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葭蕟:用芦苇编成的粗席。
- 2、葭管:装有葭莩灰的玉管。
- 3、葭灰: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
- 4、葭莩:
芦苇里的薄膜。比喻亲戚关系疏远淡薄。
用作新戚的代称。
比喻瘠薄;简薄。
- 5、葭苇:芦苇。
- 6、葭萌:1.远方之民。2.古县名。
3.古水名
- 7、葭思:'蒹葭之思'的省语。旧时书信中常用作对人怀念的套语。语本《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8、葭菼:芦与荻。均为水生植物名。
- 9、葭律: 1.亦称"葭管"。 2.装有葭莩灰的律管。
- 10、葭墙:以苇草编成的篱墙。
- 11、葭莩之亲:葭莩:芦苇茎中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
- 12、葭莩之情: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 1、兼葭秋水:
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
- 2、兼葭倚玉:蒹葭:初生的芦苇。玉:仙树。芦苇倚在仙树上。①比喻两个品貌极为悬殊的人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②比喻地位卑微的人依附高贵的人。亦作“蒹葭倚玉树”、“蒹葭
- 3、蒹葭伊人:本指在水边思念故人,后常用来表示对人怀念。
- 4、蒹葭之思:指恋人的思念之情。
- 5、蒹葭玉树: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
- 6、蒹葭倚玉:蒹葭:没有长穗的芦苇。比喻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现多比喻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也常用作谦词。
- 7、蒹葭倚玉树: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 1、吹葭:古代候气之法,以葭莩灰填律管之内端,气至则灰散。
- 2、附葭:语本《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后因以"附葭"喻攀附戚谊。
- 3、胡葭:即胡笳。
- 4、兼葭:没长穗的荻。葭:初生的芦苇。
- 5、蒹葭:
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 6、鸣葭:古代管乐器。葭,通'笳'。吹奏笳笛。
- 7、汀葭:水边的芦苇。
- 8、衔葭:犹衔芦。
- 9、禹葭:麦门冬的别名。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葭组词,葭的组词,葭字怎么组词,葭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葭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葭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2个,葭字在中间的组词有7个,葭字在结尾的组词有9个。
- 拼音jiā
- 注音ㄐㄧㄚ
- 笔划12
- 繁体葭
- 五笔ANHC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初生的芦苇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汉书·中山靖王传》沙洲葭苇。——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2) 又如:葭草(初生的芦苇);葭蓬(芦苇与蓬草);葭灰(苇膜烧得的灰。常用来标志、预测节气);葭莩(原为芦苇里的白色薄膜,后常来指代:友谊;交情;亲戚;亲眷)(3) 通“笳”。乐器名发引和,校鸣葭。——《文选·张衡·西京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