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观采: 1.亦作"观采"。 2.观察采择;观赏采取。
  • 2、观测: 观测guāncè (1) 观察并测量 例 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测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哥白尼》 英 observation;observe;monitor
  • 3、观觇:察看。
  • 4、观场: 1.看热闹。 2.指赴乡试。
  • 5、观潮:观赏涨潮。特指观赏钱塘江的大潮。每年以农历八月十八日为最盛。晋顾恺之有《观潮赋》。
  • 6、观池:供游观的池沼。
  • 7、观灯:观看花灯。旧有元宵观灯的风俗。
  • 8、观点: 观点guāndiǎn (1) 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 例 不可能理解另外一个人的观点 例 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果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种皮。——《南州六月荔枝丹》 英 viewpoint;standpoint (2) 从一定的阶级利益出发所形成的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例 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的方法,作几次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农村调查序言》 英 opinion
  • 9、观鼎:谓觊觎王位。
  • 10、观睹: 观看。
  • 11、观覩:亦作“观睹 ”。观看。 北魏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开善寺》:“ 丑多 亡日,像自然金色,光照四隣。一里之内,咸闻香气,僧俗长幼,皆来观覩。” 唐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又明年徙 会稽 ,路出於 杭 ,杭 民竞相观睹。” 宋黄庭坚 《次韵时进叔二十六韵》:“舍前花木深,春物丽观覩。”
  • 12、观感: 观感guāngǎn (1) 观看某事物后的感情体会 例 卧谈观感 英 impressions
  • 13、观阁:楼阁。
  • 14、观顾:瞻前顾后。
  • 15、观摩: 观摩guānmó (1) 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例 观摩教学 例 观摩演出 英 inspect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s work;study and emulate;view and fondle
  • 16、观赏: 观赏guānshǎng (1) 观看欣赏 例 场长还特别拿出一枝中式钢枪给大家观赏。——吴伯萧《猎户》 英 view and admire;enjoy the sight of
  • 17、观念: 观念guān niàn 1.  思想意识。 例 传统观念。 英 idea; concept; sense; 2.  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 3.  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 例 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要在观念上,把党外凡是能够争取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士,当成党内干部一样来看待。——《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
  • 18、观照:也叫静观。美学名词。指人(主体)在超功利的状态下对事物(客体)特性进行观察、体验、判断、审视等特有的心理活动。早在古代希腊,柏拉图就已使用观照一词。他认为,审美就是对美本身的一种凝神观照。
  • 19、观瞻: 观瞻guānzhān (1) 具体的景象和景象给人的印象;外观和对外观发生的反应 例 云车风马,从卫观瞻。——《宋史·乐志》 例 以壮观瞻 例 有碍观瞻 英 the appearance of a place and the impressionsit leaves
  • 20、观望: 观望guānwàng (1) 置身事外静观事态发展 英 wait and see;look on (2) 张望 例 四下观望 英 look around
  • 21、观看: 观看guānkàn (1) 做观众 例 观看球赛 英 watch;look at (2) 特意地看 例 观看游行 英 view (3) 观察;凝视… 例 孩子从一个安全的地方观看这一奇观 英 gaze
  • 22、观止: 观止guānzhǐ (1) 看到这里就可以休止了。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例 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明居湖居听书》 例 《古文观止》 英 to the end
  • 23、观窥:犹窥视。
  • 24、观风: 观风guānfēng (1) 替人守望,以便报告 例 派小王去观风 英 be on the lookout;serve as a lookout
  • 25、观颐:谓观察研究养生之道。
  • 26、观礼: 观礼guānlǐ (1) 参观庆典或典礼 英 attend a celebration or ceremony
  • 27、观音: ◎观音Guānyīn 见“观世音”
  • 28、观火: 观火guānhuǒ (1) 比喻见事明白透彻 例 予若观火。——《书·盘庚》 英 penetrating
  • 29、观乐:观赏玩乐。
  • 30、观宇:宫殿楼阁。亦指道观佛寺。
  • 31、观仰:瞻仰。
  • 32、观听: 1.看和听。 2.专指听。 3.借指耳目。 4.看到和听到的;看的和听的人。 5.引申为舆论。
  • 33、观台:瞭望天象之台。《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杜预注:"观台,台上构屋可以远观者也。"《文选.谢庄》:"视朔书气,观台告祲。"张铣注:"观台,观灾祥气之台也。"唐薛存诚《观南郊回仗》诗:"候刻移宸辇,遵时集观台。"一说"观"读去声。观台,指天子诸侯宫门双阙之台。参阅《左传.僖公五年》杨伯峻注。
  • 34、观美: 1.观察美好的事物。 2.外观美。
  • 35、观兵:显示兵力。
  • 36、观象: 1.观察卦爻之象。古人用以测吉凶。 2.观测天象。 3.谓取法,效法。
  • 37、观心:观察心性。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故观心即能究明一切事(现象)理(本体)。
  • 38、观身:谓观察自身的道德修养。
  • 39、观成:看到成果。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遹观厥成。"
  • 40、观政: 1.察知政情。 2.犹从政。
  • 41、观笑:看着好笑。
  • 42、观想:反观回想。
  • 43、观鱼: 1.亦作"观鱼"。 2.春秋时鲁隐公故事。《左传.隐公五年》:"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杨伯峻注:"鱼者意即捕鱼者。"《三国志.魏志.鲍勋传》:"昔鲁隐观鱼于棠,《春秋》讥之。虽陛下以为务,愚臣所不愿也。"后泛指观看捕鱼或观赏游鱼以为戏乐。
  • 44、观渔: 1.亦作"观鱼"。 2.春秋时鲁隐公故事。《左传.隐公五年》:"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杨伯峻注:"鱼者意即捕鱼者。"《三国志.魏志.鲍勋传》:"昔鲁隐观渔于棠,《春秋》讥之。虽陛下以为务,愚臣所不愿也。"后泛指观看捕鱼或观赏游鱼以为戏乐。
  • 45、观傩:观看驱逐疫鬼的仪式。
  • 46、观目:指外观。
  • 47、观化: 1.观察变化;观察造化。 2.引申为死亡的婉辞。 3.观察教化。
  • 48、观河: 1.古传说禹临河而得《河图》。 2.佛教故事。谓波斯匿王观看恒河,自伤发白面皱,而恒河不变。佛谓变者受灭,不变者原无生灭。见《首楞严经》卷二。后用以比喻佛性永恒。
  • 49、观游: 1.亦作"观游"。 2.观赏游览。
  • 50、观治:显示治绩。
  • 51、观眺:观察眺望。
  • 52、观文: 1.观赏文采。 2.宋代观文殿学士的简称。
  • 53、观海:语出《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后用以比喻所观者大。
  • 54、观览: 观览guānlǎn (1) 观看;阅览 例 宜于观览 英 look at
  • 55、观觑:亦作“观覷”。犹观看。
  • 56、观瞧:观 : 观 (觀) guān 看,察看:观看。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观风(a.暗中察看 详细瞧 : 瞧 qiáo 看:瞧见。瞧病。瞧热闹。瞧不起。瞧得起。瞅顾观看瞥视望
  • 57、观色:观察脸色。
  • 58、观志:观察其心志。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
  • 59、观视: 1.观看;观察。 2.犹观瞻。
  • 60、观事:察知行事。
  • 61、观榭:犹楼台。
  • 62、观阙: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代称宫殿。 指庙宇。
  • 63、观稼:观看庄稼。
  • 64、观瞩:观看。
  • 65、观见:看见。
  • 66、观睄:瞧看。
  • 67、观梅:古占法。指宋代邵雍所作的梅花数。
  • 68、观读:阅读。
  • 69、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
  • 70、观世: 1.谓向世人显示。 2.观察世事。
  • 71、观试: 1.观察试验。 2.观看考试。
  • 72、观阵: 观阵guānzhèn (1) 不参与而从旁观看战斗、斗殴或游戏等的场面 英 witness a battle
  • 73、观则:观摩效法。
  • 74、观优:观看杂戏。
  • 75、观占:占卜。
  • 76、观省:观察;观看。反观内省。
  • 77、观德:观察德行。
  • 78、观国:指观察国情。引申为从政。
  • 79、观历:察访。
  • 80、观井:相传为彭祖故事。宋苏轼《代滕甫论西夏书》:"俗言彭祖观井,自系大木之上,以车轮覆井,而后敢观。"后用以比喻遇事谨慎小心。
  • 81、观好: 1.犹美观。 2.观察其长处。
  • 82、观戏: 1.观看杂技﹑戏曲等的表演。 2.观看下棋。
  • 83、观魏:即观阙。
  • 84、观行:观察行为。
  • 85、观示:犹示范。
  • 86、观寺:寺观。
  • 87、观俗:观察风俗。
  • 88、观玩: 观赏玩味
  • 89、观翫: 亦作“观玩”。
  • 90、观客: 观客guānkè (1) 〈方〉观众 英 audience
  • 91、观民: 1.观察民风。 2.检阅民力。 3.显示于民。
  • 92、观时:察看时机。
  • 93、观法: 1.观察法度。 2.佛教语。指观心。参阅唐湛然《止观大意》。
  • 94、观覰:亦作“ 观覷 ”。犹观看。《宣和遗事》前集:“﹝ 宋江 ﹞又把开天书一卷,仔细观覷,见有三十六将的姓名。” 元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我观覰了衣服样势,审察了言语高低。” 元关汉卿 《调风月》第四折:“百般的观覷,一剗的全无市井尘俗,压尽其餘。”
  • 95、观衆:观看表演或比赛的人。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但是恐怕这样复杂的戏剧,也和复杂的人生一样,不是一般观众,一看所能了解的了。” 张天翼 《欢迎会》:“台上的人也瞧着观众。”
  • 96、观战: 观战guānzhàn (1) 从旁观看战争、战斗、体育竞赛,自己不参加 英 witness a battle;be a mere spectator in the war
  • 97、观光: 观光guānguāng (1) 现在称游览观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教、文物、习俗、风光等为观光 例 到这里来的所谓香客,很多是游览观光的,不全是真正烧香拜佛的香客。——《听潮》 例 观光代表团 英 sightseeing
  • 98、观察: 观察guānchá (1) 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 例 我曾细心地观察我的孩子们 英 observe;survey (2) 考查或调查 例 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下显示出一个周期性结构 英 examine;inspect
  • 99、观众:1.公用建筑(如剧院)中指定供观众用的部分;旁听席。指旁观者和旁听者集合的地方。
  • 100、观达:智慧之用。

观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眼观鼻: yǎn guān bi,中国古代俗语。
  • 2、鹅观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子带紫色﹐有香气﹐花紫色或绿色。
  • 3、日观峰: 日观峰Rìguān Fēng (1) 位于泰山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 英 Riguan peak
  • 4、大观楼:在云南省昆明市西﹐面临滇池。清康熙二十九年建﹐道光八年增修﹐咸丰七年毁于兵火﹐同治八年又重建。楼阁耸峙﹐与太华山隔水相望﹐有揽胜阁﹑涌月亭等胜景﹐今辟为大观公园﹐为游览胜地。
  • 5、大观舞:南朝梁文舞名。
  • 6、大观帖:汇刻丛帖。十卷。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宋徽宗因《淳化阁帖》板已断裂﹐出内府所藏墨迹﹐命蔡京等稍加厘订﹐重新摹勒上石﹐标题皆蔡京手书。刻工精良﹐优于《淳化阁帖》﹐惜拓本流传甚少。
  • 7、活观音:比喻美貌的女子。
  • 8、楼观台:道教名观。在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秦岭山麓。相传周康王时,函谷关令尹喜曾在此结草楼而居,观看天象,并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称说经台。该楼一名紫云楼,后人创立道观,称'楼观'。唐武德元年公元 年 改名宗圣观。宋元曾屡更名,为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参阅《云笈七签》卷一○四。
  • 9、叹观止: 叹观止tàn guān zhǐ (1) 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例 精美的微雕艺术品令人叹观止 英 acclaim as the acme of perfection
  • 10、客观题: 客观判断而非主观表述,也就是让你在已有答案中选择而非让你回答的题目。
  • 11、七观帖: 法帖名。
  • 12、铁观音:一种著名乌龙茶。
  • 13、日观亭: 日观亭Rìguān Tíng (1) 亭名,在日观峰上 英 Riguan kiosk
  • 14、参观团: 原指对各种情况加以比较观察的人员,现指一批实地观看的人。
  • 15、萧观音:萧观音(1040年2月15日—1075年12月23日),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辽代女诗人。
  • 16、大观园: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贾府为元春省亲而修建的,元春题其园之总名曰"大观园",正殿匾额云"顾恩思义"。元
  • 17、旁观者: 旁观者:在一旁观看的人。同一事物,在一旁观看的人比当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与“当局者迷”连用。亦作“旁观者清”。
  • 18、六观法: 六观法 [出菩萨璎珞本业经] 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
  • 19、参观者: 原指对各种情况加以比较观察的人,现指实地观看的人。
  • 20、时观机: 时间观察机器的缩写。
  • 21、主观题: 是指那些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具体情况或个性的试题。
  • 22、绝观论: 敦煌出土的佛典之一。
  • 23、有碍观瞻:碍:妨害,阻碍。观瞻:外观或外观给人的印象。指因外表简陋或不整洁,给人以不愉快的感觉。
  • 24、矮人观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
  • 25、矮子观场:自己没有主见,只知道附和别人的声音。
  • 26、隔岸观火: 隔岸观火gé’àn-guānhuǒ (1) 隔岸相望火灾,比喻不关痛痒,袖手旁观 例 在人家有危难的时候,你是挺身而出还是隔岸观火,这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英 watch a fire from the safe haven of immunity;Fiddle while Rome is burning.
  • 27、八观六验: 国君从八个方面、六种途径观察、考验人臣的方法。
  • 28、白衣观音: 1.亦作"白衣仙人"。
  • 29、傍观冷眼:傍:通“旁”。用冷眼或冷淡的态度在一旁瞧着。
  • 30、傍观者清:傍:同“旁”。旁观者:在一旁观看的人。同一事物,在一旁观看的人比当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与“当局者迷”连用。亦作“旁观者清”。
  • 31、傍观必审:傍观必审,汉语成语,拼音是bàng guān bì shěn。
  • 32、悲观厌世:  消极失望,厌恶尘世。指精神颓丧,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
  • 33、悲观主义:对世事所怀消极看法的处世观
  • 34、走马观碑:走马观碑为西河大鼓传统曲目。
  • 35、炳如观火:亦作"炳若观火"。意思是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 36、炳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 37、光学观测:天文学专有名词。
  • 38、沉降观测:观测 guāncè 观察并测量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测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哥白尼》
  • 39、察言观色: 察言观色cháyán-guānsè (1) 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其心意 英 check what one says against what he does;observe the words and gestures of sb.;watch a person’s every mood
  • 40、察颜观色:观察别人的脸色,以揣摩其心意。
  • 41、察言观行: 1.谓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 42、仰观俯察:《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后以"仰观俯察"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 43、静观默察:  冷静地仔细观察。
  • 44、沉几观变:沉:沉着;几:事物变化前的前兆。冷静观察事物,随机应变
  • 45、沉机观变:头脑里办法多,有随机应变才能。
  • 46、侈人观听:谓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 47、迟疑观望:谓犹豫等待,不作决定。
  • 48、迟徊观望:犹言迟疑观望。
  • 49、迟回观望:谓犹豫等待,不作决定。
  • 50、由此观之:由此看来,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
  • 51、达观知命: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 52、道德观念:指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是道德意识最基本的形式。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
  • 53、雇佣观点: 工作中缺乏主人翁思想而采取的拿一分钱干一分活的消极态度。
  • 54、东观续史: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 55、返观内照:原为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 56、返观内视:原为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 57、天赋观念: 指人生来就有的观念。古希腊柏拉图已有这一思想的萌芽。在近代,笛卡儿明确提出这一观念。它否认观念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而一直受到唯物主义者的反对。
  • 58、古文观止:书名。清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候所选的古文集。
  • 59、旁观者清: 旁观者清pángguānzhěqīng (1) 对同一事物,局外人比当事者看得全面,看得清楚 英 the on-looker is clear-headed;the spectator sees the game best
  • 60、东观之殃:以'东观之殃'谓杀身之祸。
  • 61、东观西望: 东观西望dōngguān-xīwàng (1) 向四处观看、瞭望 英 look around
  • 62、洞如观火: 洞如观火dòng rú guān huǒ (1) 形容对事物观察得清楚明白,就像看火一样 例 老祖台察吏安民,洞如观火。——清·钱谦益《致郎制台》 英 as clearly as a blazing fire;see very clearly as through looking at fire
  • 63、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的对称。总体的经济现象及其变量和相互关系。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支、货币流通量、经济周期、投资总额、消费量等,均属宏观经济问题。以此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称宏观经济学。
  • 64、借镜观形:借:凭借。比喻参考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 65、镜里观花:比喻能看到而得不到。
  • 66、客观事物: 客观事物kèguān shìwù (1) 特指有别于思想的外界事物 英 objective things;objective reality
  • 67、乐观主义: 指对事业、前途抱着充满希望和信心的积极态度。
  • 68、了如观火:形容看得非常清楚。
  • 69、濠梁观鱼:指纵情山水,逍遥自适。参见:[[观鱼]]
  • 70、濠上观鱼: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后因以“濠上观鱼”为逍遥游乐或纵情物外别有会心的典故。
  • 71、宏观世界: 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构造领域的物质世界。常用以指行星、恒星、星系等巨大的物质领域。
  • 72、宏观调控:政府宏观调控也叫国家宏观调控,是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通过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主要是财政手段),实现以经济主体为主导、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为核心、经济结构平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
  • 73、徘徊观望:来回地行走形容应该决断时犹豫的样子。
  • 74、客观实际: 客观实际就是实际存在。
  • 75、客观僵局:指僵持的局面。
  • 76、客观证据:确凿:确实。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
  • 77、侧目观看: 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 78、朝观夕览:早晨看晚上也看。
  • 79、鱼篮观音: 佛教中三十三观音之一。手持鱼篮。
  • 80、乐观开朗:乐观:是一种人的心理形态,即使面对挫折,困难,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情绪;开朗:是人的一种性格,它主要表现在为人相处的人迹关系。
  • 81、琉璃观音:琉璃观音又称氽来观音,是观音菩萨
  • 82、燎如观火: 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 83、燎若观火:谓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 84、瞭如观火:形容看得非常清楚。
  • 85、私有观念: 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的制度下形成的思想意识。
  • 86、绝对观念:绝对观念又译为“绝对精神”。
  • 87、跑马观花: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
  • 88、千手观音:佛教谓观世音菩萨神通广大,为化度众生而变现种种形相。"千手千眼"乃主要形相之一,以示无苦不见,无难不救。寺庙中多见之。语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
  • 89、迁延观望:谓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
  • 90、秦琼观阵:传统曲目太平歌词,出处说唐。
  • 91、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路线,执法为民是政法机关的根本宗旨。
  • 92、羣衆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具体表现为承认人民群众,首先是劳动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无产阶级政党和每个革命者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置身于群众之中,和群众打成一片,随时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关心人民的痛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93、侏儒观戏: 比喻自己缺乏能力,只好随人行事。
  • 94、思睿观通:善思善通善行。出自《尚书·洪范》。
  • 95、立少观多:谓略一作为而影响很大。
  • 96、烧犀观火:喻洞察事物。
  • 97、送子观音:古代传说能保祐人生子的 观音菩萨。《八琼室金石补正·北齐王三娘造像记》:“天保 元年正月十八日,清信女 王三娘 为 子敬 造 送子观音 像一区。”《白雪遗音·玉蜻蜓·访庵》:“[生]何为 送子观音?[旦]那些积善人家,暮年无子,到此烧香许愿,抱了一个回去,后来产下麟儿,前来还愿,最是灵验。”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四场:“观音 堂,观音 堂,送子观音 坐上方。”亦称“送子娘娘”。巴人《莽秀才造反记》第八章:“但她毕竟常常是自动也是被逼,去 送子娘娘 神像座栏前,年年缚上一根稻草。她还许下愿,祝望早日有个儿子传个后代的。”
  • 98、锁骨观音: 1.亦作"鏁骨观音"。 2.指遍体骨节相连的菩萨。
  • 99、叹观止矣: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100、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tànwéi-guānzhǐ (1) 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例 精美的微雕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英 acclaim as the acme of perfection

观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庵观:庵,只有女性出家人常住的小佛堂。观,道教的道场。庵观指女道士的道场。
  • 2、八观:对人的八种观察方法。
  • 3、傍观: 1.在近旁观看。 2.指局外人从旁观察。
  • 4、悲观: 悲观bēi guān 1.  佛教语。五观之一。悲,怆恻之意。常怀救苦救难之心去观察众生。 例 以大悲心观众生苦,拔其患难,名曰悲观。——《法华经》注。 英 pessimism; pessimistic; 2.  对世事所怀消极的看法。相对乐观而言。今也指失望。 例 悲观情绪。看他旧作品,都很有悲观的气息。——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 5、壁观:佛教语。大乘虚空宗的修行方法。
  • 6、鼻观: 鼻观bíguān (1) 鼻孔,也指嗅觉 英 naris;nostril
  • 7、徧观:谓观览周遍。
  • 8、表观: 表观biǎoguān (1) 五官能感觉到的,尤指视觉能感觉到的 例 表观的改变 英 apparent (2) 以直接印象为基础的 例 表观的似真性 英 prima facie
  • 9、别观:别宫。
  • 10、博观:广泛地观察或观览。
  • 11、才观:才华和仪表。
  • 12、层观:高耸的楼观。
  • 13、察观:观察,考察。
  • 14、骋观:纵目远望。
  • 15、城观:犹城阙。
  • 16、池观: 池苑楼观。
  • 17、崇观:宋徽宗年号崇宁﹑大观的并称。
  • 18、楚观:指高唐观。
  • 19、创观:前所未有的景象。
  • 20、辞观: 1.谈吐仪表。
  • 21、邸观:邸舍与楼观。
  • 22、谛观: 1.审视﹐仔细看。
  • 23、睇观: 1.观看。
  • 24、第观: 1.第宅与楼观。
  • 25、叠观:重迭的台榭。
  • 26、迭观: 1.重叠的台榭。
  • 27、东观:称宫中藏书之所。 东汉洛阳南宫内观名。
  • 28、耳观: 1.谓但凭耳闻。
  • 29、反观:一种唯心的认识论。离开自己的感官和实践,用所谓心和理去观察世界。犹反省。
  • 30、返观:回头看。
  • 31、泛观: 1.亦作"泛观"。 2.纵观;广泛地浏览。
  • 32、俯观:从上往下看。
  • 33、概观: 概观gàiguān (1) 大概的情况;概括的观察 英 general survey
  • 34、改观: 改观gǎiguān (1) 原样子换成新面目 例 昔日荒山已大为改观 例 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茅盾《风景谈》 英 change the appearance (2) 改变本来的看法、观感 例 (帝)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汉书·黄香传》 英 change one's view
  • 35、宫观: 宫观gōngguàn (1) 离宫别馆。为帝王游乐休息的处所 英 amusement palace (2) 道教的庙宇 例 浮光动宫观,远思盈川坻。——唐·刘禹锡《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太平寺……祈雨诗》 例 太华之山…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明·顾炎武《复庵记》 英 Taoist temple
  • 36、顾观:观看。
  • 37、旁观: 旁观pángguān (1) 从旁观察 例 袖手旁观 英 look on
  • 38、参观: 参观cānguān (1) 原指对各种情况加以比较观察,现指实地观看 例 参观故宫 英 visit;look around (2) 拜读 例 参观经典 英 have the pleasure of perusing
  • 39、禅观:谓依禅理参究修行。
  • 40、盛观: 1.犹壮观。
  • 41、传观:传递着观看。
  • 42、洞观:谓清澈见底。透彻地了解;深入地观察。
  • 43、追观: 1.犹回顾。
  • 44、飞观:高耸的宫阙。
  • 45、蜚观:高耸的楼观。
  • 46、风观: 1.风度举止,风采。
  • 47、高观:高大的宫观。
  • 48、诡观:奇观。
  • 49、还观:仔细观察。
  • 50、骇观:惊奇地观看。
  • 51、鹤观:观名。
  • 52、嘿观:谓静观默会。
  • 53、宏观: 宏观hóngguān (1) 大得用肉眼就足够观察的,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内部结构或机制的 例 宏观理论 例 宏观世界 例 宏观经济学 英 macroscopic
  • 54、鹄观:犹鹄望。
  • 55、虎观: 1.白虎观的简称。为汉宫中讲论经学之所。后泛指宫廷中讲学处。
  • 56、幻观: 1.犹幻视。幻觉的一种。
  • 57、回观:环视,四顾。
  • 58、慧观:佛教语。智慧妙观。
  • 59、奇观: 奇观qíguān (1) 奇异的景象;奇怪而少见的事 例 世界七大奇观 英 marvellous spectacle;wonder
  • 60、极观: 1.最雄伟奇特的景象。 2.尽情而观。
  • 61、寄观:谓凭借外物进行观察。
  • 62、齐观:同等看待。
  • 63、佳观:壮美的景象;优美的景致。
  • 64、甲观: 1.汉代楼观名。犹言第一观。为皇太子所居。后泛指太子宫。 2.借指藏书之馆。
  • 65、监观: 1.观察;观览。监,通"鉴"。
  • 66、茧观: 1.汉时上林苑内观名。
  • 67、鉴观: 1.亦作"鉴观"。 2.察视。
  • 68、杰观:高耸的楼台。雄伟的景观。 指不平凡的仪表。
  • 69、借观: 1.借阅。 2.犹借鉴。 3.犹言试看,有引以为例之意。
  • 70、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
  • 71、鲸观:即京观。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
  • 72、景观: 景观jǐngguān (1) 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 例 森林景观 英 landscape
  • 73、靓观:犹静观。默不作声地察看。靓﹐通'静'。
  • 74、静观: 静观jìngguān (1) 冷静地分析观察 例 冷眼静观 英 observe calmly
  • 75、究观: 1.仔细观察。
  • 76、巨观: 大观,宏伟的景象。
  • 77、聚观:群聚观看。
  • 78、考观: 1.研究审察。
  • 79、可观: 可观kěguān (1) 值得看;可以看 例 凡物皆可观 英 be worth seeing (2) 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程度 例 可观的收入 英 appreciable;considerable (3) 优美好看 例 这孩子仪容可观,说话伶俐 英 graceful
  • 80、空观:佛教语。对空谛的观想。以体认无相为宗。亦指天台宗所立一心三观 空观﹑假观﹑中观之一。
  • 81、旷观: 1.纵观。 2.广阔的见识。
  • 82、窥观: 1.暗中察看。 2.观望。 3.谓识见狭小浅陋。
  • 83、览观: 1.观察。 2.阅览。
  • 84、乐观: 乐观lèguān (1) 遍观世上人、事、物,皆觉快然而自足的持久性心境。与“悲观”相对 英 optimistic;hopeful; bright; sanguine
  • 85、离观: 1.离宫。
  • 86、丽观: 1.比喻美德或勋业。 2.瑰丽的景观。
  • 87、历观: 逐一地看。 汉代楼观名。
  • 88、两观: 1.宫门前两边的望楼。 2.特指春秋鲁阙,孔子诛少正卯之处。 3.借指行刑正法之所。
  • 89、凉观:宋时临安楼观名。
  • 90、琳观:道院。
  • 91、楼观:泛指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
  • 92、庐观:泛指楼阁亭台。
  • 93、妙观:谓精细观察。
  • 94、冥观:玄妙地体察。
  • 95、默观:透过祷告或冥想,来感受到上帝的力量。
  • 96、瞥观: 1.暂观;偶尔阅览。
  • 97、铺观:犹纵观﹐遍观。
  • 98、器观:才能和仪表。
  • 99、秦观: 1.秦代的宫阙。
  • 100、穷观: 1.大观。 2.遍游。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观组词,观的组词,观字怎么组词,观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观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观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89个,观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98个,观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13个。
  • 拼音guān,guàn
  • 注音ㄍㄨㄢ,ㄍㄨㄢ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CMQN
  • 五行

基本释义

guān动词(1) (形声。从见,雚(guàn)声。本义:仔细看)(2) 同本义观,谛视也。——《说文》观,视也。——《广雅·释诂一》观者如市。——《庄子·人间世》观于大海。——《庄子·秋水》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易·系辞下》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滑稽列传》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明· 魏学洢《核舟记》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中者。——宋· 苏轼《石钟山记》(3) 又如:观觑(观看);观占(观瞻,观看);观玩(观看赏玩);观涛(观赏浪潮);观成(观看成果)(4) 观察,审察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秦策》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5) 又如:参观(实地观察);综观(综合观察);坐井观天;观过知仁(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了解他的为人);观时(察看时机)(6) 示范;显示诸侯之师观兵于郑东门。——《左传·哀公十一年》嘉量既成,以观四国。——《周礼·冬官》飨赐单于,观以珍宝。——《汉书·宣帝纪》(7) 又如:观治(显示治绩);观民(显示于民);观世(向世人显示);观示(示范)(8) 游览 。如:观游(观赏游览);观池(供游观的池沼);观山玩水(游山玩水)(9) 玩赏;观赏公将如棠观鱼。——《左传·隐公元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10) 又如:观风(亦作“关风”。观赏风光;望风);观乐(观赏玩乐;欣赏音乐);观玩(观赏玩味)(11) 佛家语 。如:观心(佛家语。指内观自己的心性);观法(佛家语。指探究真理于一心);观照(佛家语。用智慧来照明真理)(12) 通“劝” 。如:观王(劝说帝王)(13) 阅读余因得遍观群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姑俟异目观。——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名词(1) 容饰,外观 。如:观美(外观美好)(2) 景象,情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 又如: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旧观(原来的样子);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壮观(壮丽的景象);大观(气势宏大的景象)(4) 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如:世界观;人生观;乐观;悲观;观化听风(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5) 另见guànguàn名词(1)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观谓之阙。——《尔雅·释宫》郭璞注:“ 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出游于观之上。——《礼记·礼运》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后汉书·班固传·典引》(2) 又如:观阙(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观魏(即观阙)(3) 台榭宫室不观,舟车不饰。——《左传·哀公元年》大王见臣列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4) 又如:观台(台榭);观榭(亭台楼榭);观阁(亭台楼阁)(5) 鸟名。通“鹳” 。如:观雀(鹳和雀);观讳(鸟名)(6) 京观 。如:筑观(建筑京观)(7) 道教的庙宇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新唐书·李叔明传》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唐· 刘禹锡《戏赠看花君子》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顾炎武《复庵记》(8) 又如:白云观;观寺(寺观);观宇(道观佛寺);观阙(指庙宇)(9) 古国名 。如:观国(在今顿丘卫县)(10) 通“鹳”。雚雀鸟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庄子·寓言》(11) 姓。春秋楚有观射父(12) 另见guā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