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罗的词语
甲第星罗 jiǎ dì xīng luó
甲第:封侯者的住宅,泛指显贵的宅第。富丽堂皇的宅院像繁星一样密布。形容富家大院众多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jiě fàng le de pǔ luó mǐ xiū sī
词语解释⒈ 诗剧。英国雪莱作于1819年。取材于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因从天上偷火给人类,被宙斯锁在悬崖上,每天有天鹰啄食他的心,历三千年。他不悲泣,也不向宙斯求饶。最后,宙斯被沉入地狱,普罗米修斯终于得到解放。进军罗马 jìn jūn luó mǎ
词语解释⒈ 意大利法西斯党夺取政权的事件。1922年10月,法西斯党首领在米兰秘密商定,利用意大利政局动荡,用武力占领首都,夺取政权。27日,法西斯党徒开始向罗马进军,并在各地举行骚乱。29日,国王任命法西斯党党魁墨索里尼组阁。次日,墨索里尼抵罗马,任首相,法西斯党取得政权。高罗 gāo luó
高张的罗网。干罗 gān luó
天网。比喻帝王广收人才的措施。干陀罗 gān tuó luó
词语解释干陀罗[ gàn tuó luó ]⒈ 亦作“干陀”。亦作“干陀啰”。西域古国名。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其国在北印度境,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在古代艺术、建筑史上,享有盛名。香树名。其汁可染褐色,故亦用以称褐色。亦作:干陀干陀啰。甘罗 gān luó
词语解释⒈ 战国时秦相甘茂之孙。十二岁时为秦相吕不韦的家臣。吕不韦企图攻赵,他自请出使赵国,说服赵王割五城给秦国,并将赵所攻取的部分燕地给秦,因功任为上卿。佛罗伦萨大教堂 fó luó lún sà dà jiào táng
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建筑之一。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建于1296-1462年。平面呈十字形。外墙面较整齐,无小尖塔和飞扶壁。八角形穹隆落在10多米高的鼓座上,内径42米,高30多米。八角形穹隆的采用,改掉了长期来教堂所袭用的哥特式尖顶,成为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费加罗报 fèi jiā luó bào
词语解释⒈ 法国报纸。日报。前身是1854年在巴黎创刊的《油灯》周报,1866年11月改现名。保圣寺罗汉塑像 bǎo shèng sì luó hàn sù xiàng
宋代泥塑。在今江苏吴县fef1直镇保圣寺内。旧传唐人所塑。原有塑像十八尊,现存九尊。像为彩塑,精美古雅,生动传神。包罗万象 bāo luó wàn xiàng
(1)包罗:包括;万象:各方面的情况。形容内容丰富、情况复杂,无所不有 例 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黄帝内经》 英 all-inclusive;all-embracing;catch-all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bā sāi luó nà bó lǎn huì dé guó guǎn
词语解释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 bā sāi luó nà bó lǎn huì dé guó guǎn ]⒈ 1929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德国馆。建于1929年。占地1250平方米。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和几道围墙组成。主厅平面呈矩形,厅内设有玻璃和大理石隔断,纵横交错,隔而不断,有的并延伸出去成为围墙,形成既分隔又联系、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使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外之间的空间相互贯穿。建筑形体简单,不加装饰,利用钢、玻璃和大理石的本色和质感,显示着简洁高雅的气氛。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bó luó bēn ní sā zhàn zhēng shǐ
词语解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bó luó bēn ní sā zhàn zhēng shǐ ]⒈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写的一部历史著作。共八卷,专门叙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史事,止于公元前411年。按编年体记事,取材丰富、叙事严谨客观,为古希腊史学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 bó luó bēn ní sā zhàn zhēng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bèi fù de pǔ luó mǐ xiū sī
词语解释⒈ 古希腊悲剧。埃斯库罗斯约作于公元前466年。天神普罗米修斯因盗取天上火种送给人类,触怒主神宙斯,被钉在高加索悬崖上。他不为所屈,最后在暴风雨中随悬崖坠入深渊。钵昙摩罗伽大宝 bō tán mó luó jiā dà bǎo
指红宝石。阿波罗 ā bō luó
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主神宙斯之子。主管光明、青春、医药、畜牧、音乐等。曾与孪生姐姐阿耳忒弥斯一起,杀死迫害其母的巨蟒皮同和羞辱其母的尼俄柏及其子女。一说是希腊文化的守护神。有关他的神话十分丰富。古希腊的雕刻艺术常借他的形象表现男性的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词语解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⒈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一译为“无上正遍知”。是佛无上觉智。佛教认为得到这种无上的、正确的、普遍的觉智,即名为“佛”。引证解释⒈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一译为“无上正遍知”。是佛无上觉智。佛教认为得到这种无上的、正确的、普遍的觉智,即名为“佛”。引宋 苏轼 《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曰以无所得故而得, 舍利弗 得阿罗汉道,亦曰以无所得故而得。如来与 舍利弗 若是同乎?曰:何独 舍利弗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第四二问》:“如我所言,上合佛心,我所科判,上合 阿难 原文,佛加被我, 智者大师 加被我,我疾得法华三昧,亦得普见一切色身三昧,见生蒙佛梦中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安德罗马克 ān dé luó mǎ kè
剧本,又称《昂朵马格》。罗兰 luó lán
词语解释⒈ (sophialoren,1934-)意大利电影演员。女。1949年从影。1954年因在德·西卡执导的影片《那不勒斯的黄金》中饰演角色而知名。主演的《黑兰花》、《乔恰拉》、《意大利式的结婚》、《航行》等影片,分别在威尼斯、戛纳、莫斯科等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女演员奖。1994年获柏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熊奖。罗汉 luó hàn
(1) 佛教称断绝一切欲念,解脱一切烦恼的僧人;已达到涅槃的佛教和尚(阿罗汉之省,梵 arhat) 英 梵 Arhat; Buddhist saint (2) 指矮胖、腰围粗而神态庄严的人 英 portly科摩罗 kē mó luó
科摩罗联盟(法语:Union des Comores;阿拉伯语:الاتّحاد القمريّ),被称月亮之国、香料之国,是非洲一个位于印度洋上的岛国,位于非洲东侧莫桑比克海峡北端入口处,东、西距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各约300公里。摩罗 mó luó
1.百合的别名。 2.鳄鱼。 3.梵语译音。即魔。意为扰乱,障碍。佛经中原指欲界第六天的魔王波旬。后泛指一切障道之法。4.人名。罗略 luó lüè
扼要列叙。殷罗 yīn luó
犹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