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皂褙: 1.亦作"皁褙"。 2.黑色背心。
  • 2、皂帛: 1.犹皂白。
  • 3、皂纛: 1.亦作"皁纛"。 2.古代用黑色丝织物制的军中大旗。
  • 4、皂貂: 1.亦作"皁貂"。 2.指黑貂制成的袍服。
  • 5、皂鵰: 1.亦作"皁鵰"。 2.见"皂雕"。
  • 6、皂顶: 1.即皂盖。
  • 7、皂幡: 1.黑色旗子。
  • 8、皂荚:皂角。落叶乔木。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
  • 9、皂莢: 1.亦作"皂荚"。 2.落叶乔木﹐枝干上有刺﹐开淡黄色花﹐结荚果。荚果富胰皂质﹐可去污垢。荚果﹑树皮和刺均可入药﹐有祛痰功能。也称皂角。
  • 10、皂巾:古代受墨刑者所戴的黑色头巾。
  • 11、皂绔:黑色套裤。
  • 12、皂絝:黑色套裤。
  • 13、皂快: 1.旧时州县衙役有皂﹑快﹑壮三班:皂班掌站堂行刑;快班又分步快﹑马快﹐原为传递公文﹐后掌缉捕罪犯;壮班掌看管囚徒。其成员通称差役﹐亦称皂快。
  • 14、皂襕:古时上下衣相连的黑色服装。
  • 15、皂牢: 1.亦作"皁牢"。 2.饲养牛马的圈栏。
  • 16、皂李: 1.灌木名。鼠李的俗称。
  • 17、皂枥: 1.亦作"皂历"。亦作"皂枥"。 2.马厩。养马之所。
  • 18、皂粒:皂粒主要指脂肪酸钠盐的复杂混合物,具有优良的润湿、分散和净洗能力,适用于纺织品染色后的皂洗和生产设备的快速洗涤。
  • 19、皂隶: 皂隶zàolì (1) 旧时衙门里的差役 英 yamen runner
  • 20、皂鲢: 1.亦作"皂鲢"。 2.鳙鱼的别名。
  • 21、皂领: 1.亦作"皂领"。 2.黑色衣领。古代官员的服式。
  • 22、皂履:黑鞋子。
  • 23、皂帽: 1.亦作"皁帽"。 2.黑色帽子。
  • 24、皂囊:亦作'皁囊'。 黑绸口袋。汉制﹐群臣上章奏﹐如事涉秘密﹐则以皂囊封之。指密封的奏章。
  • 25、皂袍:亦作'皁袍'。 黑色长衣。
  • 26、皂片: 皂片zàopiàn (1) 为供市场出售而制备的精致成片的肥皂,易于溶化 英 soap flakes
  • 27、皂旗: 1.亦作"皁旗"。 2.黑旗。
  • 28、皂裘:黑色的皮衣。
  • 29、皂裙: 1.亦作"皁裙"。 2.鹳的别名。
  • 30、皂纱: 1.亦作"皂纱"。 2.黑色的纱。
  • 31、皂衫: 1.亦作"皁衫"。 2.黑色短袖单衣。
  • 32、皂绦: 1.亦作"皂绦"。 2.黑色的丝绳。
  • 33、皂绨: 1.亦作"皂绨"。 2.黑色厚缯。亦指用黑色厚缯做成的衣服。
  • 34、皂舃: 1.黑鞋子。
  • 35、皂靴: 1.亦作"皁鞾"。 2.黑色高帮白色厚底的鞋子﹐旧时官绅所穿。
  • 36、皂鞾: 1.亦作"皁鞾"。 2.见"皂靴"。
  • 37、皂役: 1.旧时官衙中的差役。
  • 38、皂舆: 1.皂人和舆人。古代供贱役的两种小吏。
  • 39、皂衣:1.黑衣。秦汉时官员所着,后降为下级官吏的服装。2.借指下吏。
  • 40、皂吏:旧时衙门里的差役。
  • 41、皂班:旧时州县衙役三班中的一班﹐其职掌站堂行刑。亦泛指差役。
  • 42、皂盖: 1.亦作"皂盖"。 2.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
  • 43、皂角:亦作'皁角'。即皂荚。
  • 44、皂斗: 1.亦作"皁斗"。 2.柞实。可染黑色。也称橡斗。
  • 45、皂头: 1.旧时衙役的领班。
  • 46、皂罗: 1.亦作"皂罗"。 2.一种色黑质薄的丝织品。亦指以皂罗制的头巾。
  • 47、皂白: 皂白zàobái (1) 黑色和白色。引喻为正确与谬误 例 不分青红皂白 英 black and white—right and wrong
  • 48、皂服: 1.旧时小吏所着的黑衣服。亦借指小吏。
  • 49、皂君: 1.鹳雀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鹳》。
  • 50、皂雕:亦作'皁雕'。亦作'皁鵰'。亦作'皂鵰'。一种黑色大型猛禽。
  • 51、皂人: 1.亦作"皁人"。 2.古代养马的下吏。
  • 52、皂素: 皂素zàosù (1) 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有毒苷类淡黄色粉末。主要用于制作洗 涤去污剂,部分可药用 英 saponin
  • 53、皂钱: 1.亦作"皂钱"。 2.旧时迷信﹐烧给鬼的纸钱。
  • 54、皂带: 1.亦作"皂带"。 2.黑色带子。
  • 55、皂化: 皂化zàohuà (1)使(如脂肪或脂肪酸)转化为肥皂 英 saponify
  • 56、皂帐: 1.亦作"皂帐"。 2.黑色粗质的帷帐。
  • 57、皂脂: 1.亦作"皁脂"。 2.皂角油。
  • 58、皂制: 1.亦作"皂制"。 2.黑衣。
  • 59、皂地: 1.亦作"皁地"。 2.黑色的质地。
  • 60、皂皮: 1.黑色皮革。
  • 61、皂驺: 1.亦作"皂驺"。 2.古代穿黑衣骑马的侍从。
  • 62、皂栈: 1.亦作"皂栈"。 2.马厩。皂﹐食槽;栈﹐马脚下防湿的木板。
  • 63、皂汤: 1.浸泡皂荚的水。
  • 64、皂历: 1.亦作"皂历"。 2.见"皂枥"。
  • 65、皂游: 1.亦作"皁游"。 2.古代旗帜挂的黑色飘带。
  • 66、皂物: 1.亦作"皁物"。 2.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
  • 67、皂鵰旗: 1.亦作"皁鵰旗"。 2.见"皂雕旗"。
  • 68、皂罗袍: 昆曲曲牌名。
  • 69、皂雕旗: 1.亦作"皁鵰旗"。 2.一种有黑雕图案的军旗。
  • 70、皂轮车: 1.亦作"皂轮车"。 2.黑色车轮的牛车﹐有勋德的诸王三公乘用。
  • 71、皂角子: 是由皂角子,硇砂组成的药物。
  • 72、皂白沟分:比喻界限非常分明
  • 73、皂荚煎丸: 是一种药名,主治治风坠痰,疏利脏腑。
  • 74、皂隶老官: 1.旧时对州县衙役的俗称。
  • 75、皂角刺丸:是一种药名,主治痔痛而复痒。
  • 76、皂丝麻线:亦作“皂丝麻綫”。比喻是非混乱,纠缠不清
  • 77、皂王老爷:灶神的俗称。
  • 78、皂白难分: 1.比喻是非不易辨别。
  • 79、皂白不分:黑白不能分辨。比喻分不清是非。
  • 80、皂化反应:皂化反应通常指的是碱(通常为强碱)和酯反应,而生产出醇和羧酸盐,尤指油脂和碱反应。

皂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肥皂荚:木名。果肉供洗涤及药用。
  • 2、肥皂泡:比喻很快破灭的希望或幻想。
  • 3、肥皂液: 肥皂液指肥皂水吹起的气泡。比喻一触即破的事物或经不起推敲的东西。
  • 4、肥皂剧:某些国家称一种题材轻松的电视连续剧。因早期常在中间插播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广告而得名。
  • 5、肥皂子: 豆科植物肥皂荚的种子。
  • 6、肥皂盒: 一种容器,用于放置肥皂、香皂。
  • 7、鬼皂荚:植物名。
  • 8、香皂盒: 用来装香皂用的盒。
  • 9、浓皂水: 浓皂水nóngzàoshuǐ (1)见“肥皂水” 英 suds
  • 10、无皂白:比喻不分是非。语本《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 11、鹤氅皂绦:鹤氅是汉服中的一种;1皂绦,亦作“皁绦”,黑色的丝绳。
  • 12、贩夫皂隶:泛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 13、朱轓皂盖:红色的车障,黑色的车盖。古代高官所乘的车子。亦借指高官。
  • 14、不分皂白: 《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后以“不分皂白”谓不分黑白,不辨是非。 亦作:不分青白
  • 15、凤凰皂隶:铁鹦鹉的别名。一说指伯劳。
  • 16、清浑皂白: 比喻事物的本来面目、是非、情由等。
  • 17、青红皂白: 青红皂白qīnghóng-zàobái (1) 比喻事情的原委、来龙去脉、是非曲直 英 right and wrong
  • 18、不问皂白: 同“不分皂白”。
  • 19、青水皂白: 青水皂白qīng shuǐ zào bái (1) 比喻事情的原委、来龙去脉、是非曲直 英 right and wrong
  • 20、指皂为白: 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 21、不皂化物:油脂等样品中不能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起皂化反应的物质。
  • 22、不分青红皂白: 不分青红皂白bù fēn qīnghóng-zàobái (1) 不分是非,不加辨别地 例 这帮歹徒在大街上不分青红皂白地乱开枪 英 confuse right and wrong
  • 23、不问青红皂白: 不问青红皂白bùwèn qīnghóng-zàobái (1) 见“不分清红皂白” 例 扯开衣服,看了两处,不问青红皂白,举起鞭子就打。——《老残游记续集遗稿》 英 confuse right and wrong

皂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憋皂: 气恼,凶恨。
  • 2、丹皂: 丹灶。亦指炼丹的方术。
  • 3、肥皂: 肥皂féizào (1) 一种清洗及乳化剂。藉皂化作用,将金属盐类的碱与天然油脂类的脂肪酸反应而生成的脂肪酸盐 英 soap
  • 4、服皂: 1.亦作"服皁"。
  • 5、阁皂:即合皂。
  • 6、焦皂: 1.犹焦躁。
  • 7、恋皂: 1.犹恋栈。
  • 8、末皂:卑贱的隶役。
  • 9、卿皂:大小官吏。
  • 10、软皂:也称钾皂。高碳脂肪酸的钾盐,质地较钠皂为软,故名。一般用作洗涤剂。用于医院洗手及理发店洗发等。
  • 11、砂皂: 砂皂shāzào (1) 用于各种清洗的砂粒皂 英 sandsoap
  • 12、厮皂:厮役与皂隶。泛指衙门的差役。
  • 13、药皂: 药皂yàozào (1) 用脂肪酸盐和石炭酸、来苏等化学药品制成的肥皂,略有消毒作用,多用来洗澡 英 medicated soap
  • 14、胰皂:胰子。
  • 15、舆皂: 1.见"舆皂"。
  • 16、白皂: 1.亦作"白皁"。 2.犹皂白。比喻是非。
  • 17、不皂: 深灰色。
  • 18、番皂:即番子。
  • 19、合皂:山名。在江西省樟树市东﹐周回绵亘二百馀里。道教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
  • 20、毛皂: 1.浅黑色。
  • 21、门皂: 1.亦作"门皂"。 2.看门的差役。
  • 22、香皂: 香皂xiāngzào (1) 一种对皮肤无刺激性的肥皂,用高质量的脂肪物质制造,通常是经过研磨和模压而制成块状的,常加入香料和颜色并用防腐剂使之稳定化 英 toilet (perfumed,scented) soap
  • 23、展皂:辽金职官的黑色公服。
  • 24、驺皂: 养马驾车的差役。
  • 25、锅底皂: 油脂易于皂化而预制的锅底皂。
  • 26、透明皂: 透明皂是一种透明的肥皂。
  • 27、水合皂: 含有一定水分子的肥皂称为水合皂。
  • 28、飜黄倒皂:犹言颠倒黑白。
  • 29、翻黄倒皂: 见「 飜黄倒皂 」。
  • 30、油酸钴皂: 一种化学品,性状为蜡状固形物,分子式为Zn[CH37CH=CH7COO]2。
  • 31、牛骥同皂: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 32、染蓝涅皂:谓胡乱涂抹。涅,染;皂,黑色。
  • 33、说啰说皂: 1.噜里噜苏﹐哓哓不休。
  • 34、油酸锌皂:油酸锌皂为蜡状固形物。
  • 35、油酸铁皂:油酸铁皂为棕红色脂肪状小块。
  • 36、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词语解释一言既出,如白染皂(一言既出,如白染皁)[ yī yán jì chū,rú bái rǎn zào ]⒈  谓一言既出,即不能反悔,如白之染黑,不可复白。引证解释⒈  谓一言既出,即不能反悔,如白之染黑,不可复白。引《西游记》第八五回:“何出此言?大将军一言既出,如白染皂。”《荡寇志》第八九回:“大丈夫一言既出,如白染皂,那有不信之理?”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皂组词,皂的组词,皂字怎么组词,皂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皂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皂字在开头的组词有80个,皂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3个,皂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6个。
  • 拼音zào
  • 注音ㄗㄠ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AB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本作“皁”,后作“皂”一日山林,其植物宜皂物。——《周礼·地官·大司徒》(2) 又如:皂物(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3) 一种洗涤用品,肥皂的略称 。如:香皂;药皂(4) 旧时衙门内的差役官府坐在三堂上,叫值日的皂头把万中书提了进来。——《儒林外史》(5) 又如: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形容捉拿人时凶猛而迅速);皂快壮健(捕快壮卒);皂快(捕快;缉捕差役);皂头(旧时衙门差役的头目);皂舆(皂人与舆人。古代贱役的两种小吏);皂衣(借指下吏);皂役(旧时官衙中的差役);皂班(泛指差役);皂人(古代养马的下吏)(6) 喂马或喂牛的饲槽牛骥同一皂。——文天祥《正气歌》(7) 又如:皂枥(即马厩);皂牢(饲养牛马的圈栏);皂栈(马厩。皂,食槽;栈,马脚下防湿的木板)(8) 皂荚的省称皂树高大,叶如槐叶。——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9) 又如:皂角(即皂荚);皂汤(浸泡皂荚的水)形容词(1) 黑色。后作“皂”黑人黑马皂罗袍。——《封神演义》(2) 又如:青红皂白;皂褶儿(穿在外面的黑色上衣);皂帕(黑色的头巾);皂巾(黑色的头巾);皂靴(黑色的短靴);皂盖(古代车上的黑色车盖);皂鞋(一种黑色的便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