 29、傻傻忽忽:傻呼呼。
  • 30、疏忽大意: 疏忽大意shūhu-dàyì (1) 经常不集中注意力的,粗心的 例 告诉护士,手术中万万不可疏忽大意 英 neglectful
  • 31、疏忽职守: 疏忽职守shūhu-zhíshǒu (1) 不尽责;失职 英 asleep at the switch;be negligent of one's duties
  • 32、倏忽之间:倏:忽然,极快地。指极短的时间。
  • 33、玩忽职守: 玩忽职守wánhū-zhíshǒu (1) 由于工作疏忽而对他人或公众造成损害的行为 英 malpractice;dereliction of duty (2) 担任公职的官员的胡作非为或管理不善 英 misprision
  • 34、希壤忽浓:谓土壤湿度大不能承载人。
  • 35、吸里忽剌:象声词。
  • 36、吸留忽剌:象声词。
  • 37、血忽淋剌: 1.同"血糊淋剌"。
  • 38、悠悠忽忽: 悠悠忽忽yōuyou-hūhū (1) 悠闲懒散;马马虎虎 例 在大楼外面发现一群悠悠忽忽的人 英 loiter (2) 神志恍惚 英 be in trance
  • 39、晕晕忽忽: 亦作“晕忽忽”。
  • 40、瞻前忽后:语出《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后以"瞻前忽后"形容难以捉摸。
  • 41、倏来忽往:倏:极快的;忽:突然。指来去迅速
  • 42、二忽三性: 二忽三性 èr hū sān xìng 晋语等方言中形容人多变。
  • 43、不可忽视: 重要,不能轻视。
  • 44、倏忽即逝:倏:常见于古语,有不一会儿、很快的意思。很快消逝。
  • 45、祸积忽微:灾祸产生于疏忽大意
  • 46、飘忽不定:指变幻无常,动荡不定。
  • 47、飘飘忽忽:比喻云、雨、泉等轻轻地飘飞。 喻人的行事作风不实在、不踏实。
  • 48、简忽所见:指肤浅的见解。
  • 49、恤近忽远:恤:怜惜;忽:疏忽。对自己亲近的加以照顾,对不亲近的就予以忽视。
  • 50、一场欢喜忽悲辛: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 51、一场欢喜忽悲辛: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 52、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桀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纵览历史风云,细细品味历代王朝兴衰,我们惊奇地发现:历代王朝创造繁荣的过程极为相似,其衰亡也经历了惊人相似的轨迹。

忽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谙忽: 1.熟习与疏忽。
  • 2、岸忽:傲慢。
  • 3、闇忽: 1.昏昧不明。
  • 4、傲忽:傲慢。
  • 5、骜忽:轻慢。
  • 6、慠忽:傲慢轻忽。
  • 7、贬忽: 1.批评和轻视。
  • 8、飙忽: 1.亦作"飙忽"。 2.疾风。 3.迅疾貌。
  • 9、猋忽: 1.疾风。 2.指迅疾。
  • 10、超忽: 遥远貌。 引申为精神高逸貌。 迅速貌。 惆怅;迷惘。超,通“惆 ”。
  • 11、粗忽: 1.疏忽;马虎。
  • 12、答忽:土族古代服饰
  • 13、怠忽:懈怠轻忽而不专心。
  • 14、淡忽:不看重。
  • 15、短忽:短促。指时间。
  • 16、俄忽: 1.一会儿;极短的时间。 2.谓突然间。
  • 17、感忽:恍忽,不可捉摸。
  • 18、洸忽:恍忽。隐约不明貌。
  • 19、含忽: 犹含糊。马虎;不认真。 犹含糊。示弱。
  • 20、毫忽:谓极微小的一点点。忽﹑毫均是微小的度量单位。
  • 21、豪忽: 1.猛烈急骤。 2.细微;丝毫。豪,通"毫"。
  • 22、晻忽: 1.亦作"晻曶"。 2.迅速,突然。
  • 23、伯忽:蒙古语称鹿为'伯忽'。
  • 24、暴忽:暴风。
  • 25、长忽:吴方言。一睡不醒,多用于指死亡。
  • 26、欻忽:亦作'歘忽'。忽然;迅疾貌。
  • 27、佚忽:疏忽。
  • 28、幻忽:犹隐约。
  • 29、慌忽: 慌忽,慌惚huānghū,huānghū (1) 不明白,不真切。也作慌忽 例 海之百灵秘怪,慌惚毕出。——韩愈《南海神庙碑》 英 ecstasy
  • 30、荒忽:遥远貌。 虚妄;荒诞。 反复多变貌。
  • 31、恍忽: 见“恍惚 ”。
  • 32、怳忽: 1.亦作"怳惚"。亦作"怳歘"。亦作"怳曶"。 2.模糊,朦胧。语本《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忽。" 3.谓知觉迷糊或神思不定。 4.形容变化疾速。
  • 33、挥忽:倏忽;飘忽。
  • 34、简忽:轻视﹐疏忽。
  • 35、搢忽:1.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2.引申指朝见。
  • 36、倨忽:傲慢轻忽。
  • 37、拉忽: 拉忽lǎhu (1) 〈方〉粗心大意;马虎 例 你太拉忽,总是丢三拉四 英 careless;negligent
  • 38、落忽:方言。熟睡。
  • 39、陵忽:欺凌轻慢。
  • 40、凌忽:轻慢。
  • 41、沦忽:没落,衰微。
  • 42、芒忽: 见“芒芴 ”。 芒、忽皆为极小的计量单位,两者并称用以形容极其微小。
  • 43、猛忽: 突然。
  • 44、迷忽:迷糊。
  • 45、眇忽: 隐约不明貌;微茫貌。 顷刻;瞬息。指极短时间。 幽微。
  • 46、秒忽:比喻极细微的数目。
  • 47、杪忽: 1.亦作"杪曶"。 2.极小的量度单位。多形容甚少,甚微。
  • 48、蓦忽:忽然。
  • 49、飘忽: 飘忽piāohū (1) (风和云)等迅速飘移,轻快迅疾的样子 英 drift (2) 像波浪一样随风起伏 例 飘忽无迹 英 mobile;uncertain
  • 50、票忽: 1.犹飘忽。
  • 51、翲忽:微细。
  • 52、瞥忽:犹倏忽。
  • 53、平忽:平息,平静。
  • 54、欺忽:犹言看不起。
  • 55、弃忽:遗忘,忽略。
  • 56、轻忽: 轻忽qīnghū (1) 不认真对待;轻视;疏忽大意;不在意;轻率疏忽 例 事关重大,不容轻忽 英 indiscreet and negligent
  • 57、顷忽:顷刻。
  • 58、穷忽:迷惘貌。
  • 59、遒忽:匆遽;急速。
  • 60、睒忽:电光闪烁貌。
  • 61、闪忽: 闪忽shǎnhū (1) 忽闪,摇动 英 sway
  • 62、眒忽: 1.犹倏忽。
  • 63、疏忽: 疏忽shūhu (1) 粗心大意 例 疏忽就可能造成事故 英 carelessness;overlook
  • 64、倏忽: 倏忽shūhū (1) 很快地 例 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 例 倏忽已三年 英 quickly (2) 忽然 例 倏忽之间 英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
  • 65、儵忽:倏忽。迅疾貌。 目视不明貌。 传说中的神名。南海之神为儵,北海之神为忽。比喻恶人。
  • 66、瞬忽:犹倏忽。形容时间极短暂。
  • 67、丝忽:犹丝毫。形容极小或极少。
  • 68、恬忽: 犹淡泊。
  • 69、头忽: 方言。指开始入睡到第一次醒来的阶段。
  • 70、突忽:莽撞唐突貌。
  • 71、顽忽:玩忽。不严肃认真地对待。顽,通'玩'。
  • 72、忘忽: 1.犹恍惚。模糊不清貌。 2.遗忘。
  • 73、微忽:极言细小;隐约细微。
  • 74、侮忽:轻视,轻慢。
  • 75、噏忽:迅疾貌。
  • 76、翕忽:1.形容轻快敏捷的样子。 2.犹翕赫。
  • 77、翛忽:迅疾;忽然。
  • 78、懈忽:懈怠轻忽。
  • 79、迅忽:犹迅疾。
  • 80、鸦忽:源于阿拉伯语yāqūt。宝石名。
  • 81、轧忽:长远貌。
  • 82、殗忽:迅速;突然。
  • 83、奄忽: 奄忽yǎnhū (1) 忽然,突然 例 奄忽如神 英 suddenly;quickly;all of a sudden (2) 指死去 英 die
  • 84、淹忽: 1.迅疾。 2.去世,死亡。
  • 85、焱忽: 1.指疾风。 2.迅疾貌。
  • 86、杳忽: 1.悠远飘忽。 2.犹倏忽。
  • 87、一忽: 立刻;马上。 一会儿。
  • 88、遗忽:犹言嫌弃轻视。
  • 89、隐忽:时隐时现。
  • 90、悠忽: 悠忽yōuhū (1) 闲散放荡 英 be lazy and idle
  • 91、远忽:谓极远。
  • 92、治忽:治理与忽怠。
  • 93、仲忽:相传周代'八士'之一。
  • 94、骤忽:猛然,忽然。
  • 95、玩忽: 玩忽wánhū (1) 不认真对待;忽视 例 玩忽职守 英 neglect;trifle with
  • 96、屎忽:屁股(粤语)
  • 97、淩忽:轻慢。
  • 98、阿那忽:形容体态柔美﹑苗条。阿﹐通"婀"。忽﹐助词。
  • 99、齐打忽:方言。一齐;一块儿。
  • 100、恃功岸忽:自负功高。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忽组词,忽的组词,忽字怎么组词,忽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忽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忽字在开头的组词有77个,忽字在中间的组词有52个,忽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7个。
  • 拼音
  • 注音ㄏㄨ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RNU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2) 同本义忽,忘也。——《说文》忽,轻也。——《广雅·释诂三》奈何而忽。——《汉书·食货志》忽于小过。——《汉书·王嘉传》忽于道德。——《汉书·东平思王宇传》不可忽也。——《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疏忽;忽忘(忘记);忽易(忽略,忽视);忽睨(傲视);忽怠(轻慢);忽慢(轻慢);忽薄(轻视)(4) 好像 。如:忽似(恍若,好像);忽若(恍若,好像);忽怳(似有似无)副词(1) 忽然;突然忽逢桃花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诗忽闻客大呼。——明· 魏禧《大铁椎传》忽一人大呼。——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2) 又如:忽冷忽热;忽明忽暗;忽漫(忽而,偶然);忽剌巴(忽然);忽儿(突然,忽然);忽流(忽然)形容词(1) 急速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忽反顾以游目兮。——《楚辞·离骚》(2) 又如:忽眨(眼睛不停地开闭);忽焉(快速的样子);忽溜(转动的样子);忽腾腾(快迅奔腾的样子);忽骤(犹急速)(3) 渺茫;辽远;恍忽忽乎吾将行兮。——《楚辞·屈原·涉江》名词(1) 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2)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