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藩的词语
藩库 fān kù
(1) 清代布政司所属的粮钱储库 例 在藩库畀银百万两,委广州府余送交义律。——《三元里抗英》 英 government repository藩臬 fān niè
藩司和臬司。明清两代的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并称。藩屏 fān píng
1.屏藩2.捍卫。 3.比喻卫国的重臣。 4.比喻边防重镇。藩国 fān guó
(1) 古代王朝的属国;诸侯国 英 vassal state藩镇 fān zhèn
亦称方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中期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节度使,掌管当地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形成军人割据,常与朝廷对抗,历史上叫做藩镇。藩翰 fān hàn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毛传:'藩,屏也;翰,干也。'后因以'藩翰'喻捍卫王室的重臣。喻指藩国。 指布政使。 犹藩篱。比喻界域。藩台 fān tái
明清时布政使的俗称。藩司 fān sī
官名。南北朝时州刺史的别称。 官名。明清时布政使的别称。主管一省民政与财务的官员。推恩削藩 tuī ēn xuē fān
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国势力的措施。汉初诸侯王国势力强大。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公元前127年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一个王国分出许多小侯国,直属领地小了,就无力再与中央对抗了。藩盾 fān dùn
用大盾临时构筑的屏藩。帝王出行时,用来护卫住所。典藩 diǎn fān
镇守偏远地方。藩羝 fān dī
比喻进退两难,陷于窘境。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藩邸 fān dǐ
藩王之第宅。德藩 dé fān
语出晋左思《魏都赋》:"长世字甿者,以道德为藩,不以袭险为屏也。"谓以道德为守身的藩篱。亦借指守德之人。羊触藩篱 yáng chù fān lí
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进退触藩 jìn tuì chù fān
前进后退都有障碍,谓进退两难。语出《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孔颖达疏:"退谓退避,遂谓进往。"羝,公羊。藩,篱笆。羝触藩 dī chù fān
1.见"羚羊触藩"。羝羊触藩 dī yáng chù fān
(1) 《周易·大壮》: “羝羊触藩,羸( léi) 英 in a dilemma (2) 其角”(羸: 缠绕)。意思是说公羊用角顶篱笆, 被篱笆缠住, 进退不得。后来用“羝羊触藩”比喻进退两难陷入困境触藩 chù fān
1.以角抵撞藩篱。 2.比喻碰壁,进退两难。触藩羝 chù fān dī
1.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后因以"触藩羝"比喻处于困境的人。藩储 fān chǔ
指太子之位。储,储君。藩臣 fān chén
拱卫王室之臣。莐藩 chén fān
即知母。根状茎可入药。藩柴 fān chái
篱笆。藩部 fān bù
清代指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