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邵的词语
年高德邵 nián gāo dé shào
邵:美好。年纪大,品德好周邵 zhōu shào
亦作'周邵'。周成王时共同辅政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并称。懿邵 yì shào
美好;高尚。邵,通'劭'。深邵 shēn shào
高深。邵,“邵 ”的讹字。清邵 qīng shào
清高美好。方邵 fāng shào
1.亦作"方邵"。 2.西周时助宣王中兴之贤臣方叔与召虎的并称。后借指国之重臣。邵语语法 shào yǔ yǔ fǎ
邵语语法为基于邵语言之语法。邵力子 shào lì zǐ
邵力子(1882年1月26日—1967年12月25日),字仲辉,笔名力子,浙江会稽(今绍兴)人。邵伯树 shào bó shù
《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张守节正义:"今之棠梨树也。"后因称棠梨树为"邵伯树"。邵阳市 shào yáng shì
在湖南省中部、资水同邵水汇合处,湘黔铁路有支线通此。邵平园 shào píng yuán
秦遗老邵平在长安城东青门种植的瓜园。后常用为感叹故园变迁的典故。邵伯讼棠 shào bó sòng táng
邵伯 召公奭 巡行乡邑,听讼决狱于棠树之下,民不废农功。见《史记.燕召公世家》。后因以'邵伯讼棠'为讼狱不烦劳百姓的典故。邵生 shào shēng
指邵平。邵伯 shào bó
1.周召公奭。2.邵伯镇,地处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驻地仙女镇北部。邵公纸 shào gōng zhǐ
宋代所造的名纸。为邵氏所造,故名邵公纸。邵平田 shào píng tián
秦广陵人邵平,在秦亡后,种瓜长安城东之青门。后因以'邵平田'借指退官隐居者的田园。邵南 shào nán
即《召南》。《诗》十五国风之一。召在岐山之南,为周初召公奭之封地。邵平圃 shào píng pǔ
秦遗老邵平在长安城东青门种植的瓜园。后常用为感叹故园变迁的典故。邵圃 shào pǔ
秦遗老邵平在长安城东青门种植的瓜园。后常用为感叹故园变迁的典故。邵飘萍 shào piāo píng
邵飘萍(1886年10月11日—1926年4月26日),男,汉族,原名镜清,后改为振清,字飘萍,笔名萍、阿平、素昧平生,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人,革命志士,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邵侯 shào hóu
即邵平。秦时封东陵侯,因称。邵侯瓜 shào hóu guā
即邵平瓜。邵瓜 shào guā
即东陵瓜。邵平,秦故东陵侯,秦亡后,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青门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邵平瓜 shào píng guā
即东陵瓜。邵平,秦故东陵侯,秦亡后,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青门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邵父 shào fù
对秦人邵平的尊称。 对邵信臣的尊称。邵信臣,《汉书.循吏传》作'召信臣'。西汉九江寿春人﹐在南阳太守任上有惠政﹐为民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