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音程: 音程yīnchéng (1) 乐音之间的音高关系。用“度”来表示。如简谱从1到1是一度,从2到4是三度,从1到5是五度 英 interval
  • 2、音符: 音符yīnfú (1) 乐谱中以其形状表示相对的持续时值(音长),并以其在谱表上的位置表示一定音高的记号 英 semantic complement;musical note
  • 3、音翰:诗文;书信。
  • 4、音耗: 音耗yīnhào (1) 音信;消息 例 久无音耗 英 message
  • 5、音诲:对来信的敬称。
  • 6、音徽: 1.指琴上供按弦时识音的标志。亦指琴或乐曲。 2.美音;德音。 3.指音容。 4.犹音讯;书信。
  • 7、音技: 1.亦作"音伎"。 2.伎﹐通"技"。音乐的技能。
  • 8、音级: 音级yīnjí (1) 五线谱的音阶 英 step
  • 9、音监:古时监督乐人的官员。
  • 10、音阶: 音阶yīnjiē (1) 分出高低的一系列乐调,按指定的音程图式升降音高,并按在八音音阶中的音调数而有不同的音高排列和音程大小 英 musical scale
  • 11、音均: 音均yīn jūn (1) 和谐的声调、韵律;诗文的音节起伏转折 例 这首诗音均十分和谐 英 lingering charm (2) 汉字发音的声、韵、调 英 phonology
  • 12、音贶:指对方寄来的书信或诗文。
  • 13、音籁:指乐音。
  • 14、音律: 音律yīnlǜ (1) 乐∶指音乐上的律吕、宫调等,也叫“乐律” 例 上晓音律。——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英 temperament
  • 15、音吕:音律。吕,律吕,阳六为律,阴六为吕。
  • 16、音盲: 音盲yīnmáng (1) 不善辨别音高 英 tone-deaf
  • 17、音片:唱片。
  • 18、音撇: 音撇yīn piě 1.  按基准音的自然比,用不同方式调谐一个音所产生的音调误差(不应大于80:81) 英 comma; 2.  自然音阶中较大一个全音和较小一个全音之间的频率差,相应的频率比为81/80
  • 19、音频: 音频yīnpín (1) 见“声频” 英 audible frequency
  • 20、音染:声音染上了本身没有的特性。
  • 21、音释:对文字读音的注释。
  • 22、音速: 音速yīnsù (1) 声音的速度,在干燥空气中,在标准状态下,声速是331.4米/秒(750毫米汞柱高) 英 velocity of sound;sonic speed
  • 23、音吐:谈吐。
  • 24、音像: 音像yīnxiàng (1) 录音和录像 英 phonotape and vidiotape
  • 25、音响: 音响yīnxiǎng (1) 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 英 sound;acoustics (2) 播放音乐的电子装置 英 acoustics
  • 26、音箱: 音箱yīnxiāng (1) 放置扬声器的箱子,能增强音响效果 例 两只音箱可以拆开安放在最佳位置 英 speaker
  • 27、音效: 音效yīnxiào (1) 音响效果 英 sound effect
  • 28、音型: 音型yīnxíng (1) 能表达出特定的情意的节奏类型 英 figure
  • 29、音讯:(名)往来的信件和消息:杳无~。
  • 30、音训:对古籍中的字词注音释义。 训诂学术语。与'形训'相对,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又称'声训'。有音同的,如《释名.释衣服》:'衣﹐依也。'有双声的,如《说文.岂部》:'恺,康也。'有叠韵的,如《说文.人部》:'侨,高也。'汉刘熙《释名》是音训专着。
  • 31、音谣: 犹谣言。
  • 32、音謡:犹谣言。
  • 33、音義: 1.文章的涵义。 2.文字的读音和意义。 3.六朝以来注释古书字音字义的一种著作体。如陆德明《经典释文》中诸经及《老子》﹑《庄子》音义﹐陈第《屈宋古音义》等。
  • 34、音译: 音译yīnyì (1) 按音翻译。也作“译音” 英 transliteration
  • 35、音驿:书信传递。
  • 36、音譯: 音译yīnyì (1) 按音翻译。也作“译音” 英 transliteration
  • 37、音邮:书信。
  • 38、音域: 音域yīnyù (1) 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范围 英 range;compass;register
  • 39、音韵: 音韵yīnyùn (1) 和谐的声调、韵律;诗文的音节起伏转折 例 这首诗音韵十分和谐 英 lingering charm (2) 汉字发音的声、韵、调 英 phonology
  • 40、音障: 音障yīnzhàng (1) 飞机速度接近音速时,气动阻力突然大增的现象,但现在已经不是进入超音速飞行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了 英 sonic barrier
  • 41、音值: 音值yīn zhí 1.   英 value; 2.  音的长短。 例 一个四分音符有两个八分音符的音值。 英 音; 3.  指人实际发出或听见的语音,对音位而言。 例 由字母附以音值组成的字母表。这个词中h其实具有苏格兰词loch中ch的音值。 英 语;
  • 42、音指: 1.言辞旨意。 2.音乐所表现的旨趣。
  • 43、音质: 音质yīnzhì (1) 声音的属性 英 quality of tone;sound level
  • 44、音旨: 1.言辞旨意。 2.犹音信。
  • 45、音缀:即音节。详"音节"。
  • 46、音准: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有些乐器在制造或调音时就有音准要求。歌唱和乐器演奏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音准的取得,有赖于敏锐的听觉、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技巧与适宜的演出环境。
  • 47、音準:音乐上指音高的准确程度。
  • 48、音姿:话音与姿态。
  • 49、音奏:音律节奏。
  • 50、音区: 音区yīnqū (1) 音有高、中、低三种音区,音区属于音域的一部分 英 range
  • 51、音伎: 1.亦作"音伎"。 2.伎﹐通"技"。音乐的技能。
  • 52、音读: 音读yīndú (1) 字的念法 英 reading method
  • 53、音叉: 音叉yīnchā (1) 不受一般温差影响的,有两个叉头的金属器具,敲击后发出几乎不受谐音影响的持续的固定音,可用于乐器的调音和确定标准音高 英 tuning fork
  • 54、音頻: 音频yīnpín (1) 见“声频” 英 audible frequency
  • 55、音调: 音调yīndiào (1) 说话或吟诵诗文的腔调 例 音调铿锵 英 tone (2) 指发音的方式或音质 例 柔和的音调 英 tongue
  • 56、音色: 音色yīnsè (1) 亦称音品 英 tone colour;timbre
  • 57、音量: 音量yīn liàng 1.  声音的响度或强度。 例 最后一段合唱的音量正到达最高峰。 英 sound volume; 2.  听觉的特性,高频音似乎小而尖锐,而低频音看来好像充满了更大的空间。
  • 58、音乐: 音乐yīnyuè (1) 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 英 music
  • 59、音学:音韵学的旧称。
  • 60、音形:话音与形貌。
  • 61、音义:文字的读音和意义。 六朝以来注释古书字音字义的一种著作体。
  • 62、音仪: 1.谓言语有节奏感。 2.犹音容。
  • 63、音意:犹音问。
  • 64、音影:音声与姿影。
  • 65、音语:言语。
  • 66、音制:言语中声音的节奏。
  • 67、音字:用以注音的同音或音近的汉字。
  • 68、音声: 1.乐音;音乐。 2.泛指声音。
  • 69、音势:声音的大小。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也叫音势。
  • 70、音使:信使;使者。
  • 71、音书:音讯,书信。
  • 72、音素: 音素yīnsù (1) 最小的语音单位。由于改变元音的影响(如邻接的音及重音),它在某一个人的言语或某一方言所表现的一切变化中,将一个言词与另一个言词区别开来 英 phoneme
  • 73、音闻:指声音的传播。
  • 74、音位: 音位yīnwèi (1) 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英 phoneme
  • 75、音问: 音讯;书信。
  • 76、音息:音信;消息。
  • 77、音信: 音信yīnxìn (1)信息;书信;消息 例 他走后杳无音信 英 mail;message;news
  • 78、音品: 音品,音色yīnpǐn,yīnsè (1) 主要由有无泛音及各个泛音的相对强度决定的声音的品质 英 timbre;tone colour (2) 人耳赖以认知和鉴别的说话声的共振特性 (3) 鉴别歌声或乐器的声音的特性
  • 79、音气: 1.指古代以律管测定的节气。 2.犹声气。指说话的声音﹑语气﹑气概。
  • 80、音切:反切的别称。
  • 81、音强:声音的大小。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也叫音势。
  • 82、音曲:乐声曲调。
  • 83、音容: 音容yīnróng (1) 声音与容貌 例 一别音容两渺茫 英 likeness of the deceased
  • 84、音名: 音乐上各个基本音律的名称。西洋乐制中七个基本音律的名称为C、D、E、F、G、A、B。
  • 85、音节: 音节yīnjié (1) 声音高低,缓急的节奏 例 音节谐捷 英 rhythm (2) 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言单位,其中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一般来说,一个汉字是一个音节 英 syllable
  • 86、音景:音声与姿影。
  • 87、音句:读音和断句。
  • 88、音高: 音高yīngāo (1) 指各种不同高低的声音 英 pitch
  • 89、音格:指诗歌的格律。
  • 90、音官:乐官。
  • 91、音和:反切的一种。指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之字声调及韵母相同。也称"音和切"。
  • 92、音华: 1.犹美名。 2.指人的音容仪态。
  • 93、音变: 音变yīnbiàn (1) 对前后相邻的一个元音的读音的影响 英 infection
  • 94、音标: 音标yīnbiāo (1) 语音学上用来标音的一套符号 英 phonetic symbol
  • 95、音步: 音步yīn bù 1.  诗的韵律的基本单位:构成韵律的循环模式的一例:成格律单位的一组音节。 英 foot; 2.  一系列音律的任何一种的基本单位,不论它是否押韵。 3.  韵律诗的节拍或单位——通常被用于结合字中。 例 二音步诗行。五音步诗行。 英 meter; 4.  尤指将有诗的格律的一组划分为其组成部的音步。 英 scansion;
  • 96、音波: 音波yīnbō (1) 声波 英 sound wave
  • 97、音尘: 音尘yīnchén (1)音信;消息 例 五年隔阔音尘断 英 news
  • 98、音辞: 1.言谈;辞令。 2.文词。 3.音调歌词。
  • 99、音词: 1.犹音信。 2.犹言语。
  • 100、音带: 音带yīndài (1) 一种磁录声用的薄纸带或塑料带,上面涂了混有粘合剂的铁氧化物磁粉——亦称“磁带” 英 magnetic tape

音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八音会:北方农村的一种业余音乐组织。其乐器有锣﹑鼓﹑钹﹑笙﹑笛﹑唢呐﹑二胡等。
  • 2、八音琴:亦作"八音匣"。
  • 3、八音匣: 西洋乐器名。形为方匣,内置发条,机动发音,能奏出固定的乐曲。
  • 4、八音响: 见“八音子 ”。
  • 5、消音版: “消音版”指的是消音版音乐或者进行过消音处理的其它音频文件。
  • 6、闭音节: 闭音节bìyīnjié (1) 以辅音结尾的音节 英 checked syllable;closed syllable
  • 7、回音壁: 一种能将声音沿墙面传送的环形墙壁。因声波的波长比围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故靠墙轻声细语,在远处贴近墙面仍能听清。
  • 8、表音法: 表音法biǎoyīnfǎ (1) 用书写符号或印刷符号表现某一语言的读音的方法 英 orthography
  • 9、播音员: 播音员bōyīnyuán (1) 电视或广播电台中播送节目的人 英 announcer
  • 10、播音室: 播音室bōyīnshì (1) 广播电台等播送广播节目等的特设房间 英 broadcasting room
  • 11、超音速:飞行速度高于声音传送的速度。通常介于一点二至五马赫。
  • 12、单音词: 单音词dānyīncí (1) 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如:纸、草、皮、狗儿( gǒur) 英 monosyllabic word (2) 、字、热等
  • 13、复音词: 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如葡萄、服务、革命、共产党等。
  • 14、録音带: 1.可以记录声音并重放的磁带。
  • 15、低音笙: 1巨大的低音笙(左一为青年低音笙演奏者--邓潇潇)低音笙高58厘米~105厘米。
  • 16、定音鼓:打击乐器,形状像锅,用铜制成,在开口的一面蒙皮,装有螺旋,能松紧鼓面来调整音高。主要用于交响乐队。
  • 17、观音兜:旧时妇女用的一种风帽。
  • 18、多音字: 多音字duōyīnzì (1) 有几个读音的字 英 polyphonic charactors
  • 19、观音粉:一种白色黏土。旧时灾民常用来充饥,食后不能消化,常因而致死。
  • 20、福音書: 指基督教《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里面记载传说的耶稣生平事迹和教训。
  • 21、福音堂:指基督教堂。
  • 22、观音土: 即观音粉。
  • 23、观音竹:竹名。形小,可供盆栽。
  • 24、观音柳:柽柳的别称。
  • 25、观音菊:植物名。即天竺花。自五月开至九月,花头细小,其色纯紫,枝叶如嫩柳,其色纯紫,枝叶如嫩柳,其干之长与人等。宋史铸《百菊集谱》有《观音菊诗》。
  • 26、观音手:一种小贝壳。旧时浙江沿海的人将这种小贝壳用线串在一起,戴在孩子的手腕或脚踝上,认为可以避邪。
  • 27、观音素:旧时苏州地方风俗,自农历二月初一持斋至十九日观音生日为止,称为观音素。
  • 28、观音莲:海芋的俗称。
  • 29、观音衲:黄袍的别称。
  • 30、光音天:佛教语。色界诸天之一,二禅天之第三天。此天绝音声,以光为语言,故名。亦泛指二禅天。
  • 31、八音盒: 乐器名。由西洋传入,多为方匣,内具发条,能周而复始的奏出固定曲调。亦作“八音匣”、“八音琴”。
  • 32、放音机:即扩音机。用来扩大声音的装置,用于有线广播。
  • 33、收音機: 收音机shōuyīnjī (1) 接收无线电广播的装置或设备 英 radio
  • 34、半音阶: 以半音组成的音阶就叫做半音阶。十二平均律的发明引入了半音音阶的建立。
  • 35、爬音阶: 指吉他的音阶练习。
  • 36、重音节: 重音节zhòngyīnjié (1) 相对有力或突出的音节 英 stress
  • 37、扩音机: 扩音机kuòyīnjī (1) 用于有线广播的扩音装置 英 audio amplifier
  • 38、扩音器: 1.亦称"扩声器"。 2.用来扩大音量的器具。亦以喻受人主使而发言的傀儡。
  • 39、留音机: 留音机liú yīn jī (1) 通过唱针在旋转的圆盘或圆筒上的螺纹中移动来放声的装置 英 gramophone;phonograph
  • 40、录音机: 录音机lùyīnjī (1) 一种供记录声音用的电声机械,由传声器、放大器和记录器三个部分组成 英 recording machine
  • 41、录音带: 可以记录声音并重放的磁带。
  • 42、录音笔: 一种外形像笔的小型录音设备。
  • 43、录音室:  录制声音节目的专用房间。室内应满足吸音、隔音的要求。
  • 44、録音机: 录音机lùyīnjī (1) 一种供记录声音用的电声机械,由传声器、放大器和记录器三个部分组成 英 recording machine
  • 45、九音锣: 即云锣。亦称九云锣。打击乐器。用十个大小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小锣,分四排编悬在一个小木架上。第一排一个,不常用,经常只用下面三排的九个,故名“九音锣”。
  • 46、拼音谜: 利用汉语拼音的形式来制谜。
  • 47、观音庙: 观音堂之名闻遐迩,除在於其悠久历史以外,更是签署中美《望厦条约》的地方。
  • 48、闹音音:喧闹貌。
  • 49、亚音速: 指低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小于340米每秒。
  • 50、光音王: 镜的戏称。镜子拆散而为“光音王”,故云。
  • 51、微音器:即话筒。声波通过微音器时,微音器能使电流随声波的变化做相应的变化,用于有线和无线电广播。也叫传声器﹑麦克风。
  • 52、消音器: 又称“消声器”。允许气流通过,并能使气流噪音得到某种程度降低的一种器具。利用在排气管内装设吸音材料或突然扩大器身横截面积等方法,使噪音能量迅速损耗或发生反射来限制噪音传播。广泛用于内燃机(尤其是汽车内燃机)、喷气发动机、通风系统等易产生高噪音的机器设备。
  • 53、谐音字: 普遍认为韵母相同即为谐音。
  • 54、八音谐:此词有喻明仲词可校。
  • 55、語音學: 语音学yǔyīnxué (1) 语言学的一个部门,研究的对象是语音 英 phonetics
  • 56、八音子: 一种连发小手枪。亦称“八音手枪 ”、“八音响 ”。
  • 57、合音字: 1.合二字之音为一字者。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现代方言中亦有。如北京话"不用"为"甭"。 2.指拼音文字。
  • 58、仙音院: 蒙古汗国·中统元年设立的掌管乐工的机构。
  • 59、仙音烛: 烛台名。烛点燃时,引动机关,发为音乐,故称。
  • 60、拾音器:拾音器,又称监听头。
  • 61、高音炮: 利用大量小型发声喇叭之间声波的叠加消减效果,通过计算使声波沿着设备正向传播而不向四周扩散。
  • 62、福音书:指基督教《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里面记载传说的耶稣生平事迹和教训。
  • 63、轻音乐: 轻音乐qīngyīnyuè (1) 指轻快活泼、以抒情为主、结构简单的乐曲,包括器乐曲、舞曲等 英 light music
  • 64、收音机: 收音机shōuyīnjī (1) 接收无线电广播的装置或设备 英 radio
  • 65、同音词: 同音词tóngyīncí (1) 字义不同,语音相同的词;字形相同,字义不同的词亦为“同音词” 英 homonym
  • 66、语音学: 语音学yǔyīnxué (1) 语言学的一个部门,研究的对象是语音 英 phonetics
  • 67、千音族: 最近新兴的一个网络群体,其主要特征是对音乐的迷恋和对文字的渴望。
  • 68、同音字: 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
  • 69、正音法:也叫"读音法"。共同语读音的规范。消除异读,确定每个字的读音。现代汉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 70、知音体: 即知音体标题,是指用煽情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文章标题。
  • 71、五音士: 指宫廷乐工。
  • 72、五音戏: 戏曲剧种。流行于山东·济南、淄博一带,由秧歌、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最初由五个人演出,故名“五人戏”,后称“五音戏”。
  • 73、五音儿: 即五音士。
  • 74、成音节: 在语音学里,一个音节通常要有一个元音,所以通常意义上一个音节是由一个独立的元音或者一个元音加上一个或多个辅音构成的。
  • 75、三音节: 由声母+介母+韵母拼成的音节,介母要读得轻、短。
  • 76、清音洞:清音洞——位于大佛岩中腹,洞口上刻有“清音洞”三字,为天然岩洞,洞中有一条石缝,宽约10厘米,长20余米,直通岩顶,有阳光射入石缝,是名副其实的“一线天”,此洞直通岩底,两端说话传声清晰可辨,故称“清音洞”。
  • 77、齿音字: 由齿闭和发出的声音。
  • 78、观音兵: 指被女生差来遣去的男生,也可以理解为心甘情愿围着女人转的男人。
  • 79、多音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词语。
  • 80、校音器: 校正音高或给予标准音高的工具,种类甚多。
  • 81、开音符: 法语中的开音符用于字母A、E和U——à、è、ù。
  • 82、集音器: 蝴蝶结型变声器的集音器 工藤优作所有。
  • 83、单音字: 只有一个读音的字,如丹、巾等。
  • 84、知音谙吕:谙:熟悉;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 85、八音盒子:亦作"八音匣"。
  • 86、八音领袖: 唐玄宗对羯鼓的称呼。
  • 87、八音迭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 88、八音遏密: 《书•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谓尧死,天下为之举哀,停止作乐。后以“八音遏密”指国君(或国家元首)去世。
  • 89、高音喇叭: 高音喇叭gāoyīn lǎba (1) 指辐射高频声的扬声器 例 高音喇叭响个不停,吵死人了 英 high-frequency speaker;tweeter
  • 90、标题音乐:用题目标明中心内容的器乐曲。
  • 91、国际音标: 记录语音的一种符号体系。由国际语音学协会在1888年制定初稿,后经多次修改,为各国所采用。多数符号采用拉丁字母及其变形,少数采用别种字母和特创的符号。在各种音标中,是通行范围较广的一种。
  • 92、表音符号: 表音符号biǎoyīn fúhào (1) 表现某一语言的读音的一整套符号 英 phonogram
  • 93、发音部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如b﹑p﹑m的发音部位都是双唇﹐f的发音部位是下唇和上齿。按发音部位﹐辅音分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翘舌音等。
  • 94、聆音察理: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 95、亢音高唱:亢:喉咙。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 96、八度音程: 音乐上指两音之间相差八个音程,其音名及唱名相同,振动频率相差一倍,音律非常协调。
  • 97、多音节词: 多音节词duōyīnjiécí (1) 由三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词 英 polysyllabic word
  • 98、繁音促节: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
  • 99、德音莫违: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 100、低音提琴: 低音提琴(double bass(BrE)/bass(AmE)),擦奏弦鸣乐器,又称倍大提琴、倍低音提琴、低音贝斯,提琴家族中体积最大、发音最低的弓弦乐器。

音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哀音:悲伤之音。
  • 2、按音: 弦乐器按弦或管乐器按孔所生的音乐,均称为“按音”。
  • 3、八音:古我国古代乐器的统称,依制成乐器的不同材料来区分,共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 4、伴音: 伴音bànyīn (1) 电影和电视中根据图像配的声音 英 sound
  • 5、半音: 半音bànyīn (1) 以十二个音替代八度音的幅长时,相邻两音间的音程 英 semitone
  • 6、北音: 1.北方的乐音。 2.泛指北面的声音。 3.北方的语音。
  • 7、悲音:悲哀的声音。
  • 8、比音: 配合各种声音,使其谐和。 同音。
  • 9、笔音:指书信。
  • 10、鼻音: 鼻音bíyīn (1) 发音时软腭下垂,使气流从鼻腔逸出而产生的一种语音 英 nasal sound (2) 说话时后鼻孔过分地闭合或张开时所产生的音 例 闭合性鼻音 例 开放性鼻音 英 rhinolalia
  • 11、变音: 变音biànyīn (1) 男孩到成年期逐渐改变声音的质和音调 英 change of voice
  • 12、播音: 播音bōyīn (1) 广播电台播出节目 英 transmit;broadcast
  • 13、擦音: 擦音cāyīn (1) 口腔通道缩小,气流从中挤出而发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f,s,sh等,英语中的θ等 英 fricative
  • 14、裁音:写信。
  • 15、嘈音:杂乱的声音。
  • 16、常音:正常的音调。
  • 17、潮音:潮水的声音。亦指僧众诵经之声。
  • 18、宸音:皇帝的旨意或话语。
  • 19、尘音:尘世的喧嚣。
  • 20、齿音: 齿音chǐyīn (1) 用舌面或舌尖抵住门牙或门牙附近发出的音 英 dental
  • 21、冲音:精深玄妙之言。
  • 22、丑音:犹恶声。
  • 23、楚音: 1.楚地的音乐。
  • 24、垂音:谓垂示于文辞。
  • 25、唇音: 唇音chúnyīn (1) 双唇音、齿唇音的统称 英 labial
  • 26、纯音: 纯音chúnyīn (1) 只有一种振动频率的声音,如音叉的声音 英 pure tone
  • 27、促音:因发音急促而成的合音。
  • 28、徂音:消逝的声音。
  • 29、瘁音: 1.谓恶辞。指言辞浮靡。
  • 30、错音: 1.乐音错杂。
  • 31、带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称为带音,不振动称为不带音。普通话语音中,元音都是带音的。辅音中带音的是浊音,如l﹑m﹑n﹑ng﹑r等。不带音的是清音,如p﹑f等。
  • 32、德音:1.善言。《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郑玄 笺:“夫妇之言无相违者,则可与女长相与处至死。”后亦用以对别人言辞的敬称。《魏书·宗钦传》:“足下兼爱为心,每能存顾,养之以风味,惠之以德音。”唐 韩愈《高君画赞》:“遗书一张,德音不忘。”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倘能先赐德音,犹所说豫大庆。” 2.犹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国语·楚语上》:“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3.用以指帝王的诏书。至 唐 宋,诏敕之外,别有德音一体,用于施惠宽恤之事,犹言恩诏。汉 桓宽《盐铁论·诏圣》:“高皇帝 时,天下初定,发德音,行一切之令,权也,非拨乱反正之常也。”唐 白居易《杜陵叟》诗:“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宋 曾巩《英宗实录院申请》:“乞下三司,令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八日已前,应虫蝗、水旱、灾伤及德音赦书蠲放税赋,及蠲免欠负,并具实数,供报当院。”《平山冷燕》第十六回:“却又不知向何方流荡,竟无跡迹,以辜朝庭德音。” 4.指朝廷所定的正统音乐。《礼记·乐记》:“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 5.好名声。《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德音不瑕。”朱熹 集传:“德音,犹令闻也。”《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德音不已。”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高勋著於盟府,德音被乎管絃。形器虽沉鑠於渊壤,美谈飘颻而日载。”明 何景明《古怨诗》之二:“所重在德音,容色安足恃。”
  • 33、邸音: 1.邸报所传的佳音。
  • 34、低音: 低音dī yīn 1.  频率在声频范围的低端约250赫以下的声音。 英 bass; 2.  深沉或低沉的音。
  • 35、叠音:叠音又称叠字,指相同字的重叠。叠音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
  • 36、定音: 定音dìngyīn (1) 弦乐器的调音安排 例 g d′ a′ e″是小提琴的通常定音 英 accordatura
  • 37、遁音:犹言销声匿迹。指隐居。
  • 38、多音: 多音duōyīn (1) 音响的复合(如回声的回荡) 英 polyphony
  • 39、讹音: 1.不合标准的异音。 2.讹变的字音。
  • 40、遏音:谓帝王等死后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 41、腭音: 腭音èyīn (1) 气流通过腭部发出的语音 英 palatal
  • 42、贰音:异音;不同的声音。
  • 43、耳音: 耳音ěryīn (1) 耳朵听到的声音;耳朵辨音的能力 英 hearing
  • 44、法音:指法言。合乎礼法之言。 佛教语。解说佛法的声音,佛法。 诵经奏乐声。
  • 45、凡音:普通乐音。
  • 46、反音:即反切。
  • 47、汎音: 一般的乐音都是复音,一个复音中,除去基音(频率最低的纯音)外,所有其余的纯音叫做泛音。也叫陪音。
  • 48、泛音:一般的乐音都是复音,一个复音中,除去基音(频率最低的纯音)外,所有其余的纯音叫做泛音。也叫陪音。
  • 49、梵音: 1.梵呗。 2.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 3.犹梵语。亦泛指印度的语言。
  • 50、芳音: 1.指诗文佳作。 2.犹佳音。 3.美妙的声音。
  • 51、方音:方言的语音,包括:a)方言所特有的元音、辅音、声调,例如作为声母的舌根鼻音ng(上海话‘牙、我’的声母)。b)方言与标准语同有而使用上有分歧的元音、辅音、声调
  • 52、飞音:荡漾的音响。
  • 53、凤音:比喻美妙的音乐。多指笙箫等细乐。
  • 54、蜂音:“蜂音”是一种冶金的专业术语。
  • 55、讣音:报丧的信息﹑文告。
  • 56、浮音: 1.玄虚之词。指玄理。 2.犹靡靡之音。
  • 57、复音: 由许多纯音组成的声音。复音的频率用组成这个复音的基音的频率来表示。一般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复音。
  • 58、福音: 福音fúyīn (1) 基督教指耶稣的话及其门徒传布的教义 英 Gospel (2) 指有益于众人的好消息 英 glad tidings;good news
  • 59、腐音: 1.陈腐的音调。
  • 60、覆音:回音。
  • 61、感音: 1.闻音乐而兴感。
  • 62、隔音: 隔音géyīn (1) 声音透不过 例 隔音房间 英 sound absorbing;soundproof
  • 63、宫音:五音之一。
  • 64、孤音: 1.独特的音律;孤独的声音。
  • 65、鼓音: 1.战鼓的声音。 2.谓弹琴。
  • 66、顾音:谓眷顾之德音。
  • 67、灌音: 灌音guànyīn (1)录音 英 have one's voice recorded
  • 68、观音: ◎观音Guānyīn 见“观世音”
  • 69、管音: 1.管乐器的声音。
  • 70、光音: 见“光音天 ”。
  • 71、寒音:凄凉的声音。
  • 72、汉音: 1.汉土的音信。 2.指汉语。 3.日文中汉字字音的一种。一般认为是隋唐时传入日本的中国北方音。如"人"读■■。可供研究汉语音韵史的参考。
  • 73、翰音:飞向高空的声音。比喻徒有虚声。
  • 74、好音: 1.悦耳的声音。 2.也特指乐声。 3.犹言好消息。
  • 75、鹤音:鹤的鸣叫声。比喻修道者﹑隐逸者的声音。
  • 76、洪音:音韵学术语。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的音。宋元等韵学家分韵母为开口﹑合口两类,每类又分一﹑二﹑三﹑四四等,一﹑二等都没有介音,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故称洪音。自明清等韵学家改开﹑合各四等为开﹑齐﹑合﹑撮四呼以后,也有人称开口呼为开口洪音,齐齿呼为开口细音,合口呼为合口洪音,撮口呼为合口细音。
  • 77、鸿音: 洪亮的声音。 指音信。
  • 78、喉音:语音学名词。气流受阻于声带所发出的辅音。可依发音方法不同而分为两种:喉塞音和喉擦音。 古音韵学中'七音'之一。如'三十六字母'中的'晓'﹑'匣'﹑'影'﹑'喻'四母。
  • 79、呼音: 1.指语音。
  • 80、滑音: 音乐术语。从一音向上或向下滑至另一音的唱(奏)法。滑进时经过两音之间所有的音,乐谱上用波纹线或带箭头的直线作为标记。
  • 81、峘音:两山并立,高于大山的小山
  • 82、缓音: 1.慢读之音。
  • 83、诲音:对来信的敬称。
  • 84、徽音: 1.犹德音。指令闻美誉。 2.佳音,嘉讯。 3.优美的乐声。多指琴声。
  • 85、回音: 回音huíyīn (1) 由一组四个或四个以上音符(包括上方、下方辅助音)绕着主音符或标出的音符构成的音乐装饰音,从上方音符或从主音符(如常用于19世纪音乐中的)开始 英 turn (2) 16世纪有颤音特性的装饰音 英 gruppetto (3) 由反射声波引起的声音的重复 例 猿啼的杂乱回音 英 echo (4) 回答的信 例 立候回音 英 reply
  • 86、辉音:光辉的声音。指帝王的诏令。
  • 87、惠音: 1.敬称友人来信。 2.清扬和畅之音。
  • 88、混音:唱片录制时的声音合成技术。
  • 89、几音:精深隐微之言。
  • 90、寄音:传递音信;传递书信。
  • 91、基音: 基音jī yīn 1.  任一谐音系中的基本音调,它产生发出声调的可听到的音高。 英 fundamental tone; 2.  产生谐音列的音。
  • 92、极音:谓崇重音律之美,极尽听觉上的享受。
  • 93、齑音:细碎的声音。
  • 94、韲音:细碎的声音。
  • 95、佳音: 佳音jiāyīn (1) 好的消息 例 伫盼佳音 英 welcome news;favourable reply;good tidings
  • 96、嘉音:佳音。乐音;悦耳之音。
  • 97、笳音: 1.指胡笳之声。
  • 98、缄音:书函音讯。
  • 99、尖音: 尖而响的声音。 团音的对称。
  • 100、介音: 韵母中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普通话语音中有“衣、乌、迂”三个介音。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音组词,音的组词,音字怎么组词,音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音字组词的组词,其中音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42个,音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16个,音字在结尾的组词有487个。
  • 拼音yīn
  • 注音ㄧㄣ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JF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2) 同本义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鸡狗之音相闻。——《庄子》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3)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4) 音乐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5) 如:音律;音调(6)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7) 字的音读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8)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