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开头的词语
更多- 1、龟板: 龟板guībǎn (1) 指龟的腹甲,中医用做药材 英 tortoise plastron
- 2、龟版: 见“龟板 ”。
- 3、龟寳: 龟能卜吉凶,故称之为宝。 语出《礼记·礼器》:“诸侯以龟为寳,以圭为瑞。”《北史·柳彧传》:“柳彧正直之士,国之龟寳也。”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胡人曰:‘此所谓龟寳也,稀世之灵物。’”《汉书·食货志下》:“元龟岠冉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公龟九寸,直五百,为壮贝十朋。侯龟七寸以上,直三百,为幺贝十朋。子龟五寸以上,直百,为小贝十朋。是为龟寳四品。” 引证解释: 龟能卜吉凶,故称之为宝。语出《礼记·礼器》:“诸侯以龟为寳,以圭为瑞。”《北史·柳彧传》:“柳彧正直之士,国之龟寳也。”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胡人曰:‘此所谓龟寳也,稀世之灵物。’”《汉书·食货志下》:“元龟岠冉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公龟九寸,直五百,为壮贝十朋。侯龟七寸以上,直三百,为幺贝十朋。子龟五寸以上,直百,为小贝十朋。是为龟寳四品。” 王莽更改币制时所铸的龟币名。 网络解释: 龟寳 龟寳,拼音guī bǎo,汉语词汇,意思是龟能卜吉凶,故称之为宝。
- 4、龟贝: 龟甲和贝壳。古代亦用作货币,至秦而废。
- 5、龟背: 龟的背部。亦形容物体中部隆起之状。 一种形似龟背的六角形装饰花纹。 家具名。指一种架在壁上安放食物的横板。 佝偻病。因患者背脊隆起,故名。也叫驼背。 菜肴名。
- 6、龟币: 汉武帝时造龙文、马文、龟文之币,龟文者值三百。 古代以龟壳所作的货币。
- 7、龟辩: 谓关于生死的论辩。语本《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唐·卢照邻《同崔录事哭郑员外》诗:“凤词凌汉阁,龟辩罩周园。” 谓关于生死的论辩。
- 8、龟步: 四川·成都筑城的故事。相传“州城,秦惠王二十七年,张仪所筑。初仪筑城,屡穨不立,忽有大龟周行旋走,巫言依龟行处筑之,遂得坚立。”事见《元和郡县志•剑南道上》。
- 9、龟蔡: 古代蔡地出龟,后因以称占卜用的大龟为“龟蔡”。语本《论语•公冶长》“臧文仲居蔡”三国·魏·何晏集解“蔡,国君之守龟。出蔡地,因以为名焉。”
- 10、龟策: 亦作“龟䇲”。 龟甲和蓍草。古代占卜之具。 指占卜之人。
- 11、龟筴: 见“龟策 ”。
- 12、龟肠: 古人以为龟吸气而生,不食一物,因以比喻饥肠。
- 13、龟巢: 语本《史记•龟策列传》:“是为嘉林,龟在其中,常巢于芳莲之上。”后因以代称莲叶。
- 14、龟坼: 形容天旱土地裂开。龟,通“皲 ”。 手足皮肤冻裂。龟,通“皲 ”。 形容天旱土地裂开。
- 15、龟城: 见“龟化城 ”。
- 16、龟螭: 刻成龟形的碑座和碑碣上刻有螭头的装饰。
- 17、龟虫: 即龟。
- 18、龟畴: 传说大禹治水时,“天锡禹洪范九畴”,由“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
- 19、龟床: 《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得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后因以“龟床”指隐者的卧具。
- 20、龟莼: 葵莼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莼》。
- 21、龟帒: 唐·武后时官员的一种佩饰。
- 22、龟带: 犹龟绶。
- 23、龟袋: 唐·武后时官员的一种佩饰。
- 24、龟堞: 指坚固的城墙。
- 25、龟鼎: 元龟与九鼎。古时为国之重器。因以比喻帝位。
- 26、龟峰: 龟山。在江苏省·苏州市·邓尉山北,上有光福塔,南朝·梁·大同年间建。
- 27、龟符: 《黄帝出军决》:“﹝黄帝﹞伐蚩尤……到盛水之侧,立坛祭以太牢,有元龟衔符从水中出置坛中而去。 指天赐人君的祥端征兆。 龟形的符节。
- 28、龟趺: 碑下的龟形石座。
- 29、龟顾: 相传晋·余不亭侯·孔愉少时尝得一龟,放于余不溪中,“龟于路左顾者数过。”及后铸侯印,“而龟左顾,更铸犹如此。印师以闻,愉悟,取而佩焉。累迁尚书左仆射。”事见《世说新语•方正》“孔车骑与中丞共行”刘孝标注引《孔愉别传》、《晋书•孔愉传》。后遂用为封官铸印之典。
- 30、龟卦: 亦作“龟儿卦”。
- 31、龟河: 《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孔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 《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孔传:“天与禹,洛出书。
- 32、龟鹤: 亦作“龟鹄”。 龟和鹤。古人以为长寿之物,因用以比喻长寿。 比喻高矮肥瘦悬殊的身材。
- 33、龟虎: 龟印和虎符。借指官位。
- 34、龟货: 即龟宝。
- 35、龟甲: 龟甲guījiǎ (1) 乌龟的背壳,古人用来占卜。考古发掘出的殷商占卜用龟甲刻有有关占卜的记录 英 tortoise-shell
- 36、龟熸: 谓占卜时龟背灼毁,龟兆不成。
- 37、龟鉴: 龟鉴guījiàn (1) 也说“龟镜”。龟可以卜吉凶,镜可以比美丑。故以喻借镜(鉴)前事(鉴:镜子) 例 此皆言之成轨则,为世龟镜,求诸历代,往往而有。——唐·刘知几《史通·载文》 英 a past event or incident serving as an example or warning to future generation
- 38、龟焦: 见“龟燋 ”。
- 39、龟胶:又称龟甲胶具有滋阴、补血,止血的功效,用于主治阴虚血亏、劳热骨蒸、吐血、衄血、烦热惊悸、肾虚腰痛、脚膝痿弱、崩漏、带下等症状。
- 40、龟津: 洛水的别称。
- 41、龟镜: 龟可卜吉凶,镜能别美丑,因以比喻可供人对照学习的榜样或引以为戒的教训。
- 42、龟精: 道教指练内丹时产生的真气。
- 43、龟莲: 龟和莲。古人以为祥瑞之物。
- 44、龟列: 佩龟绶者的行列。指品官之列。
- 45、龟裂: 龟裂jūnliè (1) 微细的裂纹(如砂浆、混凝土、抹灰面上的) 英 map crack;cracked (2) 颜料、釉或油漆薄膜,由于老化和瓦解而产生的短而浅的裂纹 英 check (3) 田地因天旱而裂开许多缝子 例 稻田龟裂 英 be full of cracts (4)皲裂。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或出现裂口 英 chap
- 46、龟林: 指边远之地。
- 47、龟鳞: 龟甲上的鳞文。
- 48、龟龄: 古人以龟为长寿之灵物,因以“龟龄”比喻长寿。
- 49、龟龙: 龟和龙。古人以为均是灵物。 比喻杰出人物。 指汉武帝时的龟文钱币和龙文钱币。
- 50、龟箓: 亦作“龟录”。
- 51、龟録:龟録guī lù亦作“ 龟籙 ”。即龟书。
- 52、龟马: 传说中背负“河图”、“洛书”的神龟和龙马。
- 53、龟毛: 见“龟毛兔角 ”。
- 54、龟枚: 犹龟卜。
- 55、龟蒙: 龟山和蒙山的并称。均在山东省境内。二山连续,长约八十余里,其西北一段名龟山,东南名蒙山。
- 56、龟艨: 古代一种狭长而坚固的战船。
- 57、龟谋: 谓龟卜。
- 58、龟脑: 古代传说中仙人所服的龟的脑髓。
- 59、龟逆: 谓占卜未得吉兆。
- 60、龟年: 龟龄。比喻长寿。
- 61、龟孽: 灾变的一种。古人迷信,谓水涝则龟多出为孽。
- 62、龟纽: 亦作“龟钮”。 雕成龟形的印钮。 代称官印。
- 63、龟钮: 见“龟纽 ”。
- 64、龟奴: 讥称旧时在妓院里担任杂务的男子。
- 65、龟判: 龟甲和璋。古代占卜、朝聘、祭祀、丧葬等时所执持的礼器。语出《公羊传•定公八年》:“宝者何?璋判白……龟青纯。”
- 66、龟婆: 方言。即鸨母。
- 67、龟潜: 犹龟藏六。比喻深居简出。
- 68、龟纱: 纱眼织成六角、其形如龟纹的纱帘。
- 69、龟绳: 犹奄绶。借指官印。
- 70、龟蓍: 龟甲和蓍草。古代占卜之具。
- 71、龟室: 藏龟的竹器。一说指祖庙中藏龟的府库。
- 72、龟筮: 占卦。古时占卜用龟,筮用蓍,视其象与数以定吉凶。亦指占卦的人。
- 73、龟寿: 旧传龟有千年之寿,故用以称长寿。
- 74、龟绶: 龟纽印绶。亦借指官爵。
- 75、龟手: 冻裂手上皮肤。龟,通“皲 ”。 冻裂手上皮肤。
- 76、龟书: 谓神龟负书。 神龟所负之书。指“洛书”。
- 77、龟速:龟速即指像乌龟一样的速度,形容某人说话做事特别慢。
- 78、龟台: 传说中的仙人居处。
- 79、龟田: 见“龟阴田 ”。
- 80、龟筒: 蠵龟的甲。有文采,似玳瑁而薄,堪为贴饰。
- 81、龟途: 远道。龟寿久长,故名。
- 82、龟图: 即“洛书”。语本《纬捃•龙鱼河图》:“尧时与群臣贤者到翠妫之川,大龟负图来投尧,尧敕臣下写取如瑞应,写毕龟还水中。” 指占卜书中所绘名龟的图样。 即“洛书”。歌颂帝王瑞应之词。
- 83、龟駞:指龟纽。
- 84、龟瓦: 龟甲与瓦子的并称。两者均为古代占卜之具。
- 85、龟王: 传说中指龟中之王。 见“龟主 ”。
- 86、龟纹: 龟背的纹理。 物体表面因干燥或受冻而形成的裂纹。龟,通“皲 ”。 物体表面因干燥或受冻而形成的裂纹。
- 87、龟文: 龟背的纹理。 泛指古文字。
- 88、龟蜗: 龟壳和蜗房。比喻极其狭小的居室。
- 89、龟屋: 指龟壳。
- 90、龟息: 道教语。谓呼吸调息如龟,不饮不食而能长生。一说,以为龟睡时,气由耳出,因此长生。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对俗》:“《仙经》象龟之息,岂不有以乎?”唐·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乃虬蟠龟息,遁乎此山。” 道教语。谓呼吸调息如龟,不饮不食而能长生。一说,以为龟睡时,气由耳出,因此长生。
- 91、龟祥: 龟卜所得的吉兆。
- 92、龟相: 相传古代文臣占卜时所用的一种龟。
- 93、龟象: 龟卜显现的征兆。 神龟和大象。古代以为吉祥之物。
- 94、龟星: 星名。语出《星经•天龟》:“天龟六星在尾南汉中,主卜吉凶。” 星名。
- 95、龟胸: 鸡胸。谓胸骨凸起如龟背。
- 96、龟言: 古人以为龟为四灵之一。传说千岁之龟能作人言,故古代小说笔记中常有龟言的传述。 龟卜所得之兆。
- 97、龟阴: 古邑名。因位于龟山北面,故称。故址在今山东·新泰西南。 见“龟阴田 ”。
- 98、龟印: 雕成龟形印纽的印章。语本汉·卫宏《汉官旧仪补遗》卷上:“列侯印黄金龟纽,文曰印;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纽,文曰章。”后遂用作官印的通称。 雕成龟形印纽的印章。后遂用作官印的通称。
- 99、龟玉: 指龟甲和宝玉。古代认为是国家的重器。
- 100、龟占: 犹龟卜。
龟中间的词语
更多>>- 1、败龟板: 龟甲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龟甲》。
- 2、乌龟粿: 江西上饶的一种特色小吃。
- 3、蓍龟家: 指卜筮之家。
- 4、不龟手:①使手不冻裂的药。
- 5、海龟湾: 中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上海龟的最后一张产床,也是中国唯一的国家海龟自然保护区。
- 6、金龟婿: 谓身任高官的女婿。
- 7、金龟壻:谓身任高官的女婿。
- 8、乌龟壳: 即龟甲。 詈词。喻指堡垒或坦克。
- 9、神龟乐: 谓像神龟那样自得其乐。比喻不为仕宦所羁,逍遥自在。
- 10、玉龟山:传说中的仙山名。
- 11、金龟子: 金龟子jīnguīzǐ (1) 昆虫,身体大多黑绿色,有光泽,前翅坚硬。幼虫吃作物的根和茎,是农作物的害虫 英 scarab
- 12、陆龟蒙: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诗人、农学家。
- 13、不龟药: 不龟药,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龟,皮肤受冬开裂。不龟药,指使手不冻裂的药。后喻指微才薄技。亦喻平凡之物也能起大作用,或指才非所用。
- 14、伏龟山: 暂未释义
- 15、白金龟龙: 汉武帝时所铸三种银合金钱币。自重至轻,以龙、马、龟三种图形分别。
- 16、刮毛龟背: 从龟背上刮毛,喻徒劳无效。
- 17、鸡胸龟背:凸胸驼背。
- 18、证龟成鳖: 将乌龟说成甲鱼。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 19、识龟成鳖: 拼音:shí guī chéng biē解释:鬼:即乌龟;鳖:即甲鱼。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 词性:形容词,贬义词近义词: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反义词:实事求是
- 20、证龟成鼈:将乌龟说成甲鱼。 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 21、苍龟探穴: 中医的一种针灸手法。
- 22、凿龟数筴: 钻灼龟甲,数蓍草茎。谓卜筮。
- 23、蝉腹龟肠: 蝉饮露而腹空,龟耐饥而肠细。比喻穷困的处境。
- 24、老龟刳肠: 语出《庄子•外物》:“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能知七十二钻而无遣䇲,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后用指虽有神灵而卒难免祸。
- 25、老龟割肠: 原指神龟明知有难也避免不了被捕获,背壳再硬也不 能保住性命。
- 26、鼎玉龟符: 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 27、犀顶龟文: 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语本《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
- 28、诟龟呼天: 原意为占卜不吉,对占卜器具及天辱骂呼叫。引申为对不幸命运的呼号。
- 29、河目龟文: 古指公侯外貌。
- 30、金龟换酒:金龟:袋名,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 31、治世龟鉴:元苏天爵撰。
- 32、麟凤龟龙: 麟凤龟龙lín fèng guī lóng (1) 古人认为麟凤龟龙是四种神灵的动物,用来比喻各种品格高尚的人 英 all kinds of good people
- 33、鹤寿龟龄: 取祥瑞之意。
- 34、鹤算龟龄: 相传鹤与龟为长寿之灵物,因以“鹤算龟龄”喻指人的长寿。常用作祝寿之词。
- 35、盲龟值木:我们愚痴凡夫被利欲蒙蔽了心眼,就像盲龟一般,无始劫来在爱河欲海之中漂流轮转而不自觉;而我们能够暂时保有人身,比盲龟每百年浮出海面,因缘际会能够穿入浮木的洞孔还要稀有难得。
- 36、筮短龟长: 谓筮占所言理短,龟卜所言理长。
- 37、不龟手药: 使手不冻裂的药。 比喻微才薄技。
- 38、兔角龟毛: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 39、瓦影龟鱼: 喻求庇于人。
- 40、传龟袭紫: 谓继承高爵显位。
- 41、悬龟系鱼: 《新唐书•车服志》:“高宗给五品以上随身鱼袋……天授二年,改佩鱼为龟。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四品以银,五品以铜。
- 42、凿龟数策: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 43、一龟一鹤:用以比喻长寿。
- 44、神龟托梦: 神鬼托梦:比喻智谋再深的人也有糊涂的时候,神机妙算的人也有料想不到的事情!世界上即使有最高的智谋,也敌不过万人的谋划。
- 45、灵龟负书:灵龟负书原指灵龟背上那大大的文字,所谓龟文,仓颉受此启发才创造的文字,现指洛南县一景点。
- 46、焉耆一龟兹语: 古代流行在新疆·吐鲁番、焉耆和库车一带的语言。分焉耆与龟兹(库车)两种方言,差别较大。前者曾称“吐火罗语A”,后者曾称“吐火罗语B”。属印欧语系Centum(Kentum)支派。文字使用婆罗米字母斜体。20世纪初以来,在我国新疆·吐鲁番、焉耆、库车等地发现了此语言的文献,多属7-8世纪,对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 47、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词语解释⒈ 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转祸于无辜的人。
- 48、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汉语成语,读音lǎo guī zhǔ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嫁祸于无辜的人。
龟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宝龟: 1.古代用以占卜吉凶的龟。 2.引申指能决疑的人。
- 2、巢龟: 传说中的神龟。为长寿吉祥之物。
- 3、鸱龟: 形如鸱鸟的龟。鸟首虺尾。
- 4、螭龟: 墓碑的代称。古时墓碑额刻螭形,座作龟形,故称。
- 5、错龟: 为占卜设置龟甲。错,通“措 ”。
- 6、鹗龟: 龟的一种。生南海。状如龟,长二三尺,两目在侧如鹗。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鹗龟》。
- 7、伏龟: 传说中俯伏在松树下的神龟,为松树之精所化。
- 8、杠龟:“零分、落败”的意思。
- 9、海龟: 海龟hǎiguī (1) 多种具桨状肢体的大型龟类的任一种,包括现代的棱皮龟、玳瑁和绿海龟以及很多已灭绝的种类,广泛分布于温暖的海洋里 英 sea (green) turtle
- 10、河龟: 传说黄河中背负洛书的神龟。
- 11、侯龟: 汉·王莽时龟贝之一,是当时发行的一种货币。
- 12、环龟: 指四面屯守。
- 13、枯龟: 干龟壳,古时用以占卜。 干涸的裂缝。龟,通“皲 ”。
- 14、类龟: 古代神龟名。
- 15、丽龟: 射中禽兽背部隆起的中心处。 比喻科举时中试得官。
- 16、苓龟: 即茯苓。因其状似龟,故名。
- 17、灵龟: 龟的一种。蠵之别名。 泛指用以占卜的大龟。 神龟。 有灵应的龟兆。 比喻有才之士。 指金钱龟。因其小巧玲珑,故称。
- 18、洛龟: 指传说中大禹治水时,自洛水而出、背负洛书的神龟。
- 19、毛龟: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龟,千年生毛。龟,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曰灵龟。”后因以“毛龟”为长寿的象征。
- 20、谋龟: 问卜;求卜。
- 21、牧龟:牧龟的含义,在汉语中,“牧”则有放养的含义,顾名思义,“牧龟”即“养龟”的意思。
- 22、泥龟: 曳尾于污泥中的乌龟。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语本《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一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唐·钱起《巨鱼纵大壑》诗:“倾危嗟幕燕,隐晦诮泥龟。” 曳尾于污泥中的乌龟。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王巾笥而藏一庙堂之上。
- 23、疟龟: 龟的一种。用以烧灰,可治老疟。
- 24、佩龟: 佩带龟袋。
- 25、凭龟: 谓以龟卜为据。
- 26、挈龟: 刻龟。上古测吉凶,多刻龟甲,灼卜取兆。
- 27、秦龟: 龟的一种。产于秦地山中,故名。
- 28、穹龟: 大龟。
- 29、蓍龟: 古人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凶吉,因以指占卜。 喻德高望重的人。 引申为借鉴。
- 30、筮龟: 潜伏在蓍丛下的龟。 指占卜用的蓍草和龟甲。
- 31、庶龟: 古代传说中有鳞甲的动物之一。
- 32、双龟: 古代印章镌有龟钮。双龟谓兼掌二印。
- 33、泰龟: 对龟卜的美称。
- 34、涂龟: 楚威王欲用庄子,庄子以龟为喻,表示“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不愿“其死为留骨而贵”,拒绝了威王。见《庄子•秋水》。后以“涂龟”指隐居不出。 楚威王欲用庄子,庄子以龟为喻,表示“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不愿“其死为留骨而贵”,拒绝了威王。见《庄子•秋水》。
- 35、蠵龟: 海中的大龟。
- 36、衅龟: 古代的一种祭祀。杀牲以血涂龟。
- 37、旋龟: 古代传说中的异龟。
- 38、玄龟: 元龟,大龟。
- 39、鸯龟: 龟的一种。相传能食蛇、犬。
- 40、腰龟: 腰佩龟章,常用以显示官品。
- 41、银龟: 古代官员用的龟钮银印,常用青色丝质带子把银龟穿起来佩在身上。
- 42、蠳龟: 传说中的一种能食蛇的龟。又名摄龟、呷蛇龟。
- 43、元龟: 大龟。古代用于占卜。 借指谋士。 汉·王莽时货币。龟宝四品(元龟、公龟、侯龟、子龟)之一。 比喻可资借鉴的往事。
- 44、占龟: 视龟兆以测吉凶。
- 45、兆龟: 用于占卜的龟甲。
- 46、炤龟:指烧灼龟甲,以卜吉凶。
- 47、贞龟: 谓占卜。古人灼龟甲以卜,故称。
- 48、搘龟: 见“搘床龟 ”。
- 49、灼龟: 古代用火烧灸龟甲,视其裂纹以测吉凶。
- 50、紫龟: 草名。
- 51、总龟: 古代对知识渊博者之誉称。 用以称内容博大的典籍。
- 52、钻龟: 一种占卜术。钻刺龟里甲,并以火灼,视其裂纹以断吉凶。
- 53、乌龟:1.也叫金龟、草龟、山龟、秦龟。俗称王八。爬行动物。背甲长10—12厘米,有三条纵走的隆起。背面褐色或黑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的斑纹。生活在河流湖泊里,食杂草或小动物。甲可供药用。分布于中国大多数地区。 2.讥称妻子有外遇的人。
- 54、白龟: 白龟,是普通乌龟发生白化以后形成的个体。白龟在古代被视为神灵的化身,甲壳被用于占卜。
- 55、贲龟: 三足龟。
- 56、大龟: 古称大一尺二寸之龟,其甲用于占卜。
- 57、石龟:石琢的龟。古或用作瑞物。
- 58、地龟: 古代称龟的一种。
- 59、东龟: 古代占卜用龟的一种。龟甲前长而甲缘青色。
- 60、飞龟: 道家仙药名。
- 61、公龟: 汉·王莽时所铸的一种货币。当时,货币有元龟、公龟、侯龟、子龟,称为龟宝四品。
- 62、解龟: 解下龟印。指辞官。
- 63、命龟: 古人占凶吉,必将所卜之事告卜人以龟占之,称为命龟。亦泛指灼龟问卜。
- 64、摄龟: 小龟名。
- 65、耆龟: 老龟。
- 66、三龟: 古代卜筮之法。
- 67、山龟:龟的一种。生于山中。
- 68、蛇龟: 指长寿的动物。
- 69、神龟: 传说中称有灵异的龟。 水龟的别称。中医用以制作龟甲入药。
- 70、守龟: 天子诸侯占卜用的龟甲。据《周礼》,此龟甲由专人(称龟人)掌守,故称。
- 71、天龟: 周官龟人所掌六龟之一。 星名。
- 72、问龟: 占卜。
- 73、西龟: 古代占卜用龟的一种。
- 74、香龟: 一种熏香的器皿。
- 75、象龟: 象和龟。古谓象、龟皆为祥瑞,帝王有道则现。 一种大龟。生活在山地近水源处,以仙人掌等植物及小动物为食。头大,颈长,四肢强壮,力大可载数人而行。分布于南太平洋岛屿,现已很少。
- 76、玉龟: 传说中的神龟。古以玉龟出为吉祥的征兆。 即玉龟山。传说中的仙山。
- 77、珠龟: 足上有珠的龟。 借指月。
- 78、子龟: 汉·王莽时钱币中的一种。 汉·王莽时钱币中的一种。
- 79、作龟: 古代有大事,用火灼龟甲,视其裂纹,以卜吉凶,称“作龟”。
- 80、金龟: 黄金铸的龟纽官印。 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 指所佩杂玩之物。
- 81、扛龟:“零分、落败”的意思,起初多用于彩票业,现在渗透入其他领域。台湾传入大陆的词汇,书写方式有多种:槓龟、摃龟、贡龟、杠龟、扛龟。据知名彩票专家程阳考证,英语俚语 skunk 有“零分、落败”的意思,日语音译为 “スカンク”,传到台湾后淡化了su 音,读成了kan ku ,就是“扛龟”的音。
- 82、龙龟:古代神话动物
- 83、大寳龟:古时天子宝藏用以卜疑的大龟甲。
- 84、痴乌龟: 讥称妻子有外遇的人。
- 85、搘床龟: 古代传说的支床之龟。
- 86、支床龟: 支床之龟。喻受束缚或内心寂寞。
- 87、榰床龟: 置于床足下用以支床之龟。
- 88、黄金龟: 带龟钮的金印。
- 89、緑毛龟: 背甲附生绿藻的金龟或水龟。可供观赏。古代以为瑞物。
- 90、棱皮龟: 也叫革龟。爬行纲,棱皮龟科。长达二米余,是现存龟鳖类中最大的一种。背面无角质板,被以柔软的革质皮肤,上面有七条纵棱;腹甲骨化不完全,有五条纵棱。四肢呈鳍足状,无爪;前肢甚长,后肢短。尾短。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沿海及热带、亚热带沿海。肉粗,无实用价值,可制油;甲可制装饰品。
- 91、五总龟: 唐·殷践猷博学多文,贺知章称其为“五总龟”。
- 92、曳尾龟: 曳尾涂中之龟。比喻甘贫贱而全身者。
- 93、左顾龟: 《晋书•孔愉传》:“愉尝行经余不亭,见笼龟于路者,愉买而放之溪中,龟中流左顾者数四。及是,铸侯印,而印龟左顾,三铸如初。印工以告,愉乃悟,遂佩焉。”后以“左顾龟”指官印。
- 94、九尾龟: 传说中的神龟。
- 95、缩头龟: 詈词。比喻畏事者或妻女不贞但畏于管教羞于见人者。
- 96、呷蛇龟: 龟的一种,能吃蛇。又名摄龟。
- 97、三足龟: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兽类。
- 98、白乌龟: 江南地区的吴语方言,意为白色的鹅。
- 99、毛寳放龟:《晋书·毛宝传》:“初, 寳 在 武昌 ,军人有於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 江 中。邾城 之败,养龟人被鎧持刀,自投於水中,如觉堕一石上,视之,乃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东岸,遂得免焉。”后因以“毛寳放龟”为施恩获报之典实。 明马中锡 《中山狼传》:“昔 毛寳 放龟而得渡, 隋侯 救蛇而获珠。”
- 100、援鳖失龟:比喻得不偿失。
- 拼音guī,jūn,qiū
- 注音ㄍㄨㄟ,ㄐㄩㄣ,ㄑㄧㄡ
- 笔划7
- 繁体龜
- 五笔QJNB
基本释义
guī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头象它(蛇)头,左象足,右象甲壳,下面象尾。本义:乌龟)(2) 即金龟,亦称乌龟 。一种龟属动物( Chinemys reevesii ),头、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背甲有三条纵走的隆起,后缘不呈锯齿状,雄体背部黑色,雌体呈棕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斑纹,四肢较扁平,有爪,指、趾间具全蹼,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其腹甲可入药文体有六篆,巧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汉· 蔡邕《篆势》(3) 又如:龟文(龟背所现的纹理);龟王(指龟类中的王者);龟龙(古人以龟、龙、麟、凤合称四灵);龟蛇(龟和蛇)(4) 龟甲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去之变,欲以成胜立功,臣以为难。——《尉缭子·武议》(5) 又如:龟玉(龟甲和宝玉。古时并为国家重器);龟坼(天旱地裂,纹如龟甲);龟筒(大龟甲、龟壳);龟灼(用火灼龟甲。比喻才智之士容易招损);龟卜(灼龟甲来预卜吉凶,是古时占卜的一种方法);龟兆(古时占卜时显现在龟甲上可借以预测吉凶的兆纹);龟骨(古时用于占卜的龟甲);龟筮(即卜筮。古代卜用龟甲,筮用蓍草);龟贝(古货币名)(6) 奸妇的丈夫——用作骂人语。唐时乐户皆着绿头巾,而龟之头亦暗绿色,后遂称着绿头巾者为龟。又以乐户妻女皆歌妓,故俗称开妓院及纵妻行淫者为龟 。如:龟奴(妓院里的男仆);龟子(指鸨母的丈夫或妓院里的男仆;又指妻子与其他异性有不正当关系的男子)(7) 男生殖器今老爹…大身材,一表人物,也曾吃药养龟。——《金瓶梅词话》(8) 通“皲”(jūn)。皮肤冻裂形容词(1) 高隆新安王伯固,字 牢之, 世祖之第五子也,生而龟胸,目通睛扬白。——《陈书·新安王伯固传》(2) 又如:龟胸(胸骨凸起,状似龟背。即鸡胸)(3) 比喻高寿坐享龟龄鹤,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宋· 侯寘《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借向蜉蝣辈,宁知龟鹤年。——晋· 郭璞《游仙》(4) 又如:龟寿(比喻高寿);龟鹄(龟和鹄。比喻长寿);龟龄(比喻长寿);龟龄鹤寿(比喻人高寿);龟鹤遐寿(比喻长寿)(5) 另见jūn;qiūjūn动词(1) 通“皲”。手足的皮肤冻裂视衍沃而龟坼,沉高田之未耰。——王炎《喜雨赋》(2) 又如:龟裂;龟手(手上皮肤冻裂);龟坼(手足皮肤冻裂);龟纹(冻裂而成的纹)(3) 另见guī;qiūqiū(2) 另见guī;jūn [查看更多]
G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