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室的词语
相室 xiāng shì
1.相国;宰相。 2.古代为卿大夫管理家务的人。男称家老,女称傅母,通称家臣。心室 xīn shì
(1) 心脏内部下面两个空腔、在左边的叫“左心室”,在右边的叫“右心室” 英 ventricle学室 xué shì
学校的房舍。新室 xīn shì
1.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曰新。后因称其王朝为"新室"。 2.新的房舍;新的人家。玄室 xuán shì
墓室。 暗室。图书室 tú shū shì
(1) 保管或管理藏图书的一间房子或几间房子 英 library台室 tái shì
指王公重臣之位。同室 tóng shì
同居一舍;同居一室。 谓一家,一户人家。亦指一家人。 称有室之人再娶的妻。 谓夫妇同居。堂室 táng shì
1.厅堂和内室。 2.指母与妻。天室 tiān shì
1.指天上星宿的布列位置。古代定国都﹑建宫室皆依之﹐故称。 2.指朝廷。铁室 tiě shì
1.指遮蔽全身的铁甲。《韩非子.内储说上》﹕"矢来无乡﹐则为铁室以尽备之。"旧注﹕"谓甲之全者﹐自首至足无不有铁﹐故曰铁室。"一说﹐谓以铁为室。陈奇猷集释﹕"铁室﹐谓以铁为室﹐如此﹐则四面皆有屏蔽﹐不患矢来矣。"通室 tōng shì
互易妻室。土室 tǔ shì
古时天子明堂的中央室。 土屋。世室 shì shì
即明堂。 指宗庙。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
词语解释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 ]⒈ 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谓处处都有贤人。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亦作: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引证解释⒈ 亦作“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引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 丘 者焉,不如 丘 之好学也。’”《汉书·武帝纪》:“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汉 刘向 《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国语辞典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shí shì zhī yì bì yǒu zhōng xìn ]⒈ 尽管只有十来家的小地方,里面也必有讲忠信的人。语出比喻到处有贤人。引《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岂不闻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
词语解释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 ]⒈ 见“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引证解释⒈ 见“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深室 shēn shì
1.指囚室。 2.幽深的居室。诗室 shī shì
诗人所居之室。十室 shí shì
十户。 犹言家家户户。守室 shǒu shì
守顾家室。室处 shì chǔ
《诗.豳风.七月》:"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后以谓家居。室市 shì shì
谓私下交易禁卖之物。室舍 shì shè
1.房屋;住所。 2.指鸟之窝巢。室人 shì rén
泛指家中的人。主人。古时称妻妾。 古称丈夫家中的平辈妇女。 宋代命妇的封号之一,后改为'宜人'。室女宫 shì nǚ gōng
黄道十二宫的第六宫,黄经从150°到180°原居室女座,故名。但由于岁差,现已移到狮子座。每年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这一宫,其时节气是处暑。