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齎的词语
财齎 cái jī
财物;钱财。齎,通“资 ”。《周礼·天官·掌皮》:“岁终则会其财齎。”《墨子·非乐上》:“故万民出财齎而予之。”装齎 zhuāng jī
随行所携带的财物。《汉书·爰盎传》:“及 盎 使 吴 见守,从史适在守 盎 校为司马,乃悉以其装齎买二石醇醪。” 颜师古 注:“装齎,谓所齎衣物自随者也。”《新唐书·锺传传》:“ 广明 后,州县不乡贡,惟 传 岁荐士,行乡饮酒礼,率官属临观,资以装齎,故士不远千里走 传 府。”《明史·宝庆公主传》:“主既为后所抚,装齎视他主倍渥,婚夕特詔皇太子送入邸。”囊齎 náng jī
行李。入齎 rù jī
交纳财物。赍,通'资',财物。约齎 yuē jī
轻装。《新唐书·侯君集传》:“我若约齎薄之,不战缚虏矣。”《新唐书·侯君集传》:“ 靖 然其计,简鋭士,约齎深入。” 宋叶廷珪 《海录碎事·衣冠服用》:“约齎,轻装也。”班齎 bān jī
犹班赐。轻齎 qīng jī
1. 随身携带的少量粮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约轻齎,絶大幕。”《汉书》引此文 颜师古 注:“轻齎者,不以輜重自随,而所齎粮食少也。一曰齎字与资同,谓资装也。” 2. 携带少量资财。《后汉书·朱儁传》:“儁乃羸服间行,轻齎数百金到京师,赂主章吏,遂得刊定州奏。” 宋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害状》:“所支钱米,决不能赡养其家,不免乞取,既冒深法,必须重赂,轻齎密行,交付其押纲。” 3. 谓携带的资斧逐渐告罄。 唐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餘波期救涸,费日苦轻齎。” 仇兆鳌 注:“本期餘波救涸,乃日久而齎资已竭矣。”一本作“ 轻賫 ”。行齎居送 xíng jī jū sòng
对行经或停居的人以财物相赠。谓封建时代贿赂过往官员。语出《汉书.食货志下》:"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百姓抏敝以巧法,财赂衰耗而不澹。"籯齎橐负 yíng jī tuó fù
谓携箱负囊。宋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航浮索引之国,非有发召,而籯齎橐负以致其贄者,惟恐不及。”齎遣 jī qiǎn
遣送。齎物 jī wù
供应给屯戍﹑出使等远行者携带使用的物品。齎擎 jī qíng
亦作'賷擎'。捧持。齎捧 jī pěng
捧持。齎调 jī diào
奉旨调遣。《西游记》第六回:“ 玉帝 闻言,即传调兵的旨意,就差 大力鬼王 齎调。”齎用 jī yòng
资用。赍,通"资"。齎发 jī fā
1. 齎,通“ 资 ”。资助。 元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你齎发呵!与那个陷本的商贾。你齎发呵!与那个受困的官员。你齎发呵!与那个薄落的书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这倒是先生齎发了小生,这恩德怎敢有忘?” 2. 指资助的钱物。齎操 jī cāo
携带。齎米 jī mǐ
携米赠人。齎挽 jī wǎn
用车辆运送。齎咨 jī zī
叹息。齎刺 jī cì
携带名帖。齎送 jī sòng
1.亦作"賷送"。 2.赠送。 3.持送。齎持 jī chí
捧持。齎运 jī yùn
运送齎粮藉寇 jī liáng jiè kòu
语本古谚“齎盗粮,借(或作藉)贼(或作寇)兵”。清 夏燮《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是国家正供之入,适足为齎粮藉寇之资。”参见“齎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