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赭黯:暗红色。
  • 2、赭鞭:相传为神农氏用以检验百草性味的赤色鞭子。 古代用为驱邪之物。
  • 3、赭垩: 1.赤土和白土,古代用为建筑涂料。 2.谓以颜料涂饰建筑物。
  • 4、赭汗: 1.面红流汗。 2.指骏马的汗水。 3.借指骏马。
  • 5、赭褐:栗壳色。
  • 6、赭羯:战士,卫士。
  • 7、赭裾:古代犯人所穿的赭色衣服。亦借指罪犯。
  • 8、赭寇:清代统治阶级对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军的诬蔑性称呼。
  • 9、赭魁:草名。有汁赤如赭,可染色。
  • 10、赭沫:指骏马所流的赭色唾沫。语本《史记.乐书》:"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
  • 11、赭袍:即赭黄袍。
  • 12、赭绳:古代木匠画线用的细绳,因色赤,故称。
  • 13、赭徒:囚徒,犯人。因身穿赭衣,故称。
  • 14、赭污:《汉书.张敞传》:"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敞皆召见责问,因贳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敞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一旦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或一人百余发,尽行法罚。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后以"赭污"指捕捉盗贼的权术。
  • 15、赭炎:赭(zhě)炎为大话西游新推出的召唤兽中的一种,另一种是苍凛。
  • 16、赭顔: 1.因酒醉而脸红。 2.指年轻人。因脸色红润,故称。
  • 17、赭颜:因酒醉而脸红。指年轻人。因脸色红润,故称。
  • 18、赭晕:赤色的圆形斑痕。
  • 19、赭衣: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 指囚犯,罪人。
  • 20、赭红:红褐色。
  • 21、赭石: 赭石zhěshí (1) 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 英 ocher
  • 22、赭黄:1.土黄色。古代皇帝袍服以此色染之。 2.指黄中带赤的颜色。3.指赭黄袍。
  • 23、赭圻:山岭名。在今安徽繁昌西。晋桓温曾于其麓筑赭圻城。
  • 24、赭白:指赭白马。
  • 25、赭面: 1.以赤色涂脸。亦指以赤色涂红的脸。 2.指赤红色的脸膛。 3.谓因愤怒而脸涨得通红。
  • 26、赭墨:服赭衣,受墨刑。指刑罚。
  • 27、赭山:1.谓伐尽山上的树木。 2.指伐尽树木后光秃的山岭。 3.山名。
  • 28、赭尽:谓使山野草木空尽而成赤地。
  • 29、赭服:即赭衣。
  • 30、赭支:隋唐时中亚细亚的昭武九姓之一石国的异称。
  • 31、赭案:皇帝批答公文﹑处理政事的赤色长桌。
  • 32、赭赤:红褐色。
  • 33、赭时:隋唐时中亚细亚的昭武九姓之一石国的异称。
  • 34、赭色:中国传统色彩名词,具有大火的热度,并有固体质感的颜色。
  • 35、赭黄袍:天子所穿的袍服。因颜色赭黄,故称。 用以指代天子。
  • 36、赭黄衣:即赭黄袍。
  • 37、赭白马:毛色赤白相间的骏马。
  • 38、赭红色: 咖啡色偏红。类似铁锈红。
  • 39、赭衣塞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 40、赭衣满道: 《隋书·酷吏传序》:“昔秦任狱吏,赭衣满道。汉革其风,矫枉过正,禁网疏阔,遂漏吞舟。” 成语例子:从此秦人不能有为,动罹法网,赭衣满道,黑狱丛冤。(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二回) 同义词/近义词:赭衣塞路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社会不稳

赭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被赭贯木:穿囚衣,戴刑具。古代囚衣赤褐色,称"赭衣"。刑具加在颈上手上足上,称"三木"。
  • 2、衣赭关木:穿囚衣,戴刑具。指服刑。

赭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黛赭:深红,暗红,红里透黑的颜色。
  • 2、丹赭: 赤赭色的土。可用作涂料。 古时囚徒着赭色号衣,因藉指囚犯。
  • 3、龛赭:龛山与赭山的并称。在浙江省萧山市东北。古时两山夹江对峙。现均处钱塘江南岸。
  • 4、煤赭:灰窑中结成的赤褐色土渣。
  • 5、钳赭:古刑法名。以铁束颈﹐着以赤衣。
  • 6、酸赭:地榆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地榆》。
  • 7、渥赭:犹渥丹。
  • 8、雄赭: 1.深赭色。
  • 9、流赭: 指被流放的犯人。古代囚徒穿红衣,故称。
  • 10、野赭:谓原野如赭,草木俱无。赭,红土,喻烧尽。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赭组词,赭的组词,赭字怎么组词,赭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赭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赭字在开头的组词有40个,赭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个,赭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个。
  • 拼音zhě
  • 注音ㄓㄜˇ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FOF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红土赭,赤土也。——《说文》偷长以赭污其衣裙。——《汉书·张敞传》其土则丹青赭垩。——《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2) 又如:赭垩(红土与白土)(3) 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赫如渥赭,公言赐爵。——《诗·邶风·简兮》(4) “赭衣”的简称田叔钳赭,志于夷戮。——《宋书》(5) 又如:赭徒(囚徒,犯人。因身穿赭衣,故称)(6) 赤地,寸草不生的土地。亦指田野寸草不生的荒芜景象 。如:赭尽(谓使山野草木空尽而成赤地)(7) 山名 。在浙江省萧山县东北。山石呈赭色,故名动词(1) 染成红色或赭其垣。——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2) 又如:赭红袍(血溅衣袍,使成红色。比喻战斗激烈);赭面(以赤色涂脸。亦指以赤色涂红的脸);赭颜(因酒醉而脸红)(3) 因羞愧而脸红人戏称曰:“公之《春秋》,亦权倚阁乎?”秩色颇赭。—— 宋· 彭乘《墨客挥犀》(4) 施加罪罚 。如:赭墨(服赭衣,受墨刑。指刑罚)(5) 伐尽树木,使山岭赤裸呈赭色。如:赭山(伐尽山上的树木)形容词(1) 红色、赤红色赭,赤也。——《广雅·释器》桃汤赭鞭。——《汉书·王莽传》。师古曰:“赭,赤也。”(2) 又如:赭袍(红袍);赭衣(古时囚犯穿赤褐色衣,因以赭衣代称囚犯);赭黄(天然的褐铁矿);赭鞭(赤色的鞭);赭衣塞路(比喻犯罪的人很多);赭红、赭赤(红褐色)(3) 赤裸群饮源槁,回食野赭。——唐· 柳宗元《晋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