菑开头的词语
更多菑结尾的词语
更多- 1、东菑:泛指田园。
- 2、断菑: 《荀子•非相》:“周公之状,身如断菑。” 枯折的树干。形容人背伛而枯瘦。
- 3、厄菑:灾难。
- 4、敷菑: 耕种。敷,布,指播种。
- 5、蛊菑: 指鬼怪等作祟为害。
- 6、害菑: 1.亦作"害灾"。 2.犹灾害。
- 7、旱菑: 旱菑hàn zāi (1) 久旱无雨加之灌溉不足所致的农作物减产灾害 英 drought;severe drought famine
- 8、祸菑: 同“祸灾”。
- 9、疾菑:疾病灾害。
- 10、救菑: 见“救灾 ”。
- 11、畲菑:耕耘。
- 12、蝝菑: 1.亦作"蝝菑"。 2.指蝗灾。
- 13、石菑:堵塞决口立楗时所用的臿石。
- 14、畬菑:耕耘。
- 15、时菑: 天灾。
- 16、水菑: 1.见"水灾"。
- 17、天菑:天灾。
- 18、危菑: 危险与灾祸。语本《孟子•离娄上》:“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
- 拼音zī,zì,zāi
- 注音ㄗ,ㄗˋ,ㄗㄞ
- 笔划11
- 繁体菑
- 五笔AVLF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zī名词(1) (形声。从艸,甾(zī)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2) 同本义菑,不耕田也。——《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不菑畬。——《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3) 又如:菑畬(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菑亩(初耕的田地)(4) 直立而枯死的树木其菑其翳。——《诗·大雅·皇矣》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荀子·非相》动词(1) 开垦;耕耘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书·大诰》(2) 又如:菑畬(耕耘;又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菑攘(开拓;平定)(3) 另见zāi“灾”|zì名词(1) (形声。从艸,甾(zī)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2) 同本义菑,不耕田也。——《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不菑畬。——《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3) 又如:菑畬(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菑亩(初耕的田地)(4) 直立而枯死的树木其菑其翳。——《诗·大雅·皇矣》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荀子·非相》动词(1) 开垦;耕耘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书·大诰》(2) 又如:菑畬(耕耘;又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菑攘(开拓;平定)(3) 另见zāi“灾”|zāi名词(1) (形声。从艸,甾(zī)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2) 同本义菑,不耕田也。——《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不菑畬。——《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3) 又如:菑畬(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菑亩(初耕的田地)(4) 直立而枯死的树木其菑其翳。——《诗·大雅·皇矣》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荀子·非相》动词(1) 开垦;耕耘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书·大诰》(2) 又如:菑畬(耕耘;又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菑攘(开拓;平定)(3) 另见zāi“灾”|名词(1) (形声。从艸,甾(zī)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2) 同本义菑,不耕田也。——《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不菑畬。——《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3) 又如:菑畬(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菑亩(初耕的田地)(4) 直立而枯死的树木其菑其翳。——《诗·大雅·皇矣》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荀子·非相》动词(1) 开垦;耕耘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书·大诰》(2) 又如:菑畬(耕耘;又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菑攘(开拓;平定)(3) 另见zāi“灾”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