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开头的词语
更多- 1、蝉弁: 1.即蝉冠。
- 2、蝉髩: 女子装衬的假发。
- 3、蝉鬓:亦作“蝉髩”。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亦借指妇女。
- 4、蝉蜕: 蝉蜕chántuì (1) 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可入药 英 cicada slough;exuviae of cicada (2) 比喻从…摆脱或脱离出来 英 free
- 5、蝉联: 蝉联chánlián (1) 连续不断获得 例 蝉联国际象棋冠军称号 英 continue to hold a post or title
- 6、蝉花:俗称大虫草,属于虫生真菌。
- 7、蝉翼:蝉的翅膀。常用以比喻极轻极薄的事物。引申为轻视。 借指蝉鬓。
- 8、蝉嫣:连续不断。 见'蝉焉'。
- 9、蝉娟:1.蝉,通"婵"。犹婵媛。情思牵萦。 2.蝉,通"婵"。体态优美。
- 10、蝉蜍:传说月中有三足蟾蜍﹐因借指月亮。蝉﹐通'蟾'。
- 11、蝉壳:蝉自幼虫变为成虫时所脱下的壳。
- 12、蝉紫: 1.花名。 2.蝉冠紫绶。古代高官服饰。亦泛指达官显贵。
- 13、蝉媛:情思牵萦。蝉﹐通'婵'。
- 14、蝉纹:雕镂在器物之上的蝉形纹饰。多见于青铜器,图案多呈三角形,四周常衬以云雷纹。
- 15、蝉焉:亦作'蝉嫣'。 岁阴名。卯年的别称。又称'单阏'。
- 16、蝉韵:喻指蝉声。
- 17、蝉组:犹冠带。
- 18、蝉蜩:蝉。
- 19、蝉纱:像蝉翼一样薄的纱。
- 20、蝉冠:汉代侍从官所戴的冠。上有蝉饰﹐并插貂尾﹐故亦称貂蝉冠。后泛指高官。
- 21、蝉貂: 1.即貂蝉。古代王公显宦冠上的两种饰物。
- 22、蝉腹:蝉饮而不食,腹内清空。比喻高洁的躯体。
- 23、蝉连: 蝉连chán lián (1) 连续不断获得 例 蝉连国际象棋冠军称号 英 continue to hold a post or title
- 24、蝉机:指地动仪的蟾蜍机轴。蝉﹐通'蟾'。
- 25、蝉衣:比喻解脱、卸除。
- 26、蝉饮:蝉饮清露。比喻高洁。
- 27、蝉噪:蝉声喧聒。 讥讽诗文多浮辞滥调﹐无病呻吟。
- 28、蝉蜎:1.义婵、飞腾貌,妍雅貌。 2.蝉,通“嬋”。妍雅貌。
- 29、蝉槐:古者高官头戴蝉冠;周时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三槐为三公之位。故以'蝉槐'指称御史等大官。
- 30、蝉鬟: 1.喻指女子的发髻。
- 31、蝉攫:车轮的外圈。
- 32、蝉清: 1.谓蝉声清扬。
- 33、蝉蛇:鳝鱼。蝉﹐通"鳝"。
- 34、蝉冕:1.即蝉冠。 2.后泛指高官。
- 35、蝉唱:蝉声。
- 36、蝉啼:蝉的哀鸣声。
- 37、蝉吟:蝉鸣。蝉声悠曳多情味﹐故云。
- 38、蝉子:蝉。
- 39、蝉匷: 1.车类。《淮南子.说林训》:"古之所为不可更,则推车至今无蝉匷。"高诱注:"蝉匷,车类。读如孔子射于矍相之矍。"一说,车轮的外圈。
- 40、蝉緌:蝉冠冠缨的下垂部分。古代言官的冠饰。
- 41、蝉鸟:传说中的一种小鸟。
- 42、蝉露:清露。
- 43、蝉嘒:蝉鸣。语本《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
- 44、蝉急:谓蝉声紧促。
- 45、蝉儿:一种马饰。
- 46、蝉珥:古代侍从官的冠饰。蝉﹐蝉文。珥﹐珥珰。后借指高官。
- 47、蝉佩:冠和佩饰。犹言冠带。
- 48、蝉翅:即蝉翼。 指蝉鬓。
- 49、蝉化: 1.犹道教所说的羽化。
- 50、蝉鸣:chán míng ㄔㄢˊ ㄏㄨㄟˋ 蝉嘒(蝉嘒)蝉鸣。语本《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唐 韩愈《题张十八所居》诗:“蛙讙桥未扫,蝉嘒门长扃。
- 51、蝉翼本:即蝉翅拓。
- 52、蝉翅拓:一种色淡而纹皱的碑帖拓本。
- 53、蝉翼纱: 1.薄如蝉翼的纱;轻纱。
- 54、蝉鸣稻: 1.蝉鸣时成熟的稻子。
- 55、蝉灵子: 1.方言。蝉。
- 56、蝉翼扇:轻纱制的团扇。
- 57、蝉鸣黍:蝉鸣时成熟的黍子。
- 58、蝉翼罗: 1.一种轻而薄的丝织物。
- 59、蝉翅搨: 一种色淡而纹皱的碑帖拓本。
- 60、蝉翼法: 1.用薄纸拓印碑帖的方法。
- 61、蝉时雨: 指蝉的叫声象阵雨一样,忽快忽慢。
- 62、蝉砂丸: 是一种药名,主治小儿惊热夜啼。
- 63、蝉退散: 蝉退半两,蛇蜕半两,升麻半两,蒺藜半两,黄连半两,谷精草半两,大青叶半两,仙灵脾半两,威灵仙半两等材料制成的药物。
- 64、蝉蜕龙变:犹言蝉蜕蛇解。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 65、蝉联蚕绪:比喻连续相承。
- 66、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 67、蝉喘雷干: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
- 68、蝉联往复:不断重演。
- 69、蝉蜕蛇解: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后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
- 70、蝉緌蟹匡:比喻事物间互相矛盾。
- 71、蝉腹龟肠: 蝉饮露而腹空,龟耐饥而肠细。比喻穷困的处境。
- 72、蝉衫麟带:旧时形容服饰华丽
- 73、蝉冠豸绣:古代御史大夫的冠服。蝉冠﹐貂蝉冠;豸绣﹐绣着獬豸的补服。
- 74、蝉联冠军: 连续不断获得冠军。
- 75、蝉吟鹤唳: 《与顾章书》
- 76、蝉翼为重: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 77、蝉脱浊秽:意思是摆脱了污浊的环境。
- 78、蝉喘雷乾:蝉喘息﹐无雷声。形容酷热干旱。
- 79、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 80、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词语解释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chán yì wéi zhòng,qiān jūn wéi qīng ]⒈ 轻重倒置。比喻是非混淆,善恶不明。引证解释⒈ 轻重倒置。比喻是非混淆,善恶不明。引《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史臣美 澹(魏澹 )而讥 邵(邢邵 )者,岂所谓通鉴乎!语曰:‘蝉翼为重,千钧为轻。’其斯之谓矣。”秦牧 《漫记端木蕻良》:“在那段是非混淆、腥风血雨、‘蝉翼为重,千钧为轻’的日子里,某些老一辈革命家、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受到的摧残和凌辱是骇人听闻的。”解释: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出处:《楚辞·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金釜雷鸣。”
- 81、蝉翼爲重,千钧爲轻: 轻重倒置。比喻是非混淆,善恶不明。《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下》:“史臣美 澹(魏澹)而讥 邵(邢邵)者,岂所谓通鉴乎!语曰:‘蝉翼为重,千钧为轻。’其斯之谓矣。”秦牧《漫记端木蕻良》:“在那段是非混淆、腥风血雨、‘蝉翼为重,千钧为轻’的日子里,某些老一辈革命家、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受到的摧残和凌辱是骇人听闻的。”
蝉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哀蝉曲:曲名。相传汉武帝因思李夫人而作。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上》:"汉武帝思怀往者李夫人,不可复得……因赋《落叶哀蝉》之曲。"
- 2、貂蝉冠:以貂尾和附蝉为饰的冠冕。宋时亦称貂蝉笼巾。
- 3、金蝉计: 1.金蝉脱壳之计。
- 4、连蝉锦:一种织有连理花纹而薄如蝉翼之锦。
- 5、连蝉冠:古冠名。
- 6、郄蝉草: 1.丹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丹参》。
- 7、衔蝉奴: 1.亦省作"衔蝉"。 2.猫名。
- 8、御蝉香: 瓜名。
- 9、金蝉衣: 蝉蜕。
- 10、貂蝉满座: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旧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旧指官爵多而滥。
- 11、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 12、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 13、寒蝉仗马: 寒天的蝉和皇帝大朝时所设的仪仗马。喻指缄口不语之人。
- 14、寒蝉僵鸟: 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
- 15、今蝉蜕殻:金蝉脱壳。今,通'金'。谓使用计谋而逃脱。
- 16、今蝉蜕壳: 金蝉脱壳。今,通“金 ”。谓使用计谋而逃脱。
- 17、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jīnchán-tuōqiào (1) 比喻巧妙地脱身逃遁,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例 只要做得没个痕迹,如金蝉脱壳方妙。——《拍案惊奇》 英 disappearance act from an entangled situation
- 18、金蝉脱殻: 金蝉脱壳jīnchán-tuōqiào (1) 比喻巧妙地脱身逃遁,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例 只要做得没个痕迹,如金蝉脱壳方妙。——《拍案惊奇》 英 disappearance act from an entangled situation
- 19、蛙鸣蝉噪: 1.青蛙鸣﹐知了叫。比喻众口喧闹。
- 20、蟹匡蝉緌: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 21、鸦鬟蝉髢:指女子装衬的假发。
- 22、玉翼蝉娟:指美人。
- 23、鸟语蝉鸣: 是大自然的环境良好的体现,小动物没有受到干扰的意思。
- 24、蛙鼓蝉鸣: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
- 25、寒蝉效应:寒蝉效应着重涉及个人思想、言论、集会等核心价值和自由权利的社会存在及其影响。或专指人民因恐惧于遭受国家刑罚,或是无力承受所必将面对的预期耗损,就必将放弃行使其正当权利,进而打击公共事务、社会道德、个人信心。提醒社会个体必须及时关注、思考由于压制行为、动用戒严措施、轻易兴讼等预后不良及其利害关系,和在助益于思考层面的重要性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26、金风未动蝉先觉::秋风还未来到,蝉却早已察觉。比喻事先觉察到将要发生的变故。
- 2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词语解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⒈ 螳螂一心一意要吃蝉,而背后的黄雀却正盯着它。比喻只看到前面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害。英covet gains ahead without being aware of danger behind as the mantis stalk the cicade,unaware of the oriole behind;引证解释⒈ 螳螂一心捉蝉,不知黄雀在后正打算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引语本《庄子·山木》:“庄周 游乎 雕陵 之樊,覩一异鹊……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覩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 刘向 《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蜋在其后也;螳蜋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后数年,闻 山东 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又伏天诛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毛泽东 《质问国民党》:“你们不应该打边区,你们不可以打边区。‘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个故事,是有道理的。”国语辞典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táng láng bǔ chán huáng què zài hòu ]⒈ 比喻眼光短浅,只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参见「螳螂搏蝉」条。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槐西杂志十四》:「后数年,闻山东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又伏天诛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
- 2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你们不可以打边区。“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这两个故事,是有道理的。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进行兼并战争。有一次,吴王准备进攻楚国。他召集群臣,宣布了准备攻打楚国的决定。大臣们一听这个消息,就低声议论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吴国目前的实力还不够雄厚,应该养精蓄锐,先使国富民强,之后才能作别的打算。 吴王听到大臣们在底下窃窃私语,似有异议,便厉声制止道:“你们不要议论了,我决心已定,谁也别想动摇我!倘若有谁执意要阻止我,我决不轻饶!”,众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乱说一句。当时朝堂上有一位正直的年轻侍从,退朝后心中仍旧无法安宁,他觉得吴王这样做是在是太草率了,但是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说服吴王,使其放弃攻打楚国的想法。于是这个侍从在吴王的后花园内踱来踱去地想办法,就在此时,他的目光无意中落到了树上一只蝉的身上,他立刻就有了主意。 第二天天刚亮,这个青年侍从又来到了吴王休息的后花园,他手拿一把弹弓,在树底下转来转去。第三天早晨他又来到树下转悠,第四天、第五天早晨也是这样转来转去的。有人觉得他的行为很奇怪,就把这事告诉了吴王。 第六天早晨,青年侍从又来了,吴王也来了,便问他:“你一连几天早晨来这花园里干什么?瞧你的衣服都被露水浸湿了,你到底要做什么呢?”这个青年侍从手拿弹弓,对吴王轻声说道:“大王,您小声一点。您向树上看,那里有一只蝉只顾着在那里高兴地吸露水,却没有觉察到有一只螳螂躲在他身后,弯着前肢,想要捕捉它呢!”,吴王笑着说:“螳螂捕蝉,这有什么好稀奇的。”青年侍从说:“大王您再看,螳螂一心想捕蝉,但它不知道,还有一只黄雀在它身后,正伸长脖子,瞪着眼睛,想啄它呢.”,吴王说:“这又说明什么呢?”,青年侍从将手中的弹弓搭上泥丸对准黄雀,然后说:“那只黄雀只顾着看着蟑螂,却不知道我的弹弓已经对准它了。蝉、螳螂、黄雀都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想到自己身后的危险啊!”,吴王听到这里,猛然醒悟了,他明白了青年侍从的用意,取消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1.一只鸟一只蝉(打一成语)
蝉结尾的词语
更多- 1、鬓蝉:即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
- 2、残蝉: 秋天的蝉。
- 3、翠蝉:指蝉鬓。
- 4、钿蝉:妇女贴于面颊的蝉形金花。
- 5、貂蝉:1.貂尾和附蝉,古代为侍中﹑常侍等贵近之臣的冠饰。 2.借指貂蝉冠。 3.指侍中﹑常侍之官。亦泛指显贵的大臣。
- 6、飞蝉:古代一种冠饰。
- 7、附蝉: 1.汉侍中﹑中常侍﹐唐散骑常侍冠饰。金质﹐蝉形。金取坚刚﹐蝉取居高饮洁义。 2.借指尊官。
- 8、高蝉:即蝉冠。古代侍从官员之冠以貂尾蝉文为饰。
- 9、合蝉:古弩名。即连弩。装有机栝,可连续发射。
- 10、冠蝉:蝉花的别名。蝉头有角如花冠状,故称。可入药。
- 11、寒蝉: 寒蝉hánchán (1) 天冷后不叫或低鸣的蝉 英 winter cicada (2) 蝉的一种,身体小,黑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翅膀透明。雄的有发音器,夏末秋初时在树上叫 例 寒蝉凄切。——宋·柳永《雨霖铃》 英 a kind of cicada
- 12、郝蝉:丹参的别名。即郤蝉草。
- 13、槐蝉:指高官显贵。
- 14、娇蝉:指女子的鬓发。
- 15、金蝉:1.汉侍中、中常侍冠饰。金取坚刚,蝉取居高饮洁。 2.古代妇女所用金色蝉形的贴面饰物。 3.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昆虫的代表种,具有渐变态的生物学特征。4.蝉的美称。
- 16、枯蝉:蝉蜕的别名。
- 17、联蝉: 1.连续。多指连任官职。
- 18、凉蝉:秋蝉。
- 19、马蝉:虫名。一种大知了。
- 20、鸣蝉:寒蝉;秋蝉。
- 21、青蝉:蝉的一种。色绿而小。
- 22、轻蝉:蝉翼。 指蝉鬓。
- 23、蜩蝉:即蝉。 指宦官。汉时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后因以蜩蝉指宦官。
- 24、蜕蝉:蝉脱壳。谓解脱成仙。
- 25、蜿蝉:蛟龙盘屈貌。 指萦回屈曲。
- 26、婉蝉: 亦作“婉婵 ”。摇动貌。 亦作“婉僤 ”。行动曲折貌。
- 27、衔蝉: 见“衔蝉奴 ”。
- 28、香蝉:女子鬓发的美称。
- 29、新蝉:初夏的鸣蝉。
- 30、玄蝉: 秋蝉,寒蝉。
- 31、哑蝉:即寒蜩。蝉的一种。一说指雌蝉。
- 32、鸦蝉:鸦与蝉。比喻小人。
- 33、耀蝉:举火诱蝉。
- 34、瘖蝉: 蝉的一种。指初不发音,及得寒露冷风乃鸣的蝉。
- 35、喑蝉:是蝉的一种。
- 36、银蝉:古代妇女所用银色蝉形的贴面饰物。
- 37、玉蝉: 蝉鬓的美称。 首饰。 指冠饰。即貂蝉。 植物名。即石蝉花。以其花似蝉,故名。
- 38、爚蝉:举火诱蝉。
- 39、蚱蝉:动物名。昆虫纲蝉科。体长约四公分,色黑,翅膀透明。夏天早上始鸣,其声直而长。喜欢栖息在橘子树上。
- 40、燿蝉:举火诱蝉。
- 41、白玉蝉: 1.莲子的别名。
- 42、玳瑁蝉:古时玳瑁制的蝉形冠饰。
- 43、黄金蝉: 蝉形的金首饰。
- 44、孟家蝉: 1.宋代衣饰名。 2.宋代著名妓女。
- 45、玄武蝉: 黑蝴蝶。
- 46、夜飞蝉:古代妇女装饰品。
- 47、螳螂捕蝉:螳螂欲捕蝉而不知黄雀在后。典出《庄子.山木》。比喻眼光短浅,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也作「螳螂捕蝉」。
- 48、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 49、黄雀伺蝉: 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后以“黄雀伺蝉”比喻祸近其身,尚无所知。
- 50、噤若寒蝉: 噤若寒蝉jìnruòhánchán (1) 冬天的蝉,一声不响。现在常用来比喻有所顾忌,不敢吭声 例 提出反对条件的,转眼就掉过头去,嘌若寒蝉。——鲁迅《两地书》 英 silent as the cicad in winter
- 51、露蛬风蝉:寒露﹑秋风中蟋蟀和知了的鸣声。泛指野虫的鸣声。
- 52、脱壳金蝉:比喻用计谋脱身。
- 53、仗马寒蝉:皇帝仪仗检阅时用的马以及寒风中的蝉。比喻闭嘴一句话不敢说的人。
- 54、自同寒蝉:同于深秋时节的蝉。形容噤口不言
- 55、噤如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
- 56、驼子黏蝉:原文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蝉组词,蝉的组词,蝉字怎么组词,蝉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蝉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蝉字在开头的组词有81个,蝉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8个,蝉字在结尾的组词有56个。
- 拼音chán
- 注音ㄔㄢˊ
- 笔划14
- 繁体蟬
- 五笔JUJF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虫,单声。本义:一种昆虫。也称“知了”)(2) 同本义。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蝉属蝉,以旁鸣者。——《说文》。按,尔雅谓之蜩,今苏俗谓之知了。寒蝉鸣。——《礼记·夏小正》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3) 又如:寒蝉(秋天天冷时的蝉)(4) 古代一种极薄的丝织品。以其薄如蝉翼而得名 。如:蝉翼罗(一种轻而薄的丝织物);蝉翼扇(轻纱制的团扇)形容词(1) 连续不断蝉联陵丘。——左思《吴都赋》。注:“不绝貌。”(2) 又如:蝉联(连续不断);婵嫣(连属,连绵不断)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