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开头的词语
更多- 1、捉鼻: 1.掩鼻。不屑貌。 2.掩鼻。同"拥鼻"。
- 2、捉捕:擒拿;捕捉。
- 3、捉店:守护店铺。
- 4、捉翻:绊倒抓住。
- 5、捉婚:提婚。
- 6、捉获:抓住。
- 7、捉奸: 捉奸zhuōjiān (1) 捉拿正在通奸的人 英 capture the persons who are in adultery
- 8、捉衿:
- 9、捉裾: 1.犹牵衣。三国魏许允妻为阮共女,有才德而貌丑。成婚交礼毕,桓范劝允入内,允一见即欲出,妇"捉裾停之",以理服允,遂相敬重。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2.提起袍子。谓动身,启行。
- 10、捉摸: 捉摸zhuōmō (1) 摸索;揣测 例 捉摸不透 英 fathom;ascertain
- 11、捉拿: 捉拿zhuōná (1) 擒捉;缉捕 例 捉拿归案 英 arrest;catch
- 12、捉搦: 捉拿,捕捉。 握持;捉摸。 捉弄;戏弄。
- 13、捉掐:亦作'捉狭'。刁钻;捉弄。
- 14、捉狭:亦作'捉狭'。刁钻;捉弄。
- 15、捉驿:唐时受命主管邮递的人。
- 16、捉住:以手握住,捕获。
- 17、捉弄: 捉弄zhuōnòng (1) 戏弄,使人为难 例 你别捉弄人好不好? 英 tease;make fun of;embarrass
- 18、捉船: 1.撑船,划船。 2.扣押船只。
- 19、捉刀: ◎捉刀zhuōdāo
- 20、捉脉:指堪舆家据地势寻找所谓龙脉。
- 21、捉龙:犹捉脉。
- 22、捉颤:发抖。
- 23、捉对:成对。
- 24、捉月:传说唐李白酒醉泛舟当涂采石,俯捉江中月影而溺死。
- 25、捉败:谓被捉拿而败露行藏。
- 26、捉笔:执笔。
- 27、捉生:捉俘虏。
- 28、捉手: 1.握手。 2.犹买主。
- 29、捉破: 1.抓出破绽。 2.捉住。 3.查清。
- 30、捉影: 见“捉影捕风 ”。
- 31、捉兵:提调军队。
- 32、捉发: 1.以手执发。谓急迫中无暇整治。 2.喻为国求贤。
- 33、捉勒:中国画术语。专指花鸟画中以猛禽猎食为题材。如南唐郭干晖的《苍鹰捕狸图》,北宋崔白的《俊禽逐兔图》。南宋李安忠﹑李猷﹑赵子厚等皆以"捉勒"著名于时。
- 34、捉鸡:方言。谓俟人饮食。
- 35、捉头:抽头。设赌的头家抽取头钱。
- 36、捉空:趁空。
- 37、捉取:擒拿;捕捉。
- 38、捉身:把握身体。
- 39、捉挐: 捉挐zhuō ná (1) 擒捉;缉捕 例 捉挐归案 英 arrest;catch
- 40、捉钱: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谓之"捉钱"。即公廨本钱。也称月料钱。
- 41、捉急:着急、心急。
- 42、捉虫:1.捉虫一词源于英语BUG,BUG 其意思有虫子的意思,同时有缺点漏洞的意思,常用于形容电影电视节目的穿帮镜头,如为电影找错误称为捉虫。 2.用“捉虫”来代替无聊。
- 43、捉放曹:是我国古典文学《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 44、捉鹅头:故意寻人过失,乘机敲诈勒索。
- 45、捉五魁: 在麻将牌游戏中,当可以成胡的牌是五万、五条或五饼的时候,此类情况被称之为“捉五魁”。
- 46、捉盲盲:方言。捉迷藏。
- 47、捉藏猫: 捉藏猫zhuō cáng māo (1) 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 英 hide-and-seek (2) 说话兜圈子,让人难以捉摸 英 be tricky and evasive
- 48、捉搦歌:南朝梁横吹曲名之一。
- 49、捉螃蟹: 说靠边站、闲一边呆着去、一边玩去、看热闹而在一边不发言。
- 50、捉迷藏: 捉迷藏zhuō mícáng (1) 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 英 hide-and-seek (2) 说话兜圈子,让人难以捉摸 英 be tricky and evasive
- 51、捉刀人: 捉刀人zhuōdāorén (1) 指曹操。引申顶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 英 ghost—writer;one person who write for sb. else
- 52、捉不良:唐代缉捕盗贼的吏卒,犹后世的捕快。
- 53、捉事人:旧指捕役或缉访的人。
- 54、捉鬼传:话剧剧本。
- 55、捉风捕影:亦作'捉影捕风'。
- 56、捉风捕月:亦作'捉风捕影'。亦作'捉风捕月'。同'捕风捉影'。
- 57、捉影捕风:亦作'捉风捕影'。亦作'捉风捕月'。同'捕风捉影'。
- 58、捉虎擒蛟:蛟:蛟龙。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
- 59、捉衿见肘: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衿,同“襟 ”。谓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后以“捉衿见肘”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亦作:捉襟见肘 、捉衿肘见 、捉襟肘见
- 60、捉衿肘见: 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 61、捉衿露肘: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衿,同“襟 ”。谓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后以“捉衿露肘”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亦作:捉襟见肘 、捉衿肘见 、捉襟肘见
- 62、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zhuōjīn-jiànzhǒu (1) 衣服破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 英 have too many difficulties to cope with;pull down one's jacket to conceal the raggedness,only to expose one's albows
- 63、捉襟露肘: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衿,同“襟 ”。谓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后以“捉襟露肘”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亦作:捉襟见肘 、捉衿肘见 、捉襟肘见
- 64、捉襟肘见: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反]绰绰有余。
- 65、捉鸡骂狗:犹指桑骂槐。
- 66、捉鸡駡狗: 犹指桑骂槐。《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又每日间限定 石小姐 要做若干女工鍼指还他。倘手迟脚慢,便去捉鸡駡狗,口里好不乾净。”《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徐氏 心中一发痛恨,自此日逐寻事聒噪,捉鸡駡狗。”
- 67、捉鼠拿猫: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 68、捉摸不定: 揣测不透;不肯定。
- 69、捉摸不透:难以捉摸、难以猜测、难以预料。
- 70、捉拿归案: 将潜藏或逃走的罪犯或嫌疑犯逮捕、押解或引渡到司法机关审讯结案。
- 71、捉奸捉双:捉奸必须当场捉到通奸的男女。
- 72、捉生替死: 1.陷害无罪之人为有罪者抵死。 2.杀一生物为病者消灾的巫术。
- 73、捉贼见赃:脏:偷盗或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指必须要有真凭实据。
- 74、捉贼捉赃: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75、捉刀代笔:意思是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出自《世说新语·容止》。
- 76、捉贼捉脏: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77、捉鬼放鬼: 捉鬼放鬼zhuōguǐ-fàngguǐ (1) 〈方〉比喻又做坏事又装好人的两面派行为 英 double-dealing
- 78、捉班做势:装腔作势,摆架子。
- 79、捉鬼卖钱:将鬼捉住卖钱。指不怕鬼
- 80、捉错用神: 类似于弄巧反拙。
- 81、捉贼关门:指告发人要有罪证。
- 82、捉影追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依据,随意而行
- 83、捉将挟人:挟:挟制。在战斗中能够制服敌人,活捉其将领
- 84、捉将官里去: 指被朝廷、官府捉去。
- 85、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水浒传》 【词目】捉奸见双,捉贼见赃【读音】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zhuō zéi jiàn zāng【释义】奸:通奸;赃:赃物。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86、捉奸见双,捉贼见赃: 《水浒传》 【词目】捉奸见双,捉贼见赃【读音】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zhuō zéi jiàn zāng【释义】奸:通奸;赃:赃物。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87、捉贼见赃,捉奸见双: 《水浒传》 【词目】捉奸见双,捉贼见赃【读音】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zhuō zéi jiàn zāng【释义】奸:通奸;赃:赃物。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88、捉贼要赃,捉奸要双: 谚语。指捉拿盗贼要有赃物作证,捉拿通奸者要有成双的人证。比喻给人定罪要有真凭实据。
捉中间的词语
更多>>- 1、系捉钱:指用于结交﹑攀附的礼金。
- 2、直捉捉:直挺挺。
- 3、榜下捉壻:挑选科举考试榜上有名者为婿。宋时的一种风尚。
- 4、榜下捉婿: 挑选科举考试榜上有名者为婿。
- 5、瓮中捉鳖: 瓮中捉鳖wèngzhōng-zhuōbiē (1) 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 英 have full assurance to get go after an easy prey as one who catches a tuttle in a jar
- 6、翁中捉鳖: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 7、瓮中捉鼈:喻举手可得,确有把握。
- 8、吐哺捉发: 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 9、捕风捉影: 捕风捉影bǔfēng-zhuōyǐng (1) 风和影都是无形的东西,形容言行的立论没有事实根据,凭空臆想 例 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宋·朱熹《学一》 英 catch at shadows;run after a shadow;make accusations on hearsay
- 10、捕捉屏幕:是一个从屏幕显示上截取全部或者部分区域作为图像或者文字的过程。
- 11、除红捉绿:赌博的隐语。赌具骰子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以一点到六点之数﹐点着红黑色﹐故称。
- 12、除红捉緑:赌博的隐语。赌具骰子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以一点到六点之数﹐点着红黑色﹐故称。
- 13、代人捉刀:捉刀:代别人写文章。指代替别人做事,多指代替别人写文章。
- 14、降妖捉怪:原指有法术的人可以降伏妖精,捉拿鬼怪。后比喻以强大的力量战胜凶恶的敌人。
- 15、贼喊捉贼: 贼喊捉贼zéihǎnzhuōzéi (1) 比喻为了逃脱罪责,故意转移目标,混淆视听 英 a thief crying“stop thief”
- 16、不可捉摸: 亦作“不可摸捉”。
- 17、钟馗捉鬼:钟馗:传说中打鬼的神。钟馗抓住小鬼。比喻清除坏人
- 18、难以捉摸:很难让人摸索,揣测清楚。
- 19、拿云捉月: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
- 20、倩人捉刀:倩:请;捉刀:代人执笔作文。请人代做文章。
- 21、擒龙捉虎: 见“擒龙缚虎 ”。
- 22、活捉生擒:活捉生擒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uó zhuō shēng qín。
- 23、请人捉刀: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
- 24、马捉老鼠:手忙脚乱的样子。
- 25、偷狗捉鸡:意思是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 26、寻风捉影:犹捕风捉影。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
- 27、望空捉影: 1.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
- 28、十捉九着: 比喻很有把握。
- 29、水中捉月: 见“水中捞月 ”。
- 30、狗捉老鼠: 赵树理《传家宝》:“叫我看来是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又称“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 31、挟人捉将:挟:挟制。在战斗中能够制服敌人,活捉其将领
- 32、关门捉贼:指告发人要有罪证。
- 33、为人捉刀: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
- 34、力士捉蝇: 词语解释⒈ 比喻做小事也不能轻视。
- 35、一沐三捉发: 谓一次沐浴须三度握其已散之发。形容求贤殷切或事务繁劳。 亦作:一沐三握发
- 36、床头捉刀人: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
- 37、油瓮里捉鲇鱼:油瓮里的鲇鱼滑溜溜的难以捉住。比喻枉费气力。
- 38、油瓮里捉鮎鱼: 油瓮里的鲇鱼滑溜溜的难以捉住。比喻枉费气力。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他每那里省的鸦窝里出凤雏,您兄弟常则是油瓮里捉鮎鱼。”
- 39、虎头上捉虱子:比喻干危险的事情
- 40、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办事毫无目的。
- 41、无牛捉了马耕田: 1.谚语。喻无优者退求其次。
- 42、上山捉虎,下海擒龙: 词语解释上山捉虎,下海擒龙[ shàng shān zhuō hǔ,xià hǎi qín lóng ]⒈ 比喻极难办的事情。引证解释⒈ 比喻极难办的事情。引《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姑娘,你有什么为难的事只管説,漫讲‘上山捉虎,下海擒龙’,就是‘赴汤蹈火,碎骨粉身’,我 安龙媒 此时都敢替你去作。”
- 43、拿贼要赃,捉奸要双:赃:赃物;奸:通奸。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44、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是一个成语,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
捉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把捉: 1.把守;管理。 2.纠结。 3.执持;掌握。 4.卡住。
- 2、捕捉: 捕捉bǔzhuō (1) 缉捕;捉拿 例 捕捉逃犯 英 catch (2) 迅速或急切地获取信息,抓住战机 例 捕捉战机 例 捕捉镜头 英 seize
- 3、缠捉:纠缠捉弄。
- 4、嘎捉:'对某人采取措施',这个措施通常是指比较阴险一点的.。
- 5、根捉: 1.犹追捕。根,通"跟"。
- 6、勾捉:逮捕;追捕。
- 7、活捉: 活捉huózhuō (1) 抓住活的人,特指在作战中抓住活着的敌人 英 capture sb. alive;take prisoner
- 8、摹捉:捉摸;把握。
- 9、拿捉:捉拿。
- 10、擒捉:捕捉;捉拿。
- 11、驱捉:驱赶捉拿。
- 12、守捉: 1.唐制,军队戍守之地,较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其下则有城有镇。 2.把守。
- 13、吐捉:吐哺捉发。
- 14、挽捉:扶手,把手。
- 15、巡捉:巡查搜捕。
- 16、寻捉:寻找;跟踪捕捉。
- 17、招捉: 1.招降捕捉。 2.招亲;婚聘。
- 18、追捉: 1.追赶捕捉。
- 19、番捉:抓人的差役。
- 20、不可摸捉: 见“不可捉摸 ”。
- 21、鹰拿雁捉:形容缉捕时的快速凶猛。
- 22、生擒活捉:生:活;擒:捉。活捉对手
- 拼音zhuō
- 注音ㄓㄨㄛ
- 笔划10
- 繁体捉
- 五笔RKHY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2) 同本义捉,搤也。——《说文》捉,持也。——《广雅》伊便能捉杖打人。——《世说新语·方正》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左传》孙权捉 预手,涕泣而别。——《三国志》(3) 又如:捉发(手握头发);捉秤(拿秤,掌秤);捉手(握手);捉身(把握身体);捉船(撑船,划船);捉笔(执笔)(4) 捉拿,擒拿;追捕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杜甫《石壕吏》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杜甫《岁晏行》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不能行捉。——《聊斋志异·促织》(5) 又迅不可捉。余捉蟋蟀。——清· 袁枚《祭妹文》(6) 又如:捉事人(捉拿罪犯的公人);捉生替死(陷害无罪之人为有罪者抵死);捉生(活捉敌人);捉取(擒拿;捕捉)(7) 戏弄张珙新来,受了别人家捉。—— 董解元《西厢》(8) 又如:捉掐(捉弄);捉狭(捉弄);捉搦(戏弄)(9) 捡,拾若见女人一发在地,自言持戒,不肯捉之。——《百喻经》(10) 找,趁当日权且欢天喜地,并无他说。明日捉个空,便一径到临安府前叫起屈来。——《京本通俗小说》你瞧,太太们老在一起,哪有我捉空儿跟他说话的机会。——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11) 又如:捉个空(找个空子);捉冷眼(趁人没看见);捉脉(堪舆家据地势,寻找所谓龙脉);捉空(趁空);捉破(抓出破绽)(12) 控制那小二不曾提防,捉脚不定,翻筋斗直跌出门外,磕碎脑后,鲜血直淌。——《醒世恒言》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水浒全传》(13) 又如:捉不住(控制不住);捉兵(提调军队);捉店(守护店铺)介词相当于“把”、“将”身边铜钱又无,吃了却捉什么还他?——《警世通言》好得合头痴。向吾宅里坐,却捉主人欺。——《敦煌变文集》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